高三生物第1、2章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B.淀粉、半乳糖、糖原
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2.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3.将硝化细菌体内核酸彻底水解后可以得到
A.C、H、O、N、P等元素 B.5种含氮碱基
C.4种核苷酸 D.8种核苷酸
4.下列关于细胞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均具有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构成的膜结构 ②ATP是细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 ③都具有作为蛋白质合成“机器”的核糖体 ④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 ⑤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相同 ⑥所有生物的新陈代谢都是以细胞为单位进行的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5. 下列有关生物体化学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B.组成细胞壁主要成分的单体是氨基酸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与精子形成相关的雄激素属于脂质
6. 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下分析结果正确的是
A. 含有水、DNA、RNA、糖原、蛋白质等成分的样品是小白鼠组织和玉米组织
B.只含有蛋白质和DNA成分的样品是T2噬菌体
C.含有水、DNA、RNA、蛋白质、纤维素等成分的样品是玉米组织和乳酸菌
D.既有DNA,又有RNA的只有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乳酸菌
7.下列关于细胞和生命活动叙述中错误的是
A.病毒无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B.单细胞生物体依赖单个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C.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
D.细胞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8.下列健康人的4种液体样本中,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是
①尿液 ②胃液 ③汗液 ④唾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9. 淀粉、唾液淀粉酶和控制合成唾液淀粉酶的基因,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
A.葡萄糖、葡萄糖和氨基酸
B.葡萄糖、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
C.麦芽糖、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
D.葡萄糖、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
10.下列关于无机盐在生物体内所起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合成ATP、DNA、RNA、脂肪等物质时,都需要磷酸盐作原料
B.根瘤菌的固氮酶中含有钼、铁,说明某些金属元素可以成为一些复杂蛋白质的构成元素
C.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要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观察蛙的肠系膜中血液流动时使用的生理盐水浓度为0.6%,这说明无机盐在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中有重要作用
D.人缺碘会患大脖子病,是因为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
11.由四种氨基酸:甘氨酸(C 2H5NO2)、丙氨酸(C3 H7O2)、谷氨酸(C 5H9 NO4)、苯丙氨酸(C9H11NO2)组成分子式为C65H70N10O19的物质M,下列关于M的说法正确的是
A.M为九肽化合物
B.若M为酵母菌体内的多肽,则酵母菌控制M合成的基因中至少含有脱氧核苷酸54个
C.控制该物质合成的直接模板是DNA
D.若M为噬菌体内的多肽,则合成M的原料是由宿主细胞提供的
12.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含有这两种物质的混合染色剂对真核细胞进行染色,显微观察可以发现
A.红色主要位于细胞核中 B.绿色主要位于细胞核中
C.只有细胞核被染成红色 D.只有细胞质被染成绿色
13.若以鸡蛋蛋白液为材料进行蛋白质鉴定实验,发现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壁上。下列关于这一现象形成原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鸡蛋蛋白液稀释不够,搅拌不匀
B.只添加了双缩脲试剂A,未添加双缩脲试剂B
C.鸡蛋蛋白液不是合适的实验材料
D.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的反应时间不够长
14.下列有关蛋白质结构、功能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空间结构有关
B.已知某化合物含有C、H、O、N等元素,且具有催化功能,可以推断此物质为蛋白质
C.不同蛋白质分子中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无差异性
D.高温、过酸、过碱虽然可以使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但不影响其生物活性
15.如图是人体细胞中两种重要有机物B、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关于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E—G发生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G—B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
B.B的多种重要功能只与b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有关
C.E中e的排列顺序决定了B中b的排列顺序
D.b可来自体外,也可在人体细胞内合成
16.在化学组成上脂肪与糖类的主要区别在于脂肪
A.主要由C、H、O元素组成
B.含有N、P等元素
C.分子中O原子比例高
D.分子中C、H原子比例高
17.对于下列各结构在生物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叶绿体 ②染色体 ③核膜 ④核糖体 ⑤细胞壁 ⑥拟核
A.菠菜和发菜体内都含有①③④⑤
B.①~⑤在绿藻体内都存在
C.除①②③外其他都在颤藻的体内存在
D.大肠杆菌和蓝藻共有的是④⑤⑥
18.人体细胞中由A、T、U三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有
A.8种 B 6种 C.5种 D.4种
19.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硝化细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B.蓝藻无叶绿体,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C.原核生物中没有生产者,只有分解者
D.乳酸菌没有核膜、核仁,但能进行转录和翻译
20.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学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某有机物分子的元素组成是:C—92.393%、O—3.518%、N—2.754%、H—1.214%、S—0.006%、 Fe—0.115%,该有机物最可能是蛋白质
B. 用示踪原子标记某种元素,希望被标记元素只被组合到蛋白质中而不被组合到核酸中,应选择35 S
C.假定一个细胞中的含水量保持不变,则提高温度会使结合水与自由水之比减小
D.在一个活细胞中,有机物保持不变,无机物变化比较大
21.下列功能中不能体现蛋白质生理功能的是
A.胰岛素能调节糖类代谢
B.干扰素是一种广谱抗病毒物质
C.载体能转运物质
D.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
22.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存在于RNA分子中
B.核糖、乳糖含六个碳原子,属于单糖
C.糖类是人体内的主要储能物质
D.人体过剩的葡萄糖可转变为淀粉储存于肝脏或肌肉中
23.不同的有机物与某些物质反应有特殊的显色反应,实验中常以此来鉴定不同的有机物,肾小球肾炎病人常伴有水肿,其尿液
A.与二苯胺反应呈蓝色
B.与斐林试剂反应呈砖红色
C.与苏丹Ⅲ反应呈橘黄色
D.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24.细胞中蛋白质的生理作用可以是
①构成染色体 ②构成“膜结构” ③主要的能源物质 ④组成多数酶
⑤组成各种激素 ⑥调节细胞代谢 ⑦组成维生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⑥
25.右图中a、b、c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在此三个过程中,Y所代表的物质分别为
A.酶、抗体、载体 B.抗体、载体、酶
C.载体、抗体、酶 D.酶、载体、抗体
二、非选择题
26.(9分)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请据图回答:
(1)科学家依据 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填标号)。
(2)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填标号),A、B所示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是 。
(3)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图中能表示生命系统个体层次的是
(填标号)。
(4)提取细胞膜时通常选用D图中的 细胞,原因是 。
(5)将C放入l mol/L的KN03,溶液中,产生质壁分离和自动复原现象的过程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有 。
27.(11分)科研人员对成年人、玉米植株和岩石圈内的元素种类及其含量(占生物干重的质量分数)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有关的问题。
元素 | O | C | H | N | K | Ca | P | Mg | S |
玉米 | 44.43 | 43.57 | 6.24 | 1.46 | 0.92 | 0.23 | 0.20 | 0.18 | 0.17 |
人 | 14.62 | 55.99 | 7.46 | 9.33 | 1.09 | 4.67 | 3.11 | 0.16 | 0.78 |
元素 | O | Si | Al | Fe | Ca | Na | K | Mg | H |
岩石圈 | 47 | 28 | 7.9 | 4.5 | 3.5 | 2.5 | 2.5 | 2.2 | 0.22 |
(1)从碳原子的化学性质看,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说,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空气中N2占7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则是O,而细胞干重含量最多是C。但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自然界是均可找到。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玉米植株缺少Mg时,叶片会变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
(4)在组成活细胞的化学成分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化合物、有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表中看,人体成分中没有铁的含量,是否人体不含铁?为什么?
。
28.(14分)酶的化学本质大部分是蛋白质,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为某种酶的部分肽链结构示意图,则组成该肽链的基本单位的结构特点是
,肽键的结构式为 。
(2)如果某种酶由四条上图所示肽链组成,那么该酶的一个分子中含有氨基至少
个,羧基至少 个,脱水缩合时失去的水分子数为 。
(3)端粒酶是与染色体末端结构相关的一种细胞组分。表中数据显示细胞癌变可能与端粒酶的活性有关,请完成下面的探究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端粒酶与细胞癌变的关系。
实验材料:癌细胞、端粒酶抑制剂、细胞培养液等。
实验步骤:
细胞类型 | 增值代数 | 端粒酶活性 |
正常体细胞 | 50~60 | 无 |
癌细胞 | 无限 | 有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及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治疗癌症的新思路:_________________。
29.(16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想设计两个实验:
(1)证明尿液中含葡萄糖;
(2)证明血液中存在葡萄糖。
现提供:新取尿液样品、加有柠檬酸钠的鸡血、清水、试管、离心机、三脚架、大烧杯、火柴、酒精灯、石棉网等。
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实验过程中还需要的一种试剂是 ,实验原理是 。
②实验(2)比实验(1)复杂,其原因是 。
③写出实验(2)的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
步骤:a.取加有柠檬酸钠的鸡血5 mL,用离心机离心,获得上清液。
b. 。
现象: 。
④写出实验(1)可能出现的现象和结论。
参考答案
1-5 BCBDD 6-10 BADBA 11-15 DBACB 16-20 DADCD 21-25 DADDC
26.(1)有无核膜为界的细胞核 B (2)B、C 核糖体(3)细胞 B
(4)红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 自由扩散 主动运输
27.(1) 碳原子之间能相连接成链或环,从而形成各种生物大分子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在元素组成上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
(3)Mg是构成叶绿素不可缺少的元素
(4)O;H2O;蛋白质
|
28.(1)每个氨基酸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2)4 4 492
(3)实验步骤:①将癌细胞分成A、B两组 ②A组加入端粒酶抑制剂,B组不加,进行培养 ③纪录并比较A、B两组的增殖代数(分裂次数)。
结果预测及分析:A组比B组增殖代数减少,说明端粒酶与细胞癌变(连续分裂)有关;A组仍然无限增殖,说明端粒酶与细胞癌变(连续分裂)无关。
(4)抑制癌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或抑制细胞分裂)或免疫治疗(输入淋巴因子、DNA疫苗)。
29. ①斐林试剂 葡萄糖是还原糖,加热被斐林试剂氧化,产生葡萄糖酸,同时生成砖红色沉淀
②血液呈红色,若直接用斐林试剂检测葡萄糖,则产生的颜色反应与血液颜色相近。而尿液的颜色不会干扰显色反应
③b.取2 mL上清液,加入新制的斐林试剂,水浴加热
现象: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④出现砖红色沉淀较多——说明尿样中含葡萄糖较多;
出现砖红色沉淀较少——说明尿样中含葡萄糖较少;
没有砖红色沉淀一说明尿样中不含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