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年级生物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调查试卷

2014-5-11 0:36:02下载本试卷

高三年级生物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调查试卷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1—25题,每题2分,共50分,非选择题26—32题,共50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祝同学们考试顺利!

第Ⅰ卷 选择题50

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同时将准考证号和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1.玉米是人类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也是非常理想的遗传学试验材料。下面的叙述错误

的是

A.作为遗传学试验材料,与豌豆相比,玉米的优势在于杂交而不是自交

B.杂合的玉米通过单倍体育种方法培育纯合子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C.如果在幼苗期被玉米螟虫吃掉茎顶端的幼芽和幼叶,玉米就不会长大结穗

D.一穗玉米上结200粒玉米,它们是由200个子房发育而来,需要200个花粉粒

2.下列事件再蛙受精卵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A.中心体的周围出现星射线             B.细胞核内发生复制和转录

C.细胞质中质体的基因表达              D.线粒体内的物质转变与能量转化

3.下列过程中,不可能出现染色体“联会”现象的是

A.胚囊发育初期的细胞分裂             B.囊胚发育初期的细胞分裂

C.曲细精管内的细胞分裂               D.卵泡发育初期的细胞分裂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RNA的功能

A.作为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             B.作为某些细菌的遗传物质

C.催化某些生化反应                  D.作为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信使

5.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是显性。在30000人的人群中,褐眼有26400人(其中纯合体12000人),蓝眼有3600人。那么,在这个人群中A和n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0.64和0.36       B.0.36和0.64       C.0.50和0.50       D.0.82和0.18

6.右图是有丝分裂过程中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段内有RNA聚合酶与基因结合

段内既有氢键的断裂又有氢键的形成

段内核DNA分子数等于染色单体数

④人体细胞在段,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把细胞一分为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7.日本和美国的研究小组分别在2007年11月宣布:他们借助具有逆转录酶的病毒为运载体,把4种基因注入人的皮肤细胞。经过培养,这些皮肤细胞“改造”成了几乎可以和胚胎干细胞相媲美的干细胞。此过程不需要发生

A.细胞分裂                         B.脱分化

C.基因重组                         D.染色体数目变异

8.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之间,既各有其独特的作用,又能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下列有关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细胞免疫的效应阶段,往往需要抗体来消灭由靶细胞中释放的抗原

B.体液免疫针对细菌病原体,细胞免疫针对病毒病原体

C.病毒感染时,在细胞免疫前,往往先通过体液免疫的作用,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散播

D.在体液免疫的感应阶段,往往需要借助T细胞的呈递与识别

9.下列有关概念间相互关系的图示正确的是

10.基因工程中人们常选用的细菌质粒分子往往带有一个抗菌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药性    B.有利于对目的基因是否导入进行检测

C.增加质粒分子的分子量               D.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

11.下图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几个基因的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A.R中的全部脱氧核苷酸酸序列均能编码蛋白质

  B.R、S、N中只有部分脱氧核苷酸序列被转录形成mRNA

  C.片段M应是基因R或S的非编码区

  D.每个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的替换,都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12.一个双链DNA分子的乌嘌呤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27%,其中一条链上的腺嘌呤占这条链碱基的28%。那么,另一条链上的腺嘌呤占该链的碱基的比例是

A.9%           B.18%          C.23%           D.24%

13.以下四图分别是四种生物的细胞结构图。与之有关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b细胞中含有许多具膜结构的细胞器,这些细胞器的总和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B.、d细胞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作用

  C.和b细胞中的基因都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c和d细胞中的基因不遵循

  D.细胞中某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含n个氨基酸,则该基因编码区的碱基对数为3n

14.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的沉淀物中.则获得侵染噬菌体的方法是

  A.用含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B.用含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C.用含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上述细菌培养噬菌体

  D.用含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上述细菌培养噬菌体

15.2007年12月1日是第20个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主题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关于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HIV)的认识,下列说法有几种是正确的

  ①HIV主要能侵入人体的T淋巴细胞从而影响免疫功能

  ②组成HIV的遗传物质共包含8种核苷酸、5种碱基

  ③艾滋病是一种遗传病

④HIV在繁殖过程中,利用其遗传物质和宿主的翻译系统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⑤培养HIV应选用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水、无机盐等营养全面的培养基

⑥艾滋病在人群中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接触、血液、母婴传播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

16.DNA分子模板链上的碱基序列携带的遗传信息最终翻译的氨基酸如下表.则如图所示的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

GCA

CGT

ACG

TGC

赖氨酸

丙氨酸

半胱氨酸

苏氨酸

  A.赖氢酸        B.丙氨酸        C.半胱氨酸       D.苏氨酸

17.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豌豆间行种植.另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小麦间行种植。自然状态下,从隐性性状(矮茎)植株上获得的性状是

  A.豌豆和小麦均有高茎和矮茎          B.豌豆均为矮茎,小麦有高茎和矮茎

  C.豌豆和小麦的性状分离比均是3:1    D.小麦均为矮茎,豌豆有高茎和矮茎

18.甜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只有当同时存在两个显性基因(A和B)时,花中的紫色素才能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白花甜豌豆杂交.后代不可能出现紫花甜豌豆

  B.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的比例一定不是3:l

  C.ABb的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甜豌豆之比为9:7

  D.若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5,则亲本基因型只能是ABb和Bb

19.人类神经性肌肉衰弱症是一种由线粒体中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一对夫妇生下了一个患病男孩,则第二个孩子为患病女孩的几率为

A.100%            B.50%          C.25%           D.12.5%

20下列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I—1为携带者。可以准确判断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Ⅱ—4是携带者

C.Ⅱ—6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           D.Ⅲ—8是正常纯合子的概率为1/2

21.玉米幼苗绿色(G)对白色(g)为显性,将杂合子自交产生的800粒种子随机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其中一组种子萌发后给予光照,另一组种子始终生长再黑暗环境中。800株幼苗中,绿色与白化的比例为

A.3:5           B.5:3            C.3:1           D.1:2:1

22.下列关于种群和物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物种可以分为多个种群

B.同一物种的个体都是生活在一起的

C.两个种群件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种群就属于两个物种

D.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3.消费者的同化量是指

A.获取食物中的所有能量               B.被消化吸收的所有能量

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所有能量      D.呼吸消耗的所有能量

24.下图是某陆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不止一个

B.丁和辛之间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捕食关系

C.若丙种群数量下降10%,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D.辛从食物链甲→丙→乙→丁→辛获得的能量最多

25.分析下面有关生态系统碳循环。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乙图中的D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

B.浓度最高的是甲图中的B

C.人体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A增加导致组织水肿

D.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

第Ⅱ卷 非选择题50

注意事项:

l.答题前将本页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答卷需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6.(8分)

分析下列图形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回答有关问题:

(1)A图中代表水稻等农作物及其田间双子叶杂草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___;B图中若是某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则b代表___________级代谢产物的积累量。

(2)在C图表示的过程中,害虫抗药性个体增多,发生了进化,其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图中,某激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图中,阴生植物的b点值一般比阳生植物的______________。根据F图中信息,我们把苹果贮藏室的氧气应调整到________________点对应的浓度。

(4)G图表示杂合子连续自交若干代,后代中_________个体所占比例;H图中曲线形成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8分)

某基因具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下图表示该基因的片段及相应转录出的信使RNA,请据图回答问题:

注:与该基因片段相关的几种氨基酸的密码子:丝氨酸(UCG、UCU、UCC、UCA、AGU、ACC);缬氨酸(GUA、GUU、GUC、GUG);甘氨酸(GGU、GGG、GGA、GGC);甲硫氨酸(AUG);终止密码(UAA、UGA、UAG)。

(1)具有该基因的细胞属于_____细胞,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图所示的过程与合成DNA过程相比,不同的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为模板。

(3)若该基因复制时发生差错,在上图箭头②处的碱基“T”丢失了,该变异基因指导合成肽链的最后一个氨基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上图箭头①有T变成G时,这种突变结果对该蛋白质的合成的影响是_________。

(5)若该基因平均每个内含子有210个碱基对,平均每个外显子含有147个碱基对,则该基因编码蛋白质是最多需要_______________种tRNA。

28.(8分)

分析下列研究豌豆种子形状的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5年,孟德尔发现,用圆形种子的植株与皱缩种子植株进行杂交,子一代()全部为圆形。自花授粉后,得到的子二代()有圆形和皱缩两种形状的种子。其中5474颗是圆形的,1850颗是皱缩的,两者之比为2.96:1.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发现,豌豆的成熟种子圆形与皱缩的差异与淀粉代谢有关。1990年,M.K.Bhattacharyya等人指出,在皱缩种子形成的过程中,合成淀粉所需的一种分支酶(SBEJ)活性完全丧失,所以种子含有较多游离的蔗糖,而淀粉含量少。这样,会有较多的水分进入种子。当种子发育完成时,水分减少可导致种子体积减小。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与圆形种子相比,皱缩种子的SBEⅠ基因在一个外显子中插入了800个碱基对。

(1)孟德尔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解释了材料一的试验结果。若将植株全部自花授粉,可以预测未来收获的种子中,圆形和皱缩形种子的比例约为_____________。若想通过“测交”试验来验验材料一中产生的花粉基因类型及比例,需要对表现型为____________的植株进行去雄处理;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你认为豌豆种子皱缩这一性状出现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4分)

下图是荠菜胚珠传粉后胚和胚乳发育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中⑤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⑧的一排细胞共16个,从受精卵开始,需分裂____________次。

(2)荠菜、水稻、大豆、花生,它们的种子萌发初期胚干重增加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3)胚和胚乳的细胞核中所含基因种类(不考虑基因突变)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30.(4分)

回答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问题:

(1)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抗虫棉。将毒素蛋白质基因导入棉花细胞,此过程是基因工程操作“四部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环节。为减少获得目的基因的工作量和盲目性,获得毒素蛋白基因时,应尽量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2)在培育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常作为标记基因,科学家发现某转基因植株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传递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将转基因植株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杂交,其后代中抗卡那霉素型与卡那霉素敏感型的数量比为1:1。若将该转基因植株的花药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坐离体培养,则获得的再生植株群体中抗卡那霉素型植株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6分)

北京的什刹海因其美丽的湖光秀色而有口皆碑。但近几年来,由于人类的不良行为,造成了水域的污染。下面是利用生物方法除去湖水中氮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完成A过程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__,氨可为该类生物生命活动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芦苇等水生植物吸收和运输物质的主要生理过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植物吸收物质主要用于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有机物。

(3)由于水质污染,湖中藻类过量繁殖,鲢鱼可以吃掉大量藻类,净化水体。假设湖中藻类的总生物量(有机物干重)为,每条鲢鱼的平均生物量为,则理论上什刹海能放养的鲢鱼最大数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了什刹海水域自动调节能力的限度,生态系统将会遭到破坏,如果停止污染物的排放,该生态系统还会恢复到接受原来的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0分)

已知果蝇中长翅与残翅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形基因用表示);直毛和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形基因用b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的类型和比例:

表现型

长翅、直毛

残翅、直毛

长翅、分叉毛

残翅、分叉毛

雄果蝇

3/8

1/8

3/8

1/8

雌果蝇

3/4

1/4

0

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上述两对性状中子代表现型不一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情况下,如果子代表现型一致,可说明控制该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上。

(3)请设计试验验证长翅和残翅、直毛和分叉毛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行为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第一步:选择纯种的长翅直毛雌果蝇与纯种残翅分叉毛雄果蝇交配,得到

第二步:让代雄果蝇与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果蝇进行测交;

第三步:观察并统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查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B

C

B

B

A

A

D

B

C

B

B

B

B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D

C

B

B

C

A

B

A

B

B

D

C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共7小题,共50分。

26.(8分)

(1)b和 次

(2)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胰岛素

(3)低(小)  b(4)纯合子  捕食者数目增多、生活资源紧张导致中内斗争加剧

27.(8分)

(1)真核  基因的编码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

(2)DNA的一条链(有义链)

(3)甘氨酸

(4)无影响(2分)

(5)61(2分)

28.(8分,每空2分)

(1)基因的分离定律  5:3   皱缩

(2)基因突变

29.(4分)

(1)胚;5

(2)水稻

(3)100%

(4)组织培养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但频率很低(2分)

30.(4分)

(1)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人工合成基因;

(2)非转基因植株;100

31.(8分)

(1)生产者,氮源和能源(2分)

(2)细胞呼吸和蒸腾作用(2分),蛋白质和核酸(写出一项即可得分)

(3)20%

(4)恢复力稳定性

32.(10分)

(1)

(2)直毛和分叉毛  常染色体

(3)残翅反差毛雌(2分)后代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2分)

雌蝇中长翅直毛:残翅直毛=1:1,雄蝇中长翅分叉毛:残翅分叉毛=1:1

(或长翅直毛雌:残翅直毛雌:长翅分叉毛雄:残翅分叉毛雄=1:1:1:1)(2分)

                                                                天星教育网(www.tesoon.com) 版权所有

天星教育网(www.tesoon.com) 版权所有

天星教育网(www.tesoon.com) 版权所有

Tesoon.com

 天星版权

 

天·星om

 
天星教育网(www.tesoon.com) 版权所有

天·星om

 
文本框: tesoon

Tesoon.com

 天星版权

 

天·星om

 
文本框: tesoon
文本框: tesoon
文本框: 天星
文本框: tes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