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上学期生物单元测试11

2014-5-11 0:36:02下载本试卷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人教版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

高三上学期生物单元测试(11

——生态系统的功能、环境保护、人与生物圈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

1.下列措施符合保护物种多样性原则的是                        (  )

 A.为美化城市环境,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

 B.为保护草场,减少沙化,要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

 C.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育,并进行部分的野外回归实验

 D.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应将其天敌引入我国

2.“猪-沼-茶”是华南山地丘陵地区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由种植(茶树)、养殖(猪)、农户(人)和沼气生产(微生物)四个子系统构成。该生态农业模式      (  )

    A.是由茶树、猪、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B.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

    C.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

    D.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入

3.若某生太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a→b→c→d,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a、b 、c、d所含有机物总量分别为M1、M2、M3和M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四种生物中所含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于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B.在一段时间内,若b种群数量增加,则a种群数量下降,d种群数量增加

 C.若M1<5M2,则生态系统和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

 D.d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一定比c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小

4.下列有关“观察SO2对植物影响”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仅设计SO2浓度分别为14mg/m3和28mg/ m3的两组实验作对照

 B.选用黄瓜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黄瓜对SO2具有抗性

 C.植物首先出现的受害症状是叶片褪绿而变成黄白色

 D.实验过程中进行照光的目的是增强植物对SO2的敏感性

 
5.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生态瓶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共含有三个营养级。若每个营养级每日每小时的耗氧量如图中曲线所示,则曲线

a、b、c所反映的营养级依次是  (  )

 A.第三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

 B.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

 C.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

 D.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

6.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上的牧民以养羊为主业。近年来的过度放牧致使草原退化,也使分布在这里的野生黄羊种群密度大幅度下降,面临濒危。针对这一事实,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

A.过度放牧降低了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B.家羊是草原生态系统的外来入侵物种

C.野生黄羊与家羊之间是竞争关系

D.草原生态保护与牧业发展之间产生了矛盾

7.下列关于生物圈硫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化石燃料的燃烧与火山爆发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大气中S02的主要来源

 B.绿色植物能吸收大气中S02与土壤中的SO42-

 C.在生物群落中硫元素以糖类等有机物形式传递的  

 D.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所产生的SO2排放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8.下面A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为生产者,R1为初级消费者,R2为次级消费者。B图是将A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

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图中a、a1、a2

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假设它不被

下一营养级利用),e、e1、e2表示呼吸

消耗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

的是            (  )

 A.如设种群R1、R2个体数为N1、N2,平均每个体所占的能量W1、W2,那么,N1、W1与N2、W2之间的关系是N1·W1>N2·W2

 B.每年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b+c+d+e

 C.B图中R1的b1和d1表示流于分解者、未被下一级利用的能量。

 D.若P和R1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分别为M和M1,则能量从P传递到R1的效率为M1/M

9.很多同学都曾尝试设计制作小生态瓶,但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设计并不成功。下面罗列了设计生态瓶应遵循的原理,其中不合理的是                            (  )

 A.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   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

 C.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  D.瓶内生态系统应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

1,3,5

 
10.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假设所有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a,消费者利用的能量为b,全部分解者利用的能量为c,那么                                          (  )

 A.a>b>c       B.a=b+c      C.a>b+c       D.a<b+c

11.取分别编号的锥形瓶4个,各加等量的清水,向3、4号锥形瓶加等量河泥,再向2、3、4号锥形瓶加入等量的金鱼藻,在各个锥形瓶内分别加入一条生命活性相同的金鱼,加清水至各瓶液面位置于同一高度,然后用橡皮塞塞紧,4号瓶放在不透光的纸盒中,其余环境条件保持相同,结果发现瓶中金鱼的存活时间不同。金鱼生存时间最长的锥形瓶是  (  )

 A.1号瓶      B.2号瓶      C.3号瓶        D.4号瓶

12.分析以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简图,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

文本框: 大气中CO2

 

 A.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

 B.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C.能量①②③④的总和便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D.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13.据农业部最新统计,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已达400多种,全球100种最有威胁的外来生物中,我国已有50余种,成为遭受外来入侵生物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下列关于入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生物入侵使我国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②生物入侵使生态系统成分和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③生物入侵会打破生态系统生物间的制约关系,破坏生态系统的稳态 ④生物入侵加剧了生存斗争,有利于生物进化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4.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B.野生生物的保护不仅要保护所有的野生动物,还要保护所有的野生植物

 C.自然保护要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并举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的好方法 

 
15.下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从能量流动的特点来看,E捕食生物B和C最为经济

 B.生物G是一种杂食动物,它占有三个不同的营养级

 C.生物H占有三种不同营养级,它的数量较其他生物

更为稳定

 D.如果环境中有汞污染,则通过富集作用会导致生物H体内汞的浓度很高

16.假如某食物网中有一种大型杂食性的海洋鱼类,它的食物有1/2来自海洋植物,1/4来自草食性鱼类,1/4来自以草食性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性鱼类。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此食物网中包括三条食物链    

 B.这条杂食性鱼与小型肉食性鱼有竞争关系

 C.经测定此食物网的四种生物体内DDT浓度最高的是海洋植物

 D.从理论上计算,杂食性鱼每增加1千克体重最多需要海洋植物280千克

1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则该种蜕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人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18.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参与净化的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多,N、P等无机盐也越多

 B.若要做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使输入量大于输出量

 C.城市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能量金字塔可倒置;起主导作用的都主要是人,自

动调节能力都很差

 D.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外来物种入侵有可能破坏生物多样性,而体细胞克隆为保护多样性提供了技术支持

19.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群落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措施

 B.为了增加当地物种的多样性,可以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C.昆虫多数以植物为食,它们的存在对植物的多样性是一种威胁

 D.生物多样性是治疗人类疾病不可缺少的基因库

20.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生物圈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  

 B.城市生态系统会强烈干扰其他生态系统

 C.使用粪便作肥料,其中的能量可以流向农作物,从而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D.恢复力稳定性越强的生态系统,其群落内部的营养结构越复杂

21.图a为某清洁水体在遭受一次性有机物污染后,污染物含量的变化,则水体中好氧性微生物数量变化的曲线最可能接近于图b中的                 (  )

22.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  )

 A.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单向性

 B.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C.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      

 D.从能量关系看② > ③+④

2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相对稳定的能力比草原生态系统的强

 B.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总保持平衡

 C.森林生态系统有抵抗力稳定性,没有恢复力稳定性

 D.受到外界破坏时,结构越复杂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恢复原来状态能力越强

24.在生态系统的循环过程中,把CO2释放到大气中有多种形式,其中主要形式是(  )

 A.植物和动物的呼吸作用          B.分解者对生物尸体的分解作用

 C.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D.可溶性碳酸盐的溶解和扩散

2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                             (  )

 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     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被利用的过程

 C.系统内随物质循环的能量转移的过程 D.能量从生物体进入无机环境的过程

26.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                 (  )

 A.线粒体和染色体 B.线粒体和内质网 C.叶绿体和核糖体 D.叶绿体和线粒体

27.在一个实验中,研究菜青虫吃掉白菜叶的比例,并将其转换为物质量。观察发现虫子一天吃2cm2菜叶,为了估算方便,又做了一些测量。W:该菜叶每cm2的平均干物质量;X:每天虫子呼吸的总量;Y:每天早虫子粪便的干重;Z:每天CO2的排出量。以下估算菜叶转换成每天进入虫子的生物量的公式哪个正确            (  )

 A.B=2W-Y-Z   B.B=W-Y-Z    C.B=2W-X-Z   D.B=2W-X-YZ

28.人们常用金字塔来形象地说明生态系统中……之间的关系          (  )

 A.能量与营养级             B.营养级与生物个体的大小

 C.个体大小与个体数量          D.个体数量与生物类型

29.黄麻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春天播种的一年生植物,开花需要较短的日照。种植黄麻是为了收获茎秆,剥取纤维编织麻袋等。如果将黄麻北移到山东地区种植,它将(  )

 A.提早开花结实,产量提高        B.开花推迟或不开花,产量提高

 C.提早开花结实,产量降低        D.开花推迟或不开花,产量降低

同化固定

的能量

体内贮存

的能量

呼吸消耗

的能量

15.9

2.8

13.1

870.7

369.4

501.3

0.9

0.3

0.6

141.0

61.9

79.1

211.5

20.1

191.4

 
30.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营养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戊为分解者。(单位:102KJ/m2/Y)。

1,3,5

 
该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可表示为 (  )

 A.甲→乙→丙→丁

B.乙→丁→丙→甲

 C.乙→丁→甲→丙

D.丙→甲→丁→乙

31.牛是植食性动物,而某一种粪金龟子则专以牛

粪为食,假设某段时间内,一头牛所同化的能

量为106 kJ,则这部分能量中可流入粪金龟子

体内的能量约为                                                (   )

 A.105 kJ     B.2×105kJ     C.105~2×105 kJ       D. 0 kJ

 
32.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

 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Pg

Pn

R

A

62.8

25.6

37.2

B

12.5

5.7

6.8

C

464.6

186.3

278.3

D

41.6

16.5

25.1

33.实验调查得到某一树林生态系统各营养级和能量流动关系如下表所示(其中D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贮存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单位为J/cm2•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树林的营养结构可表示为C→A→B→D

 B.在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可有可无

 C.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9.9%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即四个Pg之和

34.近年来,在江河湖泊中发生的“水华”是由于某些淡水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浮游植物大量

 
繁殖所致,从图中可以看出浮游植物密度

迅速升高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而夏季的

密度处于低谷,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是夏季(  )

    A.光照强度大使温度过高,水分蒸发速度

快使植物细胞气孔关闭,CO2很难进入

细胞内

 B.水体中营养物质因春季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后急剧减少

 C.浮游植物只在春秋两季繁殖,夏季由于温度高则处于休眠状态

 D.夏季温度高使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酶被抑制

 
35.研究发现,植物群落中的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的比率(黄-绿比率)与群落的P(光合作用)/R(呼吸作用)比率呈现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在春暖花开的自然水域,黄-绿比率有升高趋势

 B.在水稻的收获季节,群落P/R值可能在a点

 C.幼年栽培植物的黄-绿比率可能在b点

 D.人工林的年平均黄-绿比率过高时,应进行适当采伐

二、非选择题:(7道小题,共80分)

36.(14分)生态工作者从东到西对我国北方A、B、C三种类型的草原进行调查。下表是不同调查面积的物种数量统计结果:(调查面积单位是:㎝×㎝)

   调查面积

草原类型

10×10

20×20

40×40

80×80

90×90

100×100

110×110

120×120

130×130

140×140

A

3

5

8

14

16

17

19

20

20

B

3

5

6

9

11

13

13

13

13

C

2

3

5

8

8

8

8

8

8

①A、B、C三种类型的草原对放牧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类型的草原物种数量不同的关键生态因素是     国东北针阔混交林相比,两者之间恢复力稳定性较强的是     

 
②生态工作者在调查B草原时,将主要物种制成食物网结构模式图如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未表示出B草原生态系统的成分是分解者

   B.该食物网中,A和D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C.该食物网中,生物E获得最少能量的食物链为

B→C→D→A→E

   D.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5%,则E种群的数量将不

会发生明显变化

   ③调查A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       

第一步:选取100cmxl00cm为最佳样方面积。改正           

第二步: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10个样方。改正           

 第三步: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l、N2、N3,、……N9、N10,则将N5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改正           

                                  

请将以上设计步骤中的错误的地方用下划线标出,并在空白加以改正,如果没有错误,请在空白处标明“没错误”。

37.(15分)为研究环境污染物对某湖泊中生物的影响,一组学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他们首先选取了该湖泊中5种不同的生物A、B、C、D、E,并对其进行消化道内食物组成的分析;然后又请当地一所湖泊研究所的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2种污染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再将研究数据绘制成下表。

生物种类

消化道内

食物组成

千克体重污染物含量/mg

某种杀虫剂

A

鱼(甲)

鱼(乙)

78

96

B

河蚌

水蚤、小球藻

25

57

C

小球藻

/

3

5

D

鱼(乙)

水蚤

10

31

E

水蚤

小球藻

5

15

  (1)为更直观地表达研究结果,请尝试利用上表中的数据,在所给坐标上规范绘制柱形图,以比较5种生物体内2种污染物的含量。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作答。

  (2)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以食物网的形式表示5种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以A、B、C、D、E代表5种生物)。                     

38.(11分)人口的数量常常随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下图为人口自动调控图(注:环境中的人口容纳量是指环境资源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以看出,当人口数量

大于人口容纳量时,人类生存的

环境阻力将随之_______

(2)自然界中,决定种群数量变

化的基本因素是_____________,

因此我国采取控制人口增长的政

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此图表示老鼠如群数量变花,则从图可看出,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灭鼠方案_________________。参照该法,据所学知识,写出防治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三种方法)。这种生物防治方法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18分)热带雨林是陆地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表是六类生态系统的有关方面的比较表:

生态系统

冻原

北方针叶林

温带落叶林

温带草原

热带雨林

净初级生产量(吨/公顷·年)

l.5

7.5

11.5

7.5

50

生物量(吨/公顷)

10

200

350

18

300

枯叶输入量(吨/公顷·年)

1.5

7.5

11.5

7.5

50

枯叶现存量(吨/公顷)

44

35

15

5

5

   ①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表中的_________,造成生产力最高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②热带雨林的土壤是贫瘠的,判断依据是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造成贫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考察赤道附近的一个小岛(热带雨林)虽然面积不到0.5km2,哺乳动物却多达58种,这一现象说明热带雨林具有复杂的________和极其丰富的________库。

(3)如果大量砍伐雨林,则热带雨林会被毁灭且一个时期内很难再呈原貌,这说明热带雨林的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热带雨林毁灭后的地区,影响生物生存的关键性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

雄性个体数

初捕

32

32

14

18

重捕

36

4

18

18

40.(6分)“标志(记)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取样调查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获数(n)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

归;3日后进行重捕

与调查。所得到的调

查数据如下表。

  (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写出样方中种群总数(N)的计算公式    

  (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     只/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    

  (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    

  (4)在上述调查的同时,还对样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数进行了调查(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鼠),平均每100m2有3.6个洞口,洞口数与田鼠数的比例关系为    

41.(10分)“绿色”的含义除了包括城市绿化、绿色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外,还应包括尊重自然、珍惜生命,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道德等。“绿色城市”需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1)近年来城市的绿地总面积和人均绿地面积在逐年上升。你认为大量引进非本地树种、草种,可能会产生的后果是                     。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在                          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2)垃圾实在是被人们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是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下图是垃圾资源化、无害处理的一种方案。

 


此方案中①、②过程需要每一位市民的参与,具体做法是          。④、⑤过程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何种成分?         。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角度看,④、⑤途径优于③途径的原因是            

(3)下表是五个种群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所含有的总能量和污染物X的平均浓度。已知水中X的质量浓度为0.003mg/L,请分析说明:

能量(kJ)

1.6×109

1.2×109

1.3×108

9.1×107

2.9×107

X含量(mg/L)

0.037

0.036

0.35

0.39

3.4

 
①处于本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群是     

②若每一种生物都可被相邻的下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生物捕食,

请你绘出这个生态系统最简单的营养结构。

 
42.(6分)某生态学家以“保护和利用草原生态系统”为课题,对某草原进行了几项专题研究,并绘制了如下两图。图一表示一个鼠群

引入一个草原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曲线;

图二表示单位面积放牧量与生产者的净生产

量的关系,虚线表示未放牧时草原中生产者

的净生产量。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的CD段表示鼠群数量不再增长,

其原因是             

  (2)图二中可见适度放牧可以使草原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的净生产量有所上升,其原因是                         

  (3)据报道,青海某地为治理草场退化而采取的措施之一是“鸡上山,羊入圈”。在这里,鸡的作用主要是充当                               (  )

A.初级消费者   B.次级消费者   C.三级消费者   D.分解者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

C

D

A

D

B

C

B

C

C

C

C

A

B

B

C

C

A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D

B

D

B

A

A

C

D

A

A

B

C

D

B

C

B

D

1,3,5

 
二、非选择题:(7道小题,共80分)

36.(14分)①A、B、C //水 // A草原  ②A(食物网中本来就不表示分解者,只是表示生产者与消费者间的关系) ③120cm×l20cm(样方的大小应该以能够代表该环境物种基本情况的最小值为最佳)  随机取样  应以各个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37.(15分)

(1)                      (2)

       

38.(11分) (1)增加 (2)出生率和死亡率;计划生育 (3)使老鼠生存的环境阻力增加,从根本上控制老鼠的种群数量;(3分)引入害虫天敌、引入害虫寄生物或致死病毒、培育抗虫作物(3分),不污染环境且保持生态系统稳定。

39.(18分)①热带雨林  净初级生产量最高  温度高,雨量多,光照强

  ②枯叶输入量远大于枯叶现存量  枯叶被分解者分解后又迅速被植物吸收,土壤中养

分很少  (2)食物阿  基因  (3)恢复力稳定性差  水

40.(6分)(1)N=Mn/m;(2)144 高;(3)8/9(或32/36);(4)2.5:1

41.(10分)(1)本地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  基因 物种 生态系统(2)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分解者 除了利用了有机垃圾中的能量外,还充分地分层次多级利用了垃圾中的物质、减少环境污染(3)①甲和乙②如下图。

42.(6分)(1)鼠类的天敌的数量增加以及食物的减少、空间的不足  (2)适度放牧可以促进草的分蘖,增加有效光合面积  (3)B

© 2002-2014 小荷作文网www.zww.cn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版权说明 鄂ICP备05002343号 武汉市公安局备案号:4201502084
查找作文   要 作文投稿,请先 注册 联系邮箱: xhzww@126.com 收藏小荷 ,以免忘记 问题答疑 QQ 782880378 有问题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