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09届高中三年级生物第一次摸底考试

2014-5-11 0:36:02下载本试卷

09届高中三年级生物第一次摸底考试

生物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卷(选择题,共50分)

1.某化合物含有C、H、O、N、S元素,下列哪项不可能是该化合物的功能

  A.与抗原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    B.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

  C.切割DNA分子,获得黏性末端   D.连接抗癌药物,制成“生物导弹”

2.根据右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

 c更为重要

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

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

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3.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

  的物质分别是

  A.降低、CO2、Na2CO3   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

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  

  B.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

5.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

  ②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③人在寒冷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分泌增多,细胞产生ATP的量增加

  ④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给动物饮相同量的清水,与对照组动物相比,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尿量减少的实验动物是

  A.输液不久后的动物       B.患糖尿病的动物

  C.切除垂体的动物        D.摄入过多食盐的动物

7.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时候,产热加强,散热停止  

  B.机体是以反馈方式维持体温稳定

  C.低温环境中,激素参与体温调节,神经不参与   

  D.高温环境中,神经参与体温调节,激素不参与

8.下列物质在免疫学上属于抗原的是

  A.抗毒素    B.凝集素    C.干扰素    D.外毒素

9.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颤。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射的效应器是骨骼肌   

  B.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身体的皮肤中

  C.该反射弧的反射中枢应包括大脑皮层、下丘脑和垂体

  D.寒冷刺激以电和化学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中进行传导和传递

10.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颠”。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

  是 ①体温下降  ②机体耗氧量降低 ③皮肤血管收缩  ④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

  ⑤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11.已知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线性DNA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中箭头所指,如果

  该线性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a、b、c、d四种不同长度

  的DNA片段。现有多个上述线性DNA分子,若在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一个酶切位

  点被该酶切断,则理论上讲,经该酶酶切后,这些线性DNA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

  的DNA片段种类数是

  A.3     B.4     C.9     D.12

12.关于叶绿体色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色素与ATP的合成有关     B.叶绿体色素参与ATP的分解

  C、叶绿体色素与O2和[H]的形成有关   D.叶绿体色素能吸收和传递光能

13.右图所示为叶绿体中色素蛋白等成分在膜上的分布。在图示结构上

A.生物膜为叶绿体内膜 

B.可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C.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光能→电能→化学能 

D.产生的ATP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14.光照下,小麦(C3)植物叶片的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都能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水光解释放O2                         B.固定CO2形成三碳化合物

  C.产物ATP和[H]                      D.光合色素吸收并转换光能

15.下列关于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叶片反射绿光故呈绿色,因此日光中绿光透过叶绿体的比例最小

B.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含有自身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

C.光照下叶绿体中的ATP主要是由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经有氧呼吸产生的

D.光合作用强烈时,暗反应过程直接将3个CO2分子合成一个三碳化合物

16.下列对根瘤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瘤菌在植物根外也能固氮     B.根瘤菌离开植物根系不能存活

C.土壤淹水时,根瘤菌固氮量减少   D.大豆植株生长所需的氮都来自根瘤菌

17.摘除大白鼠的胰腺,将胰腺的一部分再移入大白鼠的皮下,该动物未出现糖尿病症状;

  一段时间后,将皮下的移植物(胰腺组织)除去,该大白鼠立即出现血糖浓度并出现了

糖尿病症状;随后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该大白鼠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且糖尿病症状消

失。该实验不能说明

  A.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        B.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

  C.胰岛素的产生与胰腺的部分组织有关  D.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

18.科学家用含3H标记的亮氨酸的培养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下表为在腺泡细胞几种结构

  中最早检测到放射性的时间表。下列四项叙述中正确的有

细胞结构

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

高尔基体

靠近细胞膜的囊泡

时间/min

3

17

117

①形成分泌蛋白的多肽最早在内质网内合成

②高尔基体膜向内与内质网膜相连,向外与细胞相连

③高尔基具有转运分泌蛋白的作用

④靠近细胞膜的囊泡可由高尔基体形成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19.生物体内的下列物质,除哪一项外,其余均具有特异的识别作用

  A.RNA聚合酶  B.限制性内切酶  C.DNA探针  D.效应B细胞

20.已知分泌蛋白的新生肽链上有一段可以引导其进入内质网的特殊序列(图中P肽段)。

  若P肽段功能缺失,则该蛋白

  A.无法继续合成

  B.可以进入高尔基体

  C.可以被加工成熟

  D.无法被分泌到细胞外

21.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鼠脾细胞与兔造血干细胞的细胞膜能够发生融合

  B.用蛋白酶处理生物膜可改变其组成,不改变其通透性

  C.在生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生物膜只发生结构上的联系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间传递时,生物膜发生的变化是相同的

22.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

  B.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

  C.离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都必须通过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

  D.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相同

23.制备单克隆抗体所采用的细胞工程技术包括

①细胞培养  ②细胞融合  ③胚胎移植  ④细胞核移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4.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电刺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

B.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

C.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融合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D.某种植物甲乙两品种的体细胞杂种与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25.下表为一项实验设计方案的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合理的是 

步骤

操作

1号试管

2号试管

3 号试管

1

加2%淀粉液

2ml

2ml

2ml

2

加稀释唾液

2ml

2ml

2ml

3

保温5分钟

370C

1000C

00C

4

滴碘液

2滴

2滴

2滴

5

记录结果

淡黄色

淡黄色

淡黄色

A.唾液淀粉酶在370C时活性最高    B.温度对酶活性影响不明显

C.碘液对淀粉的显色反应不明显    D.保温前酶已催化淀粉水解

2008—2009学年度观庙高中三年级第一次摸底考试

生物试卷

姓名               班级             分数      

卷(选择题,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卷(选择题,共50分)

26.(8分)在神经和激素的调控下人体能够适应内外

环境的变化。右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控模式图,主要包括①至⑤五个过程,其中TRH及TSH,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寒冷刺激后,图中过程      的活动较其它过程更早增强,过程      产生的激素可作用于肝细胞,使其代谢产热量增加。

(2)当受到寒冷刺激时,正常人体会立刻感觉到冷,请根据反射弧有关知识写出冷的感觉是如何产生的?

(3)人体长期缺碘将会导致甲状腺增生(俗称大脖子病),这是图中哪些过程分别发生什么变化的结果?

(4)有一种疾病是体内产生了大量TSH受体的抗体,该抗体可以结合TSH受体而充当TSH的作用,从而引起甲状腺功能     ,这类疾病在免疫学上称为       

疾病。

27.(16分)回答下列I、II小题:

  Ⅰ、玉米和小麦在适宜条件下光照一段时间后,将叶横切片用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

察这两种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结果发现玉米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被染色,小麦叶片的        被染成      ,被染色的原因是            

           。由此可知,玉米属于    植物,小麦属于    植物。

当用碘液对某一植物照光后的叶横切片染色时,却发现被染色的叶片同时出现上述玉米和小麦叶片的染色结果。据这个实验现象可推知:从光合作用角度来说,该植物具有  

植物的特点,其光合作用固定CO2形成的最初化有   种,即           

Ⅱ、将长势相同、数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品种的大豆幼苗分别置于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罩内,在光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时测定玻璃罩内的CO2含量,结坚果如图。据图回答:

(1)0~25min期间,影响甲品种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含量。

(2)乙植株比甲植株固定CO2的能力      

(3)0~15min期间植株释放O2速率的变化趋势是          

(4)30~45min期间两个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的原因是            

                           

28.Ⅰ、(14分)下图为人β-珠蛋白基因与其mRNA杂交的示意图,①-⑦表示基因的不同功能区。

据图回答:

(1)上述分子杂交的原理是             ;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编码区不能翻译的序列是          (填写图中序号)。

(2)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开始转录时,能识别和结合①中调控序列的酶是       

(3)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β-珠蛋白基因编码区中一个A替换成T,则由该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    

(4)上述突变基因的两个携带者婚配,其后代中含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     

  Ⅱ、2007年我国科学家率先完成了家蚕基因组精细图谱的绘制,将13000多个基因定位于家蚕染色体DNA上,请回答以下有关家蚕遗传变异的问题:

(1)在家蚕的基因工程实验中,分离基因的做法包括用              对DNA进行切割,然后将DNA片段与           结合成重组DNA,并将重组DNA转入大肠杆菌进行扩增等。

(2)家蚕的体细胞共有56条染色体,对家蚕基因组进行分析(参照人类基因组计划要求),应测定家蚕    条双链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

(3)决定家蚕丝心蛋白H链的基因编码区有16000个碱基对,其中有1000个碱基对的序列不编码蛋白质,该序列叫           ;剩下的序列最多能编码         个氨基酸(不考虑终止密码子),该序列叫           

(4)为了提高蚕丝的产量和品质,可以通过家蚕遗传物质改变引起变异和进一步选育来完成,这些变异的来源有                              

29.(12分)有人发现某种花卉有红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
  (1)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花色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用图解和简洁语

    言回答。

 

 

 (2)如果花色的遗传是细胞核遗传,请写出F2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3)若要快速繁殖此种花卉,选用何种方法?并写出简略过程。
 

2008—2009学年度观庙高中三年级第一次摸底考试生物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B

B

B

D

B

D

C

D

C

B

C

C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B

D

D

A

D

A

D

D

26.(1)①  ③

  (2)寒冷剌激→皮肤中冷觉感受器→相关传入神经……→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

  产生冷觉

(3)人体长期缺碘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释放激素(TRH)

    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增加,甲状腺增生肿大。

 (4)亢进  自身免疫病

27.Ⅰ、 叶肉细胞      蓝色      光合作用积累的淀粉与碘液反应变成蓝色    

  C4  C3   C3和 C4   2   三碳化合物和四碳化合物

  Ⅱ、⑴CO2   ⑵强   ⑶减慢

    ⑷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CO2的量相等(或呼吸速率与光

      合速率相等)

28.Ⅰ、⑴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③和⑤   ⑵ RNA聚合酶   ⑶ 1/4   ⑷ 3/4

  Ⅱ、⑴ 限制酶(或限制性内切酶);运载体(或质粒)   ⑵ 29

    ⑶ 内含子;5000;外显子    ⑷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29.(1) 正交P  红花♀×白花♂      反交P   白花♀×红花♂

            ↓                 ↓

           F1                 F1

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1的性状表现都与母本相同,则该花色的遗传为细胞质遗传;

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1的性状表现与母本无关,表现为红花或白花的一种,则该花色的遗传为细胞核遗传。

 (2)3红:1白或3白:1红。

脱分化

 
  (3)植物组织培养法

  分别用红花和白花枝条的芽(或植株的其它组织、器官、细胞)         

再分化

 

培养

 
 

  愈伤组织       根、芽         植株直至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