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人教版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
高三上学期生物单元测试(7)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
A.图甲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其中a表示胚乳的发育
B.图甲表示大豆种子的形成,其中b表示胚的发育
C.图乙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其中c表示胚乳的发育
D.图乙表示大豆种子的形成,其中d表示胚的发育
2.对下列细胞分裂模式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分别具有甲、乙、丙、丁细胞的生物个体,属于4个不同的物种
B.只有乙细胞才有赤道板
C.细胞甲、丙、丁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D.细胞甲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最多
|
A.P,与亲本植物的基因型相同
B.Q,与亲本植物的基因型不同
C.R,与亲本植物的基因型不同
D.S,与亲本植物的基因型相同
|
A.甲胚珠中的胚经组织培养,可获得小麦单倍体
B.乙胚珠发育成无胚乳种子
C. 甲胚珠发育成无生活力的种子
D.乙胚珠中的胚经组织培养,可获得小麦单倍体
5.右上图是荠菜传粉受精一段时间后胚珠中大型泡状细胞、胚乳核的数量以及有机物的含量变化依次为 ( )
A.①②③ B.②③② C.①③② D.①③③
6.干细胞是一类保持旺盛分裂能力,将来可以分化成不同组织细胞的细胞群。在高等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不能作为胚胎干细胞来源的是哪些时期的细胞 ( )
①受精卵 ②卵裂期 ③囊胚期 ④原肠胚期 ⑤原肠胚晚期
A.①⑤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④⑤
7.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假设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个数比为l:1。则该精原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 )
A.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B.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C.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D.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
依次代表的结构或物质 ( )
A.DNA分子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
B.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
|
D.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DNA分子数
9.下图表示的是小麦种子形成的过程中,胚乳内葡萄糖、
蔗糖、淀粉、蛋白质的变化,其中代表蛋白质的曲线
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
A.花生种子萌发时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B.花生属于双子叶植物,离地面近,幼苗易出土
C.花生种子中贮存的脂肪较一般种子多,分解时需氧量大
|
11.据图回答,有性生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变异性
B.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相伴随发生
C.Ⅲ过程是在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基础上进行的
D.地球上出现有性生殖的生物以后,生物进化的步伐大大加快了
12.下图示某一生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图解与图像。根据图示下列叙述不正确是 ( )
A.乙图中细胞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
B.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着丝点的分裂
C.由图乙中细胞分裂方式可判断该生物是雌性动物
D.丙图细胞的分裂时期与图1的DE段相吻合
13.甘薯种植多年后易积累病毒而导致品种退化。目前生产上采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脱毒的种苗,以保证该品种的品质和产量水平。这种通过分生组织离体培养获得种苗的过程不涉及细胞的 ( )
A.有丝分裂 B.分化 C.减数分裂 D.全能性
14.下列各项所进行的细胞分裂,不出现同源染色体配对现象的有 ( )
①雄蜂产生精子的过程 ②由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蝌蚪 ③将柳枝扦插,长成柳树
④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淋巴细胞融合,得到的融合细胞大量繁殖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5.牛的初级卵母细胞经第一次减数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期间 ( )
A.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分裂为二 B.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也不分裂
C.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分裂为二 D.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不分裂
16.人的同源染色体有23对。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形成精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子细胞和异常精子细胞的比例,同时精巢中精原细胞增殖的方式是 ( )
A.1:1,有丝分裂 B.1:2,有丝分裂
C.1:3,减数分裂 D.1:1,减数分裂
|
A.因为细胞中有中心体⑨,所以可以断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
B.④是一个染色体,包含两个染色单体①、③,两个染色单
体由一个着丝点②相连
C.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即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⑤和⑥为另一对同源染色体
D.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
18.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②和③ B.动物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
C.③所示的细胞中不可能有基因重组 D.上述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的是①②③
19.番茄的染色体数为24,一个番茄细胞发生了减数分裂,所形成的细胞中3个退化了,最后一个细胞随即又发生了三次有丝分裂,你会找到多少个细胞核,这些细胞核各含有多少条染色体 ( )
A.4个细胞核,各有12条染色体 B.4个细胞核,各有24条染色体
C.8个细胞核,各有12条染色体 D.8个细胞核,各有24条染色体
|
图解依次是 ( )
A.(1)(2)(3) B.(2)(3)(1)
C.(2)(1)(3) D.(3)(1)(2)
21.下图是某植物细胞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示意图。该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Ee测交后代中绝大多数个体为aaBbEe、Aabbee,极少数为AaBbee、aabbEe。若图中染色体上的编号1是基因A的位置,则基因a、b、B的位置依次为 ( )
A.4,2,14
B.13,15,
22.科学研究表明,有些“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培养,仍具有分化出许多组织和器官的潜能。请推测,这些“胚胎干细胞”来自于胚胎发育的 ( )
A.囊胚期之前 B.囊胚期之后 C.原肠胚之前 D.原肠胚之后
23.公马有64条染色体,它产生的精子有32条染色体,这32条染色体来自此公马亲代的哪一方 ( )
A.父方 B.父方一半、母方一半 C.母方 D.父母双方的数目是随机的
24.粗糙脉胞菌的单倍体细胞中具有7条染色体。两个不同类型的粗糙脉胞菌A和a融合后成为二倍体,随即发生典型的减数分裂,紧接着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此过程最终形成的子细胞及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为 ( )
A.8个,7条 B.8个,14条 C.4个,7条 D.4个,14条
25.生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但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生殖方式。下面与生物生殖和细胞分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细菌以二分裂方式增殖,不存在有丝分裂/②昆虫都进行有性生殖,不存在有丝分裂/③病毒都在活细胞内复制,不存在有丝分裂/④水螅能进行出芽生殖,不存在减数分裂/⑤两栖动物进行有性生殖,不存在无丝分裂。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⑤
|
在发育初期的分裂中,玉米染色体全部丢失。下列不可能出
现的实验结果是 ( )
A.甲胚珠发育成无生活力的种子
B.乙胚珠发育成无胚乳种子
C.甲胚珠中的胚经组织培养,可获得小麦单倍体
D.乙胚珠中的胚经组织培养,可获得小麦单倍体
27.右图为男性曲细精管横切面模式图,表示由精原细胞(a)生
成精子的过程。图中可能不含有Y染色体的细胞是( )
A.细胞a B.细胞b C.细胞c D.细胞d
28.下列有关胚乳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由两个极核、一个精子结合后发育而来/②受精后经较长时间休眠再发育/③受精后不经休眠就开始发育/④双子叶植物无胚乳,不存在胚乳发育问题/⑤种子形成初期都有胚乳,有些植物在胚乳形成以后营养被子叶吸收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
29.设某雄性动物的细胞内三对同源染色体分别为Aa、Bb、Cc,该雄性动物两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8个精子中,已知其中的两个精子的染色体组成为AbC、ABC,则另外6个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都不可能有的是 ( )
①ABC ②aBC ③abc ④Abc ⑤abC ⑥AbC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30.在荠菜胚的发育过程中,从周围组织中吸收并运送营养物质供球体胚体发育的结构是
A.胚芽 B.胚轴 C.胚根 D.胚柄
31.与细菌、酵母菌、根霉、玉米四种生物的生殖方式相对应的是 ( )
A.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有性生殖
B.出芽生殖、分裂生殖、孢子生殖、营养生殖
C.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有性生殖
D.孢子生殖、有性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
|
A.贮藏在种子内的养料被胚用于萌发后,随即快速生长
B.萌发种子的鲜重随时间稳定增加
C.萌发时.由于呼吸频率高产生大量水蒸气
D.种子的重量主要是贮存在种子内的水分
33.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经过复制后的同源染色体更够形成四分体
B.酵母菌进行出芽无恒制时,导致子代个体之间差异的可能原因是基因突变、基因重
组和染色体变异
C.利用稻种出芽长成秧苗来繁殖水稻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D.蚕豆种子中和卵生动物受精卵中卵黄的功能相似的结构是由顶细胞发育而来的
34.a、b、c、d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b图表示人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c图细胞分裂后将产生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极体
D.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35.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假设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个数比为l∶1。则该精原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 )
A.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B.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C.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D.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
36.(15分)已知水稻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条。现用单倍体育种方法选育抗病、有芒水稻新品种。
(1)诱导单倍体所用的花药,最好取自基因型为________的植株。
(2)为获得上述植株,应采用基因型为________和________的两亲本进行杂交。
(3)在培养过程中,单倍体有一部分能自然加倍成为二倍体植株,该二倍体植株花粉表
现_____(可育或不育),结实性为_____(结实或不结实),体细胞染色体数为______。
(4)在培养过程中,一部分花药壁细胞能发育成植株,该二倍体植株花粉表现________
(可育或不育),结实性为________(结实或不结实),体细胞染色体数为________。
(5)自然加倍植株和花药壁植株中都存在抗病、有芒的表现型。为获得稳定遗传的抗病、
有芒新品种,本实验应选以上两种植株中的___________植株,因为自然加倍植株
_____________,花药壁植株______________。
(6)鉴别上述自然加倍植株与花药壁植株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8分)在减数分裂中每对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换。实验表明,交换也可以发生在某些生物体的有丝分裂中,这种现象称为有丝分裂交换。下图是某高等动物一个表皮细胞发生有丝分裂交换的示意图,其中D和d,E和e,F和f表示某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
交换过程示意图(左:交换前的染色体;右:交换后的染色体)
(1)请问该细胞在发生有丝分裂交换后,产生几种基因型的子代表皮细胞?并分别写出基因型。
(2)如果不考虑该生物产生配子时发生的交换,那么该生物产生的配子有几种基因型?并写出基因型。
(3)如果图39—1是该生物的精原细胞在产生精细胞时发生减数分裂交换后的结果,请问由它产生的配子类型有几种?并写出基因型。
(4)如果细胞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中都发生交换,你认为哪一种分裂方式对于遗传多样性的贡献更大?为什么?
38.(14分)水稻的粳性与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已知粳性花粉遇碘呈蓝紫色,糯性花粉遇碘呈红褐色,生物小组某同学获得了某一品系水稻的种子,为了较快地鉴定出这种水稻的基因型,他们将种子播种,开花后收集大量成熟花粉。将多数花粉置于载玻片上,滴加1滴碘液,盖上盖玻片,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有呈蓝紫色和呈红褐色的花粉粒。下图表示在同一载玻片上随机所得的四个视野中花粉粒的分布状况。黑色圆点表示蓝紫色花粉粒,白色圆点表示红褐色花粉粒。
(1)统计上述4个视野中的两种花粉粒数目,并将结果填入下表。
花粉粒数(个) | ||
蓝紫色 | 红褐色 | |
甲 | ||
乙 | ||
丙 | ||
丁 | ||
平均数 |
(2)在右上方的直角坐标内绘制表示粳性和糯性花粉粒的数量关系图(直方图)。
(3)根据统计结果,这一水稻品系中两种花粉粒数量比例约为________,由此可知该品
系水稻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___________。
(4)如果将此水稻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所得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在一般情
况下,这种植株能否产生可育后代?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1)图甲中A细胞名称为________,该细
胞中含同源染色体______对,1表示
X染色体,则2和3叫做_________。
(2)写出该生物可以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
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6号染色体上含有D基因,原因是
在_____期发生了___。
(4)如果该生物进行测交,另一亲本体细胞中
的染色体和有关基因的组成应是图乙中的 _。
(5)甲图中A细胞的变化发生在图B中的_________时段。
A.5~6 B.4~
40.(27分)请根据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比德尔是一位遗传学家,他选用红色面包霉来做材料。1945年时,他对6万个孢子进行放射性辐射后,用基本培养基培养。绝大部分孢子都能正常生长,但是有少数孢子不能正常生长,后者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突变,其中有的可能与精氨酸有关。因为精氨酸是红色面包霉正常生活所必需的。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5分)
|
(2)在上图abcd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发
生在___________;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发生在________。
(3)己知甲中一个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Cc
(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
上),产生abc的孢子可能性为______,
如果己知丁中有一个孢子基因型为abc
(不考虑互换),则丁中abc基因的孢子
占________。
|
(4)某生物兴趣小组经诱变获得一突变菌株,在基本培养基上不能正常生长,请你设计
实验探究哪个基因发生了突变?写出实验步骤和结论。(12分)
①实验步骤:配制基本培养基,分别对基本培养基作以卜四种处理(Ⅰ、Ⅱ、Ⅲ、Ⅳ)后,培养突变菌株:
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各培养基中的红色面包霉的生长状况。
②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A | A | D | B | C | A | B | A | D | C | B | D | C | D | D | A | D | C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
C | A | C | A | D | A | C | B | C | D | D | D | C | A | D | D | B |
|
36.(15分)(1)RrBb (2)RRbb rrBB (3)可育 结实 24条 (4)可育 结实 24条(5)自然加倍 基因型纯合 基因型杂合 (6)将植株分别自交,子代性状表现一致的是自然加倍植株,子代性状分离的是花药壁植株。
37. (8分) (1)2种或1种(有2种可能,一种可能出现2种基因型,一种可能出现1种基因型)。DdEeFF和DdEeff或DdEeFf。(不考虑字母顺序)若答案为:有2种可能,每种可能出现2种基因型,基因型写为DEF/deF和Def/def或DEF/def和Def/deF,才给分。提供这种答案是考虑到考生可能运用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效应知识回答该问题。 (2)2种,DEF和def。(不考虑字母顺序);(3)4种。DEF、DEf、deF、def(不考虑字母顺序);(4)减数分裂的贡献更大。因为减数分裂所产生的重组配子能遗传到下一代,而有丝分裂产生的细胞只是对个体的局部有影响。
38.(14分)
|
![]() |
(3)1:1 杂合体 (4)A,a(或A和a) 不能 在减数分裂中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所以不能形成正常种子
39.(16分)(1)第一极体 0 常染色体 (2)BdXA bdXA BdXa bdXa (3)间 基因突变 (4)A (5)D
40.(27分)
材料一(15分)
(1)孢子生殖 (2)a a (3)1/8 1/2
材料二(12分)
(4)①(6分)Ⅰ中 不做任何处理//Ⅱ中 加入鸟氨酸//Ⅲ中 加入瓜氨酸//Ⅳ中 加入精氨酸;②(6分)结论:Ⅰ、Ⅱ、Ⅲ、Ⅳ中均生长好,则其他基因突变;Ⅰ中生长不好,Ⅱ、Ⅲ、Ⅳ中均生长良好,则基因A可能突变;Ⅰ、Ⅱ生长不好,而Ⅲ、Ⅳ中均生长良好,则基因B可能突变;Ⅰ、Ⅱ、Ⅲ生长不好,而Ⅳ中生长良好,则基因C可能突变。(其他意思符合也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