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届高三生物上册测试题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60分)
1.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依次是
A.核酸、蛋白质、细胞、糖类 B.糖类、蛋白质、细胞、核酸
C.蛋白质、核酸、细胞、糖类 D.核酸、蛋白质、糖类、细胞
2.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质基质不能为细胞代谢提供ATP 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
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活动中心 D.细胞器即使离开细胞也能正常完成各自的代谢
3.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发现一个细胞中有8条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并且相对最短粗,此细胞最可能处于
A.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B.有丝分裂中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D.有丝分裂后期
4.利用生物工程改造生物特性,从而生产人类所需的产品。下列有关措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基因突变原理培育成青霉素高产菌株
B.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培育成生产单克隆抗体的细胞系
C.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成生产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
D.利用基因突变原理培育成生产人干扰素的酵母菌
5.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某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和序列发生了变化,那么
A.如为大肠杆菌,突变发生在外显子中
B.如突变后的性状有母系遗传的特点,突变发生在叶绿体或线粒体中
C.如此种蛋白质为抗体,突变发生在高尔基体中
D.如突变后引起机体甲状腺激素减少,则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增多,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
6.下列说法符合一个自然生态系统的是
A.种群的增长曲线有S型与J型
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其营养结构呈正相关
C.若一只青蛙一天吞食了150只害虫,则其获得的能量小于150害虫的总能量
D.食物链有长有短,短的可有2—3个营养级,长的往往可达10多个营养级,甚至更长
7.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元素及其生理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人体内的K在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上起决定性作用
B.某哺乳动物血液中Ca的含量太低,可引起肌肉抽搐
C.植物落叶中Fe的含量比其正常生长时要少
D.P在维持叶绿体膜的结构和功能上起重要作用
8.当环境温度从
A.减少、减少、增加 B.减少、增加、减少
C.增加、减少、增加 D.增加、减少、减少
9.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A.注射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 B.注射“流感”疫苗预防感冒
C.吞噬细胞清除自身衰老、癌变细胞 D.某人食用海鲜后引起过敏反应
10.下列有关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和生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微生物的生长都需要额外补充生长因子
B.为提高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产量一般需要延长稳定期
C.酶合成的调节是一种快速、精细的调节方式
D.氨只能作为硝化细菌生长的氮源,不能作为能源
11.通过诊断可以预测,某夫妇的子女患甲种病的概率为a,患乙种病的概率为b,该夫妇生育出的孩子仅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A.a+b B.1-(1-a)(1-b) C.ab D.1-ab-(1-a)(1-b)
12.落叶生根的叶落入潮湿的土壤后,可发育成一株完整的幼苗,这一过程不涉及下列哪一项( )
A.有丝分裂、细胞分化、组织器官的形成 B.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相关激素的调控
C.DNA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的合成 D.等位基因的分离、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13.下列对生命活动调节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性行为是以性激素为生理基础的行为,因而动物性行为主要靠性激素调节
B.某人由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的室外时,其皮肤血管血流量及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加
C.生产中,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来挽回向日葵因无法传粉而造成的减产
D.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和微生物的酶活性调节都具有快速和精细的特点
14.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下列实例中能反映该特点的是
①高尔基体形成的小泡与细胞膜融合 ②吞噬细胞吞噬病菌
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对Na+、K+的吸收 ④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
⑤变形虫能伸出伪足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②③⑤
15.请阅读下列叙述,并判断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有
①乳酸菌、酵母菌都含有核糖体和DNA
②抑制膜上载体活性或影响线粒体功能的毒素都会阻碍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
③内质网膜能生成高尔基体膜,说明两者化学组成完全相同
④以在幼苗时期经过秋水仙素处理的西瓜作母本,正常西瓜作父本,当年所结西瓜的果皮、种皮、胚、胚乳的染色体组的数目依次是4、3、3、5
⑤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达65%
⑥根瘤菌有固氮的作用,其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是自养、需氧型
⑦叶绿体中可以使光能发生转换的色素只有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
A.①④⑤⑥ B.②③⑦ C.③④⑥ D.⑤⑥⑦
16.生物体内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着大量而有序的生物化学反应。与物质1物质2
物质3的物质转化过程有关的说法成立的是
A.酶的合成场所都在核糖体
B.如酶1由300个氨基酸缩合而成,那么在指导合成该酶过程中,构成有关核酸的核苷酸共有4种
C.如以上转变过程代表氨基转换作用,那么该过程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都要增多
D.如物质2代表呼吸作用中间产物丙酮酸,则完成过程2的场所并不都在线粒体
17.下面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可以使用斐林试剂作为检验试剂
②制作的小生态瓶除了提供必要的成分外,还应是密闭、透明的装置
③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中,蓝绿色色素带位于滤纸条的最下方
④DNA的粗提取实验中,向鸡血细胞液中加蒸馏水的目的是为了使其吸水破裂
⑤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质流动时可以选择液泡作为标志物
A.③⑤ B. 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8.下列有关概念间相互关系的图示正确的是
19.水分的吸收与矿质元素的吸收有着广泛的联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吸收原理相同 B. 二者吸收的主要部位相同
C.二者的吸收量具有正比关系 D. 二者吸收的动力相同
20.人患禽流感的早期症状与其他流感非常相似,有些患者的胸部X线会出现单侧肺炎或双侧肺炎。下列关于禽流感病毒与S型肺炎双球菌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它们的抗原性很相似
B.长有S型肺炎双球菌菌落的蛋白胨培养基可以用来培养禽流感病毒
C.都是原核生物,但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S型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D.禽流感病毒的囊膜与S型肺炎双球菌的荚膜都含有多糖
21.乙图是甲装置置于自然环境中,测定南方某一晴天一昼夜中小室内氧气的增加量或减少量而得到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如将甲装置中的大豆换为甘蔗,乙图12时对应的点应向上移动
B.如该植株培养液中缺Mg,那么a点应向右移动
C.a→b段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CO2
D.小室内O2总量最大时刻是16点
22.在下列科学研究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技术和方法相似的一组是
①证明光合作用中的氧气来自水 ②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 ③单克隆抗体的产生
④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⑤鉴定乳制品或饮用水中是否含有大肠杆菌
A.①④ B. ②④ C. ④⑤ D. ②③
23.在寒冷的冬季,利用温室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既可以满足市场,又有很高的经济效益,下列是一些与此有关的生产措施,你认为合理的是
①温室往往无风少虫,使风媒花和虫媒花传粉困难,诸如种植茄子、辣椒等蔬菜时会造成“花而不实”的现象,萘乙酸可以帮助人们解决这一难题
②温室蔬菜若采用无土栽培技术,营养液应配成含有全部17种必需的矿质元素的全素营养液,保证植物所需的全部营养
③若使用简易的塑料大棚,最好能在入冬前给土壤施足农家肥,因为农家肥不但可以源源不断地为植物提供矿质营养,还可以补充大棚内的二氧化碳
④若遇连续阴天,补救的措施应该是白天适当提高温室的温度,从而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以保持农作物产量
⑤早晚开灯,可以适当延长光照时间,以此提高农作物的光合速率,达到增产的目的
A.只有一种说法合理 B.有两种说法合理
C.有三种说法合理 D.有四种说法合理
24.下列对图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甲图所示结果可能是基因重组所致
B. 乙图表明,种群中具有抗药基因害虫比例B点比A点高
C.丙图中若A为连续培养装置中青霉菌的生长曲线,则B为该群体青霉素的产量曲线
D.丁图表示生物的受精作用和个体发育过程
25.下列组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与生长素之间的关系,其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当探究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内因时,应设置的实验组为b和c对照
B.当探究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外因时,应设置c和a对照
C.当探究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时,应设置c和e对照
D.上述实验中,所选用的植物胚芽鞘必须是同一物种且长势相同的胚芽鞘
26.下列关于人体某些生理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处于寒冷的环境中,肾上腺素的含量增加,体内代谢活动减弱
B.在喝水少的情况下,通过少排尿就可以保持体内水的平衡
C.细菌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属于细胞免疫,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属于体液免疫
D.剧烈运动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后,在H2CO3/NaHCO3的作用下,血液的pH会维持稳态
27.科技工作者从一种生物的细胞中分离得到A基因片段及A基因转录来的完整mRNA,把A基因片段解离成两条单链H和L,将L链与mRNA在适宜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获得如右图所示的杂种分子,(1、2、3、4、5、6、7分别为L链片段)。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A基因不可能来自大肠杆菌的拟核DNA
②该杂种分子由4种核苷酸组成
③图中2、4、6为编码区中的非编码序列
④图中1和7位于基因结构中的非编码区
⑤A基因中编码序列共有4段,非编码序列共有5段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28.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硝化细菌 ②根瘤菌 ③蓝藻 ④烟草花叶病毒 ⑤噬菌体 ⑥圆褐固氮菌
A.从生态成分上看,①③是生产者,②④⑤⑥是消费者
B.从结构上看,①②③⑥均有细胞结构,④⑤无细胞结构,且④⑤的遗传物质均只含四种核苷酸
C.从代谢类型上看,①③⑥为自养需氧型,②为异养需氧型
D.从生殖方式上看,①②③⑥通过无丝分裂进行增殖,④⑤进行复制繁殖
29.下图为一定时间内森林生态系统中几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分析符合事实的是
A.甲、乙、丙三个种群间的关系为竞争关系
B.种群丙在A点时种内斗争最激烈
C.如将三个种群所含能量值用金字塔表示,则丙位于金字塔的底部
D.如果乙种群数量增多,则甲和丙种群数量都减少
30.甲、乙、丙、丁四图分别与下列文字叙述相符合的选项是
A.甲图表示氧气浓度对人体红细胞K+的吸收速度的影响
B.乙图中曲线A、B分别代表C4和C3植物在不同CO2浓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
C.丙图中,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反
D.丁图中,若根向地侧为A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根背地侧不可能为B
2008年9月霍市一中高三测试题
生物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答题卡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10分)下图表示了某一绿色植物的一些结构、生理的情况。其中图1表示某一细胞的结构,图2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两种细胞器之间的关系,图3表示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 |
|
|
|
(1)如图1,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填写序号与名称)。
(2)若图1表示一个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那么在显微镜下观察时通常还可看到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 。
(3)图2中的甲、乙两种细胞器都是重要的“能量转换器”,其中在乙细胞器中完成的能量转换过程是 。分别在甲、乙两种细胞器中进行的生理活动的物质变化有何相同之处?___________ 、 (至少答出2点)。
(4)如图3,B点(曲线与横轴交点)表示 。
(5)在图3中的A点与C点之间,限制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
(6)若经多次测定都发现该植物处于图3 中的A点(曲线与纵轴交点)状态,则图2中的a、b、c、d、e、f、g、h等过程不会发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是 。
32.(10分)下图表示碳在人体内的转移途径以及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中的循环流动,请据图回答:
(1)若图中的X是在胰岛A细胞中合成的,且与血糖调节有关,则X是 ;若图中的X是一种抗病毒的特效药,它在效应T细胞内合成,并可干扰、破坏病毒DNA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则X是 ;若X是抗体,则e过程发生在 细胞中。
(2)当某人进食后,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可促进 进行。(用图中字母回答)
(3)d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
(4)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看,能发生a、b两个生理过程的是生态系统中的
(成分),能发生c过程的可能是生态系统中的
(成分)。
(5)f之前的(C6H10O5)n和g之后的(C6H10O5)n所指的物质和分布有何不同?f之前的(C6H10O5)n是 ,分布在 ;g之后的(C6H10O5)n是 .
33.Ⅰ.(6分)下图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括号内填标号,横线上写名称)。
(1) 将该细胞置于15%的KNO3溶液中,细胞将会发生___ ___ ,再发生_____ __现象。
(2) 既能传递遗传信息,又能使遗传信息得以表达的细胞器有__ _(填数字序号)。
(3) 已知某真核细胞能分泌少量的分泌蛋白质,是由核基因控制合成的。若把从该细胞中提取的该基因直接导入大肠杆菌内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不具备正常的功能,可能的原因有:(2分,各1分)
①
②
(4) 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处理根尖,一段时间内检测放射性,发现放射性依次出现在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这是因为:
II. (3分)下图表示棉花品种①和②两个品系培育出新品种的可能方法,I~Ⅵ表示培育过程,请回答:
(1)由品种④经过过程Ⅲ培育品种⑤常用的方法
是____ _。
(2)由品种①直接形成品种③的过程Ⅱ被称
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若外源基因D为苏云金芽孢杆菌质粒的抗虫基因,在品种⑦中有了同样的杀虫蛋白,该品种的种植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________ _。
III. (4分)下图为某夫妇含有AaBb两对等位基因的一个体细胞示意图,图(二)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图。
(1)图一中不能自由组合的基因是( )
A.A和a B.A和B C.a和b D.a和B
(2)图一中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基因对是( )
A.A和b B.B和b C.a和b D.A和B
(3)基因A与a、B与b分离;A与B(或b)B随机组合发生在图(二)中 时期。
(4)基因A与A、a与a、B与B、b与b的分离发生在图(二)中 时期。
34.(7分)
材料一:野生香蕉是二倍体,通常有大量的硬子,无法食用。但在大约1万年前的东南亚,人们发现一种很少见的香蕉品种,这种香蕉无子,可食,是世界上第一种可食用的香蕉,后来人们发现这种无子香蕉是三倍体。
材料二:由于一种变异的致命真菌引起的香蕉叶斑病正在全球蔓延,香蕉可能在5年左右濒临灭绝。蕉农目前通过大量喷洒化学药剂来解决问题。在世界许多香蕉农场,每年多次喷洒杀菌剂,此举使香蕉成为世界上喷洒农药量最大的食物之一。但大量喷洒农药也恐怕未能阻止真菌进一步散播。
材料三:生物学家们正在努力寻找能抵抗这种真菌的野生香蕉,以便培育出新的香蕉品种。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无子、可食香蕉的变异可能来自于 。
(2)试分析为什么喷洒农药也不能有效地阻止真菌进一步散播?
。
(3)假若生物学家找到了携带该真菌抗性基因的野生香蕉,如何培育出符合要求的无子香蕉?(请你简要写出育种思路) 。
答案:
1-5 CBCDB 6-10 CCCAB 11-15 DDDCC
16-20 DBCBD 21-25 CABCC 26-30 DBBBD
31.(10分,除注明外其余每空1分)
(1)④核膜 ⑩线粒体(2分) (2)叶绿体
|
都有ATP形成;都有水的参与;都有水的生成(2分)
(4)在此光照强度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与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气量相等(或在此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5)光照强度 (6)b、c、d、e 线粒体(图2中的甲)
32.答案(1)胰高血糖素 干扰素 效应B (2)g、h、c(3)转氨基(氨基转换)作用
(4)生产者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5)淀粉 植物细胞 糖元
33.I
(1)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2) 4 5
(3)①_该基因结构中有内含子,不应该直接导入原核细胞(或其他合理答案);②大肠杆菌无内质网,高尔基体,不能对分泌蛋白进行加工。
(4)分生区的细胞 分裂间期利用胸腺嘧啶复制DNA,一部分分生区细胞分化依次形成伸长区成熟区.
II.(3分)
(1)花药离体培养 (2)人工诱变(诱变育种) (3)减少环境污染 (减少农药使用)
III. (1)A(2)B (3) D(4)G
34.(7分)
(1)染色体变异(1分)
(2)通过农药的选择会使真菌的抗药性增强,使农药杀灭真菌的效果降低(2分)
(3)方法一:秋水仙素处理该二倍体野生香蕉的幼苗,获得四倍体香蕉,作母本,并与二倍体野生香蕉杂交,获得三倍体香蕉,然后从中选育出抗病的品种。(4分)
方法二: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从该野生香蕉细胞中获取抗病基因,与运载体质粒结合形成重组质粒,然后导入原有的三倍体香蕉体细胞中,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出抗病的香蕉新品种。(4分)(答出其中一种方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