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级高三生物一诊考试模拟试题一
总分:72分 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30分)
1.下图表示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为生物生命活动提供所需能量最多的过程是5
B.2过程需要ATP和多种酶。在该过程中CO2首先形成C4,这类植物叫C4植物
C.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都有水参加又都能够产生水,并且能形成ATP
D.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分别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进行,产生的[闭都与氧结合生成水
2.下列关于生物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A.聚乙二醇可以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经过细胞培养能得到优良动物个体
B.玉米叶片中的叶肉细胞含有完整的叶绿体,而维管束鞘细胞内的叶绿体中只含有基粒
C.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只有侵入到豆科植物的根内才能够固氮;根瘤里面有根瘤菌 以及一些通过其生物固氮制造的氨
D.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在显微镜下可以根据培养发生基因突变的细胞数目的比例来推知某物质的毒性 -
3.右边反应式是在所有生活细胞中均发生的反应,下列与反应式中代谢 “能量”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左反应产生的能量可以用于叶绿体中H2O的分解或CO2的固定
B.向左反应产生的能量可以用于人体肺泡内气体的交换过程
C.向右反应需要的能量可以来自细胞内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的过程
D.向右反应需要的能量可以来自类囊体薄膜上电子流产生的能量
4.如图为同一种生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与此有关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中心法则所表示的生命活动内容主要是在图⑤所示的时期进行的
B.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之一的基因重组的发生与图①有关而与图③无直接关系
C.在图②所示细胞分裂方式,在其间期发生的基因突变传递给下一代的可能性要比图③所示的大得多
D.在雄性动物体内,同时具备上述5个图所示细胞分裂时期的器官是睾丸而不是肝脏
5.科研人员在研究某种植物时,从收获的种子开始作鲜重测量,画得如图所示曲线。下列对曲线变化原因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oa段鲜重减少的原因主要是自由水的减少
B.ab段种子中的细胞基本处于休眠状态,物质交换量较小
C.bc段鲜重增加的原因是有机物增多,种子开始萌发
D.c点以后增幅较大,既有水的增加,又有有机物的增加
6.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常采用多种措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下列各项叙述中,措施与直接目的不一致的是
A.棉花摘心,促进棉铃的数目增加
B.将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套种,利于提高作物光合作用效率
C.营养生殖加快作物繁殖速度,利于优良性状的保持
D.根瘤菌拌种,利于豆科植物结瘤固氮
7.将一株盆栽玉米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光照充分的条件下,适当增大昼夜温差,可提高该植物产量
B.在光照下C02首先转移到C4化合物中,然后才转移到C3化合物中
C.光合作用过程中酶的最适温度比呼吸作用过程酶的最适温度低
D.若每天交替12h光照、12h黑暗,
8.利用生物工程的方法可以让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下面有关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在进行基因操作时,将人工合成的人胰岛素基因连接到质粒上,再转移到大肠杆菌中
B.用带有人胰岛素基因的大肠杆菌进行发酵时,可在右图中c所示时期得到大量的人胰岛素
C.能合成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从可遗传变异的类型上,属于基因重组
D.人胰岛素基因能够在大肠杆菌体内实现表达,是因为这两类生物具有完全相同的代谢方式
9.在两个相同的密闭、透明玻璃室内各放置一盆长势相似的甲、乙两种植物幼苗,在充足的水分、光照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下,用红外线测量仪定时测量玻璃室内的CO2含量,结果如下表(假设实验期间光照、水分和温度等条件恒定不变)。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记录时间(min)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甲种植物(mg/L) | 150 | 113 | 83 | 58 | 50 | 48 | 48 | 48 | 48 | 48 |
乙种植物(mg/L) | 150 | 110 | 75 | 50 | 30 | 18 | 8 | 8 | 8 | 8 |
A.在0 ~ 25min期间,甲和乙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都逐渐减小
B.在0 ~ 25min期间,CO2含量逐渐降低是有氧呼吸减弱的结果
C.在0 ~ 25min期间,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
D.上表数据说明,乙植物比甲植物固定CO2的能力强
10.右图是人体细胞中部分物质代谢的关系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多糖经①形成C6H12O6的过程,可发生在肝脏和肌肉细胞中
B.若X代表丙酮酸,C6H12O6中的O经过②→③转移给H20
C.C6H12O6和脂肪形成的X,经⑤过程只能形成某些种类的氨基酸
D.通过②、④过程,C6H12O6和脂肪可以大量相互转化
二、简答题:(42分)
11、回答下列I、Ⅱ小题(22分)
I (14分)下左图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图细胞具有的主要特点有:出现了
,核仁已解体,核膜尚未消失,
。
(2)该细胞刚形成的子细胞中含 个DNA分子;该生物的体细胞中含 条染色体。
(3)正常情况下,在该生物体内染色体数目最多的细胞中,有 .条染色单体,个DNA分子。
(4)请你在坐标图中绘出该细胞有丝分裂卜个细胞周期)中DNA分子数目的变化曲线。
(5)若要用该图细胞分裂后形成的一个子细胞,与另一个含有6对同源染色体的基植物 体细胞作体细胞杂交实验:首先需要进行的步骤是 。得到杂 种细胞后,用 方法进行培育;在试管苗的培育过程中,除了满足前面步骤必需的培养条件外,还必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杂交实验的结果将获得杂种植株,正常情况下的杂种植株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体。
Ⅱ(8分)下面是小麦一生中需水量及对K和P的需要量曲线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2表明,小麦在同一生长发育时期对K,和P的吸收量是不相同的,这是因为小麦根细胞膜上运输K和P的载体数量不同。科学家通过研究还发现:土壤板结或气温下降,都会使植物吸收K和P等矿质元素离子的速度明显减慢。从以上事实中可以看出,植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一个
的过程。
(2)通过对图1和图2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小麦在同一生长发育时期,对矿质元素和对水分的吸收量是不同的,而耳也不,成正比例。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植物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 。
(3)某小麦地相对缺K,科研人员对小麦茎上部的幼嫩叶片和下部的成熟叶片中K的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K的含量比例不同。K含量比例较低的是 叶片。
(4)从图2中还可以看出,小麦对K的需要量很大的时期是从孕穗期到乳熟期。-试从K、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方面解释其原因: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都需要k。
12、(20分)I(10分)右图是一种可测定种子呼吸作用的密闭系统装置,U形毛细玻璃管(带刻度)作为检压计。锥形瓶内放入一盛有20%KOH溶液的小烧杯,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瓶底放人一些用蒸馏水浸泡过的滤纸圆片,再将经消毒并充分吸胀的小麦种子若干平铺在滤纸圆片上,加入适量蒸馏水,整个装置密封,放置到
①锥形瓶中不加入20%KOH溶液,代之以________。
②用同质量的小麦种子在相同环境中进行与上述实验相同的操作。
③测出相同时间内密闭系统的气体体积的净变化。
④再计算出C02释放量。如果已知每小时U形管右侧液柱下降b,则每小时CO2释放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CO2/O2的比值_________1(大于、等于、小于)。
Ⅱ(10分)在植物绿色叶片中含有较多的叶绿素。人们已经知道,叶绿素的形成需要较高的温度,需要必需矿质元素。是否一定需要光照呢?某校生物学习小组的同学准备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请你选择实验室里提供的材料,帮助他们设计出最佳的实验方法步骤,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分别得出相应的结论。
(1)实验目的:探究光的有无对叶绿素的形成的影响。
(2)材料用品:生物实验室里的常用器材和药品,数量充足的表面消过毒的发芽率为90%以上的某植物种子等。
(3)实验步骤:
①取两个大培养皿,铺上适量的卫生纸(或滤纸),倒入适量的清水,将等量的某植物种子分别放入两个培养皿中。编号为甲、乙。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诊考试模拟试题三参考答案
1、D;2、C;3、D;4、C;5、C;6、B;7、D;8、D;9、B;10、C;
11.(20分) I(14分)(1)纺锤体和染色体(1+1分),染色体散乱分布(1分)
(2)4 4(1+1分) (3)0 8(1+1分)
(4)(3分)
(5)用纤维素酶或果胶酶(或酶解法)分解细胞壁植物组织培养
光照.16(共1分)、
Ⅱ(8分)(每空2分)
(1)主动运输 (2)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3)成熟
(4)合成糖类,以及将糖类运输到块根、块茎和种子等器官中
12.(22分)
I 右侧液柱升高,呼吸速率, ①等量清水,④a+b,大于(每空2分)
Ⅱ②将甲组放在有光照的环境中,乙组放在黑暗环境中。在培养过程中,使两组所处的温度、水分、空气状况适宜且相同。(2分)
③数天后(长出幼叶时),观察比较甲乙两组植物种子萌发长出幼苗的颜色情况。 (2分)
(4)(6分,每一个要点2分))
①若甲组植物的幼苗正常(绿色),乙组植物的幼苗异常(黄白色),则说明光是叶绿素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
②若甲组和乙组植物的幼苗都正常(绿色或两组叶色相似),则说明叶绿素的形成不受光的影响。
③若甲组植物的幼苗异常(黄白色),乙组植物的幼苗正常(绿色),则说明光抑制叶绿素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