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高中生物阅读测验试题21-30篇
内容 |
阅读(21) 豌豆种皮的遗传 |
阅读(22) 水杉 |
阅读(23) 能量代谢 |
阅读(24) 能量转移 |
阅读(25) 降钙素的发现 |
阅读(26) 松果体 |
阅读(27) 骨髓干细胞 |
阅读(28) 淋巴循环 |
阅读(29) 杨桃毒素 |
阅读(30) 近视的成因 |
阅读(21)
门德尔发表它的豌豆杂交实验结果后100多年,我们终于在分子及基因的阶层里明白其典型的实验结果之一:光滑种子与皱皮种子的豌豆株(P)进行种皮表型杂交试验,其F1代全数为光滑型,而F2代则光滑型与皱皮型的豌豆株为2.96:1的缘由。
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生物学家相信光滑型与皱皮型种子之差异与淀粉的水解有关。相较于异对偶(异等位)基因(Ss)种子和双显性对偶基因(SS)种子,含双隐性对偶基因(ss)的种子在其发育过程中含有较多的蔗糖。这么一来,ss种子的渗透压较高,在其发育过程中有相对较多的水分进入种子之中。当种子发育完成,水分减少,但种皮却不相对缩小,因而形成皱皮型。进一部探讨发现,蔗糖累积于ss型种子之中,系因单醣聚合为淀粉之酵素其基因产生缺陷所致,此隐性对偶基因(s)比显性对偶基因(S)多出800个碱基对,导致淀粉分支酉每不活化,因而使较多的蔗糖累积在种子中。
1.下列有关门德尔典型实验之叙述,何者正确?
(A)F1基因型为SS (B)F2有两个基因型SS及ss (C)P必须确定为纯品系
(D)皱皮型基因为显性
2.下列发育完成之种子对应关系,何者正确?
(A)ss种子:多水分 (B)SS种子:少酵素 (C)ss种子:多淀粉
(D)SS种子:少蔗糖
3.下列有关豌豆遗传的叙述,何者正确?
(A)门德尔的典型基因对应两个对偶基因 (B)F2代之表型比2.96:1不符合显隐性之关系 (C)异对偶基因的种子表现皱皮型的外貌 (D)皱皮型种子系因缺少蔗糖所致
4.下列有关种皮遗传的叙述,哪些正确?
(A)皱皮型种子因其内之淀粉被水解所致 (B)隐性对偶基因的碱基对较少,种子因而皱缩 (C)皱皮型种子内缺少活性淀粉分支酉每 (D)皱皮型种子发育完成,渗透压不足,种皮向内皱缩 (E)基因控制酉每的活性,再影响蔗糖多寡,以水分进出决定种子表型
【答案】1.(C) 2.(D) 3.(A) 4.(C)(E)
阅读(22)
1828年,植物学家布郎尼(Brongniart)以采自法国渐新世的一些着叶化石植物建立了拟紫杉属(Taxites),并鉴别六种,其中以T. langsdorfii最惹人注意。1847年,这些化石初次被安黎胥(Endlicher)描述,同时他也将美国加州的一种高大针叶树命名为北美红杉属(Sequoia)。1855年,黑尔(Heer)鉴定从瑞士出土的化石,它包括叶和并存的球果,认为所有被鉴定为T. langsdorfii的化石,都是Sequoia的遗骸,原来的T. langsdorfii Brongniart遂被更名为Sequoia langsdorfii (Brongniart) Heer。此后更多的类似化时被发现,大多是S. langsdorfii。
1940年,三木(Miki)发现一种日本的化石植物,其枝条似落羽松(Taxodium),球果似北美红杉,故另立一属Metasequoia,以示其为北美红杉之姊妹。1941年,三木发现北极圈的Sequoia disticha Heer与日本之化石相似,遂修正其学名为Metasequioa disticha (Heer) Miki。此后,更多数据显示,Metasequioa disticha从白垩纪晚期到中新世广布于欧亚大陆,直到数百万年前它仍存在于日本和西伯利亚东部。
1944年,王战在中国西藏发现一株35公尺高的大树,当地居民称之为『水杉』,奉如神木。王战收集带有针叶和球果的小枝回去研究,并经胡先骕和郑万钧两位教授确定为Metasequioa disticha (Heer) Miki。此一稀世古树竟为全球植物学界瞩目的焦点¾Metasequioa活现了!1947年,麦锐尔(Merrill)资助采集种子,分赠世界各地植物园,此树因此远播异域,出现在全球各地。1948年,钱尼(Chaney)沿着长江越过山脉,到达水杉生长的峡谷,考察水杉生长和分布的情形,他发现山谷里大约有8000~10000棵,其中约5000棵的直径超过20公分,但附近已无额外的栖地,水杉不能在当地拓殖。不过,由于其种子被收集去外地培育,目前水杉在世界各地的公园与花园常看得到。
1.Sequoia langsdorfii的化石实际上最早被发现于哪一国的地层中?
(A)瑞士 (B)日本 (C)美国 (D)法国
2.Taxites langsdorfii被更名为Sequoia langsdorfii,其原因为何?
(A)安黎胥首次描述北美红杉属的化石 (B)布郎尼最先鉴定出一种着叶化石
(C)黑尔由叶和球果的化石判定属于北美红杉属 (D)三木认为它像北美红杉属的化石
3.下列有关Metasequoia之叙述,何者正确?
(A)它的枝条像Sequoia (B)它的球果像Taxites (C)它的化石在日本发现应冠以Meta前缀 (D)它的特征介于Taxodium和Sequoia之间
4.下列有关水杉之叙述,哪些正确?
(A)王战最先发现现生的Metasequoia disticha (B)胡和郑最先立名Metasequoia disticha (C)麦锐尔使得水杉再度在全球各地萌芽复苏 (D)水杉的化石经钱尼的细心照顾而复活了 (E)水杉在中生代晚期到第三纪中期广布于欧亚大陆
【答案】1.(D) 2.(C) 3.(D) 4.(A)(C)(E)
阅读(23)
新陈代谢作用非常重要。缺氧时,动物进行无氧呼吸,不仅堆积乳酸,且产生的能量锐减。显然动物在氧供应不足时,体内的乳酸堆积与能量不足是严重问题。乳酸过多常被认为是引起肌肉疲劳的主因,而能量不足对脑组织非常不利,脑细胞在这种情况下极易死亡,一般动物无法在缺氧过久或无氧状况下生存。
少数动物能在缺氧状况下生活颇长的时间,如乌龟和北欧鲫,后者竟能在冬季冰冻小池塘里生活数月之久,显示它的新陈代谢,已有适当的调节与适应。研究发现北欧鲫在寒冷缺氧环境下,肌肉与其它器官的新陈代谢简述如图1。缺氧期间,灌流脑部的血流量会增加(图2)。金鱼也是耐缺氧的动物,与北欧鲫同属Carassius,缺氧时,其新陈代谢产物与北欧鲫相同(表一)。试分析这些图表,并依据这些图表作答。
表1 与北欧鲫相近的金鱼载4℃缺氧12小时后体内乳酸和酒精含量(mM)
组织的乳酸 组织的酒精 水中酒精
对照组 0.18 0 0
缺氧组 5.81 4.58 6.63
1.从这些图表分析,北欧鲫体内何种物质愈多则抗寒的能力愈佳?
(A)酒精 (B)肝醣 (C)乳酸 (D)去氢酵素
2.北欧鲫之所以能够在冰冻小池塘存活的原因是什么?
(A)新陈代谢产生酒精与乳酸是主要因素 (B)新陈代谢产生酒精是主要因素
(C)新陈代谢改变促使体内产生抗寒物质 (D)血流量增加使脑部的乳酸直接排出体外
3.金鱼在缺氧时会发生下列何种状况?
(A)脑部的血液流量为平时的两倍以上 (B)组织中的乳酸含量和平时差不多
(C)组织中的酒精经克氏循环而代谢 (D)酒精由肌肉附近的表皮扩散至水中
4.下列有关北欧鲫体内能量代谢的叙述,哪些正确?(多选)
(A)行有氧呼吸,醣类之终产物为乳酸盐 (B)行无氧呼吸,醣类之终产物为酒精 (C)无氧时,脑血流量增加主要为带走酒精 (D)丙酮酸去氢酵素位于肌细胞粒线体 (E)肌肉中的葡萄糖是体内能量的来源
【答案】1.(B) 2.(B) 3.(A) 4.(B)(D)(E)
阅读(24)
生命力源于能!所有生物体之活动,如细菌之泳动,人之阅读,均需若干能量之投入。生物体能量收支以ATP为『通货』;在细胞质中每一个ATP代表12 kcal glucose-mole-1(葡萄糖-莫耳)。地球演化初期之生物圈,其异营生物体以糖解作用将葡萄糖氧化为丙酮酸之类的化合物,可获得2个ATP。然而,1莫耳的葡萄糖其化学键所蕴含的能量均为686 kcal。目前之生态系,其内含物种通常相当多而复杂,系统生态学者将物种依其在生态系中能阶之高低加以归类,而为生产者、消费者、清除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中之生物体其能源可自无机环境中径行撷取,故称之为自营性;其余各能阶之能量都取自自营生物,称之为异营性。假设在一草原生态系中,青草¾草食性动物¾肉食性动物形成三能阶食物链,草食消费者只以糖解的方式获得能量,而肉食消费者掠食草食动物后,亦仅以糖解为能量之取得方式,则估计整个生态系只有0.12%源于生产者的能量可供肉食动物运用于其活动中。此草原上肉食动物的组成及生物量将远不及目前非洲草原上丰富。
生物体之细胞可行有氧呼吸,以产生进一步的氧化性新陈代谢,在演化过程中是一项大突破。有氧呼吸之能量转换率在细胞内达到52~63%,如此一来便有足够的能量保留在生态系内,以建立充足的食物链,维持生态系的动态平衡。但是即使有氧呼吸提高了细胞运用能源物资(如葡萄糖)的利用效率,在生态系的能阶间进行能之转换,仍约有三分之二的量逸出系统。此一现象直接影响生态系中之能阶层数。大部分的生态系只有三个能阶分层,少数达到四层。例如在非洲的草原上,青草¾羚羊¾狮的食物链代表一个三能阶的生态系,若将人介入以形成青草¾羚羊¾狮¾人的四能阶系统将非常不易。这是因为狮的生物量不足以提供人的利用,使人达成恒定而相当大的族群水平。若人另择途径,中途撷取青草(菜)或羚羊以补足能量,维持一个相当的族群水平,那么所谓的『四能阶』系统便名存而实亡了。
1.一莫耳的葡萄糖经糖解作用后产生多少能量?
(A)12 kcal (B)24 kcal (C)343 kcal (D)686 kcal
2.只行糖解作用的生物构成生态系,其能阶间之转换率约为下列何者?
(A)63% (B)52% (C)3.5% (D)0.12%
3.细胞可行有氧呼吸之生物所构成的生态系,其能阶间之转换率约为何?
(A)33% (B)52% (C)63% (D)66%
4.下列叙述哪些正确?
(A)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比糖解作用多,但其结算仍为2ATP (B)完全的有氧呼吸过程,一莫耳葡萄糖约可产生36ATP (C)演化上应先产生具有有氧呼吸能力的细胞,然后才能行无氧呼吸 (D)理论上能维持四个能阶分层的生态系,相对地较三层者有效率 (E)若能量纯以糖解方式收支,维持一个草¾羚羊¾狮生态系的组成和生物量是很容易的
【答案】1.(B) 2.(C) 3.(A) 4.(B)(D)
阅读(25)
以狗作实验时,若以含有高浓度Ca2+的溶液灌流副甲状腺旁之甲状腺区域,会导致外围血浆中的钙浓度下降。将此区域破坏后,Ca2+的灌流引起血浆中钙浓度的增加比对照组的动物上升得还多。上述及一些其它的观察导致一种降钙物质的发现,此种降钙荷尔蒙称为降钙素。在非哺乳类的脊椎动物中,降钙素来自后鳃体,它是胚胎时来自第五对鳃弓的一对腺体。哺乳类的后鳃体大多已并入甲状腺中,但后鳃组织的分布围绕着滤泡,称为滤泡旁细胞。因为这些又称为清澈细胞或C细胞的细胞分泌此激素,因此降钙素常被称为甲状腺降钙素。但是完全切除甲状腺并不会将血液循环中这激素的浓度降到0,用放射性免疫检定法可在脑脊髓、脑垂腺、胸腺、肺、肠胃道、肝、胆囊及其它组织中找到此激素。甲状腺外降钙素的重要性尚未有定论。至少,我们叫它的原名:降钙素,总是错不了的。
1.最初于何处发现降钙素的存在?(单选)
(A)副甲状腺 (B)甲状腺 (C)后鳃体 (D)卵巢的滤泡
2.降钙素有何作用机制?(多选)
(A)对甲状腺素有正回馈控制 (B)对副甲状腺素有拮抗作用 (C)对血钙浓度有负回馈控制 (D)对血钙浓度有拮抗作用 (E)可使血钙浓度降到0
3.下列何者亦有降钙素的分泌?(多选)
(A)消化系统 (B)内分泌系统 (C)免疫系统 (D)神经系统 (E)呼吸系统
【答案】1.(B) 2.(B)(C) 3.(A)(B)(C)(D)(E)
阅读(26)
松果体又称为脑上腺,源起于胼胝体后端底下的第三脑室顶,并经由一柄连接到后连合和缰连合上。柄上有神经元,但显然并不到达松果体。松果体的基质含有神经胶细胞和实质细胞,它们有分泌性细胞的特征。年轻的动物及婴儿中,松果体很大,其细胞往往排列成腺泡状。在青春期前它开始退化,在人类的松果体组织有小的磷酸钙和碳酸钙的凝块结石,称为松果砂。由于这些凝块不能通过X光,因此成人头骨的X光片中常可看到正常的松果体。如果钙化了的松果体由其正常的位置偏离了,表示可能有一占空间的病变,例如脑部肿瘤。松果体如同其它脑室周围的器官一样,有着高度渗透性小窗般的微血管,并且是在血脑障壁之外。
1.松果腺素由何者分泌?(多选)
(A)胼胝体 (B)后连合 (C)缰连合 (D)神经胶细胞 (E)实质细胞
2.何者并非成人的松果体的特征?(单选)
(A)随年龄增长而退化 (B)随年龄增长而偏离位置 (C)钙化将导致脑部肿瘤
(D)可藉X光检查是否异常
【答案】1.(D)(E) 2.(B)
阅读(27)
成人的红血球、血小板及许多的白血球是在骨髓中制造的。胚胎时肝脏及脾脏也可形成血球细胞,而在成人,骨髓被破坏或纤维化时也可能会有这种骨髓外造血。孩童的血球在所有骨头的骨髓腔中都可主动地产生,到了二十岁时,除了肱骨上端及股骨之外,长骨的骨髓腔皆已失去活性。有活性的细胞性骨髓称为红骨髓,没有活性而被脂肪侵润的骨髓称为黄骨髓。
骨髓事实上是人体内最大的器官之一,其大小与重量接近肝脏。它也是最活跃的器官之一,正常情形下,骨髓中有75%是属于产生白血球的骨髓细胞,只有25%是成熟中的红血球细胞,但是循环中红血球细胞的数目却是白血球数目的500倍。循环中与骨髓中两种血球比例的不同可能也反映出白血球的平均寿命较短,而红血球的则较长。
骨髓中含有多功能未命定的干细胞及单功能已命定的干细胞。前者分化成后者,但后者受到刺激后只能分化成骨髓及血中许多种细胞中的一种。骨髓中似乎含有命定为颗粒球、巨核细胞、淋巴球及红血球的许多种干细胞。颗粒球及巨噬细胞可能来自同一种命定的干细胞。
1.正常成人的白血球由何者制造?(多选)
(A)红骨髓 (B)黄骨髓 (C)肝脏 (D)脾脏 (E)淋巴管
2.正常成人的血球细胞有何特性?(多选)
(A)血液中的白血球寿命长于红血球 (B)血液中的白血球数目多于红血球
(C)红骨髓中的白血球数目多于红血球 (D)黄骨髓中的白血球数目多于红血球 (E)产生白血球的骨髓干细胞数目多于产生红血球的骨髓干细胞
【答案】1.(A)(D) 2.(C)(E)
阅读(28)
穿过微血管管壁的液体通常向外流的比向内流的多,但这些多出来的液体经由淋巴管最后仍流回血液中。如此可防止组织液压不致上升,而且可促进组织液的代谢。正常情况下,24小时内淋巴的流量约2~4公升。
淋巴的流动是由于下列诸因素:骨骼肌的运动,吸气时胸腔内的负压,淋巴管通入的静脉血流快速所产生的吸引作用,以及大淋巴管管壁有韵律性地收缩。由于淋巴管有防止倒流的瓣膜,因此肌肉的收缩是很重要的因素,而且这些收缩的速率与淋巴管内的淋巴液体积成正比。有证据显示,这些管壁的收缩是推动淋巴的主要因素。
可增加淋巴流量的物质称为淋巴增生剂,包括许多能增加微血管通透性的物质。能增加平滑肌收缩的物质也可增加由肠道而来的淋巴流量。
1.淋巴系统有何特性?(单选)
(A)具有瓣膜 (B)流速高于静脉血流 (C)管壁具有骨骼肌 (D)管壁收缩无节律性
2.淋巴系统有何功能?(单选)
(A)促使组织间液体压力上升 (B)促进组织液的代谢 (C)将组织液导入血液循环 (D)增加微血管通透性 (E)增加平滑肌收缩
3.何者可促使淋巴的流量增加?(多选)
(A)组织胺 (B)血管加压素 (C)乙酰胆碱 (D)正肾上腺素 (E)肾上腺皮质素
【答案】1.(A) 2.(B)(C) 3.(A)(B)(D)
阅读(29)
过去有许多糖尿病或高血压患者吃过新鲜杨桃或杨桃汁后,出现呕吐、头晕、意识不清等症状,分析因为他们肾功能不佳,无法排出杨桃中不明的中毒成分。杨桃中的不明成分可能导致部分特殊体质的尿毒症病患,出现神经中毒症状,包括头晕、呕吐、肢体麻痹、全身无力、神智不清、走路不稳等,这些症状会再食用后数小时内出现,症状又急又猛,已发现有二人因此死亡。
这二名病例都是中年男性,分别患有糖尿病与高血压,吃了新鲜杨桃七、八个小时后,就出现头晕、呕吐及意识不清的症状,医师一度以为他们是中风。另有一名罹患高血压十年的老病号,他不知道自己有慢性肾衰竭,两天内吃了五个杨桃,同样出现急性症状,送医进加护病房住院一个月后,才捡回一条命。
究竟杨桃中含有何种成分造成中毒,目前医界还不清楚,慢性肾衰竭病患吃杨桃中毒的机率较高,因为他们无法排出这项毒素。医界曾追踪国内廿多个类似个案,也都是食用新鲜杨桃,或是喝了杨桃汁所造成,其中有两人不幸死亡。不过,并非所有尿毒症病患吃杨桃都会中毒。但糖尿病或高血压病患,最好检测肾功能,若有慢性肾衰竭,最好避免食用杨桃或杨桃汁。
1.杨桃含何种成分导致糖尿病患者中毒?(单选)
(A)神经性毒素 (B)内毒素 (C)外毒素 (D)不明成分
2.何项因素导致高血压患者在食用杨桃后产生中毒症状?(单选)
(A)糖尿病 (B)肝硬化 (C)肾功能障碍 (D)肢体麻痹
3.食用杨桃将可能产生哪些中毒症状?(多选)
(A)呕吐和头晕 (B)肢体残缺 (C)慢性肾衰竭 (D)神智不清 (E)数小时后症状即可消失
【答案】1.(D) 2.(C) 3.(A)(D)
阅读(30)
已开发国家与新兴国家的近视人口大幅增加,主要是现代化饮食(精制面包与精制谷类食品)含有太多精制淀粉所造成的。精制淀粉消化迅速,促使胰脏蠕动产生大量胰岛素,导致称为『蛋白质-3』的重要成长激素减少,而这种激素是儿童成长期协调眼球成长的重要因素。儿童成长时期如果成长激素『蛋白质-3』太少,将导致眼球长得太长,跟水晶体的成长不成比例。
其实,学界早就认为胰岛素与近视相关,但只能在统计上发现相关,未获临床证明。统计显示,肥胖或成年型糖尿病患者近视比例较高,这些人通常胰岛素分泌也较高。工业革命以降,近视人口倍增,目前欧洲人约有30%近视,而在突然接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一些新兴国家,近视比例更高达50%。大部人普遍认为近视问题出在阅读太多,但这无法解释何以要求人民学习语文但不采用西式饮食的社会仍保持少数近视人口。
1.造成近视的可能生理原因为何?(多选)
(A)眼球视轴太长 (B)晶体凸度不足 (C)蛋白质-3分泌过多 (D)阅读时间太长 (E)胰岛素分泌增加
2.预防近视的有效方法有哪些?(多选)
(A)缩短阅读时间 (B)减少西式饮食 (C)补充胰岛素 (D)补充蛋白质-3
(E)减少精制食品
3.近视与胰岛素有何相关性?(单选)
(A)尚未获得实验证明 (B)抗胰岛素分泌过多所致 (C)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
(D)胰岛素受体不足所致
【答案】1.(A)(E) 2.(B)(E) 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