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高中生物阅读测验试题61-70篇
内容 | 进度 |
阅读(61) 菌根 | |
阅读(62) 基因改良作物 | |
阅读(63) SARS | |
阅读(64) SARS | |
阅读(65) 伊波拉出血热 | |
阅读(66) 动物园的动物疏散 | |
阅读(67) 中国麋鹿复育 | |
阅读(68) 登革热 | |
阅读(69) 加拿大狂牛症 | |
阅读(70) 禽流感 |
阅读(61)
松树的树根会和一种菌根菌形成共生关系,而结合成独特的菌根。菌根菌的菌丝能交织成鞘套式的结构,将松树幼根外表包起来,菌鞘套内和幼根接触的菌丝,会侵入幼根间隙,菌鞘外的菌丝则呈绒毛状向四周岩石细缝或土壤延伸,将土壤和根系紧紧结合,以其巨大的表面,帮助植物吸收悬崖上的无机物质,并能从泥炭、腐植质、木质素和蛋白质等有机物中吸收被分解的养分,使得松树能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依然挺拔傲立。
菌根最主要的功能在于增强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能力,尤其是磷肥,因为磷本身具有不溶解性,在土壤中常被固定,属较不易移动的离子,当根系周遭的磷耗尽,即产生养分缺乏的情况,而菌根所产生的菌丝可伸展超出此区域,进而利用原本吸收不到的磷,然而许多学者亦发现在土壤养分优沃的状态下,菌根的发育却是受到压抑的。
增进水分吸收能力以增强对干旱的抗性,则是菌根的另一项功能,学界已有许多的理论可用来解释它是如何产生作用的,它可能是藉由磷浓度的调节而进行,藉由增加磷的吸收,亦促进水分的吸收与蒸散作用;亦有人认为可能是菌丝增加了植物根部的吸收面积;此外也有报告指出可能是菌根使植物产生了生长调节剂,而改变植物本身的生理机能,植物荷尔蒙产生于植物的生长点,菌根可促使植物增加生长点的数量,而这些植物荷尔蒙亦会对植物气孔的传导功能产生作用,因而影响植物体内水分移动的状况。
栖地遭到严重破坏后,阳地的草本植物通常会最早侵入,它们通常都有较短的生活史,并且对水分、养分的竞争力亦较强,由于具备这些优势,导致杂草丛生的栖地中,菌根菌缺乏宿主,而使得菌根菌数量亦减少,因此许多国外的生态学家将菌根视为栖地复育是否成功的一部分。
1.下列何者不是菌根的功能?(多选)
(A)帮助吸收磷肥 (B)增进植物吸收水的能力 (C)产生植物荷尔蒙 (D)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 (E)帮助植物固着
2.植物的根可以直接吸收下列哪些物质?(多选)
(A)葡萄糖 (B)腐植质 (C)磷酸盐 (D)硝酸盐 (E)生长素
3.下列何种栖地的菌根菌数量最少?(多选)
(A)杂草丛生地 (B)复育栖地 (C)森林火灾 (D)地震造成的崩塌 (E)生育条件极度恶劣的不良地
4.下列哪个因素会导致菌根的发育受抑制?(单选)
(A)固氮杆菌不足 (B)土壤中磷肥过多 (C)植物开花时 (D)营养盐缺乏
【答案】1.(C)(E) 2.(C)(D) 3.(A)(B)(C)(D)(E) 4.(B)
阅读(62)
全球最大的美国农业生技公司『孟三都』(Monsanto),每年投注庞大经费研发基因改良作物,其基因改良技术目前在全世界独占鳌头。该公司指出,美国高达81%的黄豆、73%的棉花、41%的玉米及65%的油菜都是基因改良作物。阿根廷则高达99%的大豆、中国大陆51%的棉花也都是基因改良作物。
孟三都第一阶段的基因改良作物以抗虫、抗病、抗除草剂为目标,已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及收益,例如美国有半数的玉米饱受玉米螟虫危害,中国大陆、菲律宾的玉米受害也高达三分之一,这些被虫啃蚀后的玉米会发霉,并大量产生可能致癌的『象腐马素』真菌毒素,威胁消费者的健康。且象腐马素与黄曲毒素、枯叶真菌等玉米真菌毒素间有相互刺激作用,一旦一种毒素产生,就会促进其它毒素生成,因此美国近年来大量种植基因改良玉米,将抗虫基因殖入玉米中,果然有效降低杀虫剂的年使用量达六千三百公吨,玉米年产量也较过去提高。目前该公司正在进行植物抗干旱基因转殖实验,希望让作物在缺水的环境下仍能生长良好。
此外,孟三都也致力提高基因改良作物的营养成分,使其蕴含更多动物所需的蛋白质及油脂,如研发使鸡、牛获得更充分营养的玉米饲料;或将深海鱼油殖入黄豆中,消费者只要花小钱买黄豆,就可获得深海鱼油的营养,也就是以地上生产的方式,取代近年来被大量打捞而资源锐减的深海鱼。
不过,1999年美国康乃尔大学罗斯博士实验发现,将基因改良玉米花粉喂给帝王蝶幼虫吃,幼虫竟出现生长减缓、死亡率升高的情况,引发反基因改良食品者一片哗然。而英国一项针对油菜、甜菜、玉米三种基因改良作物所作长达三年的大规模实验也显示,基因改良油菜与甜菜对环境的危害高于传统作物,因其田地中的野草、蜘蛛、蛾、蜜蜂等物种数量,明显少于种植传统作物的田地,但种植充当饲料的基因改良玉米田则无此现象。此一实验对基因改良作物而言,是一次重大挫折,因其可能导致欧盟禁止基因改良作物进口,进而引发美国与欧盟的贸易大战。
1.针对基因改良作物是否危害人体的疑虑,台湾由何处进口农产品将可能引发最大的争议?(单选)
(A)美国的玉米 (B)阿根廷的大豆 (C)中国大陆的棉花 (D)英国的油菜
2.藉由生物科技产生基因改良作物,下列何者不是其主要目标?(单选)
(A)抗病虫害及抗除草剂 (B)具有抗寒或抗旱的特性 (C)提高营养成分
(D)提高蝶蛾死亡率
3.下列何者可作为基因改良作物危害人体或不利环境的参考证据?(单选)
(A)产生可能致癌的象腐马素 (B)导致黄曲毒素和玉米真菌素的生成 (C)食用性基因改良作物田中的动物减少 (D)蕴含过多的动物性蛋白质及油脂
【答案】1.(B) 2.(D) 3.(C)
阅读(63)
卫生署疾病管制局已把SARS从第四类法定传染病,改列为第一类法定传染病,和伊波拉病毒、鼠疫、霍乱等传染病同级,医疗院所一旦出现病例,必须在一小时内通报卫生单位。疾管局也发布WHO新订的SARS疫区分级、隔离标准,与SARS病人密切接触的A级居家隔离标准将修正放宽,没有症状者不必隔离;有呼吸道症状但不符合SARS定义者,居家隔离时间由十天缩短为三天。隔离期间可以戴口罩外出倒垃圾、买便当,进行短暂人际互动,但建议不能上班、上学,也不要到人多的公共场所。
而未来SARS万一再流行,也将根据WHO公布的最新定义,把发生疫情的地区分为『可能再兴区』、『结节区』、『低危险区』三级。可能再兴区指感染源头、发生动物传染给人类的区域;结节区指经历过SARS地区性传播,或与可能再兴区域有大量且频繁人员往来的地区;低危险区指不曾有病例报告、只有境外移入病例或局限性传染地区。依照新的分级,上一波出现疫情的国家地区,中国大陆属于可能再兴区,台湾、香港、新加坡、加拿大多伦多属于结节区,只有境外移入病例的日本属于低危险区。
至于SARS病毒到底可以活多久,根据WHO所公布的『SARS病毒对于环境及消毒剂之抵抗力』研究显示:SARS病毒在室温下,可稳定存活于粪便及尿液中至少一至二天;腹泻病人的粪便中因有较高的酸性值,所以更加稳定,可存活四天;在摄氏四度或零下八十度的环境下,可存活长达二十一天。而若以摄氏五十六度加热SARS病毒,每15分钟可杀死SARS病毒约一万个单位。WHO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室温下,SARS病毒可存活在木器、猪皮、棉质衣物一天;在石膏、灰泥墙、合成树脂表面、纸制档案夹,可存活三十六小时;在不锈钢、塑料表面可存活三天;在玻璃片上可存活长达四天。
1.下列法定传染病的病原体,何者具有细胞的构造?(多选)
(A)SARS (B)霍乱 (C)黑死病 (D)退伍军人症 (E)伊波拉出血热
2.有关于防范SARS疫情扩散的新隔离措施,下列叙述何者正确?(单选)
(A)曾与染煞病患密切接触者皆必须隔离 (B)有呼吸道症状者皆须居家隔离十天 (C)隔离期间皆须戴口罩并每日检测体温 (D)隔离期间皆禁止外出及上班上学
3.有关于SARS疫情的分区,下列叙述何者错误?(多选)
(A)中国大陆为发生动物感染给人类的起源区域 (B)香港曾经历过SARS地区性传播,感染源来自中国大陆 (C)日本只有境外移入病例,仅有局限性传染
(D)加拿大只有境外移入病例,仅有局限性传染 (E)台湾曾经历过SARS地区性传播,感染源来自动物
4.有关于SARS病毒的来源与特性,下列叙述何者正确?(单选)
(A)已可断定经由哺乳动物感染人体 (B)在酸性条件下有较高存活率 (C)在金属表面可存活最久 (D)56℃以上的高温可完全杀死SARS病毒
【答案】1.(B)(C)(D) 2.(C) 3.(D)(E) 4.(B)
阅读(64)
秋冬之际来临,SARS的阴影又再度来临,究竟这种病毒是什么病毒?又从何而来呢?为什么SARS这么可怕呢?请继续看下去。SARS病毒是一种新种的冠状病毒,其中心核酸为RNA,至于病毒的来源仍是个谜,目前的来源范围缩小到中国大陆南部的动物身上,在这个区域的人和牲畜常常混居在一起。南加大的病毒学家赖迈可解释说:理论上,SARS病毒应该是获得了让它能进入我们细胞的某种分子级『关键物质』,才能从野生动物身上跳到人类身上。要达到这一步骤,病毒要先和人类病毒混合,并再另一种物种体内酝酿,例如猪只同时被两种病毒感染时,就有可能彼此交换基因。
SARS病毒能迅速传染的原因不外乎它的传染途径,密切的人际接触传染;以及它强韧的生命力,可以在固体表面存活24小时。SARS的主要症状为发高烧,同时产生干咳、呼吸短促或困难,胸部X光显示肺炎病变。其它症状包含头痛、肌肉僵硬、没胃口、身体不适、意识混淆、出疹子及腹泻等。至于预防的方法,良好卫生习惯,维持家中及工作场所的通风十分重要,勤洗手,打开门窗及戴口罩也有助于预防。
1.有关于SARS冠状病毒的特性,下列叙述何者正确?(单选)
(A)传染途径为密切的人际接触 (B)戴口罩就可完全预防感染 (C)中心核酸为DNA (D)目前已有疫苗可以预防
2.文章中提及某种分子级『关键物质』可以帮助SARS病毒从野生动物传播到人类身上,这种『关键物质』为下列何者?(单选)
(A)SARS病毒套膜上的醣蛋白 (B)SARS病毒的外壳 (C)SARS病毒的中心核酸DNA (D)SARS病毒外壳上的磷脂质
3.噬菌体病毒和SARS病毒相互比较,下列叙述何者错误?(单选)
(A)二者中心均为核酸 (B)二者最外层均为蛋白质 (C)二者感染时,中心和外壳同时进入寄主细胞 (D)噬菌体中心核酸只有DNA
【答案】1.(A) 2.(A) 3.(B)
阅读(65)
非洲苏丹南部爆发疑似伊波拉出血热的怪病,症状包括发烧、腹泻和出血,至少七人丧生,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派遣医疗小组前往调查。
伊波拉病毒是全世界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之一,感染者有90%可能在数日内丧生。它所导致的出血热主要发生在非洲地区,但蔓延速度极快,1970年代中叶,苏丹和扎伊尔(现今的刚果民主共和国)就曾爆发伊波拉出血热,大约造成四百四十人丧生。1995年扎伊尔再度爆发疫情,共有三百一十六人感染,两百四十五人丧生;今年一月刚果民主共和国又传出一百三十五人罹病,其中一百二十人丧生。
伊波拉病毒可以透过肮脏的针头传染,也可以经由人和人之间传染,或是藉由遭病毒感染的大猩猩和黑猩猩的肉传染。症状出现的时间快则数天,慢则两周,最先往往如同流行性感冒,譬如喉咙痛、头痛、发高烧等,接下来就是作呕、呕吐和腹泻。伊波拉病毒最先感染的器官是肝脏、肾脏、脾脏和生殖器官,再经由血液传染到其它器官。病人可能会昏迷、脱水、内出血,出血处可能从主要器官、或血管、消化器官、牙床等,最后因为大量失血而丧生。伊波拉出血热目前仍无药可治,如果有人战胜伊波拉病毒,那是拜他们自己的特殊体质之赐。
1.下列疾病何者的传染途径与伊波拉出血热相似?(多选)
(A)梅毒 (B)B型肝炎 (C)AIDS (D)SARS (E)流行性感冒
2.下列疾病何者的初期症状与伊波拉出血热相似?(多选)
(A)梅毒 (B)B型肝炎 (C)AIDS (D)SARS (E)流行性感冒
3.治疗并控制伊波拉出血热蔓延的方法,与下列何种疾病的治疗和控制方法相似?(单选)
(A)梅毒 (B)B型肝炎 (C)AIDS (D)SARS (E)流行性感冒
【答案】1.(B)(C) 2.(D)(E) 3.(D)
阅读(66)
台北市立动物园为了纾解园内动物繁殖过剩的压力,以及基于保育及防疫的考虑,选定台东县的池上牧场作为第二园区,共运送了三十只动物前往,但却发生蒙古野马和查普曼斑马陆续暴毙,因而引发外界强烈抨击。
对此,动物园组长林华庆表示,动物园内动物近亲交配的情形愈来愈严重,导致后代的基因产生变化,所以不加以疏散是不行的。以蒙古野马为例,十多年前动物园买了四只蒙古野马,现在已经繁殖到第五代,共有六公、十二母共十八只,其中很多是父女交配产下,或是甥舅、伯侄交配产下,导致蒙古野马原本短而竖立的鬃毛开始下垂,脚蹄处也由黑转白,新生野马的体格一代不如一代。这些现象也出现在查普曼斑马、斑哥羚羊、甚至台湾猕猴身上。
未来动物园还有二、三十种,上百只动物需要疏散,包括梅花鹿、山羌、野猪、长鬃山羊、斑马、蒙古野马、伊兰羚羊、犀牛、查普曼斑马、河马、直角羚羊、弓角羚羊、大角羊、骆马、孟加拉国老虎、黑猩猩、红毛猩猩、狒狒、长臂猿、马来猴、猪尾猴等。
1.此次台北市立动物园疏散动物至台东的主要考虑因素为何?(单选)
(A)增加防疫压力 (B)减少近亲交配 (C)降低基因变化 (D)减少暴毙案例
2.此次台北市立动物园疏散动物至台东,下列何项因素导致了意想不到的负面结果?(单选)
(A)防疫压力降低 (B)近亲交配减少 (C)基因变化增加 (D)动物体格变差
3.本文中提到了多少种台湾特有的保育类野生动物?(单选)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答案】1.(B) 2.(D) 3.(B)
阅读(67)
麋鹿是中国特有的物种,已出土的野生麋鹿化石显示,麋鹿起源于二百多万年前,约在一万年前到三千年前数量最蓬勃,后来则因过度猎捕及气候变化,野生麋鹿在清朝初年绝迹,仅剩皇家园林中圈养数百头。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麋鹿在中国绝迹,但在此之前就有不少外国人将麋鹿带到欧洲圈养,其中英国人贝福特公爵所圈养的十八头麋鹿,到了1945年成长到二百多头,成为世界上唯一的麋鹿种群,现在全世界各大动物园内的麋鹿都是牠们的后裔。
中国大陆于1986年从英国引进三十九头麋鹿,这些喜爱温暖潮湿沼泽水域,甚至喜欢接触海水、以海藻为食的麋鹿,被安置在长江三角洲的江苏省大丰市的沿海沼泽,濒临黄海,并成立国家级麋鹿自然保护区,占地广达三千公顷。保护区在1998年首次野放八头麋鹿,其中一头母鹿怀孕顺利生产,但因母鹿是在圈养环境下怀孕,因此幼鹿只能算是半野生。这头半野生母幼鹿成年后,在完全野生的状态下择偶、交配、怀孕、分娩,于今年三月生下一头幼鹿,至今生长顺利,已成为三百年来世界首例纯野生麋鹿,在世界动物学界造成轰动。目前大丰保护区内的麋鹿已达六百四十八头。
1.中国野生麋鹿灭绝的原因为何?(多选)
(A)八国联军侵入北京 (B)中国人过度猎捕 (C)欧洲人大量围捕圈养 (D)全球气候变迁 (E)麋鹿数量过于蓬勃
2.目前全世界各大动物园内麋鹿的种源来自何处?(单选)
(A)中国 (B)欧洲 (C)英国 (D)大丰保护区
3.中国江苏的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有何特性?(多选)
(A)气候温暖潮湿 (B)濒临东海 (C)广布内陆沼泽 (D)适合复育麋鹿 (E)占地面积与台湾的垦丁国家公园相近
【答案】1.(B)(D) 2.(A) 3.(A)(D)
阅读(68)
登革热是一种藉由白线斑蚊及埃及斑蚊传染的疾病,真正引起登革热的病原体是RNA病毒。典型的登革热传染方式是蚊子吸取含有登革热病毒的人血或动物血之后,病毒会进入蚊子唾腺并进行复制,当蚊子再度叮咬健康的人或动物时,病毒便随着蚊子的唾液进入而引起疾病。根据卫生署疾病管制局统计,去年全台湾有四千多起登革热确定病例,是十多年来最严重的一年。
1.有专家提出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来控制登革热的传染媒介。下列何者可能是最有效的方法?(单选)
(A)大量繁殖和斑蚊竞争栖息地的家蚊 (B)放养捕食斑蚊成虫的蛙类 (C)引进寄生于斑蚊幼虫的寄生虫 (D)寻找会和登革热病毒竞争的无害病毒
2.埃及斑蚊的成虫在生态系中的角色可能是何者?(多选)
(A)分解者 (B)清除者 (C)初级消费者 (D)次级消费者 (E)三级消费者
【答案】1.(C) 2.(D)(E)
阅读(69)
加拿大官员证实,该国埃布尔他省今年元月底已扑杀的一头八岁大牛只,经英国一间实验室十五周的检验,确定感染狂牛症,成为北美洲地区十年来的首例,不过罹病的牛只尚未进入食物链,未被人类或其它动物食用,所以不致对民众造成危险。与病牛共处的一百五十头牛已接受隔离,将在不久后全部处死烧毁。台湾已宣布暂停进口加拿大的牛羊相关产品,但不包括被评估为风险较低的奶粉。
狂牛症学名为『牛只海绵状脑病变』,元凶是一种名为prion的变异蛋白质,它会破坏寄主的神经组织,造成脑部和其它部位的神经系统逐渐坏死,最后导致寄主痛苦死亡。科学家认为,狂牛症最初源于欧洲,传播管道可能是含有prion的牛、羊脑与脊髓,被制成牲口营养补充饲料,而食用这些饲料的牛只遭到感染。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已在1997年下令,禁止使用哺乳类肉骨粉制品饲养牛只、绵羊及山羊,此一规定也被视为美国对抗狂牛症的主要防线。不过狂牛症的潜伏期可以长达八年,所以加拿大的染病牛只,有可能是因为食用在禁令颁布前产制的饲料而得病。
英国官员最初认为,狂牛症不可能跨种传染给人类,但1996年发现第一起可以称为是人类狂牛症的『库贾氏症』,学名为『人类海绵状脑病变』,它会造成人类神经系统瘫痪或死亡,发生率约为百万分之一,可能原因就是食用感染狂牛症的牲口。目前全球的库贾氏症病例约一百二十五例,大多集中在英国。狂牛症目前无药可治,为了防止蔓延至其它牲口或人类,英国自1986年起到去年之间,确认十八万一千多个狂牛症病例,并在1980至1990年代间,陆续扑杀了三百七十万头牛,使得英国畜牧业遭受重创。欧洲其它国家也曾陆续传出零星的案例,各国政府也都采取了扑杀的行动加以遏止。美国亦于2003年底爆发狂牛症疫情,成为狂牛症疫区。
1.为避免加拿大狂牛症疫情波及台湾,必须采取下列哪些紧急措施?(多选)
(A)暂停进口英国产牛肉 (B)暂停进口加拿大产羊肉 (C)暂停进口德国产牛奶粉 (D)暂停进口澳洲产羊奶粉 (E)暂停进口美国所有畜牧业产制品
2.有关于狂牛症与库贾氏症的比较,下列叙述何者错误?(单选)
(A)病原体皆是普里昂变性蛋白 (B)皆可破坏脑神经组织 (C)无药可治而终将造成个体死亡 (D)极易跨种传染给人类
3.要杜绝狂牛症疫情于台湾爆发,下列何者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单选)
(A)禁止使用哺乳类肉骨粉制成牛羊饲料 (B)扑杀可能感染狂牛症的牛只
(C)隔离有狂牛症案例的畜牧场 (D)全面暂停对狂牛症疫区的进出口
【答案】1.(A)(B) 2.(D) 3.(A)
阅读(70)
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病毒感染的传染病,病毒学家曾对上百万种的鸟类和哺乳类病毒样本进行研究发现,尤其是候鸟、野雁等,是流感病毒的原始宿主,病毒在鸟类的肠内繁殖后,随粪便进入水中,而人类混杂饲养的家畜家禽很容易受到感染,病毒在猪或鸡身上产生变异后,变得可以侵犯人,而人体对该病毒并无抵抗力,于是引发快速传染,历史上几次大流行就是这样开始的。
真正有『禽流感』这个病名是在1997年12月,香港发现来自鸡只的流行性感冒,是病毒直接由一只宠物鸡传染给一名儿童,爆发出来的新流行,共有18人传染、6人死亡。鸡只感染的病毒进入人体,若与人身上的流感病毒混种,就产生新种的病毒,这类病毒核内有8条RNA,外壳有500到700个突出物,分为抗原HA和NA两种(简称H和N),不同的类型对人的感染强度不同,例如此次的H5N1禽流感,会传给人致命;而台湾的禽流感是H5N2,不会传给人,也就不会那么可怕。医学界担心的是,H5N1病毒还可能不断转变,尤其是进入猪体内,可能变成自然的培养箱,在猪体内混种变为人传人的病毒,那么1918年流感造成全球四千万人死亡的大灾难就可能重演了。
1.代号H5N2、H5N1指的是不同的病毒株,若就生物多样性观点,这是属于何种歧异度的研究范畴?(单选)
(A)物种歧异度 (B)基因歧异度 (C)生态系歧异度 (D)品种歧异度
2.下列有关于禽流感的叙述,何者正确?(多选)
(A)遗传物质为RNA,故不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B)所有病毒株皆为人畜共通传染 (C)生吃鸡肉或鸡蛋有可能会感染,煮熟后便不易感染 (D)可能藉候鸟迁徙而传播 (E)突变后,可以人、猪、鸟为宿主
【答案】1.(B) 2.(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