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考理综生物备考研讨试题

2014-5-11 0:36:03下载本试卷

高考理综生物备考研讨试题

           理科综合(生物)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72分,考试时间45分钟。

I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案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本卷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B.在动物细胞的传代培养过程中,要定期使用胰蛋白酶

C.叶肉细胞经再分化过程可形成愈伤组织

D.植物体细胞杂交实际上是不同植物体细胞的细胞核的融合过程

2.     关于下列患者的免疫功能表现,叙述合理的是(  )

A.“先天性胸腺缺失”的患者,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正常,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B.“无吞噬细胞”的患者,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

C. “HIV”携带者,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缺陷,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体液免疫功能缺陷

D.“大面积烧伤”的患者,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缺陷,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正常

3.    科研人员对海洋某种食用鱼类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为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休渔期宜处于B—D期间

B. 由图示可知该种群的增长曲线为“J”型曲线

C. D点表示种群密度最大,从O点到D点,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

D. B点起即可捕鱼,每次捕至种群密度为A,既可充分利用资源又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4.    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突触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B.经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必然引起突触后膜兴奋

C. 兴奋在突触处的传导是双向的

D. 突触间隙处的液体为组织液,突触后膜有特异性识别递质的物质

5.     在某一时刻,将两株植物移入没有二氧化碳的环境中,下图表示的是其体内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c代表C3植物,b、d代表C4植物 

B.a、d代表C3植物,b、c代表C4植物

C.b、c代表C3植物,a、d代表C4植物 

D.b、d代表C3植物,a、c代养C4植物

Ⅱ卷(非选择题,共42分)

本卷共2小题,共42分。

30. (22分)

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8分)胰腺是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种腺体,胰腺中有两类组织:一类是腺泡组织,可以分泌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多种消化酶;另一类是胰岛组织,可以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请根据下面的实验回答:

 

假设

实验过程

实验

现象

假设一:胰液的分泌只受神经调节

A.刺激支配胰腺的神经。

少量胰液分泌

B.把少量稀盐酸从小肠的上端注入小肠肠腔。

大量胰液分泌

C.切断所有支配胰腺的神经,并把B组等量的稀盐酸从小肠注入小肠肠腔。

大量胰液分泌

假设二:在胃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某种化学物质,进入血液后再作用于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A.剪取甲狗的一段小肠,刮取黏膜并用稀盐酸浸泡,再把浸出液用碱中和过滤后注射到乙狗的静脉中。

乙狗大量胰液分泌

B.对照实验

  (1) 假设一的实验结果表明,胰液的分泌不只是由神经调节引起的,还可能与       

有关 。

  (2)假设二中对照实验的处理方法是                    

    假设二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3) 当人们知道胰岛细胞能分泌胰岛素后,试图从磨碎的狗胰腺组织中直接提取胰岛素,均未成功。原因是                   

Ⅱ.(14分)如图是一种可测定种子呼吸作用的密闭系统装置。U形毛细玻璃管(带刻度)作为检压计,锥形瓶内放入一盛有20%KOH溶液的小烧杯,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瓶底放入一些用蒸馏水浸泡过的滤纸圆片,再将经消毒并充分吸胀的小麦种子若干平铺在滤纸圆片上,加入适量蒸馏水。整个装置密封,并置于20℃恒温环境,打开三通活塞(T),待U形管两侧液柱平衡后关闭T,开始计时。

(1)小烧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的作用是       

(2)检压计(U形管)左管口与大气相通,实验时室内气压的微小变化对读数都产生影响,必须进行校正。具体方法是:                       

                                   

(3)若用该装置继续测定单位质量小麦种子萌发的呼吸商(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请写出主要的方法步骤:

(4)干重相同的花生和小麦种子相比,萌发时有氧呼吸CO2释放量和O2消耗量的比值花生种子          (大、等、小)于小麦种子。

31.(20分)

某大型养兔场从一批正常种兔繁殖的大量仔兔中发现了少数矮生小兔(有雌有雄)。经研究得知,该矮生性状是由于亲代种兔在形成配子过程中某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引起功能蛋白结构异常所致。

 (1)该基因突变发生于基因结构中的         区段。

 (2)该突变是否可能发生在Y染色体上?为什么?

 (3)该突变是否可能为X染色体上显性突变?为什么?

(4)该突变是否可能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突变?为什么?

(5)若该突变为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请设计杂交实验方案确定该基因突变属于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只要求写出杂交方案,可能的结果和相应结论)。

I卷答题卡(选择题,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2008年高考备考研讨试题理科综合(生物)参考答案

1.B  2. A   3. C    4. D   5. C

30.(22分)

I(8分,每空为2分)

  (1)盐酸或某些化学物质有关

  (2)直接将与A组提取液等量的稀盐酸注射到乙狗的血液 乙狗不分泌胰液

  (3)胰腺分必的胰蛋白酶可将胰岛素分解(14分,每空2分)

II.(14分,每空为2分)

(1)增大吸收CO2的能力

(2)锥形瓶中加入与实验组等量的死种子,其他处理及装置与实验组完全相同,记录相同时间内的读数变化

(3)

①锥形瓶中不加入KOH溶液,代之以等量清水

②用同质量的小麦种子在相同环境下进行与上述试验相同的操作

③测出相同时间内密闭系统内的其体积净变化量

④再计算出CO2释放量

(4)小

31. (20分)

(1)外显子(2分)。

 (2)不可能。因为矮生小兔中有雌性个体,而雌性小兔的体细胞中是没有Y染色体的。(4分)

(3)可能。因为只要雌性亲本卵原细胞的一条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即有可能在其后代中出现矮生雌性及雄性小兔 。  (4分)

(4)可能。因为只要雌雄双亲性原细胞的X染色体上皆发生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即有可能在其后代中出现矮生雌性及雄性小兔。(4分)

(5)取子代矮生免与亲代正常兔杂交(2分),若杂交后代既有矮生小兔又有正常小兔或全为矮生小兔,则该突变为常染色体显性突变(2分);若杂交后代全为正常小兔,则该突变为常染色体隐性突变。(2分)  (答出要点或以图解作答,正确的均可给分)

主命题人:郭玉海

单  位:山西省孝义市第二中学

E-mail:  

http://blog.sina.com.cn/guoyuhai126

涓嬭浇璇曞嵎锛�高考理综生物备考研讨试题
© 2002-2014 灏忚嵎浣滄枃缃�www.zww.cn 鐗堟潈鎵€鏈� 鍏充簬鎴戜滑 鐗堟潈璇存槑 閯侷CP澶�05002343鍙� 姝︽眽甯傚叕瀹夊眬澶囨鍙�:4201502084
鏌ユ壘浣滄枃   瑕� 浣滄枃鎶曠ǹ锛岃鍏� 娉ㄥ唽 鑱旂郴閭: xhzww@126.com 鏀惰棌灏忚嵎 ,浠ュ厤蹇樿 闂绛旂枒 QQ 782880378 鏈夐棶棰樿鐣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