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模拟试题( 三 )
一.选择题
1、下图A-D段表示质粒的某基因,B表示RNA聚合酶结合位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质粒是细胞核中能够进行自主复制的遗传物质,如细菌、放线菌和酵母菌等生物中的DNA分子
B、在基因工程中质粒常被用做目的基因的运载体,是因为质粒上常有抗生素的抗性基因,如四环素抗性基因或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等
C、为使目的基因直接表达,目的基因插入的最佳位点是图中的③
D、图中C处是该基因的编码区,一定没有外显子和内含子之分
2. 据图回答问题:图中曲线1、2、3及D点的生物学意义依次表示
( )
A.光合作用实际量、呼吸作用量、干物质量;植物的净光合作用等于零
B.光合作用实际量、干物质量、呼吸作用量;植物的净光合作用等于零
C.干物质量、光合作用实际量、呼吸作用量;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大于零
D.呼吸作用量、光合作用实际量、干物质量;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小于零
3. 若DNA分子上某一段编码多肽链的碱基排列顺序为TACGCCCAT,而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与反密码子的关系如下表
反密码子 | AUG | UAC | CAU | GUA | CGG | GCC |
所带的氨基酸 | a | b | c | d | e | f |
试问将来合成蛋白质时,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为
A.a-b-c B.b-f-c C.d-e-f D.d-b-f
4.如图为自然界中青蛙的生殖周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a 过程中胚胎中细胞的数目在不断增多,胚胎体积也一直在不断增大
B. a 、b 、d 过程中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c过程进行的是减数分裂
C.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均与c 过程有关
D.由于d 过程的存在,因此蝌蚪细胞中的所有遗传物质,必定是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5、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序号 | 实验名称 | 实验变量(自变量) | 反应变量(因变量) |
① | 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 鲜猪肝研磨液、Fe3+ | 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燃烧的猛烈程度表示或气泡产生速度表示 |
② |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 | 淀粉、蔗糖 | 加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有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
③ |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温度( | 加碘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
④ |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 0. |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例题:
1.假设普通二倍体西瓜有丝分裂后期有DNA分子40个。在其幼苗期滴加秋水仙素得到四倍体植株,开花后授以二倍体花粉,在其生殖发育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
A.西瓜种子萌发需要营养来自胚乳,其种皮基因型与母本相同
B.果肉细胞;胚柄细胞;胚乳细胞;一个极核的染色体数依次是40、30、50、20
C.该过程西瓜发育所需的生长素主要由幼嫩的种子产生,种子是其个体发育的起点
|
2.果蝇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其形
态、大小却不完全相同。下果蝇X、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的
比较图解,其中A与C为同源区段。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X、Y染色体彼此分离发生在
第 次分裂。
(2)若在A段上有一基因“E”,则在C段同一位点可以找到
基因 ;此区段一对基因的遗传遵循 定律。
(3)如果某雄果蝇B区段有一显性致病基因,则其与正常雌蝇交
配,后代发病几率为 ;如果此雄果蝇的D区段同时存在另一致病基因,则其与正常雌蝇交配,后代发病率为 。
(4)已知在果蝇的X染色体上有一对基因H、h,分别控制的性状是腿部有斑纹和腿部
无斑纹。现有纯种果蝇若干,请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H、h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位
置是A段还是B段。
实验步骤:
①选用纯种果蝇做亲本,雌性亲本表现型为 ,雄性亲本表现型为 。
②用亲本果蝇进行杂交。
③观察子代果蝇的性状并统计记录结果。
结果分析:
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 ,则此对基因位于A段。
若子代雄果蝇表现为 ,则此对基因位于B段。
答案:
(1)一 (1分)(2)E或e(2分) 基因的分离(2分)(3)50%(2分)100%(2分)
(4)实验步骤:腿部无斑纹(2分) 腿部有斑纹(2分)
结果分析:腿部有斑纹(2分) 腿部无斑纹(2分)
高考生物模拟试题( 三 )答题卷 姓名:
学号:
30、Ⅰ.如图为人体组织结构模式图,
据图答:
⑴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如图所示中哪一部分液体增多?[ ](填序号),其结果将会引起 。
⑵在正常情况下,抗体主要分布在[ ](填序号),而发生过敏反应时, (填结构名称)通透性会增强。
⑶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 ](填序号),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此病主要是影响人体有氧呼吸第 阶段。
⑷肝炎病人化验时,需检验相当于图中④的液体成分,会发现转氨酶的含量偏高,这是因为肝炎病人肝细胞膜的通透性 。
⑤胰腺组织细胞可以分泌胰酶和胰岛素,其中 可以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若该物质分泌不足,使血液中的 浓度升高,可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Ⅱ.某生物学研究小组观察到某野外四个物种在一天中的平均活动时间(活动时间以%表示):
休息 | 与其它物种关系 | 进食 | 其它活动 | |
物种A | 20% | 15%追逐物种B | 55%吃种子 | 10% |
物种B | 20% | 25%被物种A追逐 | 45%吃种子 | 10% |
物种C | 75% | l5%吃物种A | 10% | |
物种D | 75% | 20%吃物种C | 5% |
(1)根据表中信息,试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可能的营养结构关系。
(2)物种A、B之间的关系属于 ,物种C与物种A的关系属于 。从食性角度看,物种C、D一天中进食时间较短而休息时间较长,其可能的原因是 。
(3)组成一个典型的生态系统。除表中涉及的生态系统成分外,还应有 。
(4)碳元素进入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主要是从 开始的,若研究发现一段时期内,进人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碳元素总量与由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碳元素总量相等,则说明该项生态系统基本处于 状态。
31. 在一封闭饲养的有毛小鼠繁殖种群中,偶然发现一对有毛小鼠生产的一窝鼠仔有几只无毛小鼠,无毛小鼠全身裸露无毛,并终身保留无毛状态,科研人员为了研究无毛小鼠的遗传特性,让上述这对有毛小鼠继续杂交,仍有无毛鼠出生;让无毛小鼠与亲代有毛小鼠回交,生产出10 只无毛小鼠和12只有毛小鼠,其中无毛小鼠雌、雄各5 只,有毛雌小鼠7 只,雄小鼠5 只。
( l )科研人员初步判断:① 该小鼠无毛的原因是种群中基因突变造成的,而不是营养不良或其他环境因素造成的;② 控制无毛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写出科研人员作出上述两项判断理由
( 2 )由于该种无毛小鼠有极大的科研价值,科研人员需要将其扩大繁殖。已知无毛是由隐性基因控制,无毛雄鼠能正常生育,无毛雌鼠繁殖力低,哺乳困难。若利用上述回交实验得到的小鼠做实验材料,理论上有四套交配方案能获得无毛小鼠。
其方案一为:杂合有毛小鼠♀X杂合有毛小鼠♂
写出另三套方案,指出最佳方案并说明理由。
方案二:
方案三:
方案四:
最佳方案:
理由:
高考生物模拟试题( 三 )答案
1.C2.B3.B 4. C 解析:本题考查的问题是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及遗传的有关知识。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体积并不是一直在增大,如在卵裂期,细胞的数目虽在不断增多,但胚胎体积不发生变化,故A 项不正确;d 过程是受精作用,不发生细胞分裂;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都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因此C 项正确;受精卵中的核基因是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一半,但由于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是来自卵细胞,因此质基因主要来自卵细胞。故D 项不正确。
5.A
30.Ⅰ.⑴⑥ 组织水肿 ⑵④ 毛细血管
⑶⑤ 基因突变(或遗传物质的改变) 三
⑷增大 ⑸胰岛素 葡萄糖(血糖)
Ⅱ.解析:依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即可绘出营养结构图(食物链和食物网),其中物种A和B为植食性动物,均属于初级消费者。
答案:(1)
(2)竞争 捕食 物种C、D均属于肉食性动物,食物中蛋白质、脂肪较多,含有的能量多 (3)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不全不得分)
(4)生产者(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相对稳定(或生态平衡)
31.(一)( 1 ) (2分)① 因为小鼠无毛的性状可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的变异,种群中常见种为有毛,出现无毛性状最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② 因为回交后代无毛性状没有性别的差异,故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 2 ) ( 8 分)方案二:无毛小鼠♂x 杂合有毛小鼠♀( 1 分)
方案三:无毛小鼠♀x 杂合有毛小鼠♂(1 分)
方案四:无毛小鼠♀x 无毛小鼠♂(1 分)
最佳方案:方案二(与上述对应)( 1 分)。
理由:因为方案二中亲本均能正常生育,后代无毛小鼠出现较高为1/2,而其它方案均存在缺点:方案一后代无毛小鼠出现概率较低为1/4,方案三、方案四中纯合隐性无毛雌鼠繁殖能力低,哺乳困难。(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