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09级高三生物培优班试题

2014-5-11 0:36:03下载本试卷

姓名               班级               成绩:

         09级高三生物培优班试题        贾开文选编

遗传与基因工程部分

(  )1.下图为DNA测序仪显示的某真核生物DNA片段一条链的碱基排列图。其中图A的碱基排列顺序已经解读,其顺序为GGTTATGCGT。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B的碱基排列顺序是GATGCGTTCG

B.若将此真核生物的基因导入细菌,在获取该基因时最好采用“鸟枪法”

C.该DNA片段中(A+C)/(T+G)=1

D.如果该DNA分子为一珠蛋白的DNA探针,则可用它来检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  )2.下图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几个基因的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黄身

白眼

长翅

←R→

←M→

←S→

←Q→

←N→

ATGT…CGA

GTC…ACA

GCTAC…ATGT

CAGTGC

GAC…TGA

G…

TACA…GCT

CAG…TGT

CGATG…TACA

GTCACG

CTG…ACT

C…

A、R中的全部脱氧核苷酸序列均能编码蛋白质  B、R、S、N中只有部分脱氧核苷酸序列被转录形成mRNA

C、片段M应是基因R或S的非编码区      D、每个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的替换,都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  )3.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性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限制性内切酶可用于基因诊断、基因治疗

C.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分子后均能形成的黏性末端    D.限制性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

(  )4.科学家发现人和猪的胰岛素仅差一个氨基酸,于是便对猪的胰岛素基因做了适当的改造和修饰,使其在酵母菌细胞内表达出人的胰岛素;后因胰岛素的产量不理想,又对该基因进行了进一步的修饰,使其产量大幅度提高。上述生物工程中对目的基因结构的两次修饰分别发生在        ①内含子  ②外显子 ③编码区  ④非编码区

A.③④          B.②④          C.③①               D.②①

(  )5.下图是一个真核生物基因结构示意图,有关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B、D、F代表基因的编码区,他们能够转录为相应的信使RNA,经加工后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B.不管是真核基因还是原核基因,在非编码区都有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

C.在基因工程中获取目的基因一般采用人工合成基因,人工合成基因相当于图中的B、D、F序列

D.内含子序列可以转录成RNA,但不能够编码蛋白质,只有外显子序列可以编码蛋白质

(  )6.农业生产上常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来获得一些生物新品种,下列是有关新品种来源和原理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们可能通过人工诱变、基因工程和人工膜技术等手段来获得抗性农作物

B.在豌豆的杂交试验中,所结豆荚的性状总与母本相同,说明该性状受质基因控制

C.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可以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近源植物

D.在培育新品种的过程中,不仅核基因可以发生突变,质基因也可以发生突变

(  )7.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 ,限制酶I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根据图示判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质粒用限制酶Ⅰ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Ⅱ切割    B.质粒用限制酶Ⅱ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Ⅰ切割

C.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Ⅰ切割          D.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Ⅱ切割

(  )8.对人类糖尿病的基因治疗研究,大致分为以下步骤。对这些步骤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提取目的基因  ②将目的基因与质粒结合为重组质粒  ③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   ④重组质粒在菌体内增殖   ⑤分离重组质粒,提取目的基因   ⑥将目的基因与某种病毒结合为重组DNA  ⑦将重组DNA导入人体有基因缺陷的细胞  ⑧目的基因的捡测和表达

A.过程①可以用鸟枪法提取           B.过程④是为了修饰基因

C.过程②、⑥在细胞内进行            D.两次使用运载体导入受体细胞的目的不同

(  )9.德国科学家科伦斯研究紫茉莉质体遗传时,观察到给花斑枝条分别授以绿色、白色和花斑色枝条花粉完成受精,产生的子代出现了绿色、白色和花斑色植株,则这一过程中

A.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且有一定的分离比

B.花斑枝条上产生了三种类型的卵细胞,且都是同时含叶绿体和白色体的卵原细胞产生

C.发育成花斑植株的受精卵必需既含叶绿体又含有白色体   D.细胞中含白色体和叶绿体使得植株呈现花斑色

(  )10、用某人的胰岛素基因制成的DNA探针,检测下列物质,能形成杂交分子的是

①该人胰岛A细胞中的DNA  ②该人胰岛B细胞的mRNA  ③该人胰岛A细胞的mRNA   ④该人肝细胞的DNA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 ②③④

(  )11.单基因遗传病可以通过核酸杂交技术进行早期诊断。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在地中海地区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已知红细胞正常个体的基因型为BB、B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基因型为bb。有一对夫妇被检测出均为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为了能生下健康的孩子,每次妊娠早期都进行产前诊断。下图为其产前核酸分子杂交诊断和结果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红蛋白基因突变类型属于碱基对的改变

B.根据凝胶电泳带谱分析,这对夫妇的四个孩子中体细胞基因纯合的是Ⅱ1和Ⅱ4

C.检测突变基因的RNA分子,其核糖核苷酸序列(—UGCACAA—)

D.凝胶电泳分离酶切片段,与RNA杂交后,突变基因显示一条带,可以推断基因突变发生在血红蛋白基因内部

12.材料l 桃果实表面光滑对有毛为显性。现将毛桃的雌蕊授以纯合光桃的花粉,该雌蕊发育成的果实为毛桃,科学家研究发现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的,果皮(子房壁)是母体的一部分,尽管毛桃和光桃受核基因控制,但果实的表面光滑与否显现出来的是母本性状,即母本基因型是毛桃,该果实一定是毛桃,但应该注意的是,科学家将子代(F1)种子种下后,所结果实全是光桃,即表现出来的是F1的基因型所控制的性状。

材料2  椎实螺螺壳的螺旋方向有左旋与右旋的区分如右图,受遗传控制。有人为了证明椎实螺螺壳的螺旋方向的遗传方式,用人工方法进行了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

P         左旋螺(♀)× 右旋螺(♂)

                      ↓

F1                   左旋螺

实验二

P         右旋螺(♀)× 左旋螺(♂)

                      ↓

F1                   右旋螺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实验二这两种杂交方式称为:                                     

(2)根据上述现象,结合母系遗传的知识,由实验一、二得到的结果可推测螺壳的螺旋方向的遗传方式可能为           ,其遗传特点为:                         

(3)结合材料1,实验人员又推测,决定椎实螺螺壳的螺旋方向还有可能是另外一种遗传方式,可能在受精卵形成前,母体的基因型就已经决定了子代的螺旋方向了。

①这种遗传方式是                     

②假设D基因是决定椎实螺螺壳的螺旋方向右旋的,实验二亲本的个体细胞中此基因是纯合的,要获得你要推测的结果,在实验二的基础上该如何进行?请用遗传图解表示(提示:要设计到第三代)。

 

高2009级培优班试题(遗传与基因工程部分)答案

1~5BBCBA 6~11BADCCB

12【解析】母系遗传与核遗传两者虽然都通过配子遗传,性状表达都通过体细胞完成,但可以结合正交、反交实验结果,然后观察后代是否出现孟德尔式的性状分离比,进行判断。

【答案】(1)正交、反交(或正反交) 2)细胞质遗传 为母系遗传,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后代性状没有一定的分离比

3细胞核遗传 如下图。

P    DD      ×       dd

右旋螺            左旋螺

F1                Dd

右旋螺

↓自交

F2       1/4DD     2/4Dd         l/4dd

右旋螺   右旋螺     右旋螺(表现为母体基因型)

↓正交   ↓正交      ↓正交

F3   1/4DD 2/4(1/4DD2/4Ddl/4dd l/4dd

右旋螺(表现为母体基因型)  左旋螺

3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