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级高三生物第一次摸底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含两大题,46个小题,卷面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及答题纸上,并用2B铅笔将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4.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纸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或在其它题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答题纸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1-30题每小题1分,31-40每小题2分,共50分)
1.人体的内环境是一个液体环境,但不包括下列哪种液体 ( )
A.细胞液 B.血浆 C.组织液 D.淋巴
2.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 )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儿童患佝偻病
C.细胞代谢紊乱 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
3. 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引起血浆pH发生剧烈的变化。其中发挥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 ( )
A.碳酸氢钠 B.碳酸 C.三磷酸腺苷 D.钾离子
4.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中,最基础的是 ( )
A.动物细胞培养 B.动物细胞融合
C.单克隆抗体 D.胚胎、核移植
5.下列关于人体水平衡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尿是体内多余的水分
B.每天排出的尿量应等于通过饮食的摄入量
C.小肠是摄取水分的唯一器官
D.肺是排出水分的一个器官
6.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降低体温。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 B.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
C.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 D.适当撤减衣被
7.某人因一次意外不幸使得他的下丘脑受到损伤,这样可能会导致他的 ( )
①睾丸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②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发生变化
③体温调节发生变化 ④血糖含量发生变化
⑤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 ⑥免疫能力下降
A.①②④⑤⑥ B.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8. 某小鼠的癌细胞具有氯霉素抗性,通过细胞核移植技术,将无氯霉素抗性的小鼠体细胞核取出,注入去核的小鼠癌细胞中,然后将这一重组细胞在含有氯霉素的培养基中培养,结果发现,该重组细胞能无限分裂。关于这一实验下列说法不对的是 ( )
A.能无限分裂的重组细胞可被称为细胞系
B.氯霉素抗性属于细胞质遗传
C.重组细胞具有氯霉素抗性
D.核移植过程中核基因发生了突变
9. 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一定的联系。高尔基体具有极性,靠近细胞核的一面称为形成面,接近细胞膜的一面称为成熟面。从形成面到成熟面,膜的厚度和化学成分发生逐渐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形成面似核膜,成熟面似内质网 B.形成面似内质网,成熟面似细胞膜
C.形成面似核膜,成熟面似细胞膜 D.形成面似内质网,成熟面似核膜
10.科学家能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特殊的西红柿、香蕉,食用后人体内可产生特定的抗体,这说明这些西红柿、香蕉中的某些物质至少应 ( )
|
C.含有一些灭活的病菌 D.能刺激人体内效应T细胞分泌抗体
11.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消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组成
C.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B细胞结合
D.HIV病毒主要攻击B细胞
12.关于人体T淋巴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在反应阶段,能释放出淋巴因子加强各种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
B.由淋巴结、脾、扁桃体等免疫器官产生
C.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T细胞大部分很快死亡,只有一部分受抗原刺激时增生分化成效应T细胞
D.能与靶细胞亲密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将抗原直接消灭
13.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过敏反应一般会损伤组织
B.反应特点是发病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C.T细胞是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
D.过敏反应只发生在皮肤及呼吸道
14.下列有关C3植物和C4植物代谢和结构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C3植物多为阴生植物,C4植物多为阳生植物
B.在进行光合作用时,C3植物和C4植物分别将C02中的C分别首先转移到C3和C4中
C.C3植物的叶肉细胞具有正常叶绿体,C4植物的叶肉细胞具有无基粒的叶绿体
D.C4植物的维管束鞘外有“花环型”的两圈细胞
15.经常松土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增强植物的呼吸作用,为吸收矿质离子提供更多的能量
B.促进硝化细菌将氨态氮转化为硝态氮,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C.有利于微生物分解农家肥,提高植物的光能利用率
D.促进农作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16.对紫茉莉花色遗传与紫茉莉枝叶颜色遗传进行比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前者的遗传物质是DNA,后者的遗传物质是RNA
B.前者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后者的遗传物质存在于叶绿体中
C.两者各自的遗传中,后代都可能出现性状分离
D.两者不都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17.把离体叶绿体加入到含ADP、磷酸、NADP+等
物质的溶液中,用右图所示的条件进行光合作
用,实验后绘成曲线,该曲线最可能表示( )
A.有机物合成量 B.O2释放量
C.ATP、NADPH的数量 D.CO2吸收量
18.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DNA连接酶能使两个黏性末端之间的碱基结合
B.限制性内切酶的切口一定是GAATTC的碱基序列
C.质粒是基因工程中唯一用作目的基因的运载工具
D.在获取真核细胞中的目的基因时,一般是用人工合成基因的方法
19.下列属于人在寒冷环境中身体变化的是 ( )
①皮肤血管收缩 ②增加皮肤血流量
③汗液分泌增多 ④汗液几乎不分泌
⑤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⑥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
⑦骨骼肌战栗 ⑧代谢活动增强
⑨甲状腺激索分泌减少
A.①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⑤⑥⑦
C.④⑤⑥⑦⑨ D.①②③⑦⑧
20.在光照下,小麦(C3植物)叶片的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都能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
A.水光解释放O2 B.固定CO2形成三碳化合物
C.产生ATP和[H] D.光合色素吸收并转换光能
21.糖蛋白普遍存在于细胞膜上,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药品X的培养基中,发现细胞中无法将蛋白质加上糖基团,则药品X可能作用于蛋白质合成及运输过程中哪一细胞器
( )
A. 核糖体 B. 线粒体 C. 内质网 D. 高尔基体
22.在动物细胞培养的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之一是获得大量的细胞分泌蛋白
B.动物细胞培养前要用胰蛋白酶使细胞分散
C.细胞遗传物质的改变发生于原代培养过程中
D.培养至50代后能继续传代的传代细胞叫细胞系
23.依右图有关工具酶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切断a处的酶为限制性内切酶
B.连接a处的酶为DNA连接酶
C.切断b处的酶为解旋酶
D.连接b处的酶为RNA聚合酶
24.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基因工程经常以抗菌素抗性基因为目的基因
B.将重组质粒导入细菌时,一般将细菌用氯化钙处理,以增大细胞壁的通透性
C.通常用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种处理运载体DNA
D.为育成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除草剂基因时只能以受精卵为受体
25.右图是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某种植
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变化
曲线。在光照强度相同时,对植物
生长最有利的温度是 ( )
A.t0~t1 B.t1~t2
C.t2~t3 D.t3~t4
26.关于杂交瘤细胞的不正确叙述是 ( )
A.有双亲细胞的遗传物质
B.形成杂交瘤细胞必须用到灭活的病毒
C.形成杂交瘤细胞经筛选可分泌特异性抗体
D.体外培养条件下可大量增殖
27.生物体的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 ( )
A.细胞具有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B.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C.细胞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
D.细胞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
28.植物学家在培育抗虫棉时,对目的基因作了适当修饰,使得目的基因在棉花植株整个生长发育时期都表达,以防止害虫侵害。这种对目的基因所作的修饰发生在 ( )
A.内含子 B.外显子 C.编码区 D.非编码区
29.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膜融合的是 ( )
A.植物体细胞杂交 B.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
C.氧进入细胞中的线粒体 D.受精过程
30.下列关于基因结构中“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即是起始密码
B.“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是转录RNA时与RNA聚合酶的一个结合点
C.“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能够使酶准确地识别转录的起点并开始转录
D.“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在转录RNA时,起调控作用
31.基因组研究最新发现表明,人与小鼠的基因约80% 相同,则人与小鼠DNA碱基序列相同的比例是 ( )
A.20% B.80% C.100% D.无法确定
32.原核生物中某一基因的编码区起始端插入了一个碱基对。在插入位点的附近,再发生下列哪种情况有可能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 ( )
A. 置换单个碱基对 B. 增加4个碱基对
C. 缺失3个碱基对 D. 缺失4个碱基对
33.水母发光蛋白由236个氨基酸构成,其中有三种氨基酸构成发光环,现已将这种蛋白质的基因作为生物转基因的标记。在转基因技术中,这种蛋白质的作用是 ( )
A.促使目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中 B.促使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复制
C.使目的基因容易被检测出来 D.使目的基因容易成功表达
34.转基因抗虫棉可以有效地用于棉铃虫的防治。在大田中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同时,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的棉花或其他作物,供棉铃虫取食。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维持棉田物种多样性 B.减缓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
C.使食虫鸟有虫可食 D.维持棉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35.下列技术依据DNA分子杂交原理的是 ( )
① 用DNA分子探针诊断疾病
② 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的杂交
③ 快速灵敏地检测饮用水中病毒的含量
④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形成重组DNA分子
A. ②③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36.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里,内质网总是与线粒体紧密相依,有的细胞的内质网膜甚至与线粒体的外膜相连。这个事实说明了 ( )
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场所 B.扩大了细胞内膜面积
C.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需要能量 D.线粒体起源于内质网
37.“生物导弹”是指 ( )
A.单克隆抗体 B.杂交瘤细胞
C.产生特定抗体的B淋巴细胞 D.在单克隆抗体上连接抗癌药物
38.驱蚊草(又名蚊净香草)含有香茅醛,能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柠檬型香气,从而达到驱蚊且对人体无害的效果。驱蚊草是把天竺葵的原生质体和香茅草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导融合培育而成的。下列关于驱蚊草培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驱蚊草培育利用的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杂种细胞的形成标志着该技术的完成
B.驱蚊草培育过程要用到纤维素酶、果胶酶和胰蛋白酶
C.驱蚊草培育过程中无愈伤组织和试管苗形成
D.驱蚊草不能通过天竺葵和香茅草有性杂交获得,是因为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39.通过细胞工程生产单克隆抗体时,要涉及到以下三个筛选过程:
①在特定培养基中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②选出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
③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并能大量增殖的细胞群。
这三个过程的先后次序是 ( )
A.②①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①③②
40.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肉眼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重要依据是 ( )
A.细菌的大小、形状、颜色 B.有无鞭毛
C.菌落的大小、形状、颜色 D.培养基的不同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41.(7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毒蛋白基因转移到棉花体内获得了抗虫棉。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棉花的基因非编码序列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相比棉花基因,毒蛋白基因编码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菌生殖的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__,苏云金芽孢杆菌能产生芽孢,芽孢_________(是/不是)细菌的繁殖构造。
(3)在基因工程中用病毒作为_________,在动物细胞工程中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
![]() |
42.(6分)下图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正常情况下发生①过程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常情况下发生②过程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由于①使血糖含量上升时,A_________的分泌会增加,作用于肝脏、_________、脂肪等组织细胞,使血糖含量恢复至正常水平。当由于②使血糖含量降低时,B_______________的分泌增加,主要通过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血糖恢复至正常水平。
43.(6分)下图是人体抗体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分子组成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与该物
质合成和分泌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该物质的细胞可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殖分化形成。
(2)进入人体内的下列物质或结构能够被该物质结合
并发生一定反应的是_________。
A.外毒素 B.结核杆菌
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D.麻风杆菌
(3)该物质的可存在于_________中。
A.血清 B.组织液 C.消化液 D.肝细胞内
(4)该物质是在人体体液免疫的____________阶段起作用。
44.(7分)下图为自然界中氮循环示意图,根据图回答:
(1)大气中的氮主要通过[ ]______________进人生物群落,其次,[ ]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等途径也可少量供给植物氮素。
(2)图中的A物质代表尿素及动植物遗体,被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分解形成的B物质为_________。B物质在土壤中,在_________细菌的作用下形成C。
(3)在_________条件下,一些细菌可将C物质最终转化为_________,返回到大气中。
45.(10分)现有甲、乙两个烟草品种(2N=48),其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且在光照强度大于800勒克司时,都不能生长,这是由于它们中的一对隐性纯合基因(aa或bb)作用的结果。
取甲乙两品种的花粉分别培养成植株,将它们的叶肉细胞制成原生质体,并将两者相混,使之融合,诱导产生细胞团。然后,放到大于800勒克司光照下培养,结果有的细胞团不能分化,有的能分化发育成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烟草品种花粉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2)将叶肉细胞制成原生质体时,使用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破除细胞壁。
(3)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中,常用的促融剂是__________________。
(4)原生质体融合后,经诱导产生的细胞团叫__________________。
(5)在大于800勒克司光照下培养,有_________种细胞团不能分化(只考虑两个原生质体相互融合的情况);由能分化的细胞团分化发育成的植株,其染色体数是_________,基因型是_________。该植株自交后代中,在大于800勒克司光照下,出现不能生长的植株的概率是_________。
46.(14分)从经过饥饿处理的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相同的叶圆片,称其干重。在不考虑叶片内有机物向其他部位转移的情况下分析:
(1)叶圆片y比叶圆片x_________(轻/重)。
(2)(y-x)g可代表在这段时间内_________。
A.呼吸作用消耗的养料 B.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
C.光合作用中有机物的净增量 D.光合作用中有机物的制造量
(3)叶圆片z比叶圆片y_________ (重/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下午4时至晚上10时这段时间里,呼吸作用的速率可表示为_________g/小时(单位)。
(5)写出光合作用中电能转换成活跃化学能的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 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 案 | A | C | A | A | D | B | D | D | B | B |
题 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 案 | A | C | B | B | D | A | C | D | A | C |
题 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 案 | C | C | D | B | C | B | C | D | C | A |
题 号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答 案 | D | D | C | B | B | C | D | D | A | C |
|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46题每空2分,其余各题每空1分,共50分)
41.(每空1分,共7分)
(1)内含子 非编码区 连续的
(2)二分裂 不是
(3)运载体 诱导融合剂
42.(每空1分,共6分)
(1)消化吸收
(2)氧化分解
(3)胰岛素 肌肉 胰高血糖素 肝糖元分解
43.(每空1分,共6分)
(1)氨基酸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B细胞或记忆细胞
(2)ABCD
(3)ABC
(4)效应
44.(每空1分,共7分)
(1)[1]生物固氮 [2]高能固氮 [3]工业固氮
(2)NH3 硝化
(3)氧气缺乏 N2
45.(每空1分,共10分)
(1) aB Ab
(2)纤维素酶 果胶酶
(3) 聚乙二醇(或PEG)
(4) 愈伤组织
(5) 2 48 AaBb 7/16
46.(每空2分,共14分)
(1)重
(2)C
(3)轻 黑暗中叶片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重量减轻
(4)(y-z)/6
(5) NADP+ + 2e + H+NADPH
ADP+Pi+能量A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