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09届高三生物易错计算题训练

2014-5-11 0:36:04下载本试卷

09届高三生物易错计算题训练

一、生物计算题的类型

1.   有关蛋白质、核酸和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计算

2.   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计算

3.   有关遗传概率和基因频率的计算

4.   有关细胞分裂的计算

5.   有关种群数量的计算

6.   有关生态系统能量问题的计算

二、相关考点分析

1、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B 核酸的结构功能A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B

DNA分子的复制B   遗传信息的转录翻译B

2、光合作用C细胞呼吸B

3、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C伴性遗传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B

4、细胞的有丝分裂B细胞的减数分裂及配子的形成过程C

5、种群的数量变动B

6、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C

三、易错考点及相关例题

1.1蛋白质的结构

1.1.1(2005年上海高考,30)某22肽被水解成1个4肽,2个3肽,2个6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及肽键总数依次是(  )

A.6   18     B.5  18      C.5  17     D.6  17

1.1.2(08南京一调)已知某抗体由4条多肽链组成,呈Y型,其中含有3个二硫键(—SH+—SH→一S—S一+2H)。若此物质由100个氨基酸组成,已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此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约是         

1.2 DNA分子的复制

1.2.1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可能是(  )

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             B.含有14N的DNA占7/8

C.复制过程中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D.子代DNA中嘌呤与嘧啶之比是2:3

1.2.2把培养在含轻氮(14N)环境中的细菌,转移到含重氮(15N)环境中培养相当于复制一次,然后放回原来的环境中培养相当于连续复制两次后,细菌DNA组成分析表明 (  )

A.3/4轻氮型,1/4中间型     B.1/4轻氮型,3/4中间型

C.1/2中间型,1/2重氮型      D.1/2轻氮型,1/2中间型

1.2.3将大肠杆菌在含有15N标记的NH4Cl培养液中培养后,再转移到含有14N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8小时后提取DNA进行分析,得出含15N的DNA分子占总DNA分子的比例为1/16,则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是(   )

  A.2小时 B.4小时   C.1.6小时  D.1小时

1.2.4(南师附中最后一卷)用32P标记了水稻体细胞(2n=24)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后期一个细胞内不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  ) A.0       B.12         C.24       D.48

2.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2.1下图装置可以用来测量萌发的种子、小动物所吸收的氧气量。分别以 20 粒萌发的豆和 4 条蚯蚓为材料,每隔 10 分钟记录一次有色液滴在刻度玻璃管上的读数如下表所示。

( 1 )装置图中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                 

( 2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进行种子萌发实验时,有色液体移动的方向是        , 移动的最大速率是                        

( 3 )动物和萌发的种子实验都表明,在一段时间后,有色液滴移动的速度逐渐减缓。这是因为:                              

( 4 )某同学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萌发的种子的呼吸速率比蚯蚓的呼吸速率大”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2.2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1)该绿色植物呼吸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其原因是                     。

(2)若在昼夜不停的光照下,则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      ,在35℃时,该植物每小时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           。(用CO2吸收量表示)

(3)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保持在30℃的条件下,该植物    (能,否)生长。

(4)根据表中数据,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绘出光合作用消耗CO2总量与温度之间关系的曲线。

3.遗传概率的计算

3.1(08南通二调)下图是某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病是由一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B.7号与8号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几率是1/6

C.11号带有致病基因的几率是3/5   D.12号带有致病基因的几率是1/2

3.2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正确的说法是( )

A.甲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乙图中黑方框图表示患者,可以推断出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丙图表示的一对夫妇,如产生的后代是一个男孩,该男孩是患者的概率为1/2

D.丁图中生物自交产生AaBB后代的概率为1/8

3.3(南师附中最后一卷)玉米子粒有甜和非甜两个品种,种皮有黄色和白色之分,植株有高茎和矮茎两种。现将纯合的黄种皮甜玉米植株的花粉给纯合的白种皮非甜玉米植株授粉,结出的种子全是白种皮非甜玉米,将这些种子全部种下后自交,结出黄种皮种子,请回答相关问题:

(1)种皮的颜色中,显性性状是     ,将玉米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类型杂交,再将F1连续自交,种皮颜色的性状分离出现在    代所结的种子中,表现为白色种皮甜玉米的占这些种子总数的      (假定玉米子粒的甜与非甜性状由胚的基因型所决定)。

(2)将上述3对基因均杂合的植株做父本进行测交,所结种子的表现型为      ;将这些种子全种下去,高茎植株占总数的     

5.种群数量的变化

5.1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计数,统计发现血球计数板的小方格(2 mm×2 mm)内酵母菌数量的平均值为13个。假设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 mm,那么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个数约为(   )

 A.5.2×104  B.3.25×105    C.5.2×103  D.3.25×104

5.2东方田鼠不同于家鼠,喜野外环境。2007年6月下旬以来,栖息在洞庭湖区400多万亩湖洲地中的约20亿只东方田鼠,随水位上涨部分内迁。它们四处打洞,啃食庄稼,严重威胁沿湖防洪大堤和近800万亩稻田。

(1)生态学家研究发现,东方田鼠种群是在围湖造田期间迁入湖洲地的,迁入初期种群数量很少,一个月内随着水稻和芦苇等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而迅速增长。为研究东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生态学家构建了数学模型,其过程如下表。

  ①请填写表中II和III空白之处的内容。

  构建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

  构建东方田鼠种群增长模型的主要步骤

I.观察对象,搜集现实信息

I.东方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

II.

II.Nt=No·λt(其中,Nt代表t天后东方田鼠  的数量,t表示天数,入表示倍数,No表示最初的东方田鼠的数量。)

III.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

   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III.

②表中N1=N0·λt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③假设东方田鼠种群迁入初期为3000只,则30天后该种群的数量(N30)为:

  N30=______________ 只。(用公式表示,不必计算具体结果)

(2)对于洞庭湖区的鼠患,有人主张投放高毒性的灭鼠药,在短期内迅速杀死大量东方田鼠。你赞成这一方案吗?请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说出两点理由。

(3)请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提出两项控制东方田鼠数量的有效措施。

6.生态系统能量问题计算

6.1右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 J / cm2· a ) ,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A .甲的数值是 1250 J / cm2· a 

B .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C .乙的个体数目一定比甲少

D 。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和被丁利用

6.2右图所示的是一个食物网(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是昆虫,次级消费者是鸟

B.昆虫属于第一营养级,鸟属于第二营养级

C.若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昆虫获得的总能量为

M1,鸟获得的总能量为M2,则M>M1+ M2

D.在鸟类的食物构成中,若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各占一半,则鸟类增加能量A时,

生产者需提供能量为55A

参考答案:

1.1.1  C

1.1.2 11066

1.2.1 AC

1.2.2 A

1.2.3 C

1.2.4 C

2.1 (1)吸收CO2  (2)左  0.8mm/分钟  (3)装置中氧气逐渐减少,呼吸作用减慢(4)不正确  两者呼吸的速率进行了比较需要重量、环境温度等条件相同

2.2 (1)一定范围内,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2)25℃ 6.5mg/h (3)

(4)如图(2分,标明坐标1分,曲线1分)    

3.1  BC

3.2 ACD

3.3 (1)黄色  F2  3/32  (2)白种皮甜玉米、白种皮非甜玉米   1/2 

5.1 B

5.2  (1)①II.根据搜集到的现实信息,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抽象表达(1分)

  III.跟踪统计东方田鼠的数量,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1分)

  ②(2分)湖洲地的资源充分、空间充足、缺乏天敌(答出两点即可,或答种群增长不受东方田鼠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

  ③N30=3000×(1.0147)30(1分)

 (2)不赞成(1分)

  理由(2分):①会同时杀死其他动物(或降低生物多样性);②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③

  起环境污染;④没有被毒死的东方田鼠由于得到了充裕的生活条件而大量繁殖,有再度大爆发鼠患的可能(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3)退田还湖(或控制水稻和芦苇种植面积)、引入天敌。(2分)

6.1 ABD

6.2 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