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08届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2014-5-11 0:36:06下载本试卷

08届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1.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免疫球蛋白与单细胞病菌结合,抑制该病菌繁殖的过程属细胞免疫

B.淋巴细胞只有受到抗原刺激后,才能形成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C.当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时,可引起自身免疫病等疾病
D.一种抗原只能与一种抗体或效应B 细胞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

2.将某植物幼苗的根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从中间切开分成a 、b 两部分,把a 、b 两部分分别放在切去胚芽鞘尖端的燕麦幼苗c、d 上(如图所示),结果幼苗d 生长快于幼苗c。以上现象说明
A . a 侧生长素浓度大于b 侧,该浓度生长素对根生长有促进作用

B. a 侧生长素浓度大于b侧,该浓度生长素对茎生长有抑制作用

C. a 侧生长素浓度小于b 侧,该浓度生长素对茎生长有抑制作用

D. a 侧生长素浓度小于b 侧,该浓度生长素对茎生长有促进作用

3.下列关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B.人在紧张情况下,心跳、呼吸加速,血压升高属神经一体液调节

C.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来调节生理过程
D.短跑运动员听到枪声完成跑步和冲刺的过程,只是通过神经调节完成的

4. 1987年,美国科学家将萤火虫的萤光素基因转入烟草细胞,获得高水平的表达,长成的植物通体光亮,堪称自然界的奇迹。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烟草的叶肉细胞可用作受体细胞
B.基因非编码区对于目的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是不可缺少的
C.采用反转录的方法得到的目的基因有内含子

D.用同一种限制酶分别处理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 ,可产生粘性末端,从而形成重组DNA 分子
5.某山区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由于人们滥用农药和滥捕青蛙,导致农田中的青蛙几乎消失,虫害严重,粮食减产。近年来当地村民已逐渐认识到上述做法的危害,停止使用有害农药,同时在农科所科研人员帮助下,向农田内放养一小批青蛙;几年来,虫害减少,粮食产量提高,农田内青蛙数目逐渐增多。有关科研人员对放养后青蛙种群的增长率变化情况进行取样调查,获得结果如右图。则下列叙述错误的

A.在图中a~c段内,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逐渐提高

B.在图中e点是,青蛙种群数量达到K值,农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C.在测量时期内,青蛙种群呈“S”曲线增长

D.上述情况表明农田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

30.(20分)棉花的纤维有白色的,也有紫色的;植株有抗虫的,也有不抗虫。为了鉴别有关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紫色不抗虫植株分别与白色抗虫植株

a 、b 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假定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颜色和抗虫与否的基因可分别用T 、t 和R 、r 表示)

组合序号

杂交组合类型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紫色不抗虫

白色不抗虫

1

紫色不抗虫×白色不抗虫a

210

280

2

紫色不抗虫×白色不抗虫b

0

280



请回答下列各题:

⑴根据第    组可以判断上述两对性状中       是显性性状。

⑵作出上述判断所运用的遗传定律是              .
⑶亲本中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a 、白色抗虫b 的基因型分别是

                             

(4)现有杂合的白色不抗虫品种,若用杂交育种法获得可稳定遗传的白色抗虫棉品种,则在子一代白色不抗虫品种中获得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占   ; 欲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可稳定遗传的白色抗虫棉品种,可选取的最佳育种方法是   ,试简述其主要过程:                   

( 5 )若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获得转基因的抗虫棉品种,则在操作过程中用到的工具有

                           

 
 
31 . ( 22 分)回答下列两道关于代谢的问题。
Ⅰ. ( 12 分)某温室需从A 、B 、C 三种不同灯丝材料的灯泡中选取一种灯泡给植物补光,并能最大程度地增加光合作用强度。由于某种原因不能确定灯丝材每空2分,共18分)现有A、B、C三种灯泡,其发出光波的波长与光辐射强度的关系如下图1所示,现需从中选择一种灯泡用于温室中给植物补光,期望最大限度地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为此某同学设计了图II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注: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430—450nm的蓝紫光和640—660nm的红橙光。)

⑴那么根据图II实验现象推断A、B、C三种灯泡与图I中三条曲线之间的对应关系:A   、B        、C      

⑵依据实验,则温室中应选择     种灯泡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光合作用强度。  

⑶图Ⅱ的甲、乙、丙3组实验中,C5化合物的含量最少的是      组,其原因是                              

Ⅱ. ( lO 分)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选用了某双子叶植物的幼叶鞘作为实验材料,配制了一系列不同浓度的生长素(IAA)溶液进行实验,以证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        

( 2 )有的同学认为该实验的设计思路和结果不能说明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具有两重性,原因是                            .

( 3 )应该如何设计实验记录表格?请按照你的设计画出该表格。
( 4 )实验记录完成后,须将实验数据绘成曲线图,请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中画出实验结果曲线。(要求写出坐标,绘出随IAA 溶液浓度的变化幼叶鞘增长变化的大致曲线,不要求标出具体数值)

编号

IAA 溶液浓度(mol / L )

10一12

10一10

10一8

10一6

10一4

幼叶鞘增长平均长度(mm )

2.9

3.8

5.4

3.5

2.1

           

1、B 2、D 3、D  4、C  5、A

30、(20分)

⑴2  白色 不抗虫  ⑵(基因的)分离定律

⑶ttRR  Ttrr   TTrr

⑷1/3  单倍体育种取杂合的白色不抗虫棉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并从中选取白色抗虫的纯合子
⑸限制性内切酶、DNA 连接酶、运载体

31、(22分)
Ⅰ、(共12 分,每空2 分)(l) b a c ( 2 ) B
(3)甲A 灯泡光的利用率最低,光反应最弱,C5的再生最慢,而原有C5 因固定CO2被消耗
Ⅱ. ( 10 分)
(l)吲哚乙酸(2分)(2)缺少对照组(2分)
(3)见下表(2 分)

编号

IAA 溶液浓度(mol/L )

10一12

10一10

10一8

10一6

104

O (蒸馏水)

幼叶鞘增长平均长度( ㎜ )

如图所示(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