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08届高三生物第二次调研测试卷

2014-5-11 0:36:06下载本试卷

08届高三生物第二次调研测试卷

  

  l、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1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6页,第1I  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第1卷(选择题)答案统一填写在第1I卷卷首答题表的相应空格内。交卷时只须交第二卷。

  第1卷(选择题共5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细胞分化的主要机制是

  A.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  B.由于基因的重组

  C.转录水平的控制    D.翻译水平的控制

2.大肠杆菌某基因原有183对碱基,现经过突变,减为180对碱基(减少的碱基对与终

  止密码子无关),它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与原来基因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相比较,差异为

  A、只差一个氨基酸,其他顺序不变

  B、除长度相差一个氨基酸外,其他氨基酸顺序也有改变

  C、长度不变,但顺序改变

  D、A、B都有可能

3.关于人体癌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癌变主要是因为人体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B.癌细胞比所有正常细胞分裂周期长、生长快

  C.有些病毒能将其基因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的细胞癌变

  D.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表面的物质都发生明显的变化

4.右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采f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是C:H、O、N

B.由②可知细胞膜是双层膜

C.a物质进入细胞是自由扩散,b物质进入

  细胞是主动运输

D.若I侧为肠道,那么II侧则是毛细血管腔

5.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

  A.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

  B.降低了底物分子的活化能

  C.提高了反应物分子中的活化能

  D.降低了底物分子的自由能

6.下列有关生物代谢的描述中,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A.青蛙从25℃的室温中被移到5℃的环境中,其耗氧量将减少

 B.原核生物因为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糖尿病人多尿的直接原因是葡萄糖随着尿液排出的同时带走了大量的水分

 D.玉米胚细胞中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

7.用下图装置测定种子萌发时进行的呼吸作用类型,同时关闭活塞,在25℃下经过20min

 再观察红色液滴移动情况,下列对实验结果分析不符合实际的是

 A.若装置l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的红色液滴不移动,则说明萌发的种子既进行

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

 B.装置l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的体积是呼吸作用消耗0。的体积,装置2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的体积是呼吸作用释放C02和消耗O。的体积之差

C.若装置l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的红色液滴不移动,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

D.若装置1红色液滴不移动,装置2的红色液滴右移,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

8.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用 DNA酶处理从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

 型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型菌生长。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A.证明R型菌生长不需要DNA 

 B.补充R型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C.直接证明S型菌DNA不是促时R型菌转化的因索

 D.与“以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

9.光合作用能否放出02,可观察倒置的装满水的试管中有无气泡产生来验证。结合给出的三个倒置的试管,此验证性实验的最佳设计应为

A.只有a试管 B.a试管和b试管  C.a试管和c试管 

D.b试管和c试管

10.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二倍体水稻含有二个染色体组

  B.二倍体水稻经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四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大

  c.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

  D.二倍体水稻与四倍体水稻杂交,可得到三倍体水稻,含三个染色体组

11.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时,发现某人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Y,该病人的亲代在形成配子

  时,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次级精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侧

  B.次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侧

  C.初级精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侧

  D.初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侧

12.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

  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

 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  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文本框: 运输13.阴雨连绵的天气使雨水浸泡了白菜菜地,下列生理作用一般不会因此降低的是

文本框: 吸收  A.白菜:根部吸收的Ca2+      叶中的Ca2+

文本框: 氧化  B.白菜:土壤中的K+      白菜中K+

文本框: 呼吸  C.微生物:NH3      HN03

  D.白菜:根部细胞       酒精 

14.右下幽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某家族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

  病显性基冈为B,隐性基因为b。若I一2无乙病基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II-3号是纯合体的概率是1/8

c.乙病为性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设11-4与一位正常男性结婚,生F正常

  男孩的概率为3/8。

15.牵牛花的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阔叶B对窄叶b为显性。纯合红花窄叶和纯合白花阔叶杂交的后代再与“某植株”杂交,其后代中红花阔叶、红花窄叶、白花窄叶、白花阔叶的比依次是3:l:l:3,遗传遵循基冈的自由组合定律。“某植株’’的基因型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16.若右下图表示物种A与物种B的关系,则物种A与物种B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向是

A.信息只能由A传递给B

B.信息只能由B传递给A

C.A与B之间可以相互传递信息

D.A与B之间不能相互传递信息

17.某科技活动小组将二倍体番茄植株的花粉按下图所示的程序进行实验。

  请根据上图所示实验分析:下列哪一项叙述是错误的

  A.在花粉形成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冈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花粉通过组织培养形成的植株A为单倍体,其特点之一是高度不孕。

  C.秋水仙素的作用是:在细胞分裂时抑制纺缍体的形成,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D.在花粉形成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18,下图所示食物网的生态系统中,能正确描述各种成分和彼此间关系的选项是

  A.因为老鼠是蚂蚁的天敌,所以老鹰也是蚂蚁的天敌

  B.蚱蜢的数量显著减少时,蜥蜴种群较老鼠种群所受的影响大

  C.老鹰可以吃蛇,但是蛇无法吃老鹰,因此蛇与鹰是共生关系

D.该生态系统中有lO条食物链

19.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共同的观点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B.微弱的有利变异通过逐代遗传得到积累和加强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

20.有关初生演替弄"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沙丘、火山岩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C.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党争明显

  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1.对图中I、II、ⅡI、Ⅳ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I中a、b、c、d可依次表示碱基、脱氧核苷酸、基因和D N A

 B.图II中可表示pH对酶催化活性的影响

 C.图ⅡI中a、b、c表示某一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的数目

 D.图Iv中表示某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反应

22.在将动物组织块分散成单个细胞时,可以使用胰蛋白酶。由此可以推测

 A.胰蛋白酶一定不会对动物绍胞造成损伤

 B.处理时一定要注意处理时间、加酶量

 C.动物细胞培养液pH应与胰蛋白酶作用的适宜pH基本一致

 D、动物细胞之间可能依靠蛋白质相互联系

23.下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

  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图可表示反射弧,其中的信息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

 B.该图中的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a分泌d、b分泌e具有抑制作用

 C.该图如果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则d过程可发生于细胞核或某个细胞器中

 D.如果为细胞免疫过程,a为效应T细胞,b为靶细胞,c代表抗体

 24.下列设计是研究光照强度对某种鸟鸣次数的影响,符合研究要求的是

  A.记录一天内不同时间同一地点鸟鸣叫次数

  B.记录同一时间不同天气鸟鸣叫次数

  C.记录繁殖季节鸟鸣叫次数

  D.记录不同季节同一地点鸟呜叫次数  。

 25.一位科学家用高浓度的糖溶液饲喂一只动物,在接下来的3小时内,每隔半小时检查

  该动物血液中血糖的浓度。下表是这项试验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食用糖后的时间(min)

O

30

60

 90

120

150

180

血糖浓度(mg/dL)

75

 125

 110

 90

 75

 75

 75

A.该动物正常的血糖浓度是75mg/dL

 B.120min时,血糖浓度降至75mg/dL,主要是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血糖利用和转化

 C.180min时,血糖浓度仍维持在75mg/dL,主要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促进肝糖元分解

 D.、60min时,胰岛素分泌会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

  第1卷得分

  第1I卷得分

  总得分

  总核分人

  第1卷 (选择题)答题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lO

得分

答案

题号

  1l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得分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0分)

题号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第lI卷得分

核分人

得分

26.(9分)下图是某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概念图,据图回答下列有关

问题:

(1)图A表示的是    过程,图B表示的是   过程。

(2)图中b、c、d、e它们具有相同的          

(3)若e能合成血红蛋白,则b、c、d都    (不能或能)合成,其主要原因是       

(4)若a为植物细胞,而d能在体外条件下培养成一个植物体则说明d具有       性。

(5)若a、b、c、d、e这五个细胞相比,哪一个细胞的全能性是最大的?               

(6)若由相同的b或相同的c共同组成的结构层次叫        ,若由b、c、d、e共同组成的结构层次         

27.(9分)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装置图,

请据图分析

(1)A瓶加入的试剂是    , 其目的是       

(2)c瓶和E瓶加入的试剂是    ,其作用是       

(3)图中装置有无错误之处,如果有请在相应的图中加以改正。

(4)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E瓶,其原因是        

(5)请写出连通后D瓶中的反应式              

得分

  阅卷人

28.(9分)Mikael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以便为西红柿生长提供最佳光照强度。实验如下:

  实验过程:他取几株都有5片叶片的两红柿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实验

开始他测定了C02的浓度,12小时后再次测定C02的浓度。他还采用7种不同的光照强度,

并通过隔热装置使光线通过而热不通过。

  实验结果:

温度℃

光照强度:普通阳光(%)

开始时的C02浓度(%)

i2小时后C02浓度(%)

  25

  0

  0. 35

  0,368

  25

  10

  O. 35

  0.342

  25

  20

  O. 35

  O.306

  25

  40

  O. 35

  0.289

  25

  60

  O. 35

  0.282

  25

  80

  O. 35

  O。280

  25

  95

  O. 35

  O. 279

  请你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一实验中的自变量是什么?       。说出该实验中的一种控制变量:

                         o

  (2)Mikael设计的探究实验在各种光照强度变化中分别使用了都有5片叶片子的植株。这是一个完美的选材方案吗?     为什么?           

  (3)在这一实验中Mikael将其中一个装置保持在黑暗中的目的是      

  (4)Mikael对探究结果感到失望。他说, “我仍然不能确切地知道哪种光照强度最

  好? 请你为他的进一步探究提供建议               

  (5)Mikael要绘制曲线图表示他的实验结果。他应该以为            

横坐标,以               为纵坐标。

29.(7分)根据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6年7月9日某地气温高达39~C,大家都在家中休息。然而56岁的赵某

却在玉米地里锄草。当天晚上家人没有见到他。次日在玉米地发现他时,已经死亡多时?

据估计,赵某系中暑身亡。 

  材料二:人学生高某,在暑期外出旅游。一日出发后,天气十分炎热。高某连续不断

地以纯净水解渴。后来他感觉到四肢发冷、心率加快、心慌、血压下降,接着就不省人事,

昏迷了过去。后被人送到了医院,诊断为水中毒。

 (1)赵某和高某的身体的内环境稳定状态都遭到破坏。赵某被破坏的内环境因素是    ,它的变化趋势是    ;离某身体被破坏的内环境因素是     ,这些因素的变化趋势是       

 (2)图中曲线能够反映高某体内的水的绝对含量(a)和相对含量(b)变化趋势的是   

(4)赵某的死亡说明             

30.(8分)不同的细胞的分泌物分泌方式有差异。分泌物形成后,如果随即被排出细胞,这种方式称为连续分泌;如果先在分泌颗粒中贮存一段时间,待相关“信号”刺激影响时再分泌到细胞外,称为不连续分泌。下图表示几种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途径,据图回答:

(1)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的场所是

[ ]     ,形成的肽键为   

(2)若该细胞为胰腺细胞,在条件反射中

引起胰液分泌的“信号”是    ,接

受信号的结构基础是       

(3)用。H标记的亮氨酸注射到胰腺细胞

中进行追踪实验研究,可以发现分泌蛋白是按照     (用序号和箭头填空)

方向运输的,这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也是           。

31. (8分)将某种玉米子粒浸种发芽后研磨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后,分为3组并分别调整到不同温度,如图所示,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玉米子粒提取液,保持各组温度30分钟后,继续进行实验(提取液中还原性物质忽略不计):

(1)若向A、C、E二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班氏试剂或斐林试剂,沸水浴一段时间,观察该三支试管,其中液体颜色呈砖红色的试管是      ;砖红色较深的试管是        ,颜色较深的原因是         ;不变色的试管是      ,  不变色的原因是      

(2)若向B、D、F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观察二支试管,发现液体的颜色均是蓝色,产生该颜色的原因是        

32.(8分)巨胚稻因胚的增大而胚重增加,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巨胚与正常胚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冈Ge、ge控制,为研究巨胚的遗传特性,科学家用经典遗传学的研究方法获得了以下数据:

  组别

  纯种亲本组合

观测粒数

平均胚重(mg)

F·平均粒重(mg)

  田

  巨胚×巨胚

  30

  0.92

  19.47

  乙

  正常胚×正常胚

  30

  O.47

  21.84

  丙

正常胚早×巨胚♂

  30

  O.47

  21.30

  丁

巨胚♀×正常胚♂

  30  

  O.48

  21.37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

(1)上述一对相对性状中,巨胚为        性状。

(2)现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母本为胚发育提供营养而决定胚的性状;第二种观

点认为胚的基因型决定胚的性状。你同意哪种观点?请结合上述实验,用遗传图解和文字加以说明。

  观点:                     

  遗传图解:

文字说明:                           

(3)如果粒重与粒轻、胚重与胚轻分别为两对相对性状,现有粒轻、胚重的巨胚稻与粒

重、胚轻的正常胚稻。想要获得粒重、胚重的新品种,最好用        育种方法。

33.选做题(7分)[A、B任选一题作答,两题均作答者,只算A题]

A.原产某地的某种一年生植物a,分别

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

年以后又移植到原产地,形成了a、b、

c三个种群,它们的开花时期如下图所

示。‘同答下列问题:

(1)将植物a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

区,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a、b和c之间形成     ,种群b和种群c

个体之间由于花嫂不同,已不能正常授粉,说明已产生了         

(2)在对b植物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I!i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理由是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B.土地利用方式、人为生产经营活动方式及干扰程度对荒漠化土地的恢复和重建有很大影响。试依据同一地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肥力结构(如下图)和微生物结构(如下表)回答问题:

(1)该地区土壤均寓含K,但是N素极低,P也严重不足。可见不同类型土壤中K、P含量存

  在明显的差异。这说明不同类型土壤微生物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具有:      性。

(2)土壤微生物与土壤肥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牧草地N素含量最高,原因是  

(3)细菌、放线菌和真菌共有的细胞器是       。大多数细菌、放线菌和真菌在上述各生态系统中属于          者。

(4)在农田、林地、草地和荒漠这四大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生态最容易被破坏的是      ,要使农田生态系统保持稳定,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o

  镇江币200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  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2007、12

一、选择题:2×20=40分  

l

 2

 3

 4

 5

 6

 7

 8

 9

 10

 C

 D

 B

 C

 B

 B

 A

 D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A

 D

 B

 D

 C

 D

 B

 C

 B

二、选择题:3×5=15分  

2l

 22

 23

 24

 25

 ABC

 BCD

  _

  BC

  ABD ’

  ABC

26.(9分)(1)细胞增殖细胞分化 (2。)相同的遗传信息或染色体数 (3)不能,控制合成血红蛋白的遗传信息处于关闭状态 (4)全能 (5)a (6)组织器官

27.(9分)(1)Na0H排除空气中CO,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C02的产生

(4)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酵母菌会将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再连通E瓶,就可以确

  保通入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C0。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产生的(大

文本框: 能量  意相似即可)(2分)

(5)C6H12O6      2C2H5OH+2CO2+少量能量(2分)

28.(9分)(1)光照强度温度(或开始时的C02浓度或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2)不好  不同株植物株高、叶片数虽相似,但叶面积等其他方面不一定相同。(其他合

理答案也给分)  

(3)作为对照    (4)增加若干实验组,使光照强度为普通阳光的

100%及以上(2分)  

(5)横坐标:光照强度,纵坐标:12小时后的二氧化碳浓度

29.(7分)(1)体温  逐渐升高水盐平衡  盐减少渗透压降低  (2)A  (3)A  (4)机体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30.(8分)(1)[②]核糖体,-CO—NH-(2)神经递质    糖被(3)③    ④   ⑤(2分) 既.紧密联系,又协调配合(2分)  ,

31.(8分)(1)A和C    C淀粉酶在40℃时活性相对较高,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的

还原糖多(2分)   E       酶失活  (2)剩余的淀粉遇碘变蓝(2分)

32.(8分)(1)隐性  (2)同意第二种  遗传图解:(4分)

  正交

 P  Ge Ge ♀  ×  ge ge ♂

    正常胚       巨胚

 F1        Gege

正常胚

反交

P  g。 ge ♀  ×  Ge Ge ♂

     巨胚        正常胚

  F1         Gege

          正常胚

文字说明:采用正交和反交,不论为胚发育提供营养的母本是巨胚(gege)还是正常

胚(GeGe), F1基因型为Gege,都表现为正常胚,说明第二种观点正确。(其它合理答案也

可)          (3)杂交育种

33.A(7分)(1)地理隔离生殖隔离(2)没有因为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3)种群    自然选择 突变、选择和隔离

33.B(7分)

(1)选择 (2)固氮微生物多 (3)核糖体 分解 (4>林地 荒漠

  不断施肥、灌溉,控制病虫害。(答到2点即可)

© 2002-2014 小荷作文网www.zww.cn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版权说明 鄂ICP备05002343号 武汉市公安局备案号:4201502084
查找作文   要 作文投稿,请先 注册 联系邮箱: xhzww@126.com 收藏小荷 ,以免忘记 问题答疑 QQ 782880378 有问题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