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08届高三生物第二次统一测试题

2014-5-11 0:36:07下载本试卷

08届高三生物第二次统一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卷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本市学生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1至39题为必做题,第40题和41题为选做题,考生必须且只能选做其中一题,两题都做以第40题给分。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柳树的生命结构层次                 (  )

A.叶肉细胞    B.分生组织     C.光合系统    D.柳絮

2.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经消化后才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的原因是      (  )

A.小肠中有各种消化酶         B.消化后的物质才能溶于水

C.细胞膜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      D.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3.下列哪项的组成中含有糖类物质

 A.RNA    B.乙醇     C.胰岛素    D.生长激素

4.如果你突然去除一种细胞质膜上所有的蛋白质(并没有破坏细胞),那么最有可能发生的后果是:( )。

  A.所有分子通过质膜的运输将中止 B.大多数离子通过质膜的运输将中止

  C.质膜上胆固醇的含量将减少D.氨基酸将快速地聚集在质膜上,取代失去的蛋白质

5.现有一瓶掺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吸进氧气的体积与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之比为3∶5,这是因为                              (  )

A.有1/4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B.有1/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C.有1/2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D.有2/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6.将两个枝条分别置于营养液中。其中一枝仅保留一张叶片(甲),另一枝保留两张叶片(乙、丙),叶片置玻璃盒中密封(玻璃盒大小足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在甲叶片和乙叶片的盒中注入14CO2,装置如下图。照光一段时间后,可以检测到放射性的叶片是                                (  )

A.仅在甲中  B.仅在甲和乙中  C.仅在甲和丙中  D.在甲、乙和丙中

7.下列哪一组是细胞衰老的特征                     (  )

①细胞无限分裂 ②水分减少,体积变小 ③畸形改变 ④酶活性降低

⑤色素沉着 ⑥易分散转移 ⑦呼吸速度减慢 ⑧膜透性改变

A.①③⑥               B.①②⑤⑦

C.②④⑤⑦⑧             D.②④⑥⑧

8.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完成分化以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B.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C.特异性免疫系统通过细胞膜表面的分子识别“自己”和“非已”

D.分泌蛋白质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

9、将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进行体细胞杂交,培育成的个体是

  A.三倍体,产生无籽果实          B.六倍体,能产生有籽果实

  C.三倍体,产生有籽果实          D.六倍体,能产生无籽果实

10.下图中一定是减数分裂的细胞分裂图像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①

11.糖蛋白主要存在于细胞膜上,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药品X的培养基中,发现细胞无法合

  成糖蛋白的糖侧链,则此药品可能作用在糖蛋白合成及运输过程中哪一种细胞器上(  )

   A.核糖体       B.线粒体      C.内质网       D.溶酶体

12.下图表示两个生物群落中共存物种对资源的利用情况。则甲、乙图的种间竞争强度应该

  是                                                         (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不能确定

13.雄性动物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了四个精子。这四个精子中的染色体总数目(  )

   A.是精原细胞染色体数的二倍    B.与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数相同

   C.是次级精母细胞的一半        D.是雌性动物产生的极体染色体数的3/4

14.下列有关物种形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而可能导致新种的形成

   B.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因而可能导致新种的形成

   C.经过突变的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融离三个基本环节,能导致物种形成

   D.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导致物种形成

15.下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错误的分析是           (  )


   A.下丘脑是内分泌的枢纽,又是神经中枢,但受大脑皮层控制

   B.图中下丘脑、垂体也能分泌激素,如下丘脑分泌多种促激素

   C.若图中内分泌腺是甲状腺,当它的分泌物增加时,可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

   D.当人体饮水不足或食物过咸时,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16.至今发现由禽鸟传给人体的禽流感有三种:甲型H5N1、甲型H7N7、甲型H9N2。流感的病毒抗原结构分H和N两类,H代表血细胞凝集素(Hemagglutinin),N代表神经氨酸(Neuramidinase)。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人体可通过效应B细胞和T细胞产生抗体抵抗病原体

   B.体液免疫对禽流感病毒通过血液循环的散播起抵抗作用

   C.细胞免疫对消灭禽流感病毒有一定作用

D.禽流感病毒的抗原结构由衣壳粒决定

17.下列哪项不属于光起主导作用的实例?                             (  )

   A.白天,棉花叶柄不断调整叶片的方位

   B.山南坡垂直方向自然带类型不同,越往下净光合作用越大

   C.广东的香蕉、桂圆等植物在湖南栽种时不能结果

   D.南方的大豆在北京种植时,产量不是很高

18.近年来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逐渐增大,地表紫外线照射量增加。紫外线为高能量光线,在生物体内易激发超氧化物形成,致使脂质氧化而破坏其功能。据此分析,植物短暂暴露在高紫外线条件下,光合作用能力立即明显受到抑制的原因主要是         

  A.光合作用酶受到破坏          B.囊状膜受到破坏

  C.暗反应受抑制              D.DNA受到破坏

19.某研究人员为了研究微生物与氧的关系,把乳酸菌、酵母菌、硝化细菌分别培养在三个半固体培养基中,几天后观察,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中的微生物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B.乙中的微生物在有氧与无氧的条件下呼吸作

用的产物都有CO2

  C.丙中的微生物的遗传物质分布在细胞核中

D.甲、乙、丙中的微生物均为分解者

20.有一位科学家分离到一种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他将膜放在特制的仪器中,分隔两边的装蒸馏水的槽。当他将稀释的乙酸放入一侧时,发现另一侧槽中的pH没有变化。于是它将动物细胞匀浆磨碎,过滤出细胞器和膜的碎片,然后再将抽取物加到膜的一侧,这时发现另外一侧的pH值下降了。造成这种变化的最合理的解释是:  (  )。

  A.细胞抽取物含有能溶解在膜中的脂 B.H+通过扩散跨膜

  C.H+通过被动运输跨膜        D.H+通过主动运输跨膜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1.关于有氧呼吸的论述,正确的是                    (  )

A.三个步骤都产生能量         B.三个步骤都产生氢

C.三个步骤都需要酶催化        D.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

22.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分子和甘油等脂质小分子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B.蛋白质等大分子通过细胞膜要借助膜上的载体,并要消耗能量

C.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的区别在于是否需要载体,但都属于被动运输

D. 主动运输发生在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物质时,消耗能量,需要借助载体.

23. 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各阶段中的染色体和DNA分子的数量可能是


24.下列有关细胞内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中包括蛋白质,核酸在内的有机物都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C.干小麦种子燃烧后得到的白色灰烬就是小麦种子里的无机盐  

D.脂质中的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25.下图是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在透明的容器B中放入湿润的种子。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光照条件下,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混浊

B.种子不进行光合作用,检测到的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产生的

C.在黑暗条件下,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

D.光照条件下若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是因为光照下种子的光合作用旺盛

26.下图是某地区广东松的种群年龄结构调查结果,该种群的最终发展趋势是

A.总能量增加       B.种群密度下降

C.环境阻力不变      D.营养级能量降低

27、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滤除太阳光中大部分的紫外辐射,因此被称为地球生物圈的保护伞,然而.由于人类大量排放卤代烃(如制冷剂氟利昂),严重破坏了臭氧层,引起地球表面紫外辐射增强。臭氧层耗损引起普遍的生物学效应是

A、海洋浮游生物增多 

B、人类皮肤癌、白内障增加        

C、生物群落的分布不受影响      

D、农作物减产

28.下图为脉胞霉体内精氨酸的合成途径示意图。

从图中可得出(ABD)

A.精氨酸的合成是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的

B.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C.若基因②不表达,则基因③和④也不表达

D.若产生鸟氨酸依赖突变型脉胞霉,则可能是基因①发生突变

29、下表是四种人类遗传病的亲本组合及优生指导,正确的是

 

遗传病

遗传方式

夫妻基因型

优生指导

A

抗维生素D佝偻病

X染色体显性遗传

XaXa×XAY

选择生男孩

B

红绿色盲症

X染色体隐性遗传

XbXb×XBY

选择生女孩

C

白化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Aa×Aa

选择生女孩

D

并指症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Tt×tt

产前基因诊断

30、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B、淋巴因子能增强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C、在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能产生记忆细胞

D、体液免疫中。效应B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总分80分)

31.(6分)请填空回答:

小麦是自花授粉作物,玉米是异花授粉作物。农业生产要求作物的产量、品质、抗性等性状在个体间、年度间表现一致。为达到上述要求,小麦可以从生产田(麦田)留种繁殖,因为组成小麦某一品种的所有植株都是基因组成相同的    (纯合体,杂合体),它们所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有    种,通过自交产生的后代,其性状表现    。种植玉米却必需年年购买杂交种子,因为一般利用玉米F1代的杂种优势,杂交种是    (纯合体、杂合体),其后代性状发生    

苹果是杂合体,在生产上通过        的方式繁殖,所以后代能保持其特性。

32(5分).光合细菌能利用光能,它广泛分布于江河、湖泊、海洋等水域环境中,主要有红螺菌科、着色菌科、绿硫菌科和绿色丝状菌科等,以绿硫细菌为例,它能进行下列反应:2H2S+CO2(CH2O)+2S+H2O。其中的(CH2O)为糖类。光合细菌的代谢方式多样,能在恶劣环境(如缺氧和光线昏暗)中生长繁殖,因而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另外,光合细菌繁殖速度快,易于人工培养,细胞中含有丰富的各类营养物质。请回答如下问题:

   (1)光合细菌和绿色植物在细胞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合细菌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主要不同点是:光合细菌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光合细菌能在无氧的条件下生存,从根本上说是由         决定的,从

       进化上看是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4)光合细菌的后代的变异性较植物的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6分).生态工作者从东到西对我国北方A、B、C三种类型的草原进行调查。下表是不同调查面积的物种数量统计结果:

 调查面积

cm×cm草原类型

10×10

20×20

40×40

80×80

90×90

100×100

110×110

120×120

130×130

140×140

A

3

5

8

14

16

17

19

20

20

B

3

5

6

9

11

13

13

13

13

C

2

3

5

8

8

8

8

8

8

(1)A、B、C三种类型的草原对放牧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导致这三种类型的草原物种数量不同的关键生态因素是        。如果将A草原与我国东北针叶林相比,两者之间恢复力稳定性较强的是      

(2)调查B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

①选取40 cm×40 cm为最佳样方面积。

②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

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请指出以上设计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34.(5分)下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请据图回答:

  (1)若图中的2和3表示两个X染色体,     

    则此图可以表示的细胞是     (  )

      A.体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

  (2)若一对夫妇所生育的子女中,性状

    差异甚多,则这种变异的来源主要是    

  (3)正常情况下,在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分裂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基因AA的分开发生在(填细胞分裂名称和时期)           

  (4)若某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在该植物的自交后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且能稳定

    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5)假设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中的一个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在该

    细胞分裂形成的精子细胞中,含15N的精子所占比例为    

35.(9分)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结合下面关于溶酶体(一类含多种水解酶、具有单层膜的囊状细胞器)发生过程和“消化”功能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b是刚形成的溶酶体,它起源于细胞器a;e是由膜包裹着衰老细胞器d的小泡,而e的膜来源于细胞器c。由图示可判断:a是      ___,c是      ___,d是     

(2)f表示b与e正在融合,这种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特点。

(3)细胞器a、b、c、d膜结构的成分有                     

(4)                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可以模拟生物膜的      ____功能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

36.(11分)新华社广州3月8日电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从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简称亨氏美味源) 生产的272箱美味源金唛桂林辣椒酱中检验出含有“苏丹红一号”成分。“苏丹红一号”色素是一种人造偶氮苯类化学制剂,在人体内可形成二苯胺,二苯胺具有强烈的致癌性,全球多数国家都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这种色素常用于工业方面,比如溶解剂、机油、蜡和鞋油等产品的染色。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苏丹红一号”会导致鼠类患癌,它在人类肝细胞研究中也显现出可能致癌的特性。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苏丹红可作为生物组织染色剂,用它对大豆子叶染色,镜检,哪种成分或结构可被染色___________?A.多糖   B.蛋白质   C.油滴    D.核酸

(2)“苏丹红一号”是化学致癌因子,其致癌的机理是损伤了细胞中的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________和________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3)为了验证苏丹红一号具有强烈的致癌性,学校课外小组的同学做了一个实验:

实验课题名称:                            。

材料用具药品:生长状况一样的健康小白鼠12只;苏丹红一号;解剖盘;解剖剪;放大镜等

实验步骤:(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记录结果:略。

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 37.(8分)某男子与一位重症禽流感患者有过接触,因而被要求进行医学隔离。在此期间,医生检查发现该男子体内有相应的抗体出现,但该男子除了体温稍有升高外,并没有出现其他症状。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感染禽流感病毒后的发热源于产热增多和散热不畅,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是____

_______,维持体温恒定的调节方式是__    _____调节和____ _________调节。

(2)该男子在体温升高期间,按照自己以往对付感冒的做法,大量饮水。这样做会使得_________       __下降,减少对下丘脑中的__ __  _         __感受器的刺激,从而减少_ _________        _激素的分泌和释放,导致大量排尿,有利于排出代谢废物。

(3)虽然该男子这一次感染了禽流感病毒却无明显病症,但这并不能保证他将来不会成为禽流感患者。理由是①                               

                                    .(2)

38(8分).下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若Ⅱ-7为纯合体,请据图回答:

(1)甲病是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性遗传病;

乙病是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性遗传病。

(2)Ⅱ-5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Ⅲ-8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Ⅲ-10是纯合体的概率是________。

(4)假设Ⅲ-10与Ⅲ-9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

39.(7分)下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所设计的一个实验装置。开始时锥形瓶中装满了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了适量的酵母菌,将装置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后记录下初始液面的数据,实验过程中液体会进入玻璃管,从玻璃管的刻度上可以读出进入玻璃管的液体量。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与初始液面数据的差值。(单位:mL)

时间(分)

4℃

10℃

20℃

35℃

55℃

90℃

5

0

0.2

0.4

0.7

0

0

10

0

1.0

1.3

1.2

0.1

0

15

0.1

1.9

2.2

2.8

0.2

0

20

0.2

3.1

3.3

4.4

0.3

0

25

0.3

4.0

4.5

5.0

0.4

0


(1)该同学作了以下四种假设,你认为最合理的假设是(  )

A、温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  B、温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

C、氧浓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   D、氧浓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

(2)假设实验的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很低,则表中数据可以反映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        的量。

(3)从表中数据分析得知最有利于酵母菌发酵的温度是      ,实验过程中应该用     方法控制温度,不可直接加热。对于在90℃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你认为得到的原因是                   

(4)实验开始前,实验装置必须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以便消耗装置中的  

(5)请写出该实验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反应式:          

40.(15分)本题为选做题,适用于《选修I·生物技术实践》。

A1.(8分)PCR技术是把某一DNA片段在体外酶的作用下,合成许多相同片段的一种方法,利用它能快速而特异的扩增任何要求的目的基因或DNA分子片段;电泳技术则是在外电场作用下,利用分子携带的净电荷不同,把待测分子的混合物放在一定的介质(如琼脂糖凝胶)中进行分离和分析的实验技术,利用它可分离氨基酸、多肽、蛋白质、核苷酸、核酸等物质和作亲子鉴定。右图是电泳装置及相应电泳结果。

⑴电泳和叶绿体色素分离采用的纸层析法比较,后者使用的介质是___________;电泳过程中分子的迁移速率除与本身所带净电荷的多少有关外,你认为还受什么因素影响(至少列出两种)?_________。

⑵PCR技术能把某一DNA片段进行扩增,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⑶图3是把含有21个氨基酸的多肽进行水解,得到的氨基酸混合物进行电泳的结果,故可推知该多肽由_________种氨基酸构成。

⑷图4通过提取某小孩和其母亲,以及待测定的四位男性的DNA,分别由酶处理后,生成若干DNA片段,并进行扩增得到的混合物,然后进行电泳得到的一组DNA指纹图谱。请分析,在F1~F4中谁最可能是该小孩真正的生物学父亲?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2.(7分)下面是古代家庭酿酒的具体操作过程:先将米煮熟,待冷却至30℃时,加少许水和一定量的酒酿(做实验是用酵母菌菌种),与米饭混用后置于一瓷坛内(其他容器也可),在中间要挖一个洞,加盖后置于适当的地方保温(28℃),12h即成。现请你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发酵过程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⑴在中间挖一个洞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发酵坛没有密封,那么坛内无氧发酵的环境是由什么造成的?________________。

 写出发酵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请你用文字或坐标曲线的形式来说明在发酵坛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此消彼长的过程。

41.(15分)本题为选做题,适用于《选修Ⅲ·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B1.(8分)下图所示为人类“治疗性克隆”的大概过程,请据图作答。

⑴人类“治疗性克隆”的核心技术是胚胎工程中的___________技术。

⑵“治疗性克隆”的结果说明高度分化的体细胞的核仍然具有___________。相同的胚胎干细胞,“克隆”的结果各种各样,如有的是胰岛细胞,有的是血细胞,有的是心肌细胞,究其本质原因是基因_________的结果。

⑶若将上述技术用于白血病人的骨髓移植,且图中患者是A型血(IAi),提供卵细胞的女性是AB型血(IAIB)的,则骨髓移植成功后患者的血型是______________型。

⑷科学家为何要将患者的体细胞的核植入去核的卵细胞,而不直接用体细胞进行细胞培养?________

⑸按上述方法克隆器官在器官移植方面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B2.(7分)1979年,科学家将动物体内的能够合成胰岛素的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重组,并且在大肠杆菌体内表达成功。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⑴此图表示的是采取_________合成基因的方法获取_________基因的过程。

⑵图中①DNA是以________为模板,__________形成单链DNA,在酶的作用下合成双链DNA,从而获得了所需要的基因。

⑶图中③代表_________DNA,含_________基因。

⑷图中④表示_______________。

© 2002-2014 灏忚嵎浣滄枃缃�www.zww.cn 鐗堟潈鎵€鏈� 鍏充簬鎴戜滑 鐗堟潈璇存槑 閯侷CP澶�05002343鍙� 姝︽眽甯傚叕瀹夊眬澶囨鍙�:4201502084
鏌ユ壘浣滄枃   瑕� 浣滄枃鎶曠ǹ锛岃鍏� 娉ㄥ唽 鑱旂郴閭: xhzww@126.com 鏀惰棌灏忚嵎 ,浠ュ厤蹇樿 闂绛旂枒 QQ 782880378 鏈夐棶棰樿鐣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