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08届高三生物下册第二次调研测试

2014-5-11 0:36:07下载本试卷

08届高三生物下册第二次调研测试

                  2008-3-26

本试卷共10页,40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某化合物含C、H、O、N和S五种元素。该化合物一定不能

A.参与主动运输过程           B.携带氨基酸到核糖体

C.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D.携带氨基酸进入细胞

2据科技日报消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癌症研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发现了一种命名为RhoGD12的基因,该基因有助于避免癌细胞扩散:带有该基因的癌细胞会失去转移能力。对该基因的作用最可能的解释是

A.在癌细胞中表达产生一种糖蛋白,由此阻止癌细胞入侵其他组织器官

B.在癌细胞中表达产生一种蛋白质,由此使癌细胞迅速分化为其他组织器官

C.在癌细胞中表达产生一种蛋白质,使癌细胞迅速衰老

D.在癌细胞中表达产生一种蛋白质,使癌细胞迅速凋亡

3下面是人体一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中染色体和DNA在A、B、C、D四个时期的统计数据,那么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

文本框: 数量


4.豌豆的子叶颜色黄色对绿色呈显性,种子形状圆粒对皱粒呈显性,纯种黄色皱粒豌豆与纯种绿色圆粒豌豆杂交,从理论上讲,F2中纯合体与新表现型中杂合体的数目之比为   

A.1/2      B.1    C.4/9       D.9/16

5右图是一天中光合强度变化曲线图,C与B点比较,叶肉

 细胞内的C3、C5、ATP、[H]的含量变化依次是

A.升、升、升、升   B.降、降、降、降

C.升、升、降、降  D.降、升、升、升

6不能在生物膜系统中发生的生理过程有

A.肌细胞无氧呼吸      B.蛋白质的加工包装

C.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   D.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7在一个透明的容器中加入适量NaHCO3稀溶液,将杨树叶片迅速封入其中,装置如图所示,  摇动容器,使容器内空气中的CO2和溶液中的CO2达到动态平

衡,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进行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

 述错误的是

A.光照几分钟后,容器内溶液的pH将减小

B.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溶液的pH的变化速度趋于变慢

C.如果将装置置于暗室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将减小

D.该装置可以用来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

8科学家对单细胞伞藻的幼体嫁接,如图,将甲的伞柄嫁接到乙的假根上,长出了伞帽。仅对这一实验下列有关评价最合理的是    

A.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遗传的调控中心

B.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代谢的调控中心           

C.欲证明细胞核的功能,需同时进行对照实验

D.第一次新长出的伞帽与乙的伞帽特征完全相同

9右图表示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文本框: 光合作用效率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曲线中a点转向b点时,叶绿体中C3浓度降低

B.曲线中d点转向b点时,叶绿体中C5浓度升高

C.ab段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D.bc段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限制性因素可能是温度等其它条件

10有关光合作用过程及几种元素与光合作用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光反应和暗反应互为提供物质和能量

B.炎热的夏季中午,植物的“午休”现象是因为暗反应受阻,但光反应正常进行

C. N元素是ATP的组成成分,也是光合作用所需酶和叶绿素的组成成分

D. C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是CO2→C3→(CH2O)→C5

11在开展生物学实践活动时,为了研究影响大豆生长的条件,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两只花盆里分别种相同数量的大豆苗,并进行如下处理。

花盆

温度

光亮处

20O C

充足

黑暗处

20O C

少量

以下有关这一实验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

A .如研究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只需将甲、乙花盆都改放在光亮处

B .如研究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只需将甲、乙花盆都改放在黑暗处同时都给足水

 C .如研究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必需将甲、乙花盆都改放在光亮处

D.本实验设计可达到同时研究光和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目的

12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肽键数目减少8个      B.C原子减少12个

C.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3个   D.氧原子数目减少1个

13在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以及鸡的红细胞中均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A.中心体发出星射线  B.转录和翻译  C.ATP合成  D.着丝点分裂

14下表是四种植物分生组织的细胞周期,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植物

细胞周期的时间(h)

a时期

b时期

合 计

物种1

10.6

0.4

11

物种2

18

0.5

18.5

物种3

16.5

2

18.5

物种4

10.4

2.3

12.7

 A.同一种物种体内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的时间都相同

 B.秋水仙素作用于b时期中的细胞,能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

 C.最好选用物种1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因其细胞周期最短

 D.a时期细胞核中进行转录和翻译,b时期可观察到染色体

151915年、1930年、1965年三年度的诺贝尔奖都授予了有关叶绿素研究方面的科学家,下列有关叶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叶绿素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两种,叶绿素a呈黄绿色,叶绿素b呈蓝绿色

 B.叶绿体的囊状结构薄膜和基质中均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

 C.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在滤纸条上叶绿素a比叶绿素b扩散得快

 D.叶绿素是光合作用中最重要的物质,都能吸收和转化光能,并将水分解

16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AAaXb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A.aXb,Y,Y     B.Xb,aY,Y     C.AXb,aY,Y    D.AAaXb,Y,Y

17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1:1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18基因型为YyRr(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个体自交,后代中至少有一对基因为显性纯合的概率是

 A.4/16       B.5/16      C.7/16       D.9/16

19某种豚鼠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有一只黑鼠和一只白鼠杂交,子代全部是黑鼠,用子代黑鼠与亲代白鼠交配,子二代中白:黑等于3:1,合理的解释是

A.子二代完全符合分离定律的性状分离比

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没有出现交叉互换

C.后代个体数量少,统计中出现了较大的偏差

D.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在有双显性基因存在时才表现为黑

20某同学总结了有关减数分裂、染色体、DNA、基因的知识点,其中错误的是

A.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及其上的DNA和基因在行为上有平行关系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C.减数分裂结束,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等于DNA数并等于基因数

D.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和着丝点数目保持相同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给分。

21关于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产生水的只有线粒体          B.植物细胞的液泡含有叶绿素

C.能发生碱基配对的只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D.线粒体和叶绿体能产生[H]和ATP

22下列生物学研究选择的技术(方法)恰当的是

A.利用普通光学显微观察植物细胞叶绿体的内部结构

B.用纸层析法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C.用标记的CO2研究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D.对完整细胞进行差速离心就可以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开

23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纯种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与F2出现这样的比例有直接关系的是                    

    A.亲本必须是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

    B.F1产生的雄、雌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1:1:1

    C.F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雄、雌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F2中不同基因型的个体(种子)存活率相等

24下面列举了一些与温室大棚种植蔬菜有关的生产措施,你认为合理的是

A.温室的设计应尽量提高采光效率,尽量减少热量的散失

B.施足有机肥可直接为植物提供有机营养,同时可以补充大棚内的CO2

C.温室中可通过补充不同光质培育壮苗,等强度的红光比蓝紫光效果好

D.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25右图表示某哺乳动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一个细胞,该细胞

A.只存在于该动物的卵巢中

B.在分裂的间期发生过基因突变

C.不含同源染色体

D.分裂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有两种

26右图为人类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5号和11号为男性患者。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A.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但致病基因不一定在常染色体上

B.若7号不带有致病基因,则11号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于2号

C.若7号带有致病基因,10号产生的配子带有致病基因的概率

 是2/3 

D.若3号不带致病基因,7号带致病基因,9号和10号婚配,

后代男性患病的概率是1/18

27高温、高湿条件下种子寿命短是因为

 A.种子细胞呼吸强,大量消耗种子中储藏的养分

B.种子细胞呼吸强,产生大量H2O,正反馈调节细胞呼吸

C.种子细胞呼吸强,放出较多能量,产生高温,使酶的活性逐渐增强

D.种子表面的微生物繁殖快,加快有机物分解,产生毒素毒害胚

28有关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体只有体细胞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

B.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只有处于离体状态时才有可能表现出全能性

C.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基础

D.植物体内某些体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其原因是所含基因不同

29某同学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并加入适量的清水,然后把豌豆种子放在棉花上。实验过程与结果如下表,由表能得出:(  )

装置

场所

温度

棉花状态

数日后的现象

日光

23℃

潮湿

全部发芽

日光

23℃

干燥

没有发芽

黑暗

23℃

潮湿

全部发芽

黑暗

23℃

干燥

没有发芽

A.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光照、温度和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温度和水分,因变量为种子是否萌发

C.该实验选用具有活胚且大小相同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属于无关变量的控制

D.该实验的结论是:种子萌发只与光照和水分有关

30在光合作用中,需要酶参与的过程是(  )

A.CO2的固定  B.叶绿素吸收光能  C.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D.ATP的形成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80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80分。

31(6分)孟德尔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的杂交实验,成功地揭示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发现过程本身就是科学方法探究过程,请完成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探究过程的概念图:

A      ;B       ;C        ;D             

E                           ; F       

32(8分)下图表示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生命活动,请据图回答:

(1)该图可以用来表示下列哪些生物的细胞重大生命活动?       (填写序号)

  ①噬菌体②酵母菌 ③乳酸菌

  ④变形虫 ⑤海带 ⑥蚯蚓

  ⑦玉米 ⑧蘑菇  ⑨颤藻

(2)有关人体内B过程,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经过B过程的细胞,仍具有发育的潜能

②单细胞生物也存在B过程 ③人的一生

中,B过程的高峰期是青春期 ④B过程的

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⑤没有B过程,生物体也能正常发育。

(3)下列哪些是衰老细胞的主要特

征有      。(填写序号) ①水分减少②酶活性降低③细胞核体积缩小

④细胞膜选择通透能力降低⑤染色质解旋、伸长⑥糖蛋白减少,容易分散和转移

(4)细胞识别是细胞信号传导的前提,它是通过    实现的,细胞识别的物质基础是该结构上有   

33(10分) 下图为高等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示意图


(1)该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处于_____________时期。

(2)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最多是有_______条,生成的配子最多有_____种。

(3)3号和8号染色体来自于_______________。

(4)若4号染色体上有A基因,则9号染色体同一位置上基因最可能为_____,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5)若1号—5号分别存在A、b、D、F、g基因,且与该细胞同时产生的另一细胞中无显性基因,则该生物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有_____种。

(6)请在方框内绘出与图示相关的发生基因自由组合的细胞分裂图像(只表示染色体的情况)。(假设该生物为雄性)(2分)

34(7分)下列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一个问题探究实例:


        

  

     


(1)图-3中A的主要成分是水还是油?         

(2)请根据探究-1和探究-2的结果推导细胞膜上磷脂分子的排布情况,在图-4中绘出其简图(片段)。

(3)根据图-4所示结果,科学家利用纯磷脂制成“脂质体”,作为细胞模型。将“脂质体”放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脂质体”的形态、体积都没有变化。

①这一事实表明:                            。进一步根据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分析推测,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不是真正的自由扩散,它最可能与膜上的蛋白质有关。

②有实验证明钾离子也不能通过该“脂质体”,若要使钾离子通过,则该“脂质体”模型中还需要具备哪些物质?                       

35(6分)同位素标记是生物学研究的常见方法,在细胞及细胞工程的研究中经常涉及。请分析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人体细胞内抗体合成与转运的途径,结果如图所示,图中a、b、c、d、e代表细胞结构,请据图回答。

             

①现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以及亮氨酸,拟测定抗体的合成与转运,应选择的物质是                

②抗体从开始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器顺序是(填字母)      ,此过程说明细胞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           

(2)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正常的骨髓细胞和癌细胞的代谢速率。

①现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以及亮氨酸,拟测定癌细胞和骨髓细胞内RNA的代谢速率,应选择的物质是     ;经细胞培养后,与骨髓细胞相比,癌细胞内放射性       

②用32P标记的Na2HPO4加入培养液中标记细胞,研究正常的骨髓细胞和癌细胞的ATP代谢速率。获得细胞后,在培养液中加入葡萄糖、氨基酸、用32P标记的Na2HPO4无机盐外,还要加入动物血清和维生素等物质;培养一段时间后,离心得到细胞,仍需用生理盐水洗涤细胞并弃去上清液,目的       

36(6分)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

(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特点,通常选用洋葱根尖(2n=16)而不选择小麦根尖(2n=42)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新鲜的韭黄或者蒜黄做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几分钟后滤纸条上不能呈现的色素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做蛋白质鉴定实验时,在2mL蛋白稀释液中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后,又加入2mL双缩脲试剂B,振荡均匀,溶液颜色呈蓝色,最可能原因是        。

(4)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如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规范。但得到的 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有:①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观察经解离、染色后制成的洋葱根尖临时装片,在其分生区细胞中看不到被明显染成深色的染色体,其原因最可能是      。

37 (7分) 生物研究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调查后的数据统计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的发病率较高,且对患甲病家族的调查中还发现连续几代均患病,而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以下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每万人中的基本情况(其中男女比例相同)。

有甲病、无乙病

人 数

无甲病、有乙病

人 数

有甲病、有乙病

人 数

无甲病、无乙病

人 数

男性

279

250

6

4465

女性

281

16

2

4701

请根据所给的材料和所学的知识请回答:

(1)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简要说明理由                             

(2)下图是该小组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的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甲病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乙病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请根据家族系谱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写出Ⅲ-9的基因型__________,Ⅲ-10的基因型_____   ____________。

②Ⅲ-9和Ⅲ-10生一个同时患有甲病和乙病两种病症的男孩的几率为______________;

若Ⅲ-9和Ⅲ-10生了一个男孩,该男孩只患一种病的几率为_____________。

38(10分)为了验证环境因子光照、二氧化碳的不足分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可将叶片用打孔器打取小圆片,抽取叶内气体使之下沉于水中,在不同条件下根据叶圆片上浮所需时间的长短推测光合作用的相对强弱。请回答:

 (1)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1:取三角瓶,编号A,加入一定量的冷开水;再加入一定量的NaHCO3粉末,使其在水中溶解;用黑纱布(透弱光)包裹三角瓶后,适宜温度下水浴保温;放入下沉小叶圆片10片,将三角瓶置于日光灯下;记录叶片上浮所需时间或一定时间内的上浮叶片数.

   a、参照实验1请简要写出实验2应改变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     

b、参照实验1请简要写出对照组应改变的条件__________   _    _________。

(3)预期结果:

 实验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组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照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浸没于水中的叶圆片上浮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10分)将金鱼藻置于一烧杯中培养。在不同温度下,测得金鱼藻光合速率(用每小时O2释放量表示)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下左图所示。呼吸速率(用每小时O2消耗量表示)与温度关系如下右图。请据图表回答:

温度

0℃

10℃

20℃

30℃

40℃

mg·h-1

0.30

0.35

0.50

0.70

1.10

(1).金鱼藻生成的O2若在另一细胞内被消耗,在整个过程

中O2穿过层磷脂分子____  层。

(2)20℃条件下,用15klx的光强度连续照射10h,合成的葡萄糖约为_____mg,其中约有______mg用于呼吸作用。

(3)10℃条件下连续12h给以20klx的光照,再转入30℃条件下连续8小时黑暗处理,则金鱼藻在20小时内,葡萄糖的净含量将_______mg。

(4)适宜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的金鱼藻,开始时O2产生较快,但3d后O2生成减慢,其最主要原因                     

40(10分)下表是袁隆平所做的三组杂交实验的统计数据(D和d表示株高的显、隐性基因,T和t表示水稻抗性的显、隐性基因)据表回答以下问题:

亲本组合

后代表现型和株数

组别

表现型

高茎抗病

高茎易染病

矮茎抗病

矮茎易染病

高茎抗病×矮茎抗病

627

203

617

212

高茎抗病×高茎易染病

724

750

243

262

高茎易染病×矮茎抗病

517

523

499

507

①上述两对性状中,显性形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②最容易获得双隐性个体的杂交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该组合的亲本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该组合的遗传图解。

高三第二次调研

         答案    2008-3-26

本试卷共10页,40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别       姓名         座号       总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B

A

D

A

A

C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C

B

C

A

C

C

D

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全选对者才给分。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BC

ABD

BCD

AD

AB

AD

ABD

BC

ABD

ACD

II卷(非选择题,共80分)

题号

1-20

21-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总分

得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80分。(每空1分,除特殊注明外)

31.(6分) A 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设计方案  D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E 假设: 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F1产生2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F方案:测交

32.(8分) (1)⑤⑥⑦⑧(2分)  (2)②③④⑤(2分) (3)①②④(2分) 

(4)细胞膜  糖蛋白

33(10分)

(1)次级精母细胞(第一极体)  减II后

(2)20  32

(3)同一条染色体  

(4)A   同一条染色体复制而形成的

(5)8

(6)只表示染色体的情况(2分)

34(7分)(1)水

(2)见右图(两层磷脂分子层的亲水性头部分别位于细胞膜的

内外两侧,疏水性尾部位于细胞膜的中间)(2分)

(3)①水分子不能通过纯粹的磷脂双分子层 (2分)   

②相应的膜蛋白、ATP(2分)

35(6分)(1)①亮氨酸   ②  a→b→c  一定的连续性   

(2)①(3H标记的)尿嘧啶核苷酸   强   ②清除未被细胞吸收的Na2HPO4

36(6分)(1)小麦细胞内染色体数太多,难以观察和计数。

(2)叶绿素a和叶绿素b 

(3)加入的双缩脲试剂B过量[生成过多的Cu(OH)2]

(4)②画色素滤液细线次数太少   ③滤纸条上滤液细线可能触及了层析液

(5)解离后染色前没有漂洗。

37(7分)(1)常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甲病男女患者人数基本相同,乙病男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2)①AaXBY aaXBXB或aaXBXb  ②1/8;1/2

38 (10分)(1)光照强弱(度)、CO2等条件都会影响光合作用(2分)

(2)a:不加入NaHCO3粉末,不用黑纱布包裹三角瓶,其余方法与实验组1相同(2分)

  b:不用黑纱布包裹三角瓶,其余方法与实验组1相同(2分)

 (3)实验组1叶片上浮所需时间长(上浮慢)

实验组2叶片上浮所需时长(上浮慢)

  对照组叶片上浮所需时间短(上浮快).     

(4)光合作用产生O2

39(10分)(每空2分)(1) 12 (2) 80  4.7  (3) 增加39.75 (4)水中CO2逐渐被光合作用消耗而没有得到及时补充。

40(10分)①高茎  抗病  ②丙;  Ddtt   ddTt

(遗传图解5分)

亲本  Ddtt    ×   ddTt        亲本   Ddtt  ×  ddTt


配子  Dt   dt    dT   dt  或者          雄配子 

                            Dt      dt

                      雌 DT DDTt    DdTt

子代 DdTt   Ddtt  ddTt   ddtt       配dt  Ddtt     ddtt

高抗  高易染  矮抗  矮易染      子      

   1 :  1 : 1  : 1      子代 高抗 矮抗 高易抗 矮易抗

1 : 1 : 1  : 1

© 2002-2014 灏忚嵎浣滄枃缃�www.zww.cn 鐗堟潈鎵€鏈� 鍏充簬鎴戜滑 鐗堟潈璇存槑 閯侷CP澶�05002343鍙� 姝︽眽甯傚叕瀹夊眬澶囨鍙�:4201502084
鏌ユ壘浣滄枃   瑕� 浣滄枃鎶曠ǹ锛岃鍏� 娉ㄥ唽 鑱旂郴閭: xhzww@126.com 鏀惰棌灏忚嵎 ,浠ュ厤蹇樿 闂绛旂枒 QQ 782880378 鏈夐棶棰樿鐣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