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届高三生物主干核心训练题
生物部分(一)
说明: 本试卷共27题,全部是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构成生物体的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碳元素在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所以它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的元素
B.人体内血钠含量过低,会引起心肌的自动节律异常,甚至导致心律失常
C.落叶与正常叶相比Ca和Mg的含量基本不变
D.微量元素B能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
2.生命活动中,酶是不可缺少的生物催化剂,以下四种酶的作用对象分别是
①肽酶 ②解旋酶 ③纤维素酶 ④ATP水解酶
A. 碱基间氢键、肽键、细胞壁、磷酸基团
B. B.肽键、碱基间氢键、细胞壁、高能磷酸键
C.肽键、碱基间氢键、原生质体、NADPH D.R基、脱氧核苷酸、细胞膜、ATP
3.下列生物中吸收土壤中硝酸盐最少的是
A.水稻 B.小麦 C.大豆 D.马铃薯
4.右图所示曲线不能表达前者随后者变化的是
A.乳酸菌的无氧呼吸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B.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质量与时间关系
C.囊胚期每个细胞的核内DNA数目与时间关系
D.艾滋病患者体内T细胞数量与HIV浓度的关系
5.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下述实验:先向枪乌贼神经纤维里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注入的总量为2.2,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先后加入某药物和ATP,测得周围溶液中24Na的量如下图实线所示。据图作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加入某药物后,溶液中24Na的量不再增加,加入ATP后,细胞中24Na的量增加
B.若将纵坐标改为“细胞内24Na的量”,则对应图中虚线所示的曲线
C.神经纤维排出24Na需要消耗ATP,说明其方式是主动运输
D.“某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胞呼吸
6.在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H]的产生是在
①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②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③有氧呼吸第一阶段
④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⑤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A.①③⑤ B.①④⑤ C. ①③④ D.③④⑤
7.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生物的细胞壁都可以通过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把它分解掉
B.在植物叶肉细胞中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C.蓝藻在生物进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因为它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D.线粒体中的基因在遗传时表现为母系遗传,不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8.下列各图中不正确的是
9.有关C3、C4植物叶片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C3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比C4植物的小
B.C3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大而多
C.C4植物的维管束外有两圈细胞,呈“花环型”
D.C4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中含有无基粒的叶绿体
10.下面是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图1,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及部分肽链放大图(图2),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蛋白质中含有1条肽链124个肽键 B.图2中含有的R基是①②④⑥⑧
C.从图2可推知该肽链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羧基
D.该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在细胞质中核糖体上
11.右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1结构和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相同
B.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太少会使A液和C液减少
C.3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加体液调节
D.C液中可发生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12.下图中甲~丁为某动物(染色体数=2n)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第一阶段 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13.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
A.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B.增加、增加、减少、不变
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
14.右图表示某种生命活动中的一种调节机制。下列有关该图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代表下丘脑,则乙代表的是垂体
B.若甲代表呼吸中枢,则乙代表的结构是呼吸肌
C.若甲代表胰岛B细胞,则乙代表的物质是胰岛素
D.若甲代表下丘脑,则乙代表甲状腺激素
15.甲状腺激素、胰岛素和醛固酮的共同点是
A.元素组成相同 B.合成部位相同 C.生理功能相同 D.运输途径相同
16.下图示某DNA片段,有关该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②③④可形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B.②③④在DNA中特定排列顺序可代表遗传信息
C.某限制性内切酶可选择⑤作为切点
D.DNA连接酶可连接①处断裂的化学键
17.下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
A.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茎尖
B.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根生长具有向重力性,茎生长具有负向重力性
D.根和茎的向性运动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18.蝌蚪变态成青蛙时尾部消失,其原因最可能的是
A.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B.尾部细胞发生基因突变
C.尾部细胞程序性死亡 D.尾部细胞脱分化再分化
19.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行翻译过程
C.DNA复制、转录都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是以mRNA为模板
D.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20.下列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①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 ②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 ③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④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 ⑤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
A.①④⑤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⑤
21.下图表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几个基因,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观察图示可知,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图示各基因中只有部分脱氧核苷酸序列能编码蛋白
C.如含红宝石眼基因的片段缺失,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
D.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的替换,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22.不符合人体体温及其调节实际情况的是
A.处于炎热环境中时,机体只通过神经调节保持体温相对恒定
B.正常体温因年龄性别等不同而在狭小范围内变动
C. 人的体温来源于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D. 由垂体分泌的激素促进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
23.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效应阶段的是
A.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消灭病原体,防止其对机体的侵袭
B.抗体与病毒结合后,使病毒失去侵染和破坏宿主细胞的能力
C.T细胞将经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后的抗原呈递给B细胞
D.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效应B细胞
24.下表中各项都正确的一组是
生物种类 | 细胞结构 | 遗传物质的核苷酸种类 | 代谢类型 | 变异来源 |
A.HIV | 无 | 4 | | 染色体变异 |
B.根瘤菌 | 原核细胞 | 8 | 异养需氧型 | 基因突变 |
C.酵母菌 | 真核细胞 | 4 | 自养需氧型 |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
D.桦尺蠖 | 真核细胞 | 4 | 异养需氧型 |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
25.下列实验过程或技术手段中,没有发生细胞之间分离或细胞结构之间分离的是
A.高倍镜观察细胞质流动 B.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C.植物体细胞杂交 D.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26.有人试图通过实验来了解H5N1禽流感病毒侵入家禽的一些过程,设计实验如下:
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H5N1病毒的放射性及S、P元素,下表中对结果的预测中,最可能发生的是
选项 | 放射性 | S元素 | P元素 |
A | 全部无 | 全部32S | 全部31P |
B | 全部有 | 全部35S | 多数32P,少数31P |
C | 少数有 | 全部32S | 少数32P,多数31P |
D | 全部有 | 全部35S | 少数32P,多数31P |
27.现有两个烟草品种(2n=48),其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由于隐性纯合基因(aa或bb)作用的结果,这两个烟草品种在光照强度大于800 lx时都不能生长。两个烟草品种的杂交产生的子二代中,在光照强度大于800 lx时能够生长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
A.9/16 B.4/
参考答案: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答案 | D | B | C | C | A | C | B | B | B |
题号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答案 | D | C | D | B | D | D | C | A | C |
题号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答案 | C | D | C | D | B | D | A | D |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