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五月份供题训练理科综合(二)

2014-5-11 0:37:06下载本试卷

高三生物五月份供题训练理科综合(二)

1.下列A图表示光合作用中光照强度与CO2吸收量的关系,B图表示温度与酶的催化效率的关系,C图表示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除去水稻田中的双子叶杂草,D图表示环境温度与动物耗氧量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2.下列有关新陈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陈代谢是生物体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B.在糖类供给过量的时候,肝细胞将其合成脂蛋白

C.代谢的调节都是受基因控制的

D.呼吸作用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的氧都来自葡萄糖

3.下列关于粮食生产和农田生态系统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有广大的沼泽地,可以通过填埋后种植粮食,提高我国粮食总产量

B.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小,其恢复力稳定性也较小

C.农田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较小,易受旱涝和病虫害的影响

D.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简单,可以任意改造

4.某科学家从细菌中分离出耐高温淀粉酶(Amy)基因a,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a转到马铃薯植株中,经检测发现Amy在成熟块茎细胞中存在。这一过程涉及( )

A.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可随着马铃薯的DNA分子的复制而复制,传给子代细胞

B.基因a导入成功后,将抑制细胞原有的新陈代谢,开辟新的代谢途径

C.细菌中的DNA分子较小,可直接作为目的基因,导入受体中不需要整合到马铃薯的DNA分子中

D.目的基因来自细菌,可以不需要运载体直接导入受体细胞

5.下列关于生物固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固氮微生物将自然界中的含氮化合物还原成氨的过程

B.固氮微生物将空气中N2还原成氨的过程

C.在自然界中生物固氮量比化学固氮量要少

D.生物将大气中的氮及其氮的化合物转化为氨态氮的过程

30.(22分)下图中Ⅱ1、Ⅱ3分别患有血友病和先天性呆痴。已知先天性呆痴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Ⅰ代全正常,且他们的父母也全正常。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由于工Ⅰ1、Ⅰ3两家都在某核电厂附近生活,他们要向  Ⅰ

该厂索赔,你认为谁胜诉的可能性大?   ,理由是 

                          

(2)为了判定Ⅱ1的致病基因是由亲代传递下来,还是由于基

因突变所致,请你使用DNA杂交技术来判定。DNA杂交技术的 Ⅱ

原理为:首先把一个体的DNA分子用32p加以标记,接着以加

热的办法使其解旋成单链,然后将两个个体的单链混合在一起,使其在缓缓冷却的条件下恢复为双链DNA,此时可以通过检测杂交双链DNA的配对情况,来判定两个个体的基因异同程度。(若能完全配对,则基因相同)

①在本案例中用于杂交的DNA分子应来自于      个体的   染色体中的DNA分子。

②可以预期的结果及原因是:

A.结果:                             

  原因:                                。

B.结果:                             

  原因:                               。

31.(20分)(一)(10分)已知下列三种单细胞生物,它们具有相似的特点:具有细胞壁、没有核膜、无成形的细胞核。在研究它们生活所需条件的实验中得出了下列结果(√表示需要)。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

必须的生活条件

O2

CO2

C6H12O6

NH3

A

B

C

(1)从细胞结构特点上看,它们都属于      生物。

(2)B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        ,它的新陈代谢类型为      

(3)C能利用CO2和H2O合成有机物,这一过程所需的能量来自         ,这种合成作用称为       

(二)(10分)下表是某培养液成分含量表。请回答:

 

编号

成分

含量

(NH4)HCO3

0.5g

KH2PO3

3.0g

CaSO4

0.5g

FeCl2

0.5g

维生素

少许

H2O

1000mL

(1)若用于培养微生物,该培养液中有     类营养物质,可培养的微生物同化作用的类型是        

(2)若此培养液用于植物培养,在培养的初期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3)用该培养液进行植物的无土栽培,能否成功?      ,原因是          

                       。

参考答案1.C 2.C  3.C 4.A  5.B

30.(22分)(1)(每空2分)Ⅰ3 Ⅱ3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她的双亲,应是基因突变所至。

(2))(每空2分)Ⅰ21  X

A.结果:Ⅱ1致病基因是由Ⅰ2传递而来(3分)

原因:杂交DNA分子能完全配对,说明亲子代间的基因相同。(3分)

B.结果:Ⅱ1致病基因是由基因突变造成(3分)

原因:杂交DNA分子不能完全配对,说明亲子代间的基因不同。(3分)

31.(20分)

(一)(10分)(1)原核

(2)消费者或分解者异养厌氧型

(3)氧化氨所释放的能量化能合成作用

(二)(10分)(1)五  自养型

(2)培养液浓度过高,植物失水;

(3)不能   培养液矿质营养不全

© 2002-2014 小荷作文网www.zww.cn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版权说明 鄂ICP备05002343号 武汉市公安局备案号:4201502084
查找作文   要 作文投稿,请先 注册 联系邮箱: xhzww@126.com 收藏小荷 ,以免忘记 问题答疑 QQ 782880378 有问题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