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五月份供题训练理科综合(一)
1.下表是植物细胞生长的两个阶段(阶段I和阶段Ⅱ)的一些数据当细胞由阶段I过渡到阶段11时,发生了何种变化( )
长度 (μm) | 直径 (μm) | 细胞壁厚度 (μm) | 细胞体积 (μm3) | 液泡体积 (μm3) | |
阶段I | 26 | 24 | 2 | 12600 | 600 |
阶段Ⅱ | 36 | 320 | 2 | 306000 | 264000 |
A.只吸收了水分 B.只吸收水分和合成纤维素
C.只吸收水分和合成蛋白质 D.既吸收水分又合成纤维素和蛋白质
2.将用32P标记的胸腺嘧啶注入某种绿色植物细胞内,然后分离获得细胞的各种结构,下列反应不是在含32P的结构中进行的是( )
3.在一个贫营养的湖泊中,藻类生长、发育、繁殖的限制因素通常是( )
A.可利用的阳光量 B.O2的浓度
C. CO2的浓度 D.可利用的氮和磷的量
4.“神州四号”飞船携带的生命系统装置中有混合的小白鼠骨髓瘤细胞和淋巴细胞,在微重力的情况下,请预测该实验的作用( )
A.提高骨髓瘤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突变频率
B.提高骨髓瘤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繁殖能力
C.提高骨髓瘤细胞和淋巴细胞的融合几率
D.促进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5.下列是某物质代谢过程的图解,a~f代表相应的酶。若X、Y都积累过量时,才会抑制酶a的活性,则为获得尽可能多的X产物,被抑制的酶最好是( )
A.e和f B. e和c C. d D. b和c
30.(26分)
(一)(14分)以下示意图与糖类、脂类、蛋白质代谢密切相关,请根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是 过程。
(2)图中 物质(填字母)与血糖调节直接相关。当B的含量低于45mg/dL时,会出现的疾病是 。
(3)图中D应为 ,形成的丙氨酸是 氨基酸(必需、非必需),通过③过程形成的E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由它转变的F是 ;脂肪肝的形成与图中 物质(填字母)的形成受阻有关。
(二)(12分)探究实验设计
问题来源:在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前期,核膜解体,到末期又重新形成。对新形成的核膜的来源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主张认为是由旧核膜的碎片连接形成,另一种主张认为是由内质网膜重新形成的。现给你提供变形虫、3H—胆碱(磷脂的成分)和其它必须仪器,请设计一实验过程,预测实验结果,并说明支持哪一主张。
设计:1.将部分变形虫置于含3H一胆碱的介质中培养,使其膜被标记。
2. 。
3. 。
预测结果1. 。
结论1. 。
预测结果2. 。
结论2. 。
31.(16分)一只雌鼠的染色体上的某基因发生突变,使得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假定控制突变型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则用纯合野生型雄鼠与上述雌鼠杂交,后代表现型是 。
(2)另假定上述雌鼠为杂合子,让其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代表现型有四种,分别是突变型♀、野生型♀、突变型♂、野生型♂,比例为亡1:1:1:1。从F1代中选用野生型♀、突变型♂的个体进行杂交,其下一代的表现型中所有的♂都为野生型,所有的♀都为突变型。请问:.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用遗体图解表示并加以说明(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
参考答案
1.D 2.D 3.D 4.C 5.C
30. (26分)
(一)(14分)(1)转氨基(2) C 低血糖症(3)氨基酸 非必需 尿素 H
(二)(12分)2.将已标记的核移入至未标记的去核的变形虫中,在无标记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使其进行细胞分裂。
3.检查新形成的细胞的核膜。
预测结果1:新细胞核膜具有放射性。
结论1:支持第一种主张。
预测结果2:新细胞核膜无放射性。
结论2:支持第二种主张。
31.(16分)
(1)野生型(3分)
(2)图解
假设1(4 分): B位于X染色体上 假设2(4分):B位于常染色体上
亲代 XbXb × XBY 亲代 bbXX × BbXY
野生型♀ 突变型♂ 野生型♀ 突变型♂
配子 Xb XB Y 配子 bX BX bX BY bY
子代 XBXb Xb Y 子代 BbXX bbXX BbXY bbXY
突变型♀ 野生型♂ 突变型♀ 野生型♀ 突变型♂ 野生型♂
结论:假设1的图解表示的推理结果与杂交实验结果一致;假设2的图解表示的推理结果与杂交实验结果不一致,所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