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生物试卷 - 高中三年级生物试题 - 正文

高三生物试题精选五

2014-5-11 0:37:07下载本试卷

高三生物试题精选五

班级    姓名       座号     

附:试题精选四答案

1A 2D  3C  4C  5A  6C  7C  8D  9B 10C 11A  12C  13C  14C  15A  16C

17 (1)抑制了DNA复制  腺苷  磷酸  C、H、O、N、P

  (2)用秋水仙素处理,因为秋水仙素能使细胞有丝分裂停留在中期,此时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和计数

  (3)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其染色体加倍,如生产三倍体无籽西瓜的过程;采用冰箱储存新鲜蔬菜,低温可抑制其有丝分裂,并能对菌类繁殖起抑制作用

18 (1)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2) 主动运输(或C) 主动运输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3)自由扩散  自由扩散  主动运输

19(1)20  (2)C D  B  (3) 1500  1200  (4) 1  19

一、 单项选择题

1 细胞分化和细胞增殖的主要不同是

A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  B 细胞的形态结构不同

C细胞数量增加少  D子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产生稳定性差异

2下列细胞中,不具有细胞全能性的是

A心肌细胞     B神经细胞

C根的皮层细胞    D木质部导管细胞

3下面关于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羊的乳腺细胞核移殖到去核的卵细胞中培养出克隆羊多利,说明了动物细胞

具有全能性

B为了证明细胞的全能性,科学家用导管细胞作试验材料。

C红细胞能合成血红蛋白,心肌细胞能合成肌原蛋白,像这样的稳定性差异是不可逆转化的,也属于细胞的全能性之一。

D利用植物的花粉,人工培育出单倍体植物,这一成果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

4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动物体内的所有细胞都具有相同的功能

B生物体内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可以完成该个体的全部功能

C生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全能

D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经过未分化、分化、衰老、死亡的全过程

5中科院动物所和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合作,通过将大熊猫的细胞核殖入去和的兔子卵细胞中,在世界上最早克隆出一批胚胎,这表明了我国的大熊猫人工繁殖研究再次走在世界前列。下列有关克隆大熊猫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依次经历了卵裂、囊胚、原肠胚等几个阶段

B兔子卵细胞质的作用是激发大熊猫细胞核的全能性

C克隆的早期胚胎中,各细胞中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D在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尚未出现细胞分化

6下列生物,具有原核细胞结构的是

A蛔虫病病原体  B乙型肝炎病原体

C艾滋病病原体  D炭疽病病原体

7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具有周期性

B乳酸菌、酵母菌都含有线粒体

C线粒体功能的改变,影响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D叶绿体、线粒体也属于生物膜系统

8花生种子萌发早期,胚的重量显著增加,在此期间,胚最有可能的变化是

A细胞数量增加,有机物含量减少

B细胞体积增大,有机物含量增加

C细胞生长缓慢,呼吸作用增强

D细胞分化明显,光合作用增强

9让体外培养的细胞吸收15N标记的胸腺嘧啶,在细胞周期相应阶段放射性出现的部位是

A分裂间期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B分裂间期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

C分裂期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

D分裂期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10人体的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A  DNA碱基排列不同       B 核糖体不同

C转运RNA不同         D信使RNA不同

11连续分裂的动物体细胞的生长即体积增大,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A分裂间期    B分裂前期

C分裂后期    D分裂末期

12将数量相等的两组小鼠肝细胞,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A组加入某种物质,B组不加,培养一段时间,洗去培养液,分别取出两组的全部细胞,测量每组的总放射强度,A结果组明显大于B组。A组加入的物质的作用是

A促进细胞分化    B促进细胞分裂

C促进细胞衰老   D 促进细胞生长

13(多选)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分裂期。在细胞间期进行下列实践工作,可得到明显效果的是

A植物的营养繁殖  B 诱变育种

C肿瘤的某些治疗   D 植物的人工受粉

14(多选)人体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共同特点是

A有纺锤丝出现    B有同源染色体出现

C可能有基因突变   D 有着丝点分裂   E可能产生基因重组

二、非选择题

15图a和图b是细胞结构模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图a、b可能是下列哪种细胞?

(填序号)       .

A轮藻的叶肉 B燕麦的胚芽鞘

C洋葱根的分生区  D蓝藻

E变叶榕的幼茎表皮

(2)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  6 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B  1 可产生O2,也可消耗 O2

C  1 2  3 4 5  6都具有膜结构

D  5 内离子浓度的高低,可影响细胞的渗透吸水

E  人体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1 5  6 

(3)如果是大肠杆菌细胞,不具有图上的哪些标示部分            

(4)图a是在光学显微镜低倍镜下看到的图象,请问:图b是图a的某部位在同一显微镜下看到的图象吗?请说明理由。                          

.

16下图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几个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

(1)根据观察图,可确定三个图均为       (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模式图,理由是                               

(2)A图为分裂   期图,此时期主要变化有                     

(3)B图中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依次是               .

(4)C图所示分裂期的特点是                          

其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依次是               .

17右图是某等生物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      

该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2)    若将图中的1 放入含有胰液的试管中,

在适宜条件下充分处理,最先得到的产物是    

实验后期还得到脱氧核苷酸,这说明了     

(3)该细胞处在    分裂    期。在正常情况下,该细胞形成的子细胞

类型有    种。

(4)已知基因位于1 上,基因位于 2 上,则该生物体细胞可能的基因型

                 

(5)若用药物抑制3 的形成,则形成的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为    ,若两个这样相同的子细胞结合后,形成子代细胞的染色体组数为    ,称为       生物。

18  2002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这三位科学家发现了在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规则。他们利用线虫作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是怎样受基因调控的原因。线虫发育时共有1090个细胞产生,但经过程序性细胞死亡正好消失131个细胞,结果构成了一个由959个细胞组成的线虫。程序性细胞死亡是一种主动的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我破坏过程,是正常的细胞死亡。现在我们还知道,有关线虫细胞死亡的绝大多数基因。在人体内的细胞中也能找到。若人体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过程序性死亡,则会患病,如癌症等。

(1)线虫发育时,131个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原因是                 

(2)人的胚胎发育初期是有尾的,但在胚胎发育成熟时已失去尾,从细胞水平这由于  

(3)    你认为人的表皮细胞中具有调控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基因吗?为什么?

(4)    你认为组成生物体的细胞中都具有调控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基因吗?请举例说明。

(5)癌细胞的主要特点是        。按上述理论,请大胆提出治疗癌症的新方法。

试题精选五参考答案

1D  2D  3D  4D  5D  6D  7B  8A   9B  10D  11A   12B

13 BC   14 ABCD

15(1) A、E  (2) D  (3) 1  2 3 4  5 6

  (4) 不是。虽然图b是细胞极部放大示意图,但其显示出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因此,不是光学显微镜的高倍镜下能观察到的结构,而是电子显微镜下的亚显微结构。

16(1)动物 有中心体,无细胞壁

  (2)前   出现染色体;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核膜、核仁已消失;染色体散乱分布

  (3)8、0、8 

  (4)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  4、8、8

17(1)异养型  消费者    (2)多肽  胰液中有能分解DNA的酶

  (3)减数第二次  中  1  (4)AaBb AABb  Aabb AaBB (5) 8 4 

18 (1)细胞程序性死亡基因在这131个细胞中选择表达。

 (2)组成尾的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程序性死亡。

 (3)有。因为人的细胞都是由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发育而来。

 (4)细胞能无限增殖  找到癌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基因,并使该基因表达。

© 2002-2014 小荷作文网www.zww.cn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版权说明 鄂ICP备05002343号 武汉市公安局备案号:4201502084
查找作文   要 作文投稿,请先 注册 联系邮箱: xhzww@126.com 收藏小荷 ,以免忘记 问题答疑 QQ 782880378 有问题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