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章节训练(四)
生命活动调节及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下列激素中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无直接关系的是( )
A、抗利尿激素 B、肾上腺素 C、雄性激素 D、醛固酮
2、不属于向性运动的是
A、根向着地心方向生长 B、茎背着地心方向生长
C、被触摸时,含羞草的小叶向中间合拢 D、根朝向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
3、将甲、乙两株燕麦幼苗分别种植在单侧光的暗盒内,甲苗的顶端套上不透光的小帽,结果甲苗直立生长,而对照组乙苗向光源弯曲生长,此实验证明( )
A、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B、向光性与尖端无关
C、尖端是感光部位 D、尖端能产生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
4、当一个人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境时,血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激素调节
5、下列动物腺体中都能产生激素的是
A、睾丸和肝脏 B、肠腺和胰腺 C、乳腺和肾上腺 D、卵巢和胰岛
6、下图左侧为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处理,那么一段时间后,右侧①②③在图示位置时,其生长情况依次是
A.向右弯曲 向右弯曲 向右弯曲 B.向右弯曲 向左弯曲 向左弯曲
C.向左弯曲 直立生长 向右弯曲 D.向右弯曲 直立生长 向左弯曲
7、利用磁场处理种子,或用磁化水浸泡种子,都能促进种子萌发,提高种子发芽率,并有利种子生根,促进作物早熟,最终使作物增产。这种现象属于植物的
A.应激性 B.适应性 C.遗传性 D.新陈代谢
8、有人曾做过实验,把玉米和小麦的叶从植株上切下后,立即分别放在保持高温度、光照充足的容器内(保持生活状态),叶的含水量由于蒸腾而徐徐减少。然后,测定叶在发生水分亏缺情况下,相对光合作用强度。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9、下列关于人的大脑皮层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下肢的代表区在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的底部
B.皮层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的大小成正比
C.大脑皮层颞上回后部受到损伤时患运动性失语症
D.刺激大脑皮层大脑内侧面某一特定区域的不同部位可以使血压升高或降低
10、下图表示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对这一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
B.a与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释放激素的调节
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
11、选体重近似、发育正常的四只雄性小狗,甲狗不作处理,乙、丙、丁三只狗分别做不同的手术处理。几个月后,测得各自血液中三种激素的含量如下表。(单位:mg/mL)
甲 | 乙 | 丙 | 丁 | |
雄性激素 | 4 | 3.8 | 3.6 | 0.8 |
甲状腺激素 | 3 | 0.1 | 2.8 | 3 |
生长激素 | 6 | 5.8 | 0.1 | 5.5 |
行动呆笨而迟缓,身体停止发育的是
A、丙狗 B、丁狗 C、乙狗 D、乙、丙、丁三只狗
12、对于生物激素调节及其应用方面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某农民种的小麦在扬花期受到大风袭击,影响了传粉,该农民给小麦田喷洒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他认为这样能避免小麦减产
B.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对于蝌蚪会停止生长因而不能形成青蛙成体,对于幼年人会得呆小症,对于成年人耗氧量会增加等
C.切除动物的垂体后,动物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会减少,而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会增加
D.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对于维持动物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激素间的拮抗作用对机体是不利的,机体能通过反馈调节来缓解这种作用
13、下列关于生命活动的调节正确的说法是
A.植物之所以能够显示出向光性,是因为在单侧光线的照射下,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产生得多
B.胰岛素和肾上腺素的作用相互协同,促甲状腺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作用相互拮抗
C.眼泪中的溶菌酶破坏侵入机体的细菌,这种免疫反应属于体液免疫反应
D.蜜蜂采蜜是动物的本能行为,它是由一系列非条件反射按一定顺序连锁发生构成,完成这些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14、有一种耕牛其甲状腺激素缺乏可能由两种原因引起:其一是缺碘,其二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表达。下列有关叙述不准确的是
A. 缺乏甲状腺激素的牛,其双亲可能是正常的
B. 甲状腺激素分泌正常的个体,可以具有不同的基因型
C. 甲状腺激素缺乏的个体,一定具有相同的基因型
D. 双亲中一方是甲状腺激素缺乏的,后代可以出现正常的个体
15、现在农民普遍利用塑料大棚培植花卉和蔬菜,丰富了市场,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请结合生物学原理判断,以下技术环节有错误的是
A.大棚内异花传粉的瓜果结实率低,可采用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提高产量
B.盖大棚所用到的塑料薄膜用蓝色最好
C.在大棚内圈养鸡或猪,有利于提高产量
D.增施农家肥,可以提高蔬菜或花卉的光合作用效率
16、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会引起腺粒体的解偶联作用,即虽有电子传递但无ATP形成。根据这一事实,可以预料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
A、食量小,肥胖,皮肤温度比常人低 B、食量小,肥胖,皮肤温度比常人高
C、食量大,消瘦,皮肤温度比常人低 D、食量大,消瘦,皮肤温度比常人高
17、严重缺铁的病人可能会出现
A、酒精中毒 B、尿素中的中毒 C、乳酸中毒 D、CO2中毒
18、被子植物的减数分裂过程发生在
A.成熟的花粉粒或胚囊中
B.未成熟的花药或胚珠中
C.生长中的花粉管或子房中
D.生长中的花柱或胚囊中
19、下列有关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的性行为只受性激素和垂体分泌的一些激素影响
B.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对生长的调节作用是拮抗作用
C.动物的趋性、本能、模仿均属于先天性行为
D.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20、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中,从精原细胞到精子,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酵母菌进行出芽生殖时,导致子代个体之间差异的可能原因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C利用稻种出芽长成秧苗的过程属于无性生殖
D蚕豆种子与卵生动物受精卵中卵黄功能相似的结构是由顶细胞发育而来的。
21、下列关于兴奋的传递,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轴突
B兴奋由一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能量变化是:电能→化学能→电能
C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方向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D 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22、北方的深秋季节,某株杨树上的叶片脱落了一半,该株植物的哪一生理过程不会受到直接影响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水分运输 D矿质元素的吸收
23、下列有关减数分裂的叙述,除哪项外都是正确的
A经历两次细胞分裂,染色体发生减半。 B发生基因重组,增加了配子的多样性
C“减数”实质上是配对的同源染色体的分开
D减数分裂结束时形成的是成熟的生殖细胞
24、在下列四个试管中分别加入一些物质,甲试管:豆浆;乙试管:人体必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溶液;丙试管:牛奶和蛋白酶;丁试管:人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蒸馏水 。上述四个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震荡后,有紫色反应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丁 C甲、丙、丁 D甲、乙、丙
25、下面甲、乙两图都表示被子植物个体发育中胚和胚乳的发育情况,下列回答中正确的是
![]() |
A、b表示胚的发育,图甲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
B、b表示胚乳的发育,图甲表示大豆种子的形成
C、c表示胚乳的发育,图乙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
D、c表示胚的发育,图乙表示大豆种子的形成
26、下列有关细胞和生物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卵裂时,每个生成的细胞与它们的母细胞相比,具有较少的细胞质
B、酵母菌出芽生殖的特征之一是遗传物质的均等分裂
C、根霉属于真菌,在生态系统中起分解者的作用
D、大肠杆菌中的质粒是一种细胞质基因
27、下列关于极体和极核的比较中,正确是
A、极体存在于睾丸中,极核存在于胚囊中
B、极体和极核内的染色体都是相应体细胞的一半
C、极体和极核都可以和精子结合并继续发育
D、二倍体生物的极体内没有同源染色体,极核内有同源染色体
28、下列关于动物行为产生与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动物行为的形成过程中,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
B、在动物行为的形成过程中,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都有一定的作用,以激素调节为主
C、在动物行为的形成过程中,以神经调节为主,激素调节也起一定作用
D、在动物行为的形成过程中,神经调节有重要作用而激素调节没有影响
29、过敏反应与正常体液免疫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前者是免疫功能较低的表现,后者则能产生大量免疫活性物质
B、两者产生的抗体存在的场所不同
C、 前者不具有特异性,后者有特异性
D、前者具有遗传性,后者则是后天获得的
30、在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中,早期原肠胚的细胞从一个部位移植到另一个部位,被移植的细胞能适应新的部位并参与那里的器官形成。但如果在原肠胚的末期,把未来将发育为蝾螈下肢的部分移植到另一个蝾螈胚胎部长下肢的部分,将发育为一条额外的腿,这说明
A、原肠胚末期已出现了组织和器官的形成 B、细胞是全能的
C、原肠胚末期出现了细胞分化 D、原肠胚已出现了三个胚层
二、非选择题
31、(8分)某男子与一位重症禽流感患者有过接触,因而被要求进行医学隔离。在此期间,医生检查发现该男子体内有相应的抗体出现,但该男子除了体温稍有升高外,并未出现其他症状。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感染禽流感病毒后的发热是由于 增多和 不畅造成的。
(2)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是 ,维持体温恒定的调节方式是 调节和 调节。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机体 的稳定,是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3)虽然该男子这一次感染了禽流感病毒却无明显病症流感患者。但这并不能保证他将来不会成为禽流感患者的理由是: 。
32、(6分)右图示植物根、茎对生长素的反应曲线。
(1)图示信息说明生长素的作用效应与 有关。
(2)要促进难以生根的插枝成活,则插枝下端有关细胞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___________。
(3)若小明要在此图中添加植物胚芽鞘的生长曲线,请为其续写方法步骤并回答相关问题:
A.方法步骤: ①取100粒小麦种子,消毒、冲洗后置于温箱中催芽2d;
②取青霉素小瓶若干只,编号。分别加入用缓冲液配制的10mg/L、1mg/L、0.1mg/L、……0.0001mg/L生长素溶液各2ml。
③取去尖并经蒸馏水浸洗的
④
⑤
B.计算:设胚芽鞘的处理长度、对照长度、初始长度分别为a、b、c,则胚芽鞘切段增长百分率(%)=
。
33、(11分)右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的甲状腺活动调节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③表示的激素是 ,其生理作用
是 。②表示 激素。
主要生理作用是 。①表示 激素。
(2)若切除动物的甲状腺,血液中激素①和②的浓度会 ,
如再定期给该动物注射定量的激素③,血液中激素①和②浓度
会 ;如果注射的激素③超过一定水平,则血液中
激素①和②浓度会 。
(3)若切除动物的垂体,血液中激素②的浓度会 ,则动物
表现出 等症状;如给动物定期注射大剂量的激素③,
一段时间后,动物表现出 等症状。
34、(17分)请根据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比德尔是一位遗传学家,他选用红色面包霉来做材料。1945年时,他对6万个孢子进行放射性辐射后,用基本培养基培养。绝大部分孢子都能正常生长,但是有少数孢子不能正常生长,后者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突变,其中有的可能与精氨酸有关。因为精氨酸是红色面包霉正常生活所必需的。
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从丁到戊的过程中,可以判断红色面包霉的的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中的______。
(2)在上图abcd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___;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___________。
(3)己知甲中一个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Cc(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产生abc的孢子可能性为______,如果己知丁中有一个孢子基因型为abc(不考虑互换),则丁中abc基因的孢子占________
材料二:经过多种组合实验,再根据突变性状的遗传情况分析,红色面包霉中精氨酸合
成的
(4)某生物兴趣小组经诱变获得一突变菌株,在基本培养基上不能正常生长,请你设计实验探究哪个基因发生了突变?写出实验步骤和结论。
①实验步骤:配制基本培养基,分别对基本培养基作以卜四种处理(Ⅰ、Ⅱ、Ⅲ、Ⅳ)后,培养突变菌株:Ⅰ中______、Ⅱ中_______、Ⅲ中________、Ⅳ中________;观察各培养基中的红色面包霉的生长状况。
②结论:
高三生物章节训练(四)答案
一、选择题
1—5CCCCD 6—10AAADC 11—15CCDCB
16—20ACBDD 21—25ADDCD 26—30BBCBC
二、非选择题
31、(1)产热 散热 (2)下丘脑 神经 体液 内环境
(3)禽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而抗体和记忆细胞具有特异性,因此再度感染后仍可能患病(2分)。
32、(1)生长素浓度和器官种类 (2)10-4mol/L
(3)方法步骤:④一青霉素小瓶中加入2ml缓冲液,放入与实验组相同的胚芽鞘切段,置于相同适宜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 ⑤胚芽鞘切段,吸干表面水份,测量并记录长度。
计算:[(a – b)/c]×100%
33 (1)甲状腺激素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促甲状腺激素 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和发育,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2)增加 减少 减少
(3)减少 精神萎糜、反应迟钝等 兴奋性过高,耗氧量增加
34(1)孢子生殖 (2)a,a (3)1/8 , 1/2
(4)①Ⅰ中 不作任何处理 Ⅱ中 加入鸟氨酸 Ⅲ中 加入瓜氨酸 Ⅳ中 加入精氨酸
②结论:Ⅰ、Ⅱ、Ⅲ、 Ⅳ中均生长良好,则其他基因突变;
Ⅰ中生长不好,Ⅱ、Ⅲ 、Ⅳ 中生长良好,则基因A可能突变;
Ⅰ、Ⅱ中生长不好,而Ⅲ、Ⅳ中均生长良好,则基因B可能突变;
Ⅰ、Ⅱ、Ⅲ中生长不好,而Ⅳ中均生长良好,则基因C可能突变
(其他意思符合也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