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生物形成性质量检测(一)
选修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
第一部分 选择题
1.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A.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
B. 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状态
C. 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D. 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高等动物和人的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稳态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 通过排汗和排尿排泄代谢废物 B. 血液运输氧气和代谢废物
C. 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D. 血液中的CO2增加,会使呼吸加深
3.将狗的双侧肾上腺切除,当其出现症状后注射某种激素,接着测定随尿排出的Na+、K+的量,结果如右图。注射的激素是
A.抗利尿激素
B.肾上腺素
C.醛固酮
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4.在下列各类人群中,一段时期内人体摄入和排出的氮量基本相等的是
A. 健康儿童 B. 重创伤恢复期病人
C. 禁食期病人 D. 健康成年男子
5.人体发生花粉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A. 淋巴减少 B. 组织液减少
C. 组织液增多 D. 血浆增多
6.在下列关于机体水和电解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 血浆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增加
C.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 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7.肾小管与其周围毛细血管之间水分的交换是通过渗透作用完成的,如果流经肾小管的原尿中葡萄糖浓度明显增高,并且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那么最终排出的尿量将会
A. 不变 B. 减少
C. 增加 D. 不确定
8.用斐林试剂可以鉴定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的存在,用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蛋白质的存在,在医学上还常用上述两种试剂进行疾病的诊断。以上两种试剂能够诊断的疾病是
A.糖尿病、肠炎 B.糖尿病、胃炎 C.糖尿病、肾炎 D.肾炎、胃炎
9.吃糖1小时后,在胰静脉的血液中,下列物质中会明显增多的是
A. 胰蛋白酶 B. 胰淀粉酶 C. 胰岛素 D. 胰高血糖素
10.大面积烧伤病人由于严重脱水,使血钾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血液中
A.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减少
B.抗利尿激素浓度减少,醛固酮浓度增加
C.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增加
D.抗利尿激素浓度减少,醛固酮逍度减少
11.将胰岛素注入人的血液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A. 糖元的合成减少 B. 血糖含量增加
C. 肌肉对葡萄糖的消耗增加 D. 非糖物质的合成减少
12.糖尿病患者的症状之一是多尿,其直接原因是
A. 多食 B. 多饮 C. 糖尿 D. 身体消瘦
13.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A. 血浆 B. 血浆和组织液 C. 淋巴和组织液 D.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14.一个健康人若进食较多的糖类和食盐后,体内不会出现的生理变化是
A. 尿中盐增多,糖未增多 B. 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C. 糖大量的进入组织细胞并被利用 D. 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15.在血糖的调节中,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C.胰岛素和肾上腺素 D.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
16.正常情况下,由尿排出的K+大约是肾小球滤过的K+量的1/10,当人摄入大量钾盐时,尿中的K+排出量可超过肾小球滤过的K+的量。这一事实说明
A.肾脏排出K+的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B.K+的分泌和重吸收既可能是主动过程,也可能是被动过程
C.肾小管和集合管既能重吸收K+,又有分泌K+的能力
D. K+的分泌和的Na+重吸收相关联,都受醛固酮的促进
17.人的体温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
A.人体通过皮肤不断散发热量
B.人体能通过骨骼肌和内脏不断产热
C.人体能通过神经和体液控制机体的产热量
D. 人体能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之维持相对平衡
18.在秋季田径运动会上,正在进行
A. 产热过程大于散热过程,体温高于正常值
B. 产热过程小于散热过程,体温低于正常值
C. 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都下降,体温正常
D. 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都加快,体温正常
19.把青蛙和小白鼠从
A. 两种动物的好氧量都减少
B. 两种动物的好氧量都增加
C. 青蛙的好氧量减少,小白鼠的好氧量增加
D. 青蛙的好氧量增加,小白鼠的好氧量减少
20.右表表示人的几种组织、器官的产热百分比,从表中数据不能推导的结论是( )
组织、器官 | 产热量(%) | |
安静状态 | 劳动或运动 | |
脑 | 16 | 1 |
内脏 | 56 | 8 |
骨骼肌 | 18 | 90 |
其他 | 10 | 1 |
A.安静状态下,骨骼肌产生的能量几乎全部散失掉了
B.安静状态下,脑易进入高效的工作状态
C.安静状态下,内脏是主要的产热器官
D.劳动或运动时,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
21.抗原和抗体不仅在生物体内发生反应,在体外也能进行反应,研究这种反应的方法之一是用琼脂双重扩散法,这种方法如下图的例图所示,在琼脂片开孔,在其中加入抗原和抗体,使其在琼指中扩散,扩散了的抗原和抗体在一定的位置发生反应。在琼脂中出现可以用肉眼观察到的线,把这种线叫沉降线。X和Y表示两种抗原,x和y为相应的抗体,图中哪一种表示正确的沉降线。
22.下列都属于免疫系统效应T细胞所产生的淋巴因子的是
A.干扰素、胸腺素 B.组织胺、白细胞介素
C.组织胺、胸腺素 D.干扰素、白细胞介素
23.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活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A. 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 特异性免疫,抗体
C. 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D. 特异性免疫,抗原
24.以下可在人体再次感染了细菌外毒素后所进行的免疫“反应阶段”发生的是
A.造血干细胞→B细胞 B.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
C.T细胞→效应T细胞 D.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
25.关于细胞免疫效应阶段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效应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
B.效应T细胞可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
C.淋巴因子能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
D.效应T细胞能产生抗体
26.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A. 造血干细胞 B. T淋巴细胞 C. B淋巴细胞 D. 吞噬细胞
27.在抗流感病毒感染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 干扰素 B. 抗毒素 C. 免疫球蛋白 D. 青霉素
28.关于特异性免疫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白细胞介素—2能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
B.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
C.吞噬细胞、T细胞与体液免疫无关
D. 记忆细胞与效应淋巴细胞产生于抗原刺激之后
29.吞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在体液免疫感应阶段所起的作用时
A. 对抗原的处理、呈递、识别 B. 对抗原的处理、识别、呈递
C. 对抗原的呈递、处理、识别 D. 对抗原的识别、处理、呈递
30.某人患病后,自行注射了青霉素,结果发生了过敏反应,下列有关他的判断,你认为不能确定的是
A. 该人不是第一次注射青霉素 B. 此人体内发生了免疫反应
C.此人极有可能患了感冒 D.免疫反应肯定是体液免疫
选择题答题卡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31.两种鼠A和B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从A、B中选择等量的鼠用于实验,研究其渗透调节功能,选择的鼠重量和年龄都相似,将它们置于相同的环境条件下,饲以等量食物,但不喂水。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物种A | 物种B | |
代谢得到的水分(相对单位) | 81 | 80 |
蒸发失去的水分(相对单位) | 90 | 168 |
粪便含水量(重量%) | 2 | 20 |
(1)两种鼠中生活在干燥环境中的是 。你的判断理由是
(2)指出鼠得到水分的一种代谢方式
(3)推测那种鼠的肾小管更长
(4)再指出鼠的两种失水途经
(5)哪种鼠更多地以脂肪作为能源物质 ,为什么?
(6)若实验持续进行,A、B中哪种鼠先死亡? 为什么?
32.让一健康人和一糖尿病患者于空腹时同时口服葡萄糖,服用量按每人每
(1)两人血糖浓度变化如右图,其中表示糖尿病患者的曲线是 。
(2)下列甲—丁4种曲线图中能正确反映二人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变化的是 。
(3)从上述分析中可知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量往往 ,而血糖浓度 。
(4)下列有关胰岛素生理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提高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血液中葡萄糖的能力
B、促进肝糖元的分解
C、促进糖元的合成,抑制脂肪等物质转变成糖类型
D、抑制葡萄糖转变成脂肪
(5)健康人当血糖浓度偏低时,可通过胰岛分泌的 和肾上腺髓质分泌的 ,使血糖浓度升高。
33.右图表示3种哺乳动物由于周围环境温度变动而发生的代谢速度变化。
(1)在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动物Y比动物Z更能适应寒冷的环境
B.动物X对温度变化的生理调节能力很差
C.在温度t1时,动物X、Y、Z代谢速度相同
D.在低于t2的温度条件下,动物Z代谢速度逐渐增加
(2)在低于
(3)在零下
(4)在寒冷环境下,动物的代谢速度加大的原因是 ,其调节方式是 。
34.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机制简图,据图回答:
⑴人体的体温调节是通过产热和散热两个机制来实现的。当寒冷刺激时,体内的产热机制可通过图中的 实现,在体温调节作用中具有协同作用的两种激素为 ,其共同的生理作用为 。
⑵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体内的散热机制为 ,其具体的变化为
⑶人体温觉感受器和体温调节中枢分别位于
35.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据报道,各种补充核酸的保健品――“基因食品”推出,号称能补充和及时修复人体受损基因。迅速消除疾病,从而成为21世纪第1个春节人们送礼的新宠,而且价格不菲。
基因与健康的密切关系毋庸质疑,我国“基因组计划”项目秘书长
(1)从代谢角度看,“基因食品”中的核酸在消化道会 ,以 形式吸收到人体内。因此该食品只能为人体提供DNA复制所需的 ,不能为人体提供核酸。
(2)从免疫角度看,如果外来核酸进入人体,将被免疫系统视为 ,
体液免疫过程中 产生相应的 与之特异性结合。
(3)从遗传角度看,基因作为一种遗传物质应具备一定的 ,不同生物的基因有其特定的 ,因此服用核酸食品不可能修复或改变人的基因。
36.下图是吞噬细胞杀灭细菌的示意图,图中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它是细胞内的“酶仓库”。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①过程称为 作用,①和③过程说明
(2)图中②过程进行的是 ,该过程属于___ ___免疫。
(3)有些毒性很强的细菌经过上述过程还不能被清除只是将内部隐藏的 暴露出来,呈递给T淋巴细胞,再呈递给B淋巴细胞,使之迅速增殖分化成 。
当该细菌在体液中活动时,被相应的 消灭。该物质是由图中[ ] 合成,其特异性是由____________决定的。
(4)图中④为上述各生命活动 ,它从亲代到子代的传递方式为 。
37.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种球形病毒,外有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内有两条RNA。下图为HIV侵染人体淋巴细胞及其繁殖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①表示病毒正在侵入淋巴细胞,该淋巴细胞的类型是 ,进入淋巴细胞的是病毒的 。
(2)遗传学上将过程②称为 。
(3)③④的信息传递过程分别称为 。
(4)HIV有Ⅰ和Ⅱ两种类型,其中Ⅰ型又有7个亚型,Ⅰ型的基因组中4个主要基因的变异率最高可达22%。多达100种左右的HIV变异株是目前研制疫苗的主要困难,因此切断传播途经是唯一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HIV众多变异类型的形成是 的结果,这种变化特点与一般生物的不同之处是 ,其原因是 。
(5)2002年12月1日是国际第15个 日。
(6)据最近研究认为,引起“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的病原体可能是 。它和HIV一样,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是按照 的规律进行的(可用简图表达)。
38.完成下列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的示意图
(1)在下面的横线上,分别写出A—F的正确答案:
A. B. C.
D. E. F. (正常值)
(2)低血糖早期患者的血糖含量为 ;空腹时血糖含量超过 叫高血糖
(3)直接感受血糖含量变化而发挥降低血糖作用的激素为A ,升高血糖作用的激素为B ,A激素、B激素的作用为 作用
(4)激素还可以接受神经系统的控制,间接发挥作用,当血糖含量下降时,下丘脑某区域通过神经使 和 分泌的 和 上升,从而使血糖上升。
39.长期的自然选择使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都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比如高纬度地区动物的体形大,体表面积与其体积的比值小,皮下脂肪厚。有人设计了以下试验对此开展研究:他将两个等容积的玻璃容器盛满
(1)你认为该人确立的研究课题是 。
(2)说出曲线C、D的不同。
(3)结合图3,推测A、B谁的脂肪层厚。
高三年级生物形成性质量检测(一)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C | C | C | D | C | D | C | C | C | C | C | C | B | D | B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C | D | D | C | A | C | D | D | C | D | B | B | C | A | C |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31.(1)物种A;物种A和B相比,在相同环境下,蒸发失水和粪便失水都较少,更适合在干旱环境中生活
(2)体内氧化分解有机物得到水分 (3)物种A
(4)排尿失水,呼气失水
(5)物种A,因为脂肪作为能源物质被分解时,产生水较多
(6)物种B,在不喂水的缺水环境条件下,B由于失水较多,细胞脱水而使个体死亡。
32.(1)B (2)丙 (3)不足 过高, 经久不降
(4)A、C (5)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33.(1)B (2)Z (3)X Z (4)增加产热 神经-体液调节
34.(1)D G 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 增强机体新陈代谢从而增加产热
(2)E F 皮肤血管舒张 汗腺分泌增加
(3) 皮肤和下丘脑
35.(1)通过消化作用水解 脱氧核苷酸 原料 (2)抗原(或异物) 效应B细胞 抗体
(3)特异性 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
36.(1)内吞,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2)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分解细菌,非特异性
(3)抗原决定簇,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抗体,[5]核糖体,抗原和遗传物质
(4)能量供应站,细胞质遗传
37.(1)T淋巴细胞 RNA (2)逆转录 (3)转录 翻译
(4)基因突变 突变频率高和突变多方向 单链RNA结构不稳定
(5)世界艾滋病 (6)SARS冠状病毒 (中心法则的详细内容)
38. (1)食物中的糖类;肝糖元;非糖物质;二氧化碳、水、能量;脂肪、某些氨基酸;80—120mg/dL
(2)50—60mg/dL;130mg/dL (3)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拮抗
(4)胰岛A细胞;肾上腺髓质;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39.(1)皮下脂肪有保温作用
(2)D的下降速度开始较快,C的下降速度恒定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