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政治试卷 - 高中一年级政治试题 - 正文*

高一第一学期政治科中段考试卷

2014-5-11 0:25:54下载本试卷

文本框: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装…………………订……………………线……………………………………………………………………


高一第一学期政治科中段考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8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40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中。)

1.下列不属于文化活动的是   (   )

A.红色旅游       B.参观历史博物馆

C.看电视、听音乐    D.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其意义是      (  )

 ①文化力量是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之所在  

 ②文化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   

 ③文化建设是国家全部工作的中心 

 ④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    )

A、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B、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C、树立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D、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4.在2005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春节联欢晚会上,21个聋哑演员将舞蹈《千手观音》表演得天衣无缝、美妙绝伦。舞蹈《千手观音》,主要运用了手的变化来表达佛教传说中观世音菩萨的千变万化。21位演员通过手的丰富多彩的变化和出人意料的组合,在绚丽多彩的灯光辉映下,给观赏者带来极大的美的感受。这说明     (  )

A.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总是积极的

B.成功的艺术作品源于人的创造力和想像力

C.艺术创作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和创新精神

D.艺术创作不需要通过社会实践

5.下列能够体现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的现象有    (   )

 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为推动经济发展,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③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④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应该做到

①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④大力引进外国文化产业 

⑤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7.文化创造的主体是(   )

A. 文化工作者   

B. 新闻、出版、图书、电视行业人员

C. 先进人物

D. 人民群众

8.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

A.孔子的“仁政”思想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者所借鉴 

B.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多

C.文化具有继承性       

D.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并被本土化

9.艺术创作需要坚实的生活积累,正如王夫子所说:“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坎。”这表明(  )

A. 艺术创作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B. 艺术创作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 艺术创作来源于实践

D. 艺术创作必须是“身所历”“目所见”

10.文化塑造人生,主要表现为 (  )

文本框: ……………………………………………………装…………………订……………………线……………………………………………………………………
①丰富精神世界          ②增强精神力量 

③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我国著名文学家费孝通在谈及文化的多样性时有一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据此回答11--13题。

11.“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基本含义是    (   )

 A.承认本民族文化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前提

 B.只有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才能称誉世界

 C.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D.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

12.“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基本含义是    (   )

 A.文化的交流和合作,能促进世界的融合进程

 B.尊重和保存不同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C.尊重每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最终达到民族文化的完全融合

 D.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13.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

A.求同存异         B.兼收并蓄

C.各国文化一律平等      D.公平、公正、合理、正义

  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千年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民族的内容;在清明提倡植树和缅怀亲人与先烈,讲一讲先烈和亲人在世时的一些丰功伟绩;在中秋节宣传合谐;在重阳节宣传敬老爱老等等。据此回答14~15题。

14.下列对上述主张的评价中,你认为正确的有   (  )

A.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应永恒不变

B.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

C.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D.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内涵只有不断改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15.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一切传统文化都可以为我们今天所用,要全部继承下来

B.一切传统文化都已不符合时代的特点,要毫不保留地全部抛弃

C.否定一切旧的文化传统,代之以全新的文化形态

D.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柏”,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16.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因此,中华民族文化要实现创新就必须    (  )

A.对传统文化进行大胆的抛弃 

B.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丰沃土壤

C.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

D.面向世界,汲取世界各国文化的优秀成果

17.“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这种观点否定了(  )

 ①文化创作者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世界保护文化多样性宣言》第7条指出:“每项创作都来源于有关的文化传统,但也在同其他文化传统的交流中得到充分的发展。”为此,实现文化创新必须把握好  (   )

  ①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②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③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④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你能从社会生活的哪些现象中感受到一个国家的文化竞争力 (  )

  ①民族传统文化   ②民族团结精神  ③文化创新能力 

  ④法制的不断健全 ⑤民族风俗习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20.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是  (  )

 A.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B.每个人都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C.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D.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二、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共18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中。)

21.“无信市不立,无法信不灵。”近年来,造假、欺诈、拖欠、赖帐事件频频发生。呼唤诚信道德成中国企业界的一种最强音。中国企业界之所以呼唤诚信道德建设,是因为(  )

文本框: ……………………………………………………装…………………订……………………线……………………………………………………………………
A.不讲诚信已成为中国企业界的普遍现象

B.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C.加强诚信建设可以完全克服市场经济的缺陷

D.诚信建设可以有效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22.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人们应该这样对待文化多样性( )

A.   认同本民族文化

B.   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C.   对外来文化采取排斥主义

D.   全盘吸收外来文化

23.文化对人的影响包括( )

A.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  文化影响人们的风俗习惯、文化程度

C.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D.  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稳定性

24.下列关于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正确的是(  )

A.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B.民族精神的力量是通过中华文化的力量表现出来的

C.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之魂

D.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之中

25.世界各国的风俗习惯千差万别,大部分国家以摇头表示否定,以点头表示肯定,而阿尔巴尼亚人则以摇头表示肯定,以点头表示否定。绝大部分行握手礼的国家都伸出右手,但印度却相反,如果要握手必须用左手。许多非洲国家以啃咬来宾的右耳来表示热烈欢迎,甚至少数国家还有以箭毒涂在来宾的手背上来表示欢迎的礼仪。这些都说明(  )

A.世界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性B.各民族文化之间只存在着差异性

C.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D.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色

26.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可以从以下哪些方面得以证明(  )

A.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B.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C.中华各地方文化各具特色

D.中华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2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2分)

27.长期以来关于传统文化的评价有两种不同的评价观点。一种认为传统文化是财富,应该好好珍惜,一种认为传统文化是包袱,应该抛弃。请结合本课所学到的有关知识以及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

28.2004年1月30,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参观,埃及国家博物馆后说:“今天对埃及博物馆的访问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博物馆的馆藏表明,埃及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从这里面我们也感受到一点,就是要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借鉴,这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既要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要学习世界各国优秀的文明成果。”

  结合上述材料,从文化创新的角度说明,为什么“我们既要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要学习世界各国优秀的文明成果。”?

答:

文本框: ……………………………………………………装…………………订……………………线……………………………………………………………………
四.辨析题(本大题8分。只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

29.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

答: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2分)

30.2005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就发展红色旅游作出了明确规定。

(1)    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开展红色旅游。(2分)

(2)    从红色旅游意义上说明怎样铸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6分)

(3)    近年来,历史上“红色宝典”的改编出现了一些问题,你为“红色宝典”

改编提几条合理化建议。(4分)

答:

31.材料一:据国家统计局测算,截至2003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总产值3577亿元人民币,占GDP的3.1%,而日本2000年文化产业的市场规模为85.057万亿日元,占GDP的17%,美国当年的文化产业收入是4000亿美元,产值占GDP总量的18%-25%。

  材料二:有材料显示,美国目前已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广播节目的生产和制作,传播在世界各地的新闻90%上以由美国和西方国家垄断。从全球市场看,美国影视,业已取得绝对优势地位。美国电影在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放映,现已占有欧洲票房收入的70%。由美国公司生产的音乐唱片已占世界音乐唱片消费总量的60%。前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杜勒斯曾说:"如果我们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并随之舞蹈,那么我们迟早将会教会他们按照我们所需要的方法思考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文化与政治之间的关系。(7分)

答:

政治科中段考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D

C

A

B

D

A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C

C

D

C

B

A

B

A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21

22

23

24

25

26

BD

AB

AC

AD

CD

ABCD

三、简答题(本题共12分,每小题6分。)

27.(1) 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2分)

(2)传统文化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2分)

(3)我们既不能简单地说传统文化就是财富,同样也不能片面地说传统文化就是包袱,而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分)

28.(1)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2分)

  (2)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而从头开始。 因此,我们进行文化创新,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文化的土壤,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2分)

  (3)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在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的过程中,只有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才能共享世界文化创新的成果,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2分)

四.辨析题(本题共8分。)

29.(1)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 

  (2)继承传统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精华要肯定,要发扬。继承,并不是全盘接受。文化的发展,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当然也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3)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不是在继承之后才发展,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先后两个过程。

(4)题目观点把继承和发展分为先后,是不科学的。

五.论述题(本题共22分)

30. (1)a.开展红色旅游,对全国人民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宏扬民族精神既可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又可以增强人们的爱国情感。(1分)

b.传统文化的内容如果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就可以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发展红色旅游,可以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1分)

(2)a.红色旅游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红色旅游文化要宏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服务于现代化建设。(2分)

b.红色旅游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红色旅游文化产品要适合人民群众的需要。(2分)

c.在红色旅游过程中,既要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又要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积极创新。(2分)

(3)a.要不断推进社会实践的发展。(1分)

b.要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1分)

c.要推陈出新,体现时代精神。(1分)

d.要坚持正确方向,反对“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1分)  

 

31、(1)材料一说明我国的文化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3分)

(2)①当今世界,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3分)

②美国企图通过强大的新闻帝国,通过电影、音乐等文化产品,推销他们的价值观念,达到利用经济、政治手段难以达到的战略目的,维护自己的全球战略利益。(2分)

③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我们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努力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