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题 号 | 一 | 二 | 总 分 |
得 分 |
|
|
|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立的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据此回答1—2题。
1.十六大报告指出: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 )年力争比2000
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 )
A. 2005 B. 2010 C. 2020 D.2050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 (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推动民主政治建设
C.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D.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顾客购买商品希望“物美价廉”,但有人提出:“物美价廉”是市场经济观念,“优质优价”也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据此回答3--4题:
3.顾客把“物美价廉”作为购物标准实际上反映了 ( )
A.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B.商品的首要属性是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C.商品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量决定的
D.商品价值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优质商品之所以要优价,是因为 ( )
A.优质商品一般数量少
B.优质商品的使用价值大
C.优质商品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
D.优质商品包含的价值量小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据此回答5--6题:
5.之所以要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是因为 ( )
①要符合生产力的要求 ②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模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
利用 ③股份制可以作为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④一切非公有制实现形式都可以作为公
有制的实现形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④
6.对于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国有企业,有的依法破产,有的停产、整顿,有的采取联合、
兼并、股份合作等形式。这种经济活动的实质是 ( )
A.形成合理的生产力布局 B.调整产业结构
C.优化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D.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某国有控股企业改革分配机制,在企业内部逐步实行职工持股参与分配的方法,并高薪聘用科技人员,允许他们以技术入股,根据企业经营的分红。
7.科技人员的这些收入属于 ( )
A.按劳分配所得 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所得
C.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D.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8.面对该企业这一做法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它取消了按劳分配,强化了按劳动要素分配
B.它使该企业的国有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
C.这是在企业内部建立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新机制
D.该企业由此转变为集体经济
海尔集团已经发展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跨国企业。海尔品牌价值评估超四百亿元。在中国加入WTO之前,海尔集团就在美国投资3000万美元建设了一座冰箱厂。因为海尔总栽认为,中国一旦加入WTO,美国会利用提高运价建立非关税壁垒。如果在美国腹地建厂,可以避开美国提高运价,从而保证较高的经济效益。据此回答9--10题:
9.现实生活中,对于消费者来说追求品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消费者追求品牌说明( )
A.品牌商品的使用价值大 B.品牌商品的价值大
C.品牌商品的质量好 D.品牌商品能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
10.对企业来说,创造品牌 ( )
①目的是追求高额垄断利润 ②能够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③能够顺利实现其商品价值 ④能够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迄今为止,全国已有近8000万人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受益,广大职工群众的基本医疗得到了有力保障。目前,这一改革措施正在全国范围内稳步推开,各地一方面抓政策落实,一方面开始加紧制定实施细则。据此回答11—13题:
11.社会保障 ( )
A.是指国家通过法律强制实施,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的制度
B.对象是生活在社会基本生活水平以下的贫困地区或贫困居民
C.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事故保险和失业保险
D.适用于工薪劳动者年老、疾病、生育、失业以及遭受职业伤害的情况
12.实行社会保障制度既有利于生产和发展,又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体现了要
正确处理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必须坚持 ( )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B.公民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C.民主集中制原则 D.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原则
13.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其重要意义在于 ( )
①是企业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 ②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 ③是
解决下岗职工出路的重要途径 ④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稳定的根本措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税收优惠是国家为实现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通过对税法、税收条例标准性条款的有意识背离,形成对纳税人的税收减让。我国2001年已加入WYO,各外资倾斜的税收优惠政策亟需调整改革。根据所学经济常识回答14—15题:
14.由上述材料可知 ( )
A.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B.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C.税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工具
D.税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15.税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调节作用,是通过什么实现的 ( )
A.对经济活动参加者经济利益的调节
B.行政指挥
C.法律程序
D.对市场的监管
为贯彻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会议精神,中国人民银行发出通知,部署整顿和规范金融秩序工作重点,并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整顿和规范金融秩序工作的顺利进行。据此回答16—17题:
16.中国人民银行(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区别是 ( )
A.前者以发行和管理人民币为主要目标,后者以银行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
B. 前者是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后者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C. 前者是政府的组成部分,后者是金融机构的组成部分
D. 前者监督管理后者,后者要对前者负责
17.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999年6月10日起,再次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这样做( )
A. 是运用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B. 是为了确保人民币不贬值
C. 是加强管理人民币的流通
D. 是为了刺激居民消费
经过试点,我国投资达962亿元,涉及17个省、市的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正式启动。工程实施的目标:一是使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地区的9亿多亩森林得到切实保护,年减少商品木材产量1239万立方米,到2010年预期新增森林面积1.3亿备;二是使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家林区年调减木材产量751.5万立方米,4.95亿亩森林得到有效保护,48.3万富余职工得到妥善分流和安置,实现森林工业企业的战略性转移。据此回答12—14题:
18.天然林保护工程总投入高达962亿元。这笔资金属于 ( )
①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②国民收入的再次分配 ③积累基金 ④消费基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上述材料说明 ( )
①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调节资源配置 ②国家履行政治统治职能
③国家履行管理经济职能 ④国家履行管理社会公关服务职能
A.①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我国宜林地区广,森林树种丰富,历史上原是多林国家,但现在的森林覆盖率远远低于
世界平均30%的水平,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气候恶劣,水旱灾害多 ②毁林开荒 ③战争破坏,帝国主义掠夺 ④不合理采伐
A.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我国将继续采取措施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发挥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些措施包括:扩大消费信贷;改革消费体制,着力启动住、行和教育消费,促进已售公房和商品房上市流通,降低住宅造价等。据此回答21—22题:
21.采取上述促进消费措施的经济理论依据是 ( )
A. 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 B.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C. 消费与生产的相互作用 D. 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
22.据测算,目前我国最终消费中居民消费占81%左右。过去的20年中,消费对经济增长
的贡献率一直在60%左右,居民消费每增长1%,可带动GDP增长0.5%。这表明( )
①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头驾马车” ②消费状况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
③消费是促进社会再生产良性循环的重要条件 ④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惟一动力
A.①②③ B.②③ C.① D.①②③④
“九五”前期,我国经济生活的突出问题是通货膨胀,党中央、国务院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九五”后期,党中央、国务院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有效地遏制了通货紧缩,从而保证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据此回答11—12题:
23.材料中不同时期运用不同宏观调控手段的共同目标是 ( )
A.实现共同富裕
B.消除两极分化
C.解决社会总供给落后于总需求的矛盾,抑制过快消费
D.实现总量平衡,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4.从经济常识角度看,材料表明 ( )
①价值规律是能够被人们自觉利用的 ②社会主义国家能够以市场经济实行强有力的宏
观调控 ③国家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应主要运用行政手段 ④财政、金融是国家宏观调控
的重要工具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江泽民同志指出:“世界经济日益国际化,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生产布局,金融往来,科技开发,人才培养,乃至环境保护,都跨越了国界。”据此回答 25—26题:
25.江泽民同志以上论述表明 ( )
A.实行对外开放才能增强自力更生能力
B.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C.各国经济都应面向国际市场,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
D.我国经济发展应遵循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国际化要求
26.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则是 ( )
A.扩大对外贸易 B.学习先进技术
C.发展经济 D.平等互利
目前,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总体平均关税水平为6%左右,发展中国家为10%左右,发达国家为3%,我国约为15%,自1992年以来,我国多次降低关税水平,预计到2005年,我国关税将降为10%左右,根据相关知识回答27—28题:
27.目前,我国连续主动降低关税水平是 ( )
①我国适应加入WTO的需要 ②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要前提 ③我国大力发展对外
贸易的必然代价 ④我国承担WYO成员关税义务的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8.从上述数据看,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 )
A.关税水平仍然过高 B.降低关税势在必行
C.必须调整税制结构 D.关税失去保护民族工业的作用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回答29—30题:
29.当前,我们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这是 ( )
①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③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 ④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
30.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利于 ( )
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 ②国有企业从根本上实现扭亏为盈
③进一步拓宽经济发展的空间 ④壮大民族工业,增强经济实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国家工商局通报了全国打假联合行动开展以来,各地工商行政管理
机关查处的10起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要求各地进一步推动打假活动的开展,重视
产品质量问题。
结合所学经济常识,谈谈你对重视产品质量和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活动的认识。
32.“物价越低,对消费者越有利”对这一观点进行辨析。
33.材料一:为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
多次采取措施提高城镇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后来,又把机关事业
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上调节15%,并发13个月的工资,其中七个沿海经济发
达省市自行解决其增支的部分,其他二十四个省区新增支的绝大部分由中央财
政补助。
材料二:近年来,为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中央财政每年都要拿出数百个亿人
民币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定额补偿。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结合材料,说明财政对增强国家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4.材料一:(单位:亿美元)
年份 1978 1982 1987 1992 1997 2002
进出口总额 206.4 416.1 826.5 1655.3 3252 6208
材料二:朱镕基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我国外贸进出
口总额由1997年的3252亿美元增加到2002年的6208亿美元,世界排名由第
10位上升到第5位。5年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261亿美元,超过1979
年到1997年的总和。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业吸收外资明显增加。
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外投资、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不断扩大。
(1) 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共同事实?
(2) 如何评价这一事实?
下学期
高一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C 2.A 3.A 4.C 5.A 6.D 7.D 8.C 9.C 10.D 11.D 12.B 13.B 14.C 15.A
16.B 17.A 18.C 19.C 20.A 21.B 22.A 23.D 24.A 25.D 26.D 27.C 28.B
29.B 30.D
二、 非选择题:
31.(1)①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②商品生产者生产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因而必须保证产品具有人们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产品物美价廉,能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因而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③社会主义企业的生产目的是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一目的决定了企业生产必须重视产品质量。○4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产品的质量还关系到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2)①“打假”活动的开展不仅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而且维护了合法生产者的权益。②稳定了市场秩序和生产秩序,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③维护了国家的声誉。④提高产品质量和“打假”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打假”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质量必须使假冒伪劣产品退出市场。
32.(1)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生活在人们追求的是物美价廉。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质量(使用价值)相同的条件下,价格低对消费者当然有利;但如果是牺牲质量的粗制滥造或假冒伪劣产品,则其价格低对消费者并非有利。
(2)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如果因生产经营者薄利多销而使物价降低,这对消费者当然有利;如果生产经营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商品,虽然眼前来说对消费者有利,但由于生产经营者无利可图,从而降低了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也无力去投资扩大生产,这样必定会造成供不应求,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不利的。
(3)总之,对物价降低对消费者是否有利的问题,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加分析,笼统地说“物价越低,对消费者越有利”是不科学的。
33.(1)从两则材料中我们看到:财政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财政对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促进作用。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实现共同富裕,要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必须有国家的宏观调控。从材料一中反映出,国家调节收入分配政策,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3)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从材料二中我们看到“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定额补偿”,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国家通过对财政收支数量、方向的控制,保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4.(1)这两则材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成就。
(2)○1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可以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可以吸收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可以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2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不仅要积极发展对外贸易,而且要积极开展对外投资,这样可以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鼓励我国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对外投资,进一步扩大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和方式,促进我国对外开放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