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政治试卷 - 高中一年级政治试题 - 正文*

高一思想政治下学期月考考试试题卷

2014-5-11 0:26:04下载本试卷

高一思想政治(下)月考考试试题卷  2006、3

一、选择题(每小题都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30题,总分60分)

国民收入经过复杂的分配过程,按其最终用途分为积累和消费两部分,两者此消彼长。据此回答1—4题:

1、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其中有一点它们是完全相同的,这就是它们  (  )

   A.都是由整个社会全体劳动者创造的

   B.都是由各个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创造的

   C.都是按“净产值”计算的

   D.都是由体力劳动者创造的

2、下列属于国民收入中用于积累部分的有  (  )

   ①建工厂、修道路、兴水利

   ②修建学校、医院、剧院、体育馆

   ③国家行政开支和国防开支

   ④为应付战争、自然灾害等的储备

   ⑤科教文化事业的支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3、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是否适度,主要是看  (  )

   A.能否保证国民经济的高速运行

   B.能否保证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地提高

   C.能否恰当处理生产和建设的关系

D.能否使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4、积累和消费此消彼长,以下对积累和消费说法正确的是(  )

A.积累的最低限就是使人民的消费水平有所提高。

B.消费的最高限就是使人民的消费水平有所提高。  

C.积累的最高限就是保证生产规模有所扩大。

D.消费的最高限就是保证生产规模有所扩大。

5、“赋税是喂养政府的娘奶。”马克思这句名言说明  (  )

   A.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是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B.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

   C.财政收入是国家及其政府实现其职能的物质保证,而税收又是取得财政收入的最基本形式

   D.国家及其政府是赋税制度的产物

6、集中财力,振兴国家财政,是保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为了使财政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关键是  (  )

   A.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

   B.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C.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

   D.强化税收征管,扩大征税范围

3月5日,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温家宝在开幕会上作工作报告指出: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9%;财政收入突破3万亿元,增加5232亿元。据此回答7—8题

7、我国的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  )

   A.税收收入  B.国有企业的利润收入   C.债务收入   D.其它收入

8、在社会生活中,影响财政收人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  (  )

   A.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制约

   B.受国家关税开放程度的影响

   C.受国家收支是否平衡的影响

   D.受劳动力和社会资源流动方向的影响

  财政部要求,2005年财政预算支出中,对于未完工项目所需资金,首先要用该项目结余资金抵顶,仍有不足部分预算另行安排。据此回答9—11题。

9、财政和预算的关系是  (  )

   ①财政是预算的具体表现

   ②财政是通过预算实现的

   ③预算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

   ④预算是国家财政的主要环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财政支出作为财政分配的一个方面,是国家对   进行分配的过程。  (  )

   A.集中起来的个人消费品  B.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

   C.国民收入的积累基金   D.用货币表现的社会总产品

11、在财政预算和决算中,最理想的状态是  (  )

   A.财政收入大于支出   B.财政收入等于支出

   C.财政收入小于支出   D.避免财政赤字

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支出1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8.3% …… 并指出2006年要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切实保证各项社会保险金的及时支付。据此回答12—14题。

12、上述材料表明  (  )

   ①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调节资源配置

   ②财政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③国家通过财政可以加速经济的发展

   ④财政可以促进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3、国家保证对社会保障资金的及时支付,说明(  )

   A.体现了“效率优先”原则

B.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

C.体现了共同富裕的目标

D.是因为社会主义国家可以进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14、材料中国家的投入属于  (  )

   ①积累基金  ②消费基金  ③财政收入  ④财政支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国家税务总局今年1月13日公布了一起特大系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据统计,深圳鄂尔多斯实业有限公司于2003年5月至2004年2月期间共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2522份,涉案的税额4285万元,价税合计2.9亿元,公安部门已对7名犯罪嫌疑人执行逮捕。据此回答题。15—18

15、材料中虚开增值税发票的行为属于 (  )

A.偷税  B.欠税  C.骗税  D.抗税

16、对材料中的违法行为之所以要进行惩处,是因为(  )

A.税收具有无偿性      B.税收具有强制性

C.税收具有固定性      D.违税行为给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

17、征收增值税  (  )

   ①可以避免重复征税

   ②有利于促进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发展

   ③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差距

   ④可以防止进货商品的偷漏税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上述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每个公民都应积极为国纳税

   B.纳税人有权监督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

   C.公民违反税法规定都要被判刑

   D.公民应自觉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

  《经济日报》发表评论指出,要努力减轻经济发展对资源的压力,建立节约型的税收体系,对高耗能产品征缴高税,对节能产品给予优惠税率或者免税。据此回答19-20题。

19、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人形式的主要标志是 (  )

   A.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征收的

   B.税收是税务机关征收的

   C.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

   D.税收的法律依据是税法

20、上述材料主要体现税收  (  )

   A.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性质    B.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C.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D.是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温家宝在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指出:农村税费改革不仅取消了原先336亿元的农业税赋,而且取消了 700多亿元的“三提五统”和农村教育集资等,据此回答21—22题。

21、关于“税”与“费”两者的异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二者都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点

   B.都是由税务机关强制执行的

   C.前者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后者是谁收取谁使用

  D.前者具有固定性特征,后者则有一定的随意性

22、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有利于  (  )

   ①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

   ②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

   ③调动和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

   ④从根本上杜绝乱摊派、乱收费、乱集资等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财政部2月17日发布公告:根据国家国债发行的有关规定,财政部决定发行2006年凭证式(一期)国债,本期发行总额600亿元。

23、对国家发行国债的认识以下正确的是                    (  )

A.抑制通货膨胀的有效方法          B.解决财政赤字的重要途径

C.增加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          D.增加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

根据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800元人民币上调到1600元人民币。据此回答24—25题:

24、材料中所征的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   )

A.特定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  B.个人所得额

C.生产经营所得       D.个人经营活动的销售额

25、对个人所得税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①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可以增加个人收入;②个人所得税可以调节收入差距;③个人所得税可以增加财政收入;④个人所得税具有“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不纳税”的特点。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05财政年度,美国政府财政赤字为3190亿美元。目前,布什政府预计本年度财政赤字将达4230亿美元;据此回答26—27题

26、财政赤字是指(  )

A.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   B.收略大于支;

C.收支相等;           D.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27、对财政赤字理解正确的是(  )

A.是正常工作的,因为在实际的经济运行过程中收支相等是不存在的;

B.财政资金没有得到充分运用,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利;

C.财政的债务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各种补贴支出所占的比例太大了;

D.财政支出依靠借债来维持,导致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不平衡;

28、有人说“无国便无税,无税便无国”,下列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

A.“无国便无税”是说税收的起源和国家的产生密不可分

B.“无税便无国”是强调税收在国家中的作用;

C.“无国便无税”是强调离开国家,税收征管就失去了意义;

D.“无税便无国”是指国家起源于税收

29、与私有制国家的税收相比,我国税收的特点有:

①取之于民 ②体现出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   ③ 服务于国家职能   ④主要来源于公有制经济,最终用之于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

30、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条件是(   )

①符合税法规定②是否是自然人③企业或个人所处的经济地位④是否直接或间接负有纳税义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3小题,319分、3212分、3319分,共计40)

31、财政收入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什么是财政收入?(2分)

(2)、有人认为既然财政收入有重要作用,那么肯定越多越好。你是怎么理解的?(7分)

32、材料:经查,大连康大船务公司违法事实主要包括:一是不列、少列船上服务收入,将船上服务收入(包括餐饮、录像等)直接计入小金库,未申报纳税,共少计服务收入为378.3万元。二是对部分售票收入采取降低船票等级的手段截留票款33.2万元,不列、少列票款,直接计入小金库,未申报纳税。

(1)、材料中大连康大船务公司的行为是何种行为?(2分)

(2)、从材料中看出什么是纳税人?(2分)

(3)、假设你是公司的负责人,你会如何全面地对待纳税问题?(8分)

33、在谈及国民收入时,政府经常说要在“把蛋糕做大”的基础上“把蛋糕切好”。

(1)、“把蛋糕做大”是指什么,(2分)“把蛋糕切好”是指什么?(2分)

(2)、为什么要“把蛋糕切好”?(9分)

(3)、分析如何“把蛋糕切好”?(6分)

高一思想政治(下)月考考试答题卷  2006、3

一、选择题(每小题都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30题,总分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非选择题(3小题,319分、3212分、3319分,共计40)

31、财政收入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什么是财政收入?(2分)

(2)、有人认为既然财政收入有重要作用,那么肯定越多越好。你是怎么理解的?(7分)

32、材料:经查,大连康大船务公司违法事实主要包括:一是不列、少列船上服务收入,将船上服务收入(包括餐饮、录像等)直接计入小金库,未申报纳税,共少计服务收入为378.3万元。二是对部分售票收入采取降低船票等级的手段截留票款33.2万元,不列、少列票款,直接计入小金库,未申报纳税。

(1)、材料中大连康大船务公司的行为是何种行为?(2分)

(2)、从材料中看出什么是纳税人?(2分)

(3)、假设你是公司的负责人,你会如何全面地对待纳税问题?(8分)

33、在谈及国民收入时,政府经常说要在“把蛋糕做大”的基础上“把蛋糕切好”。

(1)、“把蛋糕做大”是指什么,(2分)“把蛋糕切好”是指什么?(2分)

(2)、为什么要“把蛋糕切好”?(9分)

(3)、分析如何“把蛋糕切好”?(6分)

高一思想政治(下)月考答案20063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D

D

C

C

A

A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C

D

C

B

B

D

C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A

C

B

B

D

A

B

C

A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31题9分、32题12分、33题19分,共40分)

31、(1)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资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为组织收入、筹集资金的过程。)

(2)财政收入是有重要作用,但并不是越多越好,题中的说法是错误的。(1分)因为财政收入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对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最终也将阻碍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2分)财政收入过少,会直接减少财政的经济建设支出,降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最终也将不利于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2分)总之必须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2分)

32、(1)骗税

(2)纳税人是指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3)A、具有依法纳税意识,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2’)

B、将自觉纳税看成是公民社会责任感的和国家主人翁地位的具体体现。(2’)

C、在依法纳税的同时,还应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行使纳税人的权利。(2’)

D、应以纳税人的高度责任感,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使用,监督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2’)

33、(1)增加国民收入(2’);正确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的关系(2’)

(2)因为积累和消费既相互一致,又有不一致的一面。(2’)积累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而生产的发展是提高消费水平的基础;(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也是促进生产发展的重要措施。(1’)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的总量是一定的,积累和消费是此消彼长的关系。(1’)如果用于积累的部分过多,造成消费萎缩,或消费 的增长赶下上生产的增长,不仅会挫伤人们的劳动积极性,而且会使生产的扩大和积累的实现受阻。(2’)相反,消费部分过多,对生产成果分光吃尽净,生产发展没有后劲,最终也不利于消费水平的提高。因此积累和消费不可偏废其一。(2’)

(3)A、首先,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积累和消费部分都有所增长;(2’)

B、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2’)

C、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还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