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中二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05江苏海安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卷

2014-5-20 5:59:28下载本试卷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二单元测试

     语文试卷

第I卷(42分)

一、(24分,每题3分)

1.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A. (yǒu)  (bāo)贬  修(qì)  涸(chè)之鲋

B. (kēng)然  (xù)勉    钟(qìng)  (fú)止响腾

C. (fēi)优    (xià)隙    (chēng)吰  残(yuán)断壁

D. (zhǒng)  仇(chóu)   (pú)碑   (yǎn)仰啸歌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彭蠡   观摩    蓬头垢面   张驰有度

B. 梗咽   毒枭    恶贯满盈   涵淡澎湃

C. 拖沓   皈依    省吃简用   变幻莫测

D. 家具   斡旋    山洪暴发   辗转反侧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今年春天,中国北方出现了多次沙尘暴天气,其主要原因是我们未雨绸缪,植被大面积遭到破坏。

  B.大家对我的剧本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尤其是张教授的一番建议,真可谓是狗尾续貂

  C.经过一代代工匠们的努力,这一精湛的传统制陶工艺薪尽火传,并在新时代不断得到发展。

  D.云就像天气的“招牌”,看云可以识天气;但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因为云的变化是扑朔迷离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作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孔子一生积极求索,“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的奋斗的一生是他这句格言的真实写照。

B.在北京一些中央媒体工作的外籍人士注意到,媒体上关于突发事件的报道不仅数量增多了,而且变得“更有人情味”了。

C.在科技人才等方面,我国和我国发展情况类似的印度相比,还有差距,与美国、日本的差距更大。

D.由于部分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晰,管理体系不健全,使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和相应的实力,以致难以适应市场竞争。

5.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活用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虽大风浪不能也         B.先破秦入咸阳者

C.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之    D.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

6.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得双石于潭上

C.石之铿然有声者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7.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

A.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译文: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来到轩中,向我问一些古代的事情,或者伏在桌旁学习书籍。

B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译文:凡事情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想像去推断它的有无,可以吗?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译文: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

D.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译文: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8.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昆山(江苏)人,明末散文家。所作散文朴素简洁,善于叙事,有《震川文集》。《项脊轩志》选自《震川文集》。

B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其文明白畅达,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很有影响。

C.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官至宰相,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号文,也称王文公。临川(江西)人。北宋政治改革家、思想家、文学家。其散文雄健峭拔,“唐宋八大家”之一。

D.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提倡“文”、“道”并重,反对浮靡文风,与韩愈共同发起古文运动,并一同被后人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二、(6分,每题3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语段,按要求作业。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9.下列四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之    相:帮助

B、夫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

C、后世之谬其传而能名者     莫:不

D、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   观:景象

10.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孰能讥之乎     ②以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还也       ④而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A. ①②相同   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 ①②③④均不同         D.①②③④均相同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1—15题。

马人望,字俨叔。咸雍中,为松山县令。岁运泽州官炭,独役松山,人望请于中京留守萧吐浑均役他邑。吐浑怒,下吏,系几百日;复引诘之,人望不屈。萧喜曰:“君为民如此,后必大用。”以事闻于朝,悉从所请。徙知涿州新城县,县与宋接境,驿道所从出。人望治不扰,吏民畏爱。近臣有聘宋还者,帝问以外事,多荐之,迁警巡使。京城狱讼填委,人望处决,无一冤者。会检括户口,未两旬而毕。同知留守萧保先怪而问之,人望曰:“民产若括之无遗,他日必长厚敛之弊,大率十得六七足矣。”保先谢曰:“公虑远,吾不及也。”改上京副留守。会剧贼赵钟哥犯阙,劫宫女、御物,人望率众捕之,右臂中矢,炷以艾,力疾驰逐,贼弃所掠而遁。人望令关津稽察行旅,悉获其盗。迁保静军节度使。有二吏凶暴,民畏如虎,人望假以辞色,阴令发其事,黥配之。是岁诸处饥乏,惟人望所治粒食不阙。迁中京度支使,始至,府廪皆空;视事半岁,积粟十五万斛,钱二十万繦。未几,拜参知政事。时钱粟出纳之弊,惟燕为甚。人望以缣帛为通历,凡库物出入,皆使别籍,奸人黠吏莫得轩轾①,乃以年老扬言道路。朝论不察,改南院宣徽使,以示优老。逾年,天祚诏之,既至,谕曰:“以卿为老,误听也。”遂拜南院枢密使。人不敢干以私,用人必公议所当与者。当时,民所甚患者,驿递、仓司之役,至破产不能给。人望使民出钱,官自募役,时以为便。人望有操守,喜怒不形,未尝附丽求进。初除执政,家人贺之,人望愀然曰:“得勿喜,失勿忧,抗之甚高,挤之必酷。”其畏慎如此。

(《辽史》卷一百五·列传第三十五·能吏)

[注]①轩轾:喻指高低优劣,此处意为营私舞弊。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凡库物出入,皆使别         籍:簿册

B.始至,府皆空            廪:粮仓

C.京城狱讼填,人望处决,无一冤者   委:积聚

D.初执政,家人贺之          除:授官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县宋接境,驿道所从出       ②原庄宗所以得天下,其所以失天下者

B.①帝问外事,多荐之         ②不赂者赂者丧

C.①贼弃掠而遁            ②较秦之得,与战胜所得者

D.①人望请中京留守萧吐浑均役他邑  又杂植兰桂竹木

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马人望施政以爱民为本的一组是

①人望请于中京留守萧吐浑均役他邑   ②人望治不扰,吏民畏爱

③会检括户口,未两旬而毕

④人望以缣帛为通历,凡库物出入,皆使别籍

⑤人不敢干以私,用人必公议所当与者

⑥人望使民出钱,官自募役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人望认为松山民众负担的运送官炭的劳役太重,要求改由各县平均分担。虽遭关押、审讯,仍不肯屈服,最终说服了上司。他为官不扰民,了解他的官员大多向皇帝举荐他。

 B.马人望率兵追捕劫掠上京的大盗时负伤,简单治疗后奋勇追击,夺回了被劫掠的人和财物,将盗贼全部抓获。对凶狠残暴的官吏,他暗中查清他们的劣迹,将其刑惩发配。

C.燕京地区钱粮出纳弊端严重,马人望建立账目,严加管理,使得奸人黠吏无法营私舞弊。为避免助长赋税繁重的弊端,马人望检验户口时对百姓的资产只登记了十分之六七。

D.马人望为官正直、谨慎。他注重节操,从不巴结奉承以求晋升。他认为得到朝廷重用,就会遭到别人更加激烈的对抗,愈加严酷的排挤,因此,得之勿喜,失之勿忧。

         第 Ⅱ 卷(共108分)

四、(19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以事闻于朝,悉从所请。(2分)

                                      

⑵是岁诸处饥乏,惟人望所治粒食不阙。(2分)

                                     

⑶人不敢干以私,用人必公议所当与者。(2分)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5分)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1)   作者在这一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2分)

                                       

(2)   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3分)

                                        

17.按课文内容默写(每题2分,共8分)

 (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         ,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苏洵《六国论》)

  (2)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        ,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

(3)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              ,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苟以天下之大,             

                        。(苏洵《六国论》)

五、(18分)

阅读下列一篇文章,回答文后各题。

安于途中  

 连玉基

  (1)从起点到终点,其间的距离就是途中。

  (2)感觉生命总是在途中。就像候鸟,总是从南飞到北,又从北飞到南。就像泉水,总是从溪流入河,又从河流入海;就像花草,总是从春长到夏,又从夏长到秋。

  (3)自从离开起点以后,生命就总是在途中。在时间与空间的途中。而且不管情愿与不情愿,总是日渐靠近某个可知和未可知的终点。

  (4)有花开就有花谢,有日出总有日落,有起点当有终点,这很自然。每一个具体的生命也都难逃此劫。

  (5)但对一些具体的生命而言,似乎出发就是为了抵达,似乎付出就有结果,于是必经的过程成了漫长的等待,总是在途中成了生命最大的煎熬和无奈。

(6)然而抵达真的那么重要吗?终点就那么美好吗?等待或许会是一种煎熬,然而生命总是在途中就真的只有无奈吗?

(7)水气抵达天空或许就成了彩虹,蛹到了生命的尽头或许就成了蝴蝶。但并不是所有的抵达和终点都具有终极辉煌。花朵的终点是凋谢,道路的终点是绝境,生命的终点是死亡。

  (8)即使水气是因为对天空的抵达而成为彩虹,即使蛹是因为到了生命的尽头才成为蝴蝶,他们也是分别经历了一定的转化和蜕变过程,才各自化水为虹和化蛹为蝶的。是过程成就了他们最终的美。

  (9)过程对于任何一个生命体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甚至可以说,过程即生命。

  (10)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命确实就是一个过程的完整体现,或者说是无数生活细节的集结。而终点不过是生命的界限,主要用于寓示生命体的完结。它有可能构成生命的升华,却绝不会是生命的目的。

  (11)但是生活,我们往往是在度过,而将最美好的愿望寄予终极。仿佛最美好的风景只有彼岸,而此岸只是一种过渡,是一段抵达某处的旅途。我们对于此处的因而往往忽视,并习惯于生活总在别处。

   (12)每一个至美的终极愿望当然都必须受到肯定,但是生活并不是只有这些,也不该只有这些。活着,也不能只是追求刹那的辉煌和完成某种使命,或是为了去到某一个地方而赶一段路程。如果生是为了死,就像花朵是为了要谢才盛开,这样的生命,存在的意义还有多大?

  (13)生命不是一次简单的奔赴死亡之约,每一个高品质的生命,或者有高品质愿望的生命,有可能都必须首先做到安于途中。

  (14)因为生活并不是总在别处,生命也只有在生命的途中才成其为生命。就像候鸟,只有不停地从南飞到北,又从北飞到南,才构成其一生的迁徙;就像泉水,不断地从溪流到河,又从河流入海,才能体现其自身的运动。

  (15)生命也不完全是为了抵达。就像泉水,并不是非要到达什么地方才算完成使命;就像花草,并不是非要到达哪个季节才算实现价值。

  (16)生命中绝大部分的风景总是在途中。生命主要是为了经历。就像候鸟,不停地迁徙就是为了经历季节和风雨;就像泉水,不息地流动就是为了经历交汇和起伏。

  (17)尽管具体的经历总是显得那样琐碎,那样平凡,那样漫长又是那样不胜其烦,但是,恰恰是他们构成了一个个真实精彩的人生。这是生命最弥足珍贵的状态,每一个安于途中的生命都将尽享人生。

18.根据文意写出“途中”的含义。作者在第二段开头说:“感觉生命总是在途中”,为什么?(4分)

   答:“途中”的含义是:                         

      为什么“感觉生命总是在途中?                       

                                                      

19.在第12段中作者说:“生活并不是只有这些,也不该只有这些。”请回答“这些”指的是什么?简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4分)

答:“这些”指的是                            

                                           

原因是:                              

                                           

 20.(1)如何理解标题“安于途中”?(2)作者为何说每一个生命首先要做到“安于途中”?(6分)

   答:(1                                    

                                       

(2                                     

                                          

21.下列对本文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生命带给人们很多启示,每个人的感悟不尽相同。有人追求结局的辉煌,有人关注过程的完满。本文作者坚决反对追求“终极愿望”,主张“过程即生命”。

   B.作者认为,由于人们坚信“付出就有结果”,一味追求结局的辉煌,从而使生命的必经的过程成为人生“最大的煎熬和无奈”。

   C.本文作者善用类比的方法,浅显明了地阐发道理。如在第8段,作者用“化水为虹”和“化蛹为蝶”,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过程成就”“最终的美”的道理。

   D.文章中多处运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语言自然流畅,韵律和谐,具有一种流动的美感。

E.从文章内容,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注重过程,“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终极目标的旷达和名利追求的淡泊。

六、(11分)

22.将下面一则新闻稿改写成一句话新闻。(3分)

中新网2005年2月20日电  就美、日两国将发表涉及台海问题的联合声明将台海纳入“安保”范围一事,中国外交部19日作出回答,表示严密关切此事。中国外交部表示,美、日军事同盟是在冷战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双边安排,不应该超出双边范畴。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事关中国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美、日发表任何涉台共同文件,借此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主权,中国政府和人民都坚决反对。

    中国外交部强调,当前,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美、日两国应恪守在台湾问题所做的承诺,不作任何有损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事情。

                                           

23.下面一段文字有多处毛病,阅读后按要求完成文后的题目。(5分)

技术监督部门最近⑴在河南新乡等地查获了一批假冒伪劣商品,在这批查获的假冒伪劣商品中⑵又⑶再次⑷发现了假的“沙宣”洗发露。这些假洗发露是完全⑸仿照⑹中外合资广州宝洁有限公司生产⑺真正的⑻ “沙宣”深层滋润洗发露制造⑼的,简直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此事件发生后,宝洁公司在媒体上发布消息,呼吁⑽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一旦发现假的“沙宣”洗发露,务必⑾向当地技监部门或工商部门报告,或直接向宝洁公司报告,一经查实⑿,该公司将惠赠⒀微波炉一台。

(1)应该删除的两处是          (只填划线处的序号)。

(2)应该简略的一处是      (只填划线处的序号),应改为        

(3)不得体的两处是:      (只填划线处的序号),应分别改为         

24.根据下面提示语要求造句。(3分)

某中学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重返课堂,要在全校开展一次献爱心捐款、捐物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两条校园宣传标语。(要求:①每条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等;②有文采,并体现人文关怀;③每条不少于10个字)

(1)                                   

(2)                                   

七、(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了自尊的脖子,才能支撑起自信的头颅;有了不屈的脊梁,才能支撑起刚直的身体;

有了无私的胸怀,才能支撑起无畏的抉择;有了无敌的信念,才能支撑起压顶的泰山。

一位创下奥运会200米和400米跑双料冠军的短跑老将说:“我用了十年的训练才仅仅

加快了一秒多。”原来,那一秒之瞬间是用十年辛苦支撑起来的。

一位打破世界记录的举重运动员说:“我举得起世界记录,但举不起我平时流下的汗水。”

原来那世界记录是由那点滴汗水支撑起来的。

请你以“支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或叙写经历,或抒发情感,或展开议论,或编述故事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⑤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