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届高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 | ||
语文试题 命题人:高新一中 李 克 审题人:西安中学 李燕娥 |
第Ⅰ卷(共3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的书写和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处(chù)理 嗾(suō)使 举步为艰 不径(jìng)而走
B.丰稔(rěn) 屋脊(jī) 再接再励 冠(guān)状病毒
C.吞噬(shì) 桎梏(gù) 行踪诡秘 咎(jiù)由自取
D.鞭笞(tà) 麻痹(bì) 列出题纲 搬(bān)师回朝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备战奥运会的所有运动员们都知道一场比赛的输赢不仅仅关系到个人的面子,而是关系到祖国的荣誉。
B.他是火箭队的铁杆球迷,在火箭队还没有开始夺得22连胜之前,他就向我们预言这支球队在本赛季的良好前景。
C.包括藏族在内的所有民族都有权利分享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那种要求某个地区或某些人群谢绝现代文明,永远保持贫困‘原生态’是不符合道义的。
D.在西安,有比北京天坛更古老、更有历史价值的天坛,但是它处在一个破旧的院落中,很少被人注意。
3、加点词语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假冒伪劣商品的存在与社会各领域有着千头万绪的联系,因而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同治理。
B. 她妆扮成春天的使者,在舞台上用优美的形体语言,行云流水般勾勒出江南早春的意境。
C. 新任主编显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整天追逐所谓热点而忽略了刊物的风格特色和市场定位。
D. 在这二三年间,郁达夫的确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
4、将下列个句子组织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调整后的顺序是:
①如何才能生动? ②拟人手法令人有一种亲近感。③比如准确精当的比喻。④常见的手法是运用修辞,⑤文艺性说明文,关键在于语言要写得生动。⑥此外,是拟人手法,⑦用比喻手法说明,会使抽象的道理变得通俗,使隔膜的认知变得接近。
A. ⑤①④③⑦⑥② B. ④⑤⑦①③⑥②
C. ③⑦⑥②①⑤④ D. ⑦⑥②⑤①④③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5—7题(每题3分,共12分)
研究人员正在努力确定创造力的一些解培学特征。也许并不令人吃惊的是,对一些拥有特别创造才能的人进行的脑研究表明,脑部的活跃区域是由这些人所使用的专门知识的类型所决定的。语言、形象、空间意识等,每种技能都在某种程度上相应地处于大脑的某个或某些特定部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的顶叶较大,该部位对空间表示很重要,而作家的前叶和颞叶分布着更广泛的语言区,有的甚至在两侧大脑都有延伸;虽然语言区一般只存在于左脑。
但并非只有这些特定脑区呈现活跃状态。创造性地利用信息需要许多脑区之间的相互合作。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克拉克斯顿说:“创造力的统合要求一种新的模式,让大脑处于一种各脑区同时活跃的状态。”当我们的注意力以一种不那么富有创造力的方式集中,如阅读煤气账单的时候,只有少数脑区处于活跃状态,而且统合活动很少。
瑞典隆德大学的心理学家卡尔森发现了将不同形式的创造活动联系起来的脑区。当人们进行创造性劳动时——如尽他们所能尽量多地列出一件物品的用途——他们大脑的前叶变得明显活跃。大脑的前叶被认为能帮助人们将注意力从一个任务转移到另一个任务。
克拉克斯顿的同事保罗·霍华德相信,他发现了创造力的另一个方面。他让人们以三个单词为基础,编出一个故事。与此同时,他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他们的脑部进行扫描。随着人们的努力程度提高,他们编出的故事也越来越富有创造力。人们右脑深处被称为前扣带脑皮质的脑区的兴奋程度也越来越高。霍华德说,这些区域可能对控制冲突非常重要,它们能帮助我们过滤掉单词相互组合的许多无用的方式,使我们能够找出最好的联系。他说,这表明创造力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即创造力是对各种想法进行筛选和分析的一个谨慎的过程。
但要做到真正地富有创造力,不仅需要拥合适的性格、脑区和网络,还需要高效地发挥这些因素的作用,如同我们与生俱来的大脑资源一样,技巧、形式以及我们的社会环境也能塑造我们的创造力。那些富有创造力的人们也会利用每天、周末和假日的不同节奏来帮助他们转移注意力和改变大脑的状态。
据哈佛商学院的特雷莎·阿尔比尔说,创造性的活动并非总是孤独的、痛苦的事情。阿尔比尔经过对真实的商业活动进行为期10年的研究发现,积极的情绪与创造力呈正比关系。她的研究小组还发现,创造性的思想有助于改善人们的情绪。
5.从原文看,以下对“创造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创造力是每一个人都拥有的天赋,但个体之间拥有的这种能力有高低之别。
B.创造力的统合要求一种新的模式,让大脑处于一种各脑区同时活跃的状态。
C.创造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技巧、形式以及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
D.创造力是对各种想法进行筛选和分析的一个谨慎的过程。
6.从原文看,以下不能支持第一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一项是
A.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的对空间表示很重要的脑部顶叶较大。
B.语言区在作家的前叶和颞叶有广泛的分布,而不只存在于左脑。
C.语言、形象、空间意识等技能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脑部的活跃区域。
D.阅读煤气账单的时候,只有少数脑区处于活跃状态,而且统合活动很少。
7.根据文意,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霍华德的试验表明,如果我们比较努力,我们的头脑可能也会变得更富于创造力。
B.只要拥有合适的性格、脑区和网络,并高效的发挥这些因素的作用,我们就能成为最有创造力的人。
C.因为积极的情绪与创造力呈正比关系,所以处于消极状态下不大可能有什么发明创造。
D.利用不同节奏来转移注意力和改变大脑的状态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这能有效地保持创造力。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0题(每题3分,共12分)
萧瑀,字时文,后梁明帝子也。瑀爱经术,善属文。性鲠急,鄙远浮华。
晋王(杨广)为太子,授右千军。即帝位,拜内史侍郎,数言事忤旨,稍见忌。高祖(李渊)入京师,招之,挈郡自归,授光禄大夫,封宋国公,拜吏部尚书。秦王领右元帅,攻洛阳,署瑀府司马。武德元年迁内史令,帝委以枢管,内外百务悉关决。或引升御榻,呼曰萧郎。瑀自力孜孜,抑过绳违无所惮。上便宜,每见纳用。手诏曰:“得公言,社稷所赖,朕既宝之,故赐黄金一函,公其勿辞。”
是岁,州置七职,秦王为雍州牧,以瑀为州都督。诏尝下中书,未即行,帝让其稽,瑀曰:“隋季内史诏敕多违舛,百司不知所承。今朝廷初基,所以安危者系号令。比承一诏,必覆审,使先后不谬,始得下,此所以稽留也。”帝曰:“若尔,朕何忧乎?"初,瑀关内田宅悉赐勋家,至是,还给之。瑀尽以分宗族,独留庙室奉祠。
贞观初,帝问瑀:“朕欲长保社稷,奈何?”瑀曰:“三代有天下所以能长久者,类封建诸侯以为藩屏。秦置守令,二世而绝。汉分王子弟,享国四百年。魏、晋废之,亡不旋跬。此封建之有明效也。”帝纳之,始议封建。瑀谕议明辩,然不能容人短,意或偏驳不通,而向法深,房玄玲、魏征、温彦博颇裁正之,其言多黜,瑀亦不平。会玄龄等小过失,瑀即痛劾,不报,由是自失,罢为太子少傅。九年,复参预政事。
帝尝曰:“武德季,太上皇有废立议,顾朕挟不赏之功,于昆弟弗见容,瑀于尔时不可以利怵死惧,社稷臣也。”又曰:“公守道耿介,古无以过,然善恶太明,或有时而失。”卒,年七十四。诏赠司空、荆州都替,陪葬昭陡。
赞曰:梁萧氏兴江左,实有功在民,厥终无大恶,以浸微而亡,故余祉及其后裔。自瑀逮遘,凡八叶宰相,名德相望,与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言事忤旨,稍见忌 稍:逐渐
B.未即行,帝让其稽 让:谦让,包容
C.其言多黜,瑀亦不平 黜:废止
D.故余祉及其后裔 祉:福气,恩泽
9.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萧瑀“守道耿介”的一组是
①数言事忤旨 ②内外百务悉关决 ③抑过绳违无所禅 ④使先后不谬,始得下⑤瑀尽以分宗族,独留庙室奉祠 ⑥会玄龄等小过失,瑀即痛劾
A.①②④⑤ B. ①③⑤⑥ C. 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瑀是后梁皇族后裔,信奉佛教,擅长文章,不看重富贵名利。在隋代和唐代都曾作过官员。
B.李渊称帝后,萧瑀献出自己任职的州郡投奔唐朝。后深得李渊的赏识,被委以重任,任其便宜从事。
C.萧瑀建议太宗分封诸侯以保国家长治久安,但在讨论这件事时,与房玄龄等人发生了激烈争执,被罢为太子少傅。
D.作者认为萧家在唐代始终名望很重,有八人官至宰相,是因为他们的先祖有功于民。
第Ⅱ卷(共120分)
四、(共23分)
11、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10分)
①得公言,社稷所赖,朕既宝之,故赐黄金一函,公其勿辞。
②比承一诏,必覆审,使先后不谬,始得下,此所以稽留也。
1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8分)
咏 风 王 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户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风声。
(1)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两个字?(2分)
(2)这首诗写“风”,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3分)
(3)历代咏风的诗很多,无非是飘香、舞袖、绕梁而已。请简述你对这首诗的立意的理解。(3分)
13、填空:(任选一题,5分)
(1)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愿陛下矜悯愚诚, 。庶刘侥幸,卒保余年。 ,死当结草。
(李密《陈情表》)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荀子•劝学》)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 (曹操《短歌行》)
映阶碧草自春色,
。
(杜甫《蜀相》)
六朝旧事随流水,
。
(王安石《桂枝香》)
其身正,不令而行; 。 (《论语·子路》)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22分)
仗 美 执 言 张晓风
我想,开始的时候,她自己也不知道后来会走得那样远。
就像嫘祖,偶然走到树下,偶然看见闪闪发光的茧,听到微风拨划万叶的声音,她惊奇的伸手摘下那枚洁白如雪凝炼如蕾的椭圆形,然后拉开它,伸展它,才发现那是一缕长得说也说不完的故事。她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扯出了一种叫“丝”的东西,她更不知道整个族人将因而产生一部丝的文化,并且因而会踏出一条绕过半个地球的“丝路”——她只知道那棵碧绿的好桑树,长在一个温暖柔和的好春天。树上有一枚银银亮亮包容无限的茧,她哪里知道那样轻柔细微的一纤,竟能坚韧得足以绾住一部历史。
又如另个不知名的先民,在一个露水犹湿的清晨来到黄河边。听见水鸟婉啭和鸣,一时兴起,便跟着学叫一声:
“关——关——”
水鸟傻傻的应了一声,他顽皮的再学一声。忽然,他发现那以“马”收尾的关字是多么圆柔婉艳。
“关关。”他说。
“关关雅鸠。”他说,忽然,他知道那是一个好句子。
“关关睢鸠,”他继续念,而水鸟在沙洲上,沙洲在河上,并且由于春草萋萋,看来轻而膨松,仿佛随时都会顺流飘走。
唉,这样简单,一条河,一个春天,河上一夜之间绿透半实半虚的沙洲,洲上半隐半现的水鸟,以及一个看见这一切的又欢喜又悲切的自己。他觉得有话冲到嘴边,就照直说了出来: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他并不知道那就是诗,他只想把春天早晨听到看到的说出来罢了。然而,他却吟出了一首诗,从一条河开始。
初识碧华,我一时没注意她本人。我为难民筹款,她拿出一些精致的刺绣首饰,把大家吓了一跳。后来她又在台湾民艺文物之家展出一次,作品更见丰美繁富,最近她把心得和作品结成集子,一页页掀开,只觉是一幅幅有插图的诗集,或者说是有说明的画册。歆羡之馀,很愿意为她“仗美执言”。
碧华和丝线的因缘其实也很偶然。那年,她母亲出国,留一盒丝线给她,那大概是她第一次惊艳吧?中国人的色彩表现最早的可见于彩陶,至于文字方面的记载,则见于尚书:“以五采彰于五色的,作服汝明。”可见早期的色彩是和丝线连在一起的(虽然并不因而和各别的连在一起)。彩色丝线的绚丽艳泽足以用来调剂单色的布,进而可以区别官阶军种,算得上是源远流长了,碧华爱上的那盒丝线,溯其源竟可以上接五千年前中国人对蚕丝爱悦流盼的目光。
碧华拿起针来,描摹之际,竟不知不觉便做出类似香包的小手艺,香包其实正是往古时代农业社会初夏时日的好心情,新嫁的女子,在第二年端午节,照例要做些香包分送族人,特别是小孩子,往往可以像“佩六国相印”般带着婶婶、嫂嫂、姊姊等人的不同香包。名为辟邪,其实自有手艺高下巧拙的比较,而新嫁娘的手艺一向是大家争看的焦点。碧华初试手艺时,心情亦如新嫁娘吧?分给大家围观传阅的时候,心情亦不过是节庆期间的一团喜气吧?
但缝着缝着,一针一线之馀,她竟缝出自成一格的刺绣首饰来了。世上的首饰虽然有金有银有铜有锡有珠有玉有各种钻石宝石,且有玻璃、陶瓷、种子、木头、骨头、牙齿……但要找一条精致的刺绣首饰却必须到碧华的工作间去——这件事,开头的时候,我敢说,碧华自己是一点也不知道的,她只是觉得丝线鲜活美丽,她只是知道把两根丝线放在一起会比一条更鲜活美丽,线线相叠,不意就这样竟撞出一番乾坤来了。
我看碧华作品的心情,也如端午节小儿伸手讨新嫁嫁的香包,挂在身上,无限喜悦——为那一手生香活色的好针线,为村社间的好年成好节景好兴致,为玩着玩着不知不觉开了宗创了业的潇洒。
细赏碧华作品,或仿战国玉器,莹润温婉。或拟印度色彩,幽艳玄秘。或作螭蛟腾云或成花团锦绣。其心思之至于致密,品味之醇雅,用色用针之能宏肆能守成,都令人惊喜错愕不已。
如果碧华一开始就立好计划,打出旗号,拟定十年工作进度表,要把自己造成一位“现代化刺绣首饰制作人”当然也没有什么不好。但我更喜欢她目前的程序,是不知不识间拈起一根属于母亲的丝线——然后再拈起另一根。色与色相授,神与形相接。她在不能自持的情况下,一步步陷入困惑和奋扬,作品在梦中涌现,在冥思中成长,复在静定中一针一缕的完成。
我为碧华喜,但更为可以产生碧华的社会喜,为艺术上英雄四起开疆拓土的鹰扬时代喜,为传统可楔入现代喜,更为自己可以看到好东西的权利窃喜。
14.作者说很愿意“仗美执言”,联系全文,作者认为这是一种怎么样的“美”?
(6分)
15.①“一缕长得说也说不完的故事”在文章中的含义是什么? (3分)
②为什么说“碧华初试手艺时,心情亦如新嫁娘吧?” (3分)
16.文章是为碧华的作品摄影集所写的序言,但作者以大段篇幅写嫘祖和“关关雎鸠”的产生过程,你认为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6分)
17.文章最后一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4分)
六、
18.请仿照表格中的形式,为龙桥中学广播站的另外两个栏目分别确定栏目宗旨。
(4分)
栏 目 | 宗 旨 | |
新闻快递 | 关注天下大事,聚焦校园热点 | |
音乐欣赏 | ||
文学园地 |
|
19. 王青在西安上学,他在农村的外婆最近血压很高,心情也比较紧张。遵照妈妈的嘱咐,王青去医院给外婆买到了一种特效药并托人带回老家。药品标签上注有:5mg×100片。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5mg,一日三次,待血压明显下降后改为一日一次。请你为小明设计一段话问候外婆,既告诉外婆如何吃药,又能消除外婆的紧张心理。(5分)
20. 分析下列表格所给数据,在后面空格处续写句子。(6分)
选文 | 选文中要求全文或部分背诵篇目 | ||||||
现代文 | 古诗文 | 合计 | 现代文 | 古诗文 | 合计 | ||
版别 | 旧版 | 20篇 | 8篇 | 28篇 | 2篇 | 2篇 | 4篇 |
新版 | 12篇 | 12篇 | 24篇 | 2篇 | 12篇 | 14篇 |
从上表可以看出,旧版课本 ,
新版课本 。
今后语文学习应该 。
七、作文(60分)
21.以“众志成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问题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高2008届第二次四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第Ⅰ卷(共3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的书写和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C
A.处(chǔ)理 嗾(sóu)使 举步维艰 不胫(jìng)而走
B.丰稔(rěn) 屋脊(jǐ) 再接再厉 冠(guān)状病毒
C.吞噬(shì) 桎梏(gù) 行踪诡秘 咎(jiù)由自取
D.鞭笞(chī) 麻痹(bì) 列出提纲 班(bān)师回朝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D
A.“不仅仅……,而是……”不搭配。
B.“还没有开始之前”错误,应该为“开始之前”。
C.那种要求某个地区或某些人群谢绝现代文明,永远保持贫困‘原生态’(的做法)是不符合道义的。主语残缺。
3、加点词语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D
A.千头万绪:形容事物纷繁复杂,头绪很多。此处该使用“千丝万缕”。
B.应该用“装扮”;“行云流水”一般用于指诗文 、书法等自然流畅。
C.“从长计议”指对事情处理慎重,不急于作决定。
4.A.
二、5.C 6.D 7.B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0题(每题3分,共12分)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让:责备
9.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萧瑀“守道耿介”的一组是C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C
“在讨论这件事时,与房玄龄等人发生了激烈争执,被罢为太子少傅”不符合原文表述。
第Ⅱ卷(共120分)
四、
11、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10分)
①得公言,社稷所赖,朕既宝之,故赐黄金一函,公其勿辞。
听到您的话,(认识到)这是社稷(安定)的依靠,我已经把这言论当作宝贝了。所以赏赐给你一盒黄金,你一定不要推辞呀!
(语句通顺1分,四处得分点各1分,共5分)
②比承一诏,必覆审,使先后不谬,始得下,此所以 留也。
等到接到一份诏书,一定反复审查,使它(和以前的诏书)先后不冲突,才能发布下去,这是把诏书暂时留下来的原因。
(语句通顺1分,四处得分点各1分,共5分)
1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8分)
咏 风 王 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风声。
(1)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两个字?(2分) 有情
(2)这首诗写“风”,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3分)
拟人(1分),诗人用“驱”、“卷”、“寻”、“出”等字眼,把自然现象写成了有意识的活动,形象生动的写出风驱散了涧谷飘浮的烟云,卷走了山间缠绕的雾霭,犹如精灵般使山间人家重现,将明朗清爽带给人间的情态。(2分)
(3)请简述你对这首诗的立意的理解。(3分)
作者以风喻人,托物言志,(1分)赞美了那些不遗余力,慷慨惠施,高尚而有情有意的人。(2分)
13、填空:(任选一题,5分)
(1)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2) 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王安石《桂枝香》)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22分)
14.传承着历史传统(上接五千年前中国人对蚕丝爱悦流盼的目光)(2分)
凝结着民族心理(香包其实正是往古时代农业社会初夏时日的好心情)(2分)
风格多样(1分),心思致密,品味醇雅,用色用针能宏肆能守成(1分)
15. ①一部关于“丝”的漫长而内涵丰富的历史(2分)
②古代,在“手艺高下巧拙的比较”中,“新嫁娘的手艺一向是大家争看的焦点”,
新嫁娘的忐忑不安,碧华也有。(2分)
16. ①说明碧华“开始的时候,她自己也不知道后来会走得那样远”(2分)
②类比,给碧华的工作以崇高评价(2分),意在说明碧华的工作像嫘祖发现丝一般具有开创性(1分),也像作诗一般充满美感(1分)
17. 内容上,由点到面,由对碧华的“喜”扩展到喜社会,喜时代,喜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喜自己的权利。升华主题。(2分)
结构上,收束全文 (2分)
六、18. (4分)
参考: 欣赏优美音乐,陶冶高尚情操
抒写青春风采,交流写作感想
19. 王青在西安上学,他在农村的外婆最近血压很高,心情也比较紧张。遵照妈妈的嘱咐,王青去医院给外婆买到了一种降压特效药并托人带回老家。药品标签上注有:5mg×100片。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5mg,一日三次,待血压明显下降后改为一日一次。请你为小明设计一段话问候外婆,既告诉外婆如何吃药,又能消除外婆的紧张心理。(5分)
要求:① 有问候(1分)
② 必须有“一次一片,一日三次”(2分)
“血压明显下降后改为一日一次”(1分)
③得体(1分)
20. 分析下列表格所给数据,在后面空格处续写句子。(6分)
选文 | 选文中要求全文或部分背诵篇目 | ||||||
现代文 | 古诗文 | 合计 | 现代文 | 古诗文 | 合计 | ||
版别 | 旧版 | 20篇 | 8篇 | 28篇 | 2篇 | 2篇 | 4篇 |
新版 | 12篇 | 12篇 | 24篇 | 2篇 | 12篇 | 14篇 |
从上表可以看出,旧版课本 古诗文较少,要求背诵的的古诗文也少,
新版课本 现代文减少了四成,古诗文增加了五成,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大幅度增加。
今后语文学习应该 更重视古诗 。(每空2分,共6分)
七、作文(60分)
21.以“众志成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问题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附 译文
萧瑀传
萧瑀别名时文,是南阳后梁明帝萧岿的儿子。萧瑀喜爱佛学,会写文章。他性情刚直严峻,轻视鄙弃浮华不实。
晋杨广当太子时,萧瑀任太子左千牛。他登上帝位,被任命为内史待郎,多次说话违反断帝心意,逐渐地被疏远了。
高祖李渊进长安后,招呼萧瑀,他献出河池郡投奔的唐朝,被授光禄大夫头衔,封宋国公爵号,任民部尚书字职。秦王李世民兼任右元帅,进攻洛阳,萧瑀任秦王府代理司马。武德元年(618),升任内史令,高祖把机要事务委托给他,宫庭内外各项政务全都让他参与处理。有时带他坐上御榻,亲切地喊他“萧郎”。萧瑀勤恳努力孜孜不倦,批评过失纠正错误无所顾忌。每当提出有益的建议,都被采用。高祖亲笔写诏书说:“听到您的话,(认识到)这是社稷(安定)的依靠,我已经把这言论当作宝贝了。所以赏赐给你一盒黄金,你一定不要推辞呀!”
这一年,要在七个州设置官署,秦王担任雍州牧,任命萧瑀为雍州都督。高祖的诏书发到中书省,没有即时执行,高祖责备他们拖拉,萧瑀说:“隋朝末年,内史宣布的诏令常常前后矛盾,各主管官吏不知该听哪种。如今开始创建基业,号令关系到国家安危。接到一份诏书,一定反复审查,使它(和以前的诏书)先后不冲突,才能发布下去,这是把诏书暂时留下来的原因。高祖说:“是那样,我还担心什么呢?”当初,萧瑀在关内的田地房屋都交高祖赏给了功臣,到现在,都还给了他。他全部分给了族人,只留下祠堂祭祀祖先。
贞观初年,太宗询问他:“我想永保江山,该怎么办?” 萧瑀说:“夏商周三朝能够长久保住天下的办法,都是分封诸侯作为保卫中央的藩国。秦朝设置郡县,两代就灭亡了。汉朝把亲属功臣封为王侯,国运也有四百年。曹魏、晋朝废除分封制,没转过身来就灭亡了。这就是分封制的显著效果。”太宗采纳了这个意见,开始商议分封国公刺史。
萧瑀议论朝政聪明善辩,但是不能宽容别人的不足,有时存心诡辩观点不一,但他一向法度严谨,房玄龄、魏征、温彦博都不能裁断辩驳,他的意见多数不被采纳,心也里愤愤不平。碰巧房玄龄等人犯了小错,萧瑀就拼命弹劾,太宗不予理踩,因此反而给自己造成损失,贬为太子少傅,后来授予特进这个空衔,再任太常卿。后来出任河南道巡大使。贞观九年(635),又调回朝廷参与政事。
太宗曾说:“武德末年,太上皇有废除建成号立太子的想法,但我立有无法奖赏的功卿、建成、元吉不能容我,萧瑀那时不理他们的利诱威胁,真是个失系国家安危的大臣。”所以写诗赐给他说:“疾风知劲草,版荡识诚臣。”又对萧瑀说:“您守志不移刚直不阿,古人也无法超过,但是善恶分得太清楚了,有时也失去分寸。”
去世时,七十四岁。遗嘱命令用单层的衣服人敛,安葬不要选择日期。诏令追认他为司空、荆州都督,安葬在太宗预先为自己的昭陵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