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考语文试题 - 正文*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10套)附答案或详解

2014-5-20 5:59:04下载本试卷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九)

四十一、膑生阿鄄之间,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①。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②,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注】①驰逐,用马车竞赛;重射,设重金赌注。 ②及临质,此指比赛即将开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使者梁               如:往,到……去

B.于是忌孙子于威王            进:推荐,荐举

C.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西:西行

D.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期:希望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孙膑刑徒阴见         ②申之孝悌之义

B.①孙子见马足不甚相远      ②向使三国各爱地,齐人勿附于秦

C.①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轻齐     ②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

D.①庞涓自知智穷兵败,自刭    ②屈原放逐,赋《离骚》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孙膑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①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②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 ③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④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⑤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 ⑥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

A.①③⑤      B.③④⑥     C.②④⑤      D.①②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庞涓曾与孙膑同学兵法,后来做了魏惠王的将军,因忌恨孙膑,设计断其双足。在马陵之战中,庞涓在消灭齐军士卒过半的情况下,终因过于自信,兵败自刭。

B.在田忌与齐王等人赛马时,孙膑教给田忌用下等马与对方的上等马比,用上等马与对方的中等马比,用中等马与对方的下等马比,结果一负两胜,赢了齐王千金。

C.马陵之战可以说是一场心理战争。孙膑紧紧抓住魏军凶悍勇猛,一向瞧不起被认为胆小怯弱的齐兵的心理,精心策划,巧设埋伏,终于计胜庞涓。

D.文章刻画人物的性格面貌,生动逼真。写孙膑的出谋献策,往往只说做法,不讲原因,到了结局,才看到它的作用。这种写法,曲折有趣,引人入胜。

四十二、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人。汉乾祐中,为成德军牙将。节帅武行德见其端懿,指谓左右曰:“此远大器,非常流也。”周太祖贵妃张氏,彬从母也。周祖受禅,召彬归京师。隶世宗帐下,从镇澶渊,补供奉官,擢河中都监。蒲帅王仁镐以彬帝戚,尤加礼遇。彬执礼益恭,公府燕集,端简终日,未尝旁视。仁镐谓从事曰:“老夫自谓夙夜匪懈,及见监军矜严,始觉之己散率也。”

显德三年,迁西上阁门使。五年,使吴越,致命讫即还。私觌之礼,一无所受。吴越人轻舟追遗之,至于数四,彬犹不受。既而曰:“吾终拒之,是近名也。”遂受而籍之以归,悉上送官。世宗强还之,彬始拜赐,悉以分遗亲旧而不留一钱。出为晋州兵马都监。一日,与主帅暨宾从环坐于野,会邻道守将走价驰书来诣,使者素不识彬,潜问人曰:“孰为曹监军?”有指彬以示之,使者以为绐己,笑曰:“岂有国戚近臣,而衣弋绨袍、坐素胡床者乎?”审视之,方信。

初,太祖典禁旅,彬中立不倚,非公事未尝造门,由是器重。建隆二年,迁客省使,与王全斌、郭进领骑兵攻河东平乐县,降其将王超、侯霸荣等千八百人,俘获千余人。二年冬,伐蜀,诏以刘光毅为归州行营前军副部署,彬为都监。峡中郡县悉下,诸将咸欲屠城以逞欲,彬独申令戢下,所至悦服。上闻,降诏褒之。两川平,全斌等昼夜宴饮,不恤军士,部下渔夺无已,蜀人苦之。彬屡请旋师,全斌等不从。俄而全师雄等构乱,拥众十万,彬复与光毅破之于新繁,卒平蜀乱。时诸将多取子女玉帛,彬橐中唯图书、衣衾而已。及还,上尽得其状,以全斌等属吏。谓彬清介廉谨,授宣徽南院使、义成军节度使。

(节选自《宋史·曹彬列传》)

[注]①觌:(dí)相见。 ②绐:欺骗。 ③太祖:此处指宋太祖。 ④戢:收敛,约束。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始觉己散率也            吴越人轻舟追遗之

臣闻求木长者            刀劈狼首

由是器重焉              诸将咸欲屠城以逞

青麻头伏焉              郯子之徒,贤不及孔子

2.下列句子中直接表现曹彬清廉的一组是

  ①公府燕集,端简终日,未尝旁视  ②私觌之礼,一无所受  ③遂受而籍之以归,悉上送官 ④岂有国戚近臣,而衣弋绨袍、坐素胡床者乎 ⑤彬独申令戢下,所至悦服 ⑥彬橐中唯图书、衣衾而已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蒲州节度使王仁镐因为曹彬的姨妈是周太祖的贵妃,所以对曹彬格外以礼相待。曹彬却在礼节上的恭谨,以及在节度使府举行的宴会上的良好表现,很受王仁镐的赞赏。

B.曹彬出使吴越时,吴越人送了很多东西给他,曹彬再三推辞,最终接受了礼物,但回到京城,曹彬便将礼物全部上送到官府,后来,把自己分得的礼物全给了亲朋故友,自己不留一文钱。

C.乾德二年冬天,宋军讨伐后蜀,曹彬担任都监。宋军将三峡一带的郡县全部攻克后,将领们都想进行大屠杀来满足欲望,只有曹彬发布命令约束部下,他的部下所到之处,百姓都心悦诚服。

D.平定两川地区不久,曹彬又与刘光毅合力平定了全师雄等人的叛乱。当那些将领们大肆掠夺百姓的女子宝玉丝帛时,曹彬的行装内却只有图书和衣被,曹彬在川的表现受到太祖的高度评价。

   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节帅武行德见其端懿,指谓左右曰:“此远大器,非常流也。”(5分)

译文:                                    

                                       

(2)两川平,全斌等昼夜宴饮,不恤军士,部下渔夺无己,蜀人苦之。

译文:                                    

                                     

四十三、

古之善赏者,费少而劝众;善罚者,刑省而奸禁;善予者,用约而为德;善取者,入多而无怨。
  赵襄子围于晋阳,罢围而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左右曰:“晋阳之难,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围,寡人社稷危,国家殆,群臣无不有骄侮之心,唯赫不失君臣之礼。”故赏一人,而天下为忠之臣者莫不愿忠于其君。此赏少而劝善者众也。
  齐威王设大鼎于庭中,而数无盐令曰:“子之誉日闻吾耳,察子之事,田野芜,仓廪虚,囹圄实。子以奸事我者也。”乃烹之。齐以此三十二岁道路不拾遗。此刑省奸禁者也。
  秦穆公出游而车败,右服失马,野人得之。穆公追而及之岐山之阳,野人方屠而食之。穆公曰:“夫食骏马之肉.而不还饮酒者,伤人.吾恐其伤汝等.”遍饮而去之。处一年.与晋惠公为韩之战,晋师围穆公之车,梁由靡扣穆公之骖.获之。食马肉者三百余人,皆出死为穆公战于车下,遂克晋,虏惠公以归。此用约而为德者也。
  齐桓公将欲征伐,甲兵不足,令有重罪者出犀甲一栽,有轻罪者赎以金分,讼而不胜者出一束箭。百姓皆说,乃矫箭为矢,铸金而为刃,以伐不义而征无道,遂霸天下。此入多而无怨者也.
  故圣人因民之所喜而劝善,因民之所恶而禁奸。故赏一人而天下誉之,罚一人而天下畏之。故至赏不费,至刑不滥。孔子诛少正卯而鲁国之邪塞;子产诛邓析,而郑国之奸禁。以近喻远,以小知大也。故圣人守约而治广者,此之谓也。
                            (选自《 淮南子· 沁论训》 )注:① 少正卯.春秋鲁人,曾聚徒讲学。孔子为鲁司寇.三月而诛少正卯。
  ② 邓析,春秋末郑大夫,曾作《 竹刑》 ,办私学.教人诉讼.
1 .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为政者“守约而治广”做法的一组是
① 罢围而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② 齐威王设大鼎于庭中③ 食马肉者三百余人,皆出死为穆公战于车下④ 伐不义而征无道.遂霸天下⑤ 孔子诛少正卯而鲁国之邪塞⑥ 子产诛邓析,而郑国之奸禁
  A .① ② ④        B .③ ⑤ ⑥  
  C .② ③ ④        D .① ⑤ ⑥
3 下面对本文的分析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是一篇议论性的文字,作者通过前人的几个事例,论述了“因民之所喜而劝善,因民之所恶而禁奸”就可以“守约而治广”的道理。
  B .赵襄子赏高赫,是为了倡导君臣之礼;齐威王烹无盐令,是为了禁绝臣子的欺上瞒下。方式虽然不同.从实质上说.他们的目的是一样的。
  C .野人杀了秦穆公的骏马,穆公没有怪罪他们.反而怕他们受伤,这件事却使他在后来秦晋之战中得到野人的帮助,反败为胜,足以证明“善予者.用约而为德”的道理。
  D .倡导仁政的孔子担任司寇时杀了聚徒讲学的少正卯,郑国的贤相子产杀掉了兴办私学的邓析,由此可见,人们到了该用刑罚的时候往往不免过度。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古之善赏者,费少而劝众;善罚者,刑省而奸禁。
  (2)孔子诛少正卯而鲁国之邪塞。

四十四、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起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

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曹公从之。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又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将军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己。自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成怀惧不安。于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选自《三国志》卷三十六《关羽传》)

1.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去     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B.辽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    且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C.当益德并驱争先        有志力,而又不随以怠

D.羽骂辱使,不许婚,权大怒   权大悦,与群下谋之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关羽忠义的一组是

①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②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③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  ④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

⑤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    ⑥禁降羽,羽又靳将军庞德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逃命到涿郡的关羽,遇到了在那里集合兵马的刘备,于是他投靠了刘备,并受到了刘备的信任与重用。

B.关羽杀了颜良以后,曹操让张辽探问关羽的想法,得知关羽想离开他,曹操便重加赏赐,希望关羽不要走。

C.关羽率领军队在樊城攻打曹仁,威震中原地区,曹操为避开关羽的威胁,提议迁离。

D.司马宣王、蒋济建议曹操利用孙权与关羽的矛盾,借助孙权的力量解除樊城之围,曹操听从了他们的建议。

4.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4分)

 

(2)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3分)

(3)可遣人动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3分)

四十五、

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人。顺治十八年,授广西罗城知县。罗城居万山中,盛瘴疠,民犷悍。方兵后,遍地榛莽,县中居民仅六家,无城郭廨舍。成龙到官,召吏民拊循之,申明保甲。盗发即时捕治,请於上官,谳实即处决,民安其居,尽力耕耘。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牒上官请宽徭役,建学宫,创设养济院,凡所当兴罢者,次第举行,县大治。总督卢兴祖等荐卓异。康熙六年,迁四川合州知州。四川大乱后,州中遗民裁百馀,而供役繁重。成龙请革宿弊,招民垦田,贷以牛种,期月户增至千。迁湖广黄冈同知,驻岐亭,尝微行村堡,周访闾里情伪,遇盗及他疑狱,辄踪迹得之,民惊服。十三年,署武昌知府。吴三桂犯湖南,师方攻岳州,檄成龙造浮桥济师,甫成,山水发,桥圮,坐夺官。十七年,迁福建按察使。有民以通海获罪,株连数千人,狱成,当骈戮。成龙白康亲王杰书,言所连引多平民,宜省释。王素重成龙,悉从其请。十九年,擢直隶巡抚。宣化旧有水冲沙压地千八百顷,前政金世德请除粮,未行,为民累。成龙复疏请,从之。又以其地夏秋屡被灾,请治赈。别疏劾青县知县赵履谦贪墨,论如律。二十年,入觐,召对,上褒为“清官第一”,复谕劾赵履谦甚当,成龙奏:“履谦过而不改,臣不得已劾之。”上曰:“为政当知大体,小聪小察不足尚。人贵始终一节,尔其勉旃!”旋赐帑金千、亲乘良马一,制诗褒宠,并命户部遣官助成龙赈济宣化等处饥民。未几,迁江南江西总督。成龙至江南,自奉简陋,日惟以粗粝蔬食自给。居数月,政化大行。势家惧其不利,构蜚语。明珠秉政,尤与忤。二十二年,副都御史马世济督造漕船还京,劾成龙年衰,为中军副将田万侯所欺蔽。命成龙回奏,成龙引咎乞严谴,诏留任,万侯降调。二十三年,命成龙兼摄两巡抚事。未几,卒於官。成龙历官未尝携家属,卒时,将军、都统及僚吏入视,惟笥中綈袍一袭、床头盐豉数器而已。民罢市聚哭,家绘像祀之。赐祭葬,谥清端。内阁学士锡住勘海疆还,上询成龙在官状,锡住奏甚清廉,但因轻信,或为属员欺罔。上曰:“于成龙督江南,或言其变更素行。及卒后,始知其始终廉洁,为百姓所称。殆因素性鲠直,不肖挟仇谗害,造为此言耳。居官如成龙,能有几耶?”

(节选自《清史稿·于成龙传》)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兵后,遍地榛莽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B.人贵始终一节,尔勉旃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还也

 C.招民垦田,贷牛种

  莫不欲求忠自为,举贤以自佐

 D.履谦过不改

  循陵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正面表现于成龙“廉”和“能”的一组是       (  )

A.白康亲王杰书,言所连引多平民,宜省释

  居数月,政化大行

 B.自奉简陋,日惟以粗粝蔬食自给

  势家惧其不利,构蜚语

 C.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

  成龙请革宿弊,招民垦田,贷以牛种,期月户增至千

 D.惟笥中綈袍一袭、床头盐豉数器而已

  凡所当兴罢者,次第举行,县大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罗城民风犷悍且刚经历战争,于成龙任知县后,重建制度,整顿治安,发展生产,兴办教育,这些措施使罗城秩序井然。

B.任四川合州知州期间借给百姓种子和耕牛,鼓励人民开荒种田,又经常微服暗访,为民请命避免了因为株连而产生的冤狱。

C.朝廷军队正在岳州攻打进犯湖南的吴三桂时,命令于成龙建造浮桥让军队渡河,浮桥刚修好,暴发的山洪冲毁了浮桥,于成龙竟然因此而被免官。

D.权贵们散布关于于成龙的流言,当权大臣明珠又与于成龙不和,在有人弹劾于成龙后,皇帝依然让他留任,表现了皇帝对于成龙的信任。

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成龙到官,召吏民拊循之,申明保甲。(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檄成龙造浮桥济师,甫成,山水发,桥圮,坐夺官。(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或言其变更素行,及卒后,始知其始终廉洁,为百姓所称。(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四十一 1.D 期:约定。成语中“不期而遇”中的“期”与此同义。

2.A A.以,介词,分别作“用什么身份”“拿”讲;B.其,代词,他的、他们的;C.而,连词,表并列;D.乃,副词,于是,就。

3.B  ①说的是逃生;②说的是赛马;⑤说的是地势。故答案为B。

4.A “消灭齐军士卒过半”是庞涓的推断,并非事实。

附参考译文:

孙膑出生在阿城、鄄城一带,是孙武的后代子孙。孙膑曾经和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在魏国做事以后,当上了魏惠王的将军,但自认为才能比不上孙膑,便暗中派人把孙膑找来。孙膑到了魏国,庞涓害怕他比自己贤能,忌恨他,就假借罪名砍去他的双脚并施以墨刑,想使他埋没于世不为人知。

齐国使者到大梁来,孙膑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见,用言辞打动齐国使者。齐国使者觉得此人不同凡响,就偷偷地用车把他载回齐国。齐国将军田忌赏识他并像对待客人一样礼待他。田忌经常与齐国诸公子赛马,设重金赌注。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可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孙膑对田忌说:“您只管下大赌注,我能让您取胜。”田忌相信并答应了他,与齐王和诸公子用千金来赌胜。比赛即将开始,孙膑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拿您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拿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三场比赛完后,田忌一场不胜而两场胜,最终赢得齐王的千金赌注。于是田忌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威王向他请教兵法后,就把他当作老师。

又过了十三年,魏国与赵国联合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派田忌率领军队前去救援,径直进军大梁。魏将庞涓听到消息后,率军撤离韩国赶回魏国,但齐军已经越过边界向西挺进了。孙膑对田忌说:“那魏军向来凶悍勇猛,看不起齐兵,齐军有怯懦的名声,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就要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兵法上说,急行军百里与敌人争利的有可能损失上将军,急行军五十里与敌人争利的只有一半士兵能赶到。命令齐国军队进入魏国境内后先设十万个灶,过一天设五万个灶,再过一天设三万个灶。”庞涓行军三天,非常高兴,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懦,进入我国境内三天,士兵已经逃跑了一大半。”于是丢下了他的步兵,只和他轻装精锐的骑兵日夜兼程地追击齐军。孙膑估计他的行程,天黑应当赶到马陵。马陵道路狭窄,两旁又多是峻隘险阻,可以埋伏军队,孙膑就叫人砍去树皮,露出白木,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然后命令一万名善于射箭的齐兵,隐伏在马陵道两旁,约定说“天黑看见点着的火就万箭齐发”。庞涓果然当晚赶到砍去树皮的大树下,见到白木上写着字,就点火照树干上的字。还没读完,齐军伏兵就万箭齐发,魏军大乱,失去照应。庞涓自知无计可施,败局已定,就拔剑自刎,临死说:“倒成就了这小子的名声!”齐军就乘胜追击,把魏军彻底击溃,俘虏了魏国太子申回国。孙膑因此名扬天下,世人皆传习他的兵法。

四十二、

1.C(C项前“焉”是语气词;后“焉”为兼词,作“于之(是)”讲;A项“之”均为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以”均为介词,作“用”讲;D项“其”均为代词,作“他们的”讲)

2.D(①表现曹彬为官恭谨(或表现曹彬庄重严肃)④旁人之言,表现曹彬简朴⑤表现曹彬治军严谨,未有廉洁意,后句表现其结果)

3.B(曹彬并没有分得礼物,而是周世宗强要把曹彬上交的礼物还给他,曹彬将被还的礼物全给了亲朋故旧)

4. 11.(1)节度史武行德见他行为正直,品德美好,指着曹彬对身边的人说:“他将来是能成就大事的人才,不是一般的人。”(译出大意计2分,落实“端”“左右”“非常”各计1分)

(2)两川地区平定后,王全斌等人昼夜举行宴会饮酒作乐,不体恤部下军士,部下到处抢劫掠夺没有止境,四川百姓对此感到非常痛苦。(译出大意计2分,落实“恤”“已”“苦”各计1分)

四十三

1 .A(两个“于”字都表示被动.其他三项, B 项两个“而”字,前者表示假设关系.后者表示并列关系; C 项两个“以”字,前者是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后者是介词,表示凭借; D 项两个“之”字都是助词,前者作提宾的标志,后者是定语标志. )
2 . D( ② 句事情没有叙述完,反映不出什么道理; ③ 句是受益者的反应,而不是为政者的做法. )
3 . D(错在“到了该用刑罚的时候往往不免过度” , 这是对“至刑不滥”的曲解。)

4 .(1)古代的善于赏赐的人.费财少却可以勉励大众;善于处罚的人,刑法简约而奸人可以禁止.
  (2)孔子杀了少正卯,鲁国的奸邪就被堵塞了。
参考译文:
  
古代的善于赏赐的人,费时少却可以危动大众.善于处罚的人.刑法简的而奸人可以禁止.善于给予的人,使用节俭却可以成为大德.善于取得的人.收入多而别人没有怨言。
  赵襄于被围困在晋阳,解围之后奖励有功人员五人.高赫列为首功.左右的人说“晋阳彼圈之难中.高赫没有大功.现在却得了头赏,这是为什么?”赵襄于说“晋阳被围,我们社稷危急.国家危险,群巨没有人不存在骄恣悔恨的心情,只有高赫没有失去君巨的礼节.”因此赏赐一人,天下尽忠之臣.没有不愿意忠于他的国君.这就是赏赐虽少却可以勉励很多为善之人。
  齐威王设置大鼎于厅堂之中,一一列举无盐县令的罪状时说“赞誉你的话一天天传到我的耳朵里.考察你的政绩.田野荒芜,仓库空虚.监狱满满的,你用奸谋来对待我。”于是便把他烹了.齐国从此三十二年间,在道路上没有人拾取丢失的东西.这是刑罚少却可以禁止奸邪的例子。
  秦穆公到外地出游而车子坏了,中间驾车的一匹马跑丢了,被野人捉住了.穆公追着一直赶到了岐山的南面.野人正在煮马肉吃.穆公说.“吃了马肉.不快点喝些酒的话,有伤身体。我担心伤了你们大家.”野人全部饮了酒.穆公才离开。隔了一年,秦穆公与晋惠公在韩原发生战斗。晋军包圈了穆公的车子,晋大夫梁由靡牵着穆公车上的骖马,即将捉住穆公。吃马肉的三百多人,都出死力在车下为穆公拼杀。于是战胜了晋军,又俘虏了晋惠公而归。这是给予俭约而能成为大德的例子。
  齐恒公将要举行征伐,武器不够用.下令有重罪的人,出一副硬甲、一个戟,有轻罪的.按照出金分量多少赎罪;打官司不胜的,出十二支箭。百姓都很高兴。于是修治箭矢,冶炼金属为兵器,用来讨伐不义之国,征伐不义之君,称霸天下.这是收入多而百姓没有怨言的例子。
  因此圣人按照百姓所欢喜的事情,勉励他们做善事.依照百性所厌恶的禁止奸邪.因此赏赐一人,天下人民赞誉.惩罚一人,天下百姓畏俱.所以最高的赏赐是不虚费钱财,最高的刑罚是不伤害好人.孔子杀了少正卯,鲁国的奸邪就被堵塞了.子产诛邓析,而郑国的奸诈便被禁止了。用近的来使人知道远的,用小的来使人知道大的.因此圣人持守简约而治理广泛,说的就是这样的事.
四十四、

l.D(代词,他的,孙权的。A才/就;B把/因为;C跟,介词/和,连词)

2.C(①表现刘备与关羽、张飞二人的关系,③表现关羽武艺高强、勇猛过人,⑥表现关羽作战的情况;关羽的“忠义”主要表现在对刘备的态度上,因此选②④⑤)

3.B(曹操让张辽探问关羽想法的事发生在关羽杀颜良之前)

4.(1)关羽全部封存了曹操赏赐给他的东西,呈上书信告辞,然后到袁绍军中投奔刘备去了。(关键词:封、拜书、奔) (2)关羽曾被乱箭射中,箭射穿了他的左臂。(关键词:为……所……,贯) (3)可以派人劝说孙权袭击关羽的后方,答应割让长江以南的地方封赏给孙权,那么樊城之围就自然解除了。(关键词:蹑其后、封、自解)

四十五、

1.A(A项均为介词,正当。 B项第—句“其”为副词,可译为“一定,可要”;第二句“其”为副词,可译为“还是”。 C项第—句“以”为介词,把;第二句为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 D项第一句“而”为连词,表递进,可译为“而且”;第二句“而”为连词,表修饰,不翻译。)

2.D(A项中“白康亲王杰书,言所连引多平民,宜省释”可表现爱民但不能表现廉洁。B 项中“势家惧其不利,构蜚语”写权势之家对于成龙的惧怕和中伤,但不能正面表现于成龙的为政能力。 C项中“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不表现“廉”。)

3.B(文中并未写到在罗城时微服暗访;迁福建时“白康亲王杰书”为民请命避免了因为株连而产生的冤狱。)

4.(1)(3分)于成龙到任以后召集官吏百姓安抚他们,明确保甲制度。(“拊循”“申明保甲”各1分,语意顺畅,没有其它明显错误1分。)

(2)(3分)有公文命令于成龙修造浮桥渡过军队,浮桥刚修造好,山洪暴发,浮桥被冲塌了,于成龙获罪被免除了官职。(“檄”“桥圮”“坐”各1分。)

(3)(4分)有人说他随意更改以前的做法,我行我素,等他死后,才知道他始终很廉洁,被百姓称赞。(“变更素行”“始”“为…所”各1分,语意顺畅,没有其它明显错误1分。)

【参考译文】

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人。顺治十八年,被任命为广西罗城知县。罗城县处在万山之中,流行瘴气瘟疫,民风粗犷凶悍。又正处于战争之后,遗地荒草荆棘,县城中仅有六家居民,县城也没有城墙和官署。于成龙到任以后召集官吏百姓安抚他们,明确保甲制度。有强盗出现,就立即抓捕治理,向上级请示,审判清楚后就处决,百姓安居乐业,全力耕作土地。于成龙和百姓相亲相爱如同家人和父子一样。他向上级写文书请求放宽徭役制度,又兴建学舍,创立养济院,凡是应当兴办和去除的事情,都按次序一件一件实行,全县治理得很好。总督卢兴祖等人以政绩“卓异”为理由把他推荐给朝廷。康熙六年,于成龙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四川在大乱之后,合州剩下的百姓只有一百多人,可是赋税和劳役却很繁重。于成龙请求革除旧弊,招揽百姓开垦荒地,借给百姓耕牛和种子,满一个月后,户口增加到上千。又升任湖广黄冈的知州,官署设在岐亭,他曾经到村落中去微行私访,遍访民间隐情,遇到盗贼以及其他可疑案件,就按其踪迹抓到案犯,百姓非常惊叹佩服。康熙十三年,代理武昌知府。吴三桂进犯湖南,朝廷军队正进攻岳州时,有公文命令于成龙修造浮桥渡过军队,浮桥刚修造好,山洪暴发,浮桥被冲塌了,于成龙获罪被免除了官职。康熙十七年,迁官为福建按察使。有百姓因为与海外有来往而获罪,株连了几千人,案件审讯完毕,判处统统斩首。于成龙写信告诉康亲王杰,认为所株连的多是平民,应该查清以后释放他们。康亲王平素很敬重于成龙,就全部答应了他的请求。康熙十九年被提拔为直隶巡抚。宣化以前有因被洪水冲上泥沙覆盖的田地一千八百顷,前任长官金世德请求免除田赋,没有得到批准,成为百姓的负担。于成龙又上奏章请求,朝廷听从了。又因为这地方夏秋两季节屡次遭受灾害,请求朝廷赈灾。又另外写奏章弹劾青县知县赵履谦贪污,赵履谦被按律惩治。康熙二十年,进京朝觐,回答皇帝垂问,皇上褒奖他是“清官第一”。又说他弹劾赵履谦很恰当,于成龙回答说:“赵履谦了过错却不改正,我不得已才弹劾他。”皇上说“处理政务应该懂得大体,小处明白不值得提倡。做人贵在始终如一,你可一定要自勉呀!”随着赏赐给他国库银一千两,皇帝自己乘坐的骏马一匹,还做诗表达对他的褒扬和恩宠,并命令户部派官员协助于成龙赈济宣化等地的饥民。不久,升任江南江西总督。于成龙到了江南,自己衣食住行很简陋,每天只吃糙米和蔬菜。在那里几个月后,政令教化使江南民风大改变。权势之家担心对自己不利,就编造出一些流言蜚语。明珠在朝廷内当政,尤其与于成龙不和。康熙二十二年,副都御史马世济监督修造漕运船只返回京城,弹劾于成龙年老体衰,被中军副将田万侯欺骗蒙蔽。皇帝命令于成龙就此事回奏,于成龙引咎请求严厉处罚,皇帝下诏书于成龙继续任职,田万侯降职调离。康熙二十三年,朝廷命令于成龙兼管两地巡抚的政事。不久,在任上去世。于成龙历任各种官职从未带过家属,他去世的时候,将军、都统以及幕僚属吏入内检点遗物,竹箱内只有一身丝绸棉袍,床头盐制豆豉和一些日常用具罢了。百姓听到噩耗,罢市,很多人聚在一起痛哭,家里绘制他的画像祭祀他。皇帝赏赐公祭安葬的礼遇,谥号为清端。内阁学士锡住勘察海疆回到京城,皇上询问于成龙为官的情况,锡住回奏说他很清廉,只是因为轻信别人,有时候被下属欺骗。皇上说:“于成龙在江南作总督,有人说他改变了朴素之风,等他死后,才知道他始终很廉洁,被百姓称赞。大概因为秉性梗直,那些不肖之徒带着私仇以谗言陷害他,才编造出这样的话罢了。当官像于成龙一样的人,能有几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