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第二学期三月份物理月考试卷
物 理 月 考 试 卷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两个互相垂直的力F1和F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通过一段位移过程中,力F1对物体做功4J,力F2对物体做功3J,则力F1和F2的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
A、7J B、1J C、5J D、3.5J
2、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恒力作用下开始运动,运动后4s末作用力的瞬时功率是32W,则此时刻物体的速度为 ( )
A.2m/s B.4m/s C.8m/s D.16m/s
3、汽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若要使汽车在开始运动的一小段时间内保持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 )
A.不断增大牵引功率 B.不断减小牵引功率
C.保持牵引功率不变 D。不能判断牵引功率怎样变化
4、自动电梯以恒定的速率向上送客,若乘客站在电梯上不动,电梯将他送上楼做功W1、功率P1,若乘客同时沿电梯匀速上行,电梯做功W2、功率P2,则 ( )
A.W1>W2,P1=P2 B.W1>W2,P1<P2
C.W1=W2,P1=P2 D.W1>W2,P1>P2
5、图为一个做匀减速运动的物体的功能(Ek)一位移(s)关系图象,在数值上等于图中直线的斜率的物理量是 ( )
A.物体的加速度
B.物体的速度
C.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D.物体的运动时间
6、关于力对物体做功,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滑动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负功
B.静摩擦力对物体可能做正功
C.作用力的功与反作用力的功其代数和一定为零
D.合外力对物体不做功,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7、在下列几种运动中,机械能一定不守恒的是 ( )
A.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B.物体做匀速运动
C.子弹打入木块过程中 D.物体做匀变速运动
8、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坚直向下匀加速运动通过路程为h,由于阻力作用,向下运动的加速度为g/2。下列有关功和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动能增加了mgh/2 B.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2
C.物体克服阻力做功mgh/2 D.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mgh/2
9、如图所示,木块A放在木块B上左侧,用恒力F将A拉至B的右端,第一次将B固定在地面上,F做功为W1,生热为Q1;第二次让B可以在光滑地面上自由滑动,这次F做的功为W2,生热为 Q2,则应有 ( )
|
C、W1<W2,Q1<Q2 D、W1=W2,Q1<Q2
10、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物体分别自斜面AC和BC的最高
点A、B由静止开始下滑,物体与两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WfA和WfB,则 ( )
A、EKA>EKB B、EKA=EKB
C、WfA=WfB D、WfA>WfB
二、填空题:(共计13分)
11.(5分)物体在推力F作用下运动,它的v-t图和F-s图如下图所示,在第1个5s内力F的功W1= J,第2个5s内力F的功W2= J,第3个5s内力F的功为W3=________J,在这15s内阻力f所做的功Wf为 J,力F的最大即时功率为 W。
|
|
|
|
|
12.(4分)风力发电机把通过风轮的风的一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设风轮直径为d、风能的利用率为η,空气密度为ρ.当风速为v时,该风力发电机的功率为 .
13、(4分)水力发电站的上游水以10m/s的速度流进水轮机,而以4m/s的速度排出,流入的与流出的水位差为2m,水流量为10m3/s,则水轮机获得的功率为 kW.(g取10m/s2)
三、计算题:(共计57分)
14、(10分)一辆质量为2.0×103 kg,额定功率为6.0×104 W的汽车,在水平公路上以额定功率行驶,汽车受到的阻力为一定值.在某时刻汽车的速度为20 m/s,加速度为0.50 m/s2 ,求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大?
15、(10分)如图所示,一端固定的绳,另一端系一球,现将绳拉至水平位置将球由静止释放.若不计空气阻力,设最低点重力势能为0,当球摆至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处时,求绳与水平方向夹角α.
16、(12分)人骑自行车上坡,坡长200 m,坡高10 m.人和车的质量共100 kg,人蹬车的牵引力为100 N,若在坡底时自行车的速度为10 m/s,到坡顶时速度为4 m/s.(g取10 m/s2)求:(1)上坡过程中人克服阻力做多少功? (2)人若不蹬车,以10 m/s的初速度冲上坡,能在坡上行驶多远?
17、(12分)如图所示,A B和C D为半径为R=l m的1/4圆弧形光滑轨道,B C为一段长2m的水平轨道.质量为2 kg的物体从轨道A端由静止释放,若物体与水平轨道B 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求:(l)物体第1次沿C D弧形轨道可上升的最大高度.(2)物体最终停下来的位置与B点的距离.
18、(13分)如图所示,在倾角a=30°的光滑斜面上,通过滑轮连结着质量,mA=mB=10kg的两个物体,开始时用手托住A,离地高h=5m,B位于斜面底端,撤去手后,求:(取地面为零势能面,g=10m/s2,斜面足够长,A与地面碰后不反弹)
(1) A即将着地时,A的动能和系统的总势能;
(2) 物体B势能的最大值和离开斜面底端的最远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