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物理试卷 - 高中一年级物理试题 - 正文*

高一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2014-5-11 0:28:23下载本试卷

高一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一年级物理试卷   出卷人:孙家华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3分,对而不全得1分。)

1.下列情况中运动的物体,能被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绕地球运转时的“神舟六号”飞船

B.研究飞行中的直升飞机上的螺旋桨

C.沿地面翻滚前进的体操运动员

D.研究火车过南京长江大桥所用的时间

2.关于重力的大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悬挂在竖直绳子上的物体静止时,绳子对物体的拉力大小一定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

B.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一定等于该物体重力的大小;

C.在天空飞行的飞机不会掉下来,说明飞机所受的重力等于零;

D.浮于水面的物体,由于水的浮力作用,物体的重力将变小.

3.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会受到支持力的作用,产生这个支持力的直接原因是

A.书的形变            B.桌面的形变 

C.书和桌面的形变          D.书受到的重力

4.在码头上有一人用水平力推集装箱但没有推动,其原因是

A.推力总小于重力          B.推力总小于摩擦力

C.集装箱所受的摩擦力与推力相同  D.推力总小于最大静摩擦力

5.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由落体没有惯性         B.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C.质量相等的两物体,惯性就一定相同

D.甲、乙两辆小车在相同的外力作用下,甲产生的加速度为1.5m/s2,乙产生的加速度为4.5 m/s2,则甲车的惯性大

6.如图,A、B、C三个物体叠放在一起,同时有F=1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A,B两物体上,A,B,C三个物体仍处于平衡状态则

A.A物体对B物体的摩擦力为1N    B.地面对A物体的摩擦力为零

C.B物体对C物体的摩擦力为零     D.C物体对B物体的摩擦力为1N

7.作用于O点的三个力平衡,设其中一个力大小为F1,沿–y方向,大小未知的力F2与+x方向夹角为θ,如图所示,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力F3只能呆在第二象限   B.力F3与F2夹角越小,则F2和F3越小

C.F3的最小值为F1cosθ  D.力F3可能在第三象限任意区

8.如图所示,绳子与滑轮的质量及摩擦不计,悬点a、b间的距离大于滑轮的直径,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若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则

A.m2可以大于m1         B.m2必定大于m1/2

C.m2可能等于m1/2       D.θ1与θ2必定相等

9.如图所示,用两根轻绳AO和BO系住一小球,手提B端由OB的水平位置逐渐缓慢地向上移动,一直转到OB成竖直方向,在这过程中保持θ角不变,则OB所受拉力的变化情况是

    A.一直在减小             B.一直在增大

    C.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   D.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

10.如图,在匀速运行的升降机的地板上,有一物体,受水平

伸长弹簧的拉力作用而静止。现发现物体突然被弹簧拉得动了起来,

由此可判断,此时升降机的运动可能是

A.加速上升  B.减速上升  C.加速下降  D.减速下降

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共22分.)

11.(6分)要测定个人的反应速度,按图所示,请你的同学用手指拿着一把长30 cm的直尺,他的手抓在28cm处,你的手候在2cm处,当他松开直尺,你见到直尺向下落下,立即用手抓住直尺,记录抓住处的数据,重复以上步骤多次。现有ABC三位同学相互测定反应速度得到的数据(单位:cm,g=10m/s2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A

27

26

28

B

29

26

23

C

26

24

22

  

   这三位同学中反应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同学,他的最快反应时间为_________s。(g = 10 m/s2

12.(8分)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评估交流等.一组同学研究“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关系”的探究过程如下:

A.有同学认为: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能与其运动速度有关.

B.他们计划利用一些“小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测距仪等仪器测量“小纸杯”在空中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验证假设.

C.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同学们首先测量了单只“小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下表中,图(a)是对应的位移一时间图线.然后将不同数量的“小纸杯”叠放在一起从空中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如图(b)中图线l、2、3、4、5所示.

D.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后,证实了他们的假设.回答下列提问:

(1)与上述过程中A、C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环节分别是             

(2)图(a)中的AB段反映了运动物体在做        运动.

(3)图(b)中各条图线具有共同特点,“小纸杯”在下落的开始阶段做加速度越来越  (填“大”或“小”),速度越来越   (填“大”或“小”)的运动,最后“小纸杯”做     运动.

(4)比较图(b)中的图线l和5,指出在1.0~1.5s时间段内,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特点有什么差异:                                   

时间(s)

下落距离(m)

0.0

0.000

0.4

0.036

0.8

0.469

1.2

0.957

1.6

1.447

2.0


13.(8分)某同学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在物体受外力不变时,改变物体的质量,得到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物体质量m(kg)

物体的加速度a(m/s2

物体质量的倒数1/m(1/kg)

1

0.20

0.78

5.00

2

0.40

0.38

2.50

3

0.60

0.25

1.67

4

0.80

0.20

1.25

5

1.00

0.16

1.00

(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5所示的坐标中描出相应的实验数据点,并作出a-m图象和a-1/m图象。

图5

 

 


 


(2)由a-m图象,你得出的结论为                    

    由a-1/m图象,你得出的结论为                   

  (3)物体受到的合力大约为       

三、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4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8分)发射“神舟”6号的电视直播中报道,火箭的总高度为58m,发射塔高度为70m.一人在观看电视时,在头脑中记下火箭上端的位置A(如右图),用自己的手表测出火箭从开始发射到下端通过A点用的时间约为8s.假设火箭开始阶段是匀加速的,请你根据上述已知条件,求出火箭在初始运动阶段的两个运动学物理量.

15.(10分)甲、乙两辆赛车在两条平行轨道上从同一起跑线、同时向同一方向出发,它们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

(1)从图上你能获取哪些与甲、乙两赛车运动有关的信息?

请写出其中的两个:

(2)根据你获取的信息,你可以定量求出的物理量有哪些?

请写出其中的三个物理量及其求解过程。

16.(10分)如图,重50N的物体与倾角为370的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用原长为20cm、劲度系数为1000N/m的轻弹簧沿平行于斜面的方向拉物体,欲使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运动,弹簧的长度应为多长?

17.(10分)驾驶员看见过马路的人,从决定停车,直至右脚刚刚踩在制动器踏板上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按一定速度行驶的距离称为反应距离,从踩紧踏板到车停下的这段距离称为刹车距离,司机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完全停下来,汽车所通过的距离叫做停车距离,如图所示。

设某司机的反应时间为t0,停车距离为s 。如果汽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为v0,刹车制动力是定值f,汽车质量为m。请同学们就汽车司机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完全停止这一实际情境,推出停车距离s的表达式。并写出两条与表达式内容有关的短小警示标语。

18.(10分)质量为7t(吨)的原来静止的汽车,在3500N牵引力的牵引下沿水平直线运动40s,然后在2800N牵引力的牵引下沿水平直线运动3min,最后将牵引力撤消,汽车滑行20m后停止,全过程共用时间230s。设全过程汽车所受的摩擦阻力相同,求:

(1)牵引力撤消后,汽车滑行的加速度大小;

(2)汽车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3)全过程汽车行驶的路程。



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一年级物理试卷答卷纸   出卷人:孙家华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3分,对而不全得1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共22分.)

11.                  

12.(1          (2       (3             

 

(4                         


13.(1

(2                               

 

(3               

三、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4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