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化学试卷 - 高中二年级化学试题 - 正文*

高二化学下第二次月考试题

2014-5-11 0:31:15下载本试卷

高二化学下第二次月考试题

化学科试题

说明: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  请将全部答案填到答题卷中。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S 32 Fe 56 Cu 64 Zn 65 

   (选择题 共66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均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第一电离能Y一定小于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X强于HmY
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的酸性强于Y的
D.X、Y形成化合物时,X显负价,Y显正价

2.  X和Y是原子序数大于4的短周期元素,Xm+和Yn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原子半径比Y小                    B.X和Y的核电荷数之差为m-n
C.电负性X>Y                      D.第一电离能X<Y

3.  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正确的是
A.Li、Be、B原子不成对电子数依次增多       B.N、O、F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C.P、S、Cl电负性依次增大             D.Na、Mg、Al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

4.  下列不是元素电负性的应用的是
A.判断化合物的溶解度                  B.判断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负
C.判断化学键的类型                D.判断一种元素是金属还是非金属

5.  下列元素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A.2p轨道上有3个不成对电子的元素         B.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C.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的元素   D.周期数等于族序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

6.  下列元素电负性最大的是
A.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的短周期元素
B.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绝对值相等的元素
C.没有负化合价的元素                    D.没有正化合价的元素

7.  2006年11月16日,俄美两国科学家共同宣布发现了第118号元素,已知第118号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七周期0族,预测第114号元素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位于周期表的第七周期第ⅣA族            B.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
C.  常见的化合价有+2和+4价                  D.肯定是非金属元素

8. 第3周期某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3p亚层上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则关于该元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肯定是一种强酸
B.该元素单质肯定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
C.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肯定能与强碱反应
D.该元素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中肯定是最小的(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9. 短周期元素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D>C                   B.原子序数D>C>B>A    
C.离子半径C>D>B>A                   D.单质还原性A>B>D>C

10.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Na、Mg分别与冷水反应来证明Na、Mg的金属性强弱
B.用Mg、Al分别与0.1 mol·L1的盐酸反应来证明Mg、Al 的金属性强弱
C.用MgCl2、AlCl3分别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来证明Mg、Al 的金属性强弱
D.用Mg(OH)2、Al(OH)3受热分解实验来证明Mg、Al 的金属性强弱

11.   下表中物质的分类组合完全正确的是

编号

A

B

C

D

强电解质

Ba(OH)2

H2SO4

HClO4

BaSO4

弱电解质

HI

CaCO3

HClO

NH3·H2O

非电解质

SO2

NH3

Cl2

酒精

12.   用某浓度的HCl溶液滴定某浓度的NaOH溶液25.00mL,滴定曲线如右图所示。则HCl溶液与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是(单位:mol·L1

A

B

C

D

HCl

0.12

0.10

0.10

0.08

NaOH

0.10

0.12

0.08

0.10

 

13.   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某物质是弱电解质的是
A.熔化时不导电               B.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差
C.不是离子化合物,而是极性共价化合物
D.溶液中已电离的离子和未电离的分子共存

14.   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01 mol/L的一元酸和一元碱两种溶液,其pH值分别为3和12,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值将
A.≥7            B.>7            C.≤7             D.=7

15.   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纯碱溶液去油污               B.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
C.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          D.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B.0.1mol/LKOH溶液和0.1mol/L氨水中,其c(OH)相等
C.pH为1的盐酸的c(H+)是pH为3的盐酸的100倍
D.Na2CO3溶液中,c(Na+)是c(CO32)的两倍

17.   在室温下,向一定量的稀氨水中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稀盐酸,直至盐酸过量。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实验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大后减小
B.当滴加盐酸至溶液pH=7时,此时溶液中,c(NH4+)=c(Cl)
C.当滴加盐酸至溶液pH<7时,此时溶液中溶质一定是HCl和NH4Cl
D.若滴加盐酸后,若溶液pH >7,则此时溶液中溶质一定是NH4Cl和NH3·H2O

18.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错误的是
A.明矾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Al3++3H2O=Al(OH)3 ↓+3H+
B.向KHSO4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使pH=7: SO42+2H+ + Ba2+ +2OH=BaSO4↓+2H2O
C.在AgCl悬浊液中加入KI溶液充分振荡AgCl + I=AgI↓ + C1
D.用小苏打治疗胃酸(含盐酸)过多:HCO3 + H=CO2↑ + H2O

19.  

2,4,6

 
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0的溶液中:Fe2+、Al3+、HCO3、MnO4
B.加氯水由无色变橙色的溶液中:K+、SO42、Br、NH4
C.使pH试纸显深蓝色的溶液中:Na+、Cu2+、AlO2、NO3
D.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H+)=10-10 mol·L1的溶液中:Na+、C1、S2、SO32

20.   二元酸H2A在水中的电离情况是:H2A=H+HA和HAH+A2,则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粒子浓度之间存在的关系错误的是
A.NaHA:c(Na)>c(HA)>c(H) >c(A2)     B.NaHA:c(Na)=c(A2)+c(HA)+c(H2A)
C.Na2A:c(Na)>c(A2)>c(OH)>c(H)     D.H2A:c(H)=c(HA)+2c(A2)+c(OH)

21.   将pH=8的Ba(OH)2溶液加水稀释1000倍,稀释后所得溶液中Ba2+浓度与OH浓度之比约为
A.1:200              B.1:100           C.1:50            D.1:2

22.   下列操作中,能使电离平衡 H2O H+OH 向右移动且溶液呈酸性的是
A.向水中加入NaHSO4溶液                 B.向水中加入Al2(SO4)3溶液
C.向水中加入Na2CO3溶液                 D.将水加热到100°C,使pH=6

   (非选择题 共84分)

23.   (6分)判断下列电子排布式或轨道表示式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说明违背了什么原理或规则:
(1)C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答:            
(2)C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2              答:            
(3)N原子的轨道表示式:答:            
(4)Fe2+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6         答:            
(5)S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33p3                    答:            
(6)24Cr的电子排布式:[Ar] 3d44s2­­                  答:            

X

Z

Y

24.   (8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之一,掌握其结构和递变规律是运用周期表的前提。请按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1)写出下列各周期或族所包含的元素种数:第3周期____,第6周期_____,I A族____。
(2)已知A、B分别是第五周期的ⅢA族、ⅡA族元素,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则n—m的值_________。
(3)有X、Y、Z三种短周期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图所示,X元素在周期表中     区;Y下面与Y相邻的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写出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电离方程式
                              

25.  (8分)A、B、C、D、E是短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A元素的某种原子,其核内没有中子;B元素的基态原子2p轨道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C与B处于同一周期,且原子半径小于B;D与C是同主族元素;E元素的一价阳离子和C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B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C元素原子的轨道表示式是       ;D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是       ;A2B2的电子式是        

(2)A元素分别与C、D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用化学式表示)     

(3)由B、D、E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种化合物的水溶液能使pH试纸先变蓝后褪色,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明该化合物水溶液使pH试纸先变蓝后褪色的原因                            

26.   (15分)下表列出了前20号元素中的某些元素性质的有关数据: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

原子半径(10-10m)

1.52

2.27

0.74

1.43

0.77

1.10

0.99

1.86

0.75

0.71

最高价态

+1

+1

/

+3

+4

+5

+7

+1

+5

/

最低价态

/

/

-2

/

-4

-3

-1

/

-3

-1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元素中属于同一主族且在s区的是        (填编号);元素④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元素⑨的氢化物的电子式为          ;元素⑤的价电子排布为         

(2)以上10种元素的原子中,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少的是    (填编号);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填编号);不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        

(3)元素③⑧能形成两种化合物,其中一种可以作为供氧剂,用化学方程式表明其供氧原理
                    

(4)上述⑤、⑥、⑦三种元素中的某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每个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稳定结构的物质可能是(写分子式)          

(5)某元素R的原子半径为1.02×10-10m,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学式为     ;元素R与元素③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填编号),请写出可以验证该结论的一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27.   (8分)某溶液由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取适量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向其中加入过量盐酸,有气体生成,并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②在①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产生白色沉淀,过滤;
③在②所得滤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
④在③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2)写出步骤①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6分)已知0.1mol·L1 CH3COONa溶液pH=8
(1)按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顺序排列该溶液中各种微粒(水分子除外
                                 
(2)精确表达下列算式的数学结果
①C(Na+)-C(CH3COO)=        ;②C(OH)-C(CH3COOH)=        

29.   Ⅰ(6分)右图分别是温度计、量筒、滴定管的一部分,
则:量筒应该是      读数为       mL;

滴定管应该是    ,读数为       mL;

温度计应该是    ,读数是      ℃。

Ⅱ(15分)在25.0mL 0.100mol·L1盐酸中滴入0.200mol·L1 NaOH溶液,以酚酞为指示剂。
(1)填写下表中所有空格:(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mL)

5.0

7.5

10.7

12.0

12.3

a

12.8

13.0

b

17.5

20.0

溶液pH

1.3

1.5

2.0

2.6

3.0

7.0

11.2

11.4

12.0

12.4

12.5

指示剂的颜色

a     mL、b    mL

(2)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右图格纸中,画出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示意图(坐标中pH变化及体积变化要标明),并中图标出水电离出的OH浓度最大的点x

(3)配制本实验所用的稀盐酸应选用的容量瓶规格为    填字母)

A.25mL        B.50 mL

C.100 mL      D.250 mL

(4)除容量瓶外本实验必不可少的玻璃仪器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  _    ____

(5)进行中和滴定操作时,眼睛注视
__             _     

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


30.   (12分)CuCl2溶液中含有少量杂质FeCl2,为制备纯净的晶体CuCl2·2H2O,拟定实验步骤如下:

下面的数据可能对你解答本题有帮助。

已知:溶度积:Ksp[Cu(OH)2]=2.2×1020  Ksp[Fe(OH)2]= 8.0×1016 Ksp[Fe(OH)3]= 4.0×1038

(1)第一步将Fe2+氧化为Fe3+最适宜的氧化剂是         

A.K2Cr2O7         B.NaClO          C.H2O2        D.KMnO4

(2)加入Y调节溶液的酸度的目的是使Fe3+沉淀完全,Y可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A.NaOH           B.NH3·H2O         C.CuO        D.Cu(OH)2

E.Cu2(OH)2CO3     F.Cu

(3)当溶液中c(Fe3+)<1.0×105mol/L时可以认为沉淀完全。试通过计算说明加入Y将溶液的pH调节至4.0能否使Fe3+沉淀完全?此时所得沉淀中是否有Cu(OH)2[假定溶液中c(Cu2+)=2.0mol/L]?

(4)从Fe3+沉淀完全后的溶液中获得CuCl2·2H2O晶体时应控制的一定条件是
                                        

化学科参考答案

1.A  2.D  3.C  4.A  5.A  6.D 7.D  8.C  9.C  10.D  11.D  12.C

13.D  14.B  15.B  16.C  17.C  18.A  19.B  20.B  21.A  22.B

23.(6分)(1)洪特规则(2)能量最低原理(3)泡利不相容原理(4)正确(5)泡利不相容原理(6)洪特规则

24.(8分)(1)8,32,7 (2)11   (3)p; 33

H2CO3HCO3+H、HCO3CO32+H

↑↓

↑↓

↑↓

↑↓

1s    2s     2p

 
                   

25.(8分)(1)

3s23p5(每空1分)   (2)HF>HCl(1分)   

(3)NaClO(1分); ClO+H2OOH+HClO(2分)

26.(15分)(1)①②⑧(2分);第三周期,第ⅢA族;(1分)H:: (1分)2s22p2(1分)

(2)②(1分);⑩(1分);⑥⑨(1分) (3)2Na2O2+2CO2=2Na2CO3+O2(2分)

(4)PCl3或CCl4 (1分)(5)H2SO4 (1分)③(1分) 2H2S+O2=2S↓+2H2O(2分)

27.(8分)(1);  

(2)CO32+2H+=CO2↑+H2O、    AlO2+4H+=Al3++2H2O

28.(6分)(1)C(Na+)>C(CH3COO)>C(OH)>C(CH3COOH)>C(H+) 

(2)由C(Na+)+C(H+)=C(CH3)COO)+C(OH)可得

C(Na+)-C(CH3COO)=C(OH)-(H+)=0.1-(0.1+108-106)=(106-108)mol·L1

C(OH)-C(CH3COOH)=(H+)=108mol·L1

29.Ⅰ(6分)(1)②、2.6; ③、1.30;①、2.5

Ⅱ(15分)(1)a =12.5、 b =14.5(14.47)(各2分) (2)C(2分)

(3)略(3分)  (4)酸式滴定管  碱式滴定管 锥形瓶(3分)

(5)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1分)。

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或浅红)(1分),且半分钟内不变色(1分)

30.(12分)(1)C (2分)(2)CDE(2分)

(3)c(Fe3+)==4.0×108(mol/L)<1.0×105mol/L(2分)

所以能使Fe3+沉淀完全(1分)

对溶液中的Cu2+与OH

此时有:Qc=2.0×(1.0×1010)2=2.0×1020Ksp[Cu(OH)2]=2.2×1020(2分)

所以此时没有氢氧化铜形成。(1分)

(4)将滤液加热在较低温度下蒸发析出晶体,同时通以氯化氢气体防止氯化铜水解。(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