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语文试卷 - 高考语文试题 - 正文*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10套)附答案或详解

2014-5-20 5:59:06下载本试卷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十)

四十六、

鲍 宏 传

鲍宏,字润身,东海郯人也。父机,以才学知名。事梁①,官至治书侍御史。宏七岁孤,为兄泉之所爱育。年十二,能属文。尝和湘东王绎诗,绎嗟赏不已,引为中记室,迁镇南府谘议、尚书水部郎,转通直散骑侍郎。江陵既平,归于周②。明帝③甚礼之,引为麟趾殿学士。累迁遂伯下大夫,与杜子晖聘于陈,谋伐齐也。陈遂出兵江北侵齐。帝尝问宏取齐之策,宏对云:“我强齐弱,势不相侔。齐主昵近小人,政刑日紊,至尊仁惠慈恕,法令严明。事等建瓴,何忧不克。但先皇往日出师洛阳,彼有其备,每不克捷。如臣计者,进兵汾、潞,直掩晋阳,出其不虞,以为上策。”帝从之。及定山东,除少御正,赐爵平遥县伯,邑六百户,加上仪同。高祖⑥作相,奉使山南。会王谦举兵于蜀,路次潼州,为谦将达奚期所执,逼送成都,不屈节。谦败之后,驰传入京,高祖嘉之,赐以金带。及受禅,加开府,除利州刺史,进爵为公。转邛州刺史,秩满还京。时有尉义臣者,其父崇不从尉迥,后复突厥战死,上嘉之,将赐姓为金氏。访及群下,宏对曰:“昔项伯不同项羽,汉高赐姓刘氏,秦真父能死难,魏武赐姓曹氏。如臣愚见,请赐以皇族。”高祖曰:“善。”因赐义臣姓为杨氏。后授均州刺史,以目疾免,卒于家,时年九十六。初,周武帝敕宏修《皇室谱》一部,分为《帝绪》、《疏属》、《赐姓》三篇。有集十卷,行于世。

(选自《隋书·鲍宏列传》)

注解:①梁:南北朝时,南朝的梁朝(502—557)。②周:南北朝时,北朝的北周(557—581)。③明帝:北周的第二代皇帝宇文毓。④陈:南北朝时,南朝的陈朝(557—589)。⑤齐,北朝的北齐。⑥高祖:隋文帝杨坚,北周的外戚。

1.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宏七岁孤         ②余方心动欲还,大声发于水上

B.①陈遂出兵江北侵齐     ②属予作文记之

C.①逼送成都,不屈节     ②而齐怒不救楚,楚大困

D.①后复突厥战死       ②此迫也,臣请进,之同命

2.下列句子分为四组,不能直接表现鲍宏“才”与“谋”的一项是(  )

①明帝甚礼之,引为麟趾殿学士。

②如臣计者,进兵汾、潞,直掩晋阳。

③我强齐弱,势不相侔。

④逼送成都,竟不屈节。

⑤加开府,除利州刺史,进爵为公。

⑥如臣愚见,请赐以皇族。

A.②③⑥        B. ①④⑤      C.①②⑤       D.③④⑥

3.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鲍宏文才不凡。十二岁时,就很会写文章。他曾经写了一首应和湘东王绎的诗,让绎赞赏不已。他先后撰写的十卷文集都在世上广为流传。

B.鲍宏有外交能力。他和杜子晖出使陈朝后,陈朝就出兵长江以北进攻北齐。

C.鲍宏很有智谋。他不仅把握了我强齐弱的形势,看到了两国皇帝的高下,还通过分析以前作战失利的原因,提出了“出其不虞”的进攻方案。

D.鲍宏善于收揽人心。皇上准备赐尉义臣姓金,向群下询问时,鲍宏以项伯、秦真父为例建议皇上赐他姓杨,从而使尉义臣对他心怀感激。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累迁遂伯下大夫,与杜子晖聘于陈,谋伐齐也。(4分)

译文:                                  

(2)齐主昵近小人,政刑日紊,至尊仁惠慈恕,法令严明。(3分)

译文:                                    

(3)谦败之后,驰传入京,高祖嘉之,赐以金带。(3分)

译文:                                  

四十七、

柳庆,字更兴。幼聪敏有器量,博涉群书。父僧习为颖川郡守,地接都畿,人多豪右。将选乡官,皆依贵势,竟来请托。选用既定,僧习谓诸子曰:“权贵请托,吾并不用。其使欲还,皆须有答。汝等各以意为吾作书。”庆乃具书草。僧习读,叹曰:“此儿有意气,丈夫理当如是。”即依庆所草以报。

  大统十年,除尚书都兵郎中,并领雍州别驾。广陵王欣,魏之懿亲。其甥孟氏,屡为凶横。或有告其盗牛,庆捕得实,趣令就禁。孟氏殊无惧容,乃谓庆曰:‘若加以桎梏,后独何以脱之?”欣亦遣使辨其无罪。孟氏由此益骄。庆乃大集僚吏,盛言孟氏倚权侵虐之状。言毕,令笞杀之。此后贵戚敛手。又有胡家被劫,郡县按察,莫知贼所,邻近被囚者甚多。庆以贼是乌合,可以诈求之,乃作匿名书,多傍官门曰:“我等共劫胡家,徒侣混杂,终恐泄露,今欲首状,惧不免诛。若听先首免罪,便欲来告。”庆乃复施免罪之牒。居三日,广陵王欣家奴面缚自告牒下,因此尽获党与。

  周文(帝)怒王茂,将杀之,而非其罪。朝臣咸知,而莫敢谏,庆乃进争之。周文逾怒曰:“卿若明其无罪,亦须坐之。”乃执庆于前,庆辞气不挠,抗声曰:“庆谨竭愚诚,实不敢爱死,但惧公为不明之君耳。”周文乃悟而赦茂,已不及矣。明日,谓庆曰:“吾不用卿言,遂令王茂冤死。可赐茂家钱帛,以旌吾过。”

庆之守正明察,皆此类也。每叹曰:“昔于公断狱无私,辟高门以待封。倘斯言有验,吾其庶几乎!”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接都畿,人多豪右。         豪右:豪门大户

B.其甥孟氏,屡为凶横。         凶横:凶残横暴

C.盛言孟氏倚权侵虐之状。        盛言:充分列举

D.此儿有意气,丈夫理当如是。      丈夫:古代对男子的称呼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庆幼年时聪明机智,很有气度。父亲柳僧习做颖川郡守时,选拨乡官,拒绝权贵的请托,柳庆替父亲草拟回复,深得父亲赞赏。

B.柳庆性情刚直,不阿权贵。广陵王外甥孟氏横行不法,柳庆查获实情后,不顾广陵王派人来申辩,召集州府僚属,列举孟氏的罪状,下令用杖打列孟氏。

C.柳庆明察善断。姓胡的人家遭劫,郡县不能抓凶结案。柳庆认为盗贼是乌合之众,他巧设妙计,诱哄盗贼前来自首,从而将罪犯团伙一网打尽。

D.柳庆敢于直谏。周文帝怒杀王茂的时候,朝臣都不敢去劝谏。柳庆面不改色,语气不屈,冒死力谏。事后,周文帝赐给他很多钱帛来表彰他。

4.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或有告其盗牛,庆捕得实,趣令就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昔于公断狱无私,辟高门以待封。倘斯言有验,吾其庶几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十八、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为崔道固城局参军,与道固俱降,入为平齐百姓。

王肃之为豫州,以永为平南长史。齐将鲁康祖、赵公政侵豫州之太仓口,肃令永击之。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之,教云:“若有火起,即亦燃之。”其夜,康祖、公政等果亲率领来斫营。东西二伏夹击之,康祖等奔趋淮水。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水深溺死,斩首者数千级,生禽公政。康祖人马坠淮,晓而获其尸,斩首并公政送京师。

裴叔业又围涡阳,时帝在豫州,遣永为统军,与高聪、刘藻、成道益、任莫问等救之。永曰:“深沟固垒,然后图之。”聪等不从,一战而败。聪等弃甲奔悬瓠,永独收散卒徐还。贼追至,又设伏击之,挫其锐。藻徙边,永免官爵而已。不经旬,诏永为汝阴镇将,带汝阴太守。

中山王英之征义阳,永为宁朔将军、统军,当长围遏其南门。齐将马仙琕连营稍进,规解城围。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自马步千人,南逆仙琕。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仙琕烧营卷甲而遁。英曰:“公伤矣!且还营。”永曰:“昔汉祖扪足,不欲人知。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之。

后除恒农太守,非心所乐。时英东征钟离,表请永,求以为将,朝廷不。永每言曰:“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然于御人非其所长,故在任无多声称。后为南衮州刺史。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槊,常讳言老,每自称六十九。

(《北史·傅永传》,有删节)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洪仲深让之而不为       ②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

B.①渡南岸,当深处之       ②沛公则车骑,脱身独骑

C.①自马步千人,南逆仙琕     ②率疲弊之卒,数百之众

D.①求以为将,朝廷不       ②声音不足于耳与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傅永有胆有识,智勇过人的一组是

①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

②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

③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

④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

⑤永每言曰:“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

⑥永独收散卒徐还。贼追至,又设伏击之,挫其锐。

A.②③⑤   B.①②④   C.①④⑥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永年少时就武艺超群,但20多岁时却不能答对朋友在一篇文章中提出的问题,后来通过发愤读书,终于兼具文武之才。

B.傅永足智多谋,料事如神,他摸准了南齐入侵之敌的心理,巧置疑标,妙施伏兵之计,一战而大获全胜。

C.解涡阳之围时,在高聪等人不听从作战意见而导致战败后,傅永没有气馁,而是收拾残兵,利用伏击转败为胜。

D.傅永临阵勇猛过人,70多岁了还独自率领千余人与前来解围之敌决战,且不顾腿伤冲入敌阵,把敌人打得大败而逃。

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深沟固垒,然后图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十九、

贺若弼,字辅伯,河南洛阳人也。父敦,以武烈知名,仕周为金州总管,宇文护忌而害之。临刑,呼弼谓之曰:“吾必欲平江南,然此心不果,汝当成吾志。且吾以舌死,汝不可不思。”因引锥刺弼舌出血,诫以慎口。弼少慷慨有大志,骁勇便弓马,解属文,博涉书记,有重名于当世。周齐王宪闻而敬之,引为记室。未几,封当亭县公,迁小内史。周武帝时,上柱国乌丸轨言于帝曰:“太子非帝王器,臣亦尝与贺若弼论之。”帝呼弼问之,弼知太子不可动摇,恐祸及己,诡对曰:“皇太子德业日新,未睹其阙。”帝默然。弼既退,轨让其背己,弼曰:“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所以不敢轻议也。”及宣帝嗣位,轨竟见诛,弼乃获免。寻与韦孝宽伐陈,攻拔数十城,弼计居多。

高祖受禅,阴有并江南之志,访可任者。高颎曰:“朝臣之内,文武才干,无若贺若弼者。”高祖曰:“公得之矣。”

开皇九年,大举伐陈,以弼为行军总管。将渡江,酹酒而祝曰:“弼亲承庙略,远振国威,伐罪吊民,除凶翦暴,上天长江,鉴其若此。如使福善祸淫,大军利涉;如事有乖违,得葬江鱼腹中,死且不恨。”

先是,弼请缘江防人每交代之际,必集历阳。于是大列旗帜,营幕被野。陈人以为大兵至,悉发国中士马。既知防人交代,其众复散。后以为常,不复设备。及此,弼以大军济江,陈人弗之觉也。袭陈南徐州,拔之,执其刺史黄恪。军令严肃,秋毫不犯。有军士于民间沽酒者,弼立斩之。进屯蒋山之白土冈,陈将鲁达、周智安、任蛮奴、田瑞、樊毅、孔范、萧摩诃等以劲兵拒战。田瑞先犯弼军,弼击走之。鲁达等相继递进,弼军屡却。弼揣知其骄,士卒且惰,于是督厉将士,殊死战,遂大破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骁勇便弓马    便:熟悉

B.轨让其背己    让:避让,让开

C.轨竟见诛     见:看见

D.伐罪吊民     吊:吊唁、悼念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且吾以舌死       诫以慎口

B.因引锥刺弼舌出血    因出自虫,纳比笼中

C.恐祸及己        及宣帝嗣位

D.死且不恨        士卒且惰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明贺若弼有军事才干的一组是

①周齐王宪闻而敬之,引为记室

②知太子不可动摇,恐祸及己,诡对

③与韦孝宽伐陈,攻拔数十城,弼计居多

④将渡江,酹酒而祝

⑤请缘江防人每交代之际,必集历阳

⑥大列旗帜,营幕被野

⑦有军士于民间沽酒者,弼立斩之

⑧揣知其骄,士卒且惰,于是督厉将士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⑦    C.①②④⑧    D.③⑤⑥⑧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贺若弼的父亲因为说话不谨慎小心而被人加害,临刑前拿锥子刺伤贺若弼的舌头,告诫他今后一定要慎言。后来在太子一事上他做到了慎言,新皇登基后才保住了性命。

B.贺若弼曾对上柱国乌丸轨说:皇上如果和大臣关系不密切就会失去忠臣,大臣如果和皇上关系不密切就会失去性命。

C.隋高祖伐陈,命贺若弼为行军总管,渡江前贺若弼酹酒而祝,激励士气,然后故设疑阵,趁敌不备,渡江破敌。

D.贺若弼军令威严整肃,在陈地秋毫不犯。后陈将鲁达等人向他发起进攻,他屡屡败退,最后督军死战,终于大获全胜。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解属文,博涉书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使福善祸淫,大军利涉;如事有乖违,得葬江鱼腹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弼以大军济江,陈人弗之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十、

陈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适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董祀。

祀为屯田都尉,犯法当死,文姬诣曹操请之。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坐者满堂,操谓宾客曰:“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词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操曰:“诚实相矜,然文状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祀罪。

时且寒,赐以头巾履袜。操因问曰:“闻夫人家多坟籍,犹能忆识之不?”文姬曰:“昔亡父赐书四千许卷,流离涂炭,罔有存者,今所诵忆,载四百余篇耳。”操曰:“今当使十吏就夫人写之。”文姬曰:“妾闻男女之别,礼不亲授。乞给纸笔,真草唯命。”于是缮书送之,文无贻误。                      (选自《后汉书·烈女传》)

1.曹操,字_______,是建安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与曹丕、曹植合称为 “________”。

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适河东卫仲道  (         )

犯法当死   (         )

文姬诣曹操请之 (         )

诚实相矜    (         )

3.对下列两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文姬胡骑所获∕今诸君见之      

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追原祀罪

A.①组两字含义相同,②组两字含义也相同。

B.①组两字含义不同,②组两字含义相同。

C.①组两字含义不同,②组两含义也不相同。

D.①组两字含义相同,②组两字含义不同。

4.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⑴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之命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流离涂炭,罔有存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的第二自然段,主要表现了蔡文姬_________;第三自然段,主要表现了蔡文姬_________。(选择文中的词语回答)

参考答案:

四十六、

1.C(C、①副词,“始终”;②副词,“竟然”。A、都是连词,表承接,“就”; B、都是连词,表目的,“来”; D、都是介词,“和”“跟”)

2.B(①明帝的礼遇,属间接表现;④表现其气节;⑤属间接表现)

3.D.(“鲍宏善于收揽人心”在文中看不出,他建议皇上赐尉义臣姓杨也并不是为自己收揽人心)

4.(1)又多次升迁就做了伯下大夫,后来他和杜子晖出使到陈朝,协商攻打北齐。(对“迁”、“聘”的翻译各1分,全句基本意思对2分)(2)北齐的皇帝亲近小人,政令刑法日渐紊乱,皇上您仁慈宽厚,法令严明。(对“昵近”、“至尊”的翻译,各1分;全句基本意思对1分)(3)王谦失败后,鲍宏驾乘传车进入京城,隋文帝杨坚(或高祖皇帝)嘉奖他,把一条金带送给了他。(对 “传”和状语后置句的翻译各1分,全句基本意思对1分)

四十七、

1.B  2.D 3.D 

4.⑴有人告他(孟氏)偷牛,柳庆查获实情,立即下令把他关押起来。(4分)

⑵过去于公断案无私,开了一道高门来等待封高官时用。倘若这话有应验,我大概也和他差不多了吧。(6分)

四十八、

1.C(C项两个“将”都是“带兵”的意思;A项①为“给回信”,②为“报答”;B项①为“放置”,②为“放弃”;D项①为“听从,接受”,②为“用耳朵接受声音”。)

2.C(排除②⑤)

3. A(“不能答对朋友在一篇文章中提出的问题”,理解有误,应为“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不会回信”。)

4.(1)而且贼人如果夜袭,必然要在渡过淮水的地方用火来标记它的浅水处。

  (2)深挖沟壑,固筑壁垒,然后图谋解救涡阳之围。

  (3)我虽然地位低微,但也是国家的一个统帅,怎么能给贼寇(敌人)留下个射伤我朝大将的名声呢!

四十九、

1.A 2.B  3.D  4.B

5.①善于(会)写文章,广泛(大量)涉猎(阅读)各类作品。

②如果你们想使善人得到福气,使坏人得到灾难,那么大军就能顺利渡江;如果事情与这相反,那么我们就在长江葬身鱼腹之中,死也不怨恨(或:即使死也没什么好遗憾的)。

③贺若弼率领大军渡过长江,陈人却没有发觉他们(这件事)。

五十、

1.孟德;三曹

2.出嫁、嫁给;判……罪、判罪;到;同情、怜悯

3. B

4.⑴为什么要吝啬一匹快马,而不去拯救垂死之人的性命呢(2分。要点:惜、疾足一骑、济、通顺,各0.5分);⑵飘泊流离,生灵涂炭,没有(一本书籍)保存下来(2分。要点:流离、涂炭、罔、补充内容,各0.5分)

5.有才辩;博学(2分,各1分)(第一自然段中有概括性句子:“博学有才辩”下文的第二、三两自然段分别写此内容)